《我的试卷》:一份乡村少年的心灵成长史

2023-08-17 07:43王顺天
作品 2023年8期
关键词:成长史文学性试卷

王顺天

关于“文学性”的思考是每一位写作者都要面临的问题。韦勒克在他那本享有盛名的著作《文学理论》中谈道:“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必然具有丰富和广泛的审美价值,必然在自己的审美结构中包含一种或多种给当代和后世以高度满足的东西,也就是说,它必然具有深邃的内涵,能使人在不断的阅读中获得新意和审美快感,这样的作品就具有较高的文学性。”王棵在小说《我的试卷》中便为我们呈现了这种迷人的文学性。小说通过一张数学试卷引发的风波,讲述了一个乡村少年的心灵成长史,而他的成长环境也夹杂着一个时代的记忆。作者通过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用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深度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思想和情感,使读者能够深入体验主人公的成长过程,亲历他的喜怒哀乐和复杂的内心活动,刻画了主人公“我”一个众人眼中木讷,不爱说话的农村小孩,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克服心理困难,最终获得自我救赎的少年形象。

小说从作者绘声绘色地对两头猪的喂食展开叙述,而这两头猪和教室里的那只麻雀,作为两种暗含隐喻的符号,参与并见证了“我”的成长。主人公“我”在一次数学竞赛中以八十五分的高分取得了全班第二的好成绩,自此“我”的命运因为这份试卷上的分数而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得知这一消息后,无论是老师同学还是家人亲戚,对“我”的态度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而平日里内向、略带自卑的“我”也因此变得活泼起来,来自舅舅的夸奖、老师的信任和同学的热情,使“我”小小的自尊心得到了極大的满足。但当试卷发下来的那天“我”发现一道十五分的题本来是错的,可老师没有批改,于是“我”便在试卷上修改了答案并用红笔打了对号,这件事便在“我”的心里埋下了不诚实的种子,“我”因此变得敏感多疑,终日惶恐不安,生怕自己伪造成绩的事情败露。后来,母亲在“我”刻意隐藏的试卷中无意发现“我”的有道题本来是对的老师误打了错号,经过“我”的证实这道同样是十五分的题确实是对的,说明我的分数本来就是八十五分,而并非篡改得来。这件事一波三折充满戏剧性的过程,与“我”久久不能释怀,困惑矛盾的心理相互纠缠在一起。最后,“我”终于鼓足了勇气向老师坦白了真相,而“我”受困的心灵也得到了救赎。小说以一张数学试卷为引子,深度刻画和描摹了一位农村少年的心灵成长史。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和真实生动的场景描绘,随着情节的推进在第一视角的讲述中展现了主人公细腻的内心世界。在塑造主人公形象的同时,也在传递着面对童年重重考验的乡村少年们,积极面对困难,追求个人价值的人生态度。小说在情感上的表现也让人难忘,引人深思。

在《我的试卷》这篇小说中,作者以主人公“我”的成长故事为线索,通过生动具体的叙述和充满温情的笔调,塑造了老师、家长和学生三类群像。虽然他们生活的轨迹迥异,但从不同的侧面代表了农村中人与人之间的真诚、质朴和宽厚。这些美好的品质在主人公成长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他承认错误、完成自我救赎的主要动力。作为一个乡村少年,主人公的成长环境是充满挑战和艰辛的。即便如此,他依然懂事省心、坚持学习,这些美好的品质也源于他的家长和老师的言传身教。在小说中,作者将他们塑造成为一个真诚、慈爱、关怀的群体,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深情。正是在这种情感的滋养下,主人公获得了面对生活的勇气和一颗真诚的心灵,最终摆脱了成长的困境,完成了自我救赎。细节之处,蕴含着人性的丰富和生命的细腻,在小说中被精心地呈现出来。因此,《我的试卷》这篇小说,不仅仅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成长小说,更是关于生命的感怀,对于人性、情感和人的关系的深度探索。

猜你喜欢
成长史文学性试卷
毛泽东诗词文学性英译研究
论《阿达拉》的宗教色彩及其文学性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世界杯也是一部“中国制造”成长史
梁亚力山水画的文学性
初见其欢 九处不厌 一个记者九年成长史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