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鸡焉用牛刀

2023-08-17 07:43一凡
作品 2023年8期
关键词:季札子游夫子

一凡

[按]子游是孔门十哲之一,被称为“南方夫子”,然子游及其后学的学术传承却很不清晰,韩非子所列的“孔门八派”中就没有提到子游学派,但不提不等于没有,孔子就把子游列为“文学科”之首,甚至排在了子夏的前面。近些年,随着出土的先秦简帛佚籍越来越多,子游学派的面貌也越来越清晰起来,人们甚至认为,孔子、子游、子思、孟子这一儒学谱系,是真正的儒家道统(姜广辉《郭店楚简与道统攸系》,《中国哲学》第二十一辑,辽宁教育出版社)。江南的繁荣富庶至今不衰,归根结底还是源于文化的基因,而子游正是这种江南文化基因的主要奠基者之一。

1

吴国,延陵,郊外。

黑压压的松柏,沿着笔直的墓道,一直延伸到山脚下,一座高大的墓碑巍然挺立,上书“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十个大字,笔力遒劲,矫若惊龙,相传为孔子亲笔手书。

延陵君子是谁?

延陵君子真名叫季札,是吴王寿梦的第四个儿子。寿梦认为,季札最具贤能,应该继承王位,但季札坚决不同意,没有办法,吴王寿梦只好把长子诸樊立为王位继承人。

诸樊即位后,表示愿意让位给季札,结果季札还是不愿意。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诸樊当众宣布采用“兄终弟及”的传位方式,明确表示自己死后由三个弟弟轮流即位。

后来,吴王诸樊不幸在战争中负伤身亡,王位就传给了二弟余祭,余祭在位17年传给老三夷昧,夷昧在位4年去世,按道理应该传位给季札,可季札仍然不愿意接受。这样,夷昧就把王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僚。

后来,诸樊的儿子公子光觉得不公,就派人刺杀吴王僚,夺取了王位。公子光就是大名鼎鼎的吴王阖闾,这是后话。

我们回过头来接着说季札。

季札活了90多岁(前576-前484),他死后,多国领导人都派使者前去吊唁。孔子对季札非常敬仰,所以,不远万里来到墓前,写下了碑文。

墓碑下,已经68岁的孔子正襟危坐,满目凄然,手抚瑶琴,低声吟唱:“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孔子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60年前!

公元前544年,延陵君季札來到鲁国学习礼乐,受到了鲁国人民的热烈欢迎。那时的孔子尚未成年,夹在欢迎的队伍中间,远远地望见这位吴国贵公子。只见他身着白衣白袍,座下白龙马,腰间青铜剑,意气风发,英气夺人,小孔丘心想:长大了我也要做这样的人……

可惜的是,孔子终其一生也没有和季札见过面,只能在别人的口中得知季札如何如何贤德,如何如何在吴国推行礼乐等零星逸闻。

现在,季札已经化为先人,孔子只有亲到墓前祭奠,抚琴而歌,才能以此来寄托无限的哀思。

孔子所吟唱的是上古雅乐——《韶乐》,相传为舜帝所作。当年孔子为了学好《韶乐》,废寝忘食,“三月而不知肉味”。(《论语·述而》:子闻《韶》,三月而不知肉味。)

季札当年来鲁国,学的也是《韶乐》。

这声音,凄而不伤,悲而不戾,呜呜然,嘘嘘然,如泣如诉,余音袅袅……

2

“夫子请保重!”

朦胧中,孔子抬起泪眼,只见一位少年躬立眼前,白衣白袍,腰佩青铜剑,正在向孔子行礼,“夫子!丧致乎哀而止!”(《论语·子张》: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孔子激灵一下:眼前这位少年,莫非延陵君转世?

“你是?”孔子不禁下意识地问。

“在下言氏,名偃,字子游,本地人也!”

言偃(前506—前443),字子游,又称叔氏,延陵(今江苏常熟)人,春秋时期思想家,“孔门十哲”之一,是孔子唯一的南方弟子。

“夫子大名久闻天下,游仰慕已久!此次听说您在延陵已经祭拜了多日,想来一睹真容,不料刚才看您过度哀伤,一时失言,还望夫子莫怪!”说完,深施一礼。

“不!‘丧致乎哀而止,你刚才说得非常有见地,丘受教了!”孔子说完,准备起身还礼。

子游眼疾手快,赶紧屈身下拜,双手搀住孔子。

“丧致乎哀而止”的大体意思是说:祭奠亲人能充分体现出悲哀之情就可以了,不要过度悲伤,以免伤害了自己的身体,毕竟死去的人已经看不到了,活着的人还要像平常一样的活下去。(斯人已去,生者已矣。)

缘分这个东西非常神奇,就在孔子想拉起子游的那一瞬间,双手紧握,四目相对,忽然碰撞出灵魂的火花。

“游甘愿拜在夫子门下,常伴夫子左右,终生而无憾!”

“好啊好啊!”孔子还来不及擦掉腮边的泪水,赶忙扶起子游,说,“丘何幸哉!丘何幸哉!”

孔子吩咐众弟子赶紧操办拜师仪式。就这样,在季札墓前,23岁的子游正式拜68岁的孔子为师,一颗新星自此冉冉升起。(《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言偃,吴人,字子游,少孔子四十五岁。”)

3

公元前484年,是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中国文化史上发生了三件大事:一是周游列国14年的孔子被鲁国当政者恭请回国;二是与孔子并称“北孔南季”的延陵君季札去世;三是子游拜孔子为师。

历史的发展,竟然如此巧合。

子游跟随孔子来到了鲁国。

鲁哀公邀请孔子作为嘉宾参加鲁国重大的“蜡祭”活动,孔子带子游、子贡等弟子前去。

什么是“蜡祭”呢?

据《礼记》载:蜡祭(也叫“腊祭”)是每年腊月进行的一次酬神大祭,以感谢天地诸神带来的农业丰收,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春天许愿,岁末谢神。蜡祭的对象称之“八神”,包括农业的创始神、河渠神、堤坝神、昆虫神等,甚至包括猫神和虎神,因为它们帮助人们消灭了破坏庄稼的田鼠和野猪。

《诗经》中也有关于腊祭的描写:老百姓在冬季来临后,要酿酒、生火、用烟熏走老鼠,清扫垃圾准备祭品……这和现代人们年前的备办年货、卫生大扫除相类似,但是,要比我们今天要热闹得多:“家家户户把自家酿造的、平时舍不得喝的美酒统统搬出来,各种羊肉、烤串、涮锅都请大家免费品尝。政府衙门也都统统放假,公堂大门洞开,临时改作公共娱乐场所,大家共同举杯,齐声高呼万寿无疆……”(《诗经》“朋酒斯享,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妥妥的一个狂欢节。

子贡回来后感慨地说:“一国之人皆若狂。”

对待这种象征着国泰民安的狂欢节,孔子并没有被欢乐的气氛所感染,而是冷静地长叹了一口气:“唉!”

这个细微的动作立刻被子游捕捉到了,他悄悄地凑近孔子的耳边,问:“夫子为何长叹?”

孔子说:“不要被虚假的表象蒙蔽了眼睛!”

“请夫子明示!”

孔子压低声音说:“我这是在为鲁国叹息啊!”

“为什么?”

“国运的昌盛,绝不在表面文章做得好不好,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应该看‘道推行得怎么样。你看三皇五帝时期,天下是所有人的天下,领导人都是民选出来的,为政者都是品德高尚、才能卓越的人,人人讲求诚信,社会一片和谐……”

“哇!太好了!”

“老百姓的觉悟普遍都很高,所有的老年人都颐养天年,所有的儿童都沐浴在爱的怀抱。因为,老人和孩子不单单是哪一家的老人和孩子,而是所有人的老人和孩子,大家都像爱自己的父母子女一样去爱所有的老人和孩子……”

“这是不是就是您常说的‘天下为公啊?”

“是的。全社会物资共有,所有人按需所取,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就是理想的大同世界。”

“夫子真是胸怀天下啊!可是,您为什么还要叹息呢?”

“你看现在的社会,还有大同世界的影子吗?”

“没有!”

“不仅没有,反而使得私心无限膨胀,社会正在一步一步走向堕落。天下为一家所有,王权高于一切,而且全搞世袭,这样,底层老百姓还有上升的空间吗?财产私有,土地私有,修建城郭,戒备防守,动不动就大兴土木、兵戎相见,老百姓还有活路吗?”

“唉!这正是您所说的礼崩乐坏啊!”

“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成王、周公,还可以称得上是‘六君子,他们尚能尊崇礼制,以礼来表彰正义,考察诚信,指明过错,效法仁爱,讲究礼让,向百姓展示一切都是有规可循的,给人以希望。那些不按礼制来办事的官员,轻则撤职,重则查办,百姓還可以监督政府,虽然不及大同世界,但也可称得上小康社会。”

“夫子现在正在做的,不就是恢复周礼,共建小康社会吗?”

“是啊!但是,你看鲁国这个样子,可行吗?”

“难说。”

“其他国家可行吗?”

“夫子周游列国最有发言权。”

“天下乌鸦一般黑。”孔子看了看子游,“我今天是不是说得太多了?”

“不多。在下明白您的意思,我们一定会秉承夫子的理念,前赴后继,共建大同。”

孔子欣慰地点了点头。

以上对话内容,原文载于《礼记·礼运》,全文385字,这么大段的文字在《论语》中是没有的,在孔子其他著作里也是极其少见的,我们看到,《论语》中孔子回答学生的各种提问,往往三言两语,为什么在这里却对子游回答得这么详尽,这么不厌其烦呢?

台湾学者张其昀先生认为:“大同之道”“天下为公”是孔子最崇高之理想,其一生精神所在者,此也。然及门中独为子游言之,何也?盖子游习于礼,为专门名家,故言之特详。

也就是说,孔子认为子游堪当大任,所以,把自己最崇高的理想详细地描述给他,希望他能传承自己的衣钵,并带到江南,将其发扬光大。

孔子曾云:“吾门有偃,吾道其南。”意思是我门下有了言偃,我的学说就可以向南方传播了。

王充在《论衡》中也称:“子游,大材也”。

那么,子游能够担当得起如此大任吗?孔子对他考察过吗?

4

如此重大的决定,孔子肯定要慎重对待,认真考察了。

据学者考证,通过孔子的举荐,子游在23~28岁之间(前484-公元前),担任过鲁国的武城宰(治所在今山东费县西南),相当于武城地区的党政军一把手。

子游治理武城,注重礼乐教化,积极实践孔子的政治理想,一时政绩斐然,声名远播。以至于晚年的孔子不辞劳苦,远道而来,带领众弟子亲到武城,考察子游的政绩并对其他弟子进行现场观摩教学。

(《论语·阳货》载: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有一天,孔子率领众弟子前来武城视察,刚入城就听到了“弦歌之声”。

什么是“弦歌之声”?

从字面意思看是指弹琴和唱歌吟诗的声音,用今天的大白话解释就是配乐诗朗诵外加大型合唱团作背景,类似于《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这一类的大型文艺汇演。

要知道,在孔子时代,这种规模的大汇演并不是普通的文艺活动,而是代表庄严肃穆的国家大祭祀活动。

武城是鲁国的一座边境城市,属于偏远山区,这里民风彪悍,尚武好斗,经济落后,交通不发达,现在却搞这么正规的大型礼乐活动排练,这反差也太大了吧?

孔子不自禁地莞尔一笑,说:“杀鸡哪里用得着宰牛的刀?”

言外之意,在这么一个偏僻的小城市大兴礼乐,况且周礼中有“礼不下庶人”一说,这就相当于杀一只鸡却用了宰牛的刀嘛!

子游马上郑重其事地说:“夫子,您不是经常教导我们‘管理者接受了教育就懂得宽容和仁慈,更能够爱人,老百姓接受了教育就能明辨是非,懂得规矩和道理,就能够更好地和国家紧密配合,上下一条心,国家才会真正地富强吗?”

孔子见子游认真起来,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失言了,马上收起笑容,对紧跟其后的众弟子说:“同学们,言偃的话是对的。刚才我说的那句话只不过是跟他开个玩笑罢了。”

从这里我们看出来,子游做事有两个特点:一是时刻不忘师训而又当仁不让于师;二是做事有主见,不囿于条条框框,敢于突破传统。这种治学态度是孔子所欣赏的,所以马上改口认错,让我们在这里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人性化的孔子。

关于这一段,历史上一直颇多争议,争议的主要原因当然是为孔子开脱,说什么孔子这是故意测子游的,其真实意图如何如何云云。其实,孔子本来就很人性化,只不过被后世的弟子和帝王们强行抬到了神坛之上,上了神坛就意味着不能有错,于是对孔子大加粉饰。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因此,千百年来造成了后世对孔子的误读和误解。

对于子游,我们也看出来了,说话直,不会那些弯弯绕绕,对老师都这样,对待同学就更是这样了,《论语》和《礼记》中就记载了子游同师兄师弟们的各种辩论,譬如与子夏辩、与曾参辩、与有若辩……

也正是由于子游的这种直性子,使得他在众多同学中间显得鹤立鸡群,与众不同,最终在孔子死后受到各方排挤,不得不南回归吴,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子游及其后学的学术传承很不清晰,韩非子所列的“孔门八派”中没有提到子游学派的理由了,这是后话。

我们接着说孔子对子游施政能力的考察。

5

孔子接着问:“偃啊,你治理武城也有一段时间了,不知你在武城有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人才啊?”

举贤任能是为政成功的重要条件,所以孔子在众弟子面前问子游“得人焉耳乎?”既是对言偃从政成绩的一项考察,也是对众弟子进行从政教育的一项内容。

子游说:“有啊。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他做事合乎正道,光明磊落。”

[澹台灭明(前512—?),复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东周时期鲁国武城(今属山东临沂市平邑县南武城)人,孔子弟子,教育家。比孔子小三十九岁,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何以见得?”孔子问。

“我办公室前面有个小花园,很多朋友来找我,他们都图方便,不走铺好的正道,直接就从小花园岔过来了,好端端的小花园硬生生被踩出了一条小道。可澹台灭明从不走这条小道,都是从正道过来,而且,只有公事才来办公室找我,私事从不到我办公室来说。”

(《论语·雍也》: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嗯,是不一般。在这吗?”孔子问。

“启禀夫子,”子游回答,“只是他人长得面貌丑陋,担心吓着您。”

“哈哈哈!那又何妨?”

“其实,他一直想拜您为师的。”

“有你推荐,想必很优秀。”

“那我唤他过来?”

“好啊。”

当澹台灭明站到孔子面前时,所有跟随参观的弟子都瞪大了眼睛,嘁嘁喳喳偷偷地议论开了:只说是见过长得丑的,可谁也没见过眼前这位长得那么丑的,是不是小时候被野猪亲过?

孔子看了也眉头一皱,旋即又舒展开来,因为,打眼一看确实太丑了,俗话说“人是一面相”,长这么丑能有什么才干?但从澹台灭明坚定的眼神里,孔子又读到了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自信,所以,眉头旋即又舒展开来。

在子游的力荐之下,澹台灭明终于实现梦想,拜孔子为师。

关于澹台灭明的事迹,史书中记载很少,我们从《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中子贡的一段评语可知,澹台灭明是一个“贵之不喜,贱之不怒”的人。他主张损上益下,尽量减少下层的负担;耻于独富独贵,总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此段引用自《子游的生活史》,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如密。)

后来,澹台灭明往南游学到子游的故国吴地,跟从他学习的有三百多人。他有一套教学管理制度,影响相当大,是当时儒家在南方的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学派,他的才干和品德传遍了各诸侯国。

澹台灭明最后到南昌讲学并终老在那里。他死后,南昌人民为他立祠建墓祭祀,并设立澹台门以表纪念,进贤县就是因为他而得名。

孔子也感慨地说:“我凭语言判断人,看错了宰予;凭长相判断人,看错了子羽。”(《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这里我们又一次看到了孔子勇于承认错误的优点,也看到了子游选才识人的独到眼力。这些都是后话。

我们再回过来继续说子游。

6

子游求學,绝不会一板一眼因循守制,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应对,其实,这也符合孔子的教育思想。譬如子游和子夏,虽然同为“文学科”的代表人物,但二人的思路却迥然不同。

(《论语·子张》载: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子游说:“子夏的学生们,做洒水扫地、接待客人、趋进走退一类的事,是可以的,不过这些只是细枝末节的事。根本的学问却没有学到,这怎么行呢?”

子夏听到这话,说:“嗨!言游说得有些过了!君子的学问,哪些先传授、哪些后传授,就好比草木一样,是区分为各种类别的。君子的学问,怎么能歪曲呢?有始有终地循序渐进,大概只有圣人吧!”

子游认为,子夏教学都开始于洒水扫地、应对宾客、进退礼仪这些杂事,怕子夏忘记了根本之道——礼乐文章。子夏则认为教学应当循序渐进,先小节、后大事,就像培植草木一般,应该区别其种类,而采用不同的培植方法,一上来就把高深的学问讲给弟子们,他们未必可以接受。

再比如,子游和子张私下里关系最好,可是,论到如何推行“仁”的问题,他却直接提出批评,说:“和子张交往很累,因为我觉得自己的才能赶不上他,但是,如果论到‘仁,他还差得很远!”(《论语·子张》: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子游说话就是这样直,有时候直到口无遮拦,但孔子对子游是非常包容的,然而,孔子能包容并不代表其他人也会包容,所以,孔子死后,子游受到了众多师兄弟的排挤,不得不离开鲁国四处游学。

从拜师开始,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子游都在四处奔波,这也正应了他的字——“游”!

什么是“游”呢?

7

“游”的甲骨文“”很有画面感,一个“手脚”都很突出的小孩紧紧地跟在旗帜的后面。

关于旗帜,我在“旅”字篇讲过,代表的是军队。

小孩跟着军队去干啥?当然是去实地战场“见习”啦。也就是说,“游”的本义是指儿童跟着军队去实地见习,它的重点在于“旅”,也就是军事活动,所以,古人所说的“旅游”和我们今天看风景的那种“旅游”并不是一回事,不过,和我们今天所说的“游学”倒是有点类似。

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

“游于艺”是说“艺”都必须在实践中习得,这里的“艺”可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写字画画唱歌跳舞,而是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项基本技能,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六艺”。

孔子“周游列国”,唐三藏“西游记”,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这些“游”都是由这个本义引申出来的。

随着“游”的内涵不断地被丰富,其字义也在扩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游”字分化为两种写法,一种是“”增加了“水”字边的,一种是“”增加了“辵”走字边的,大概从这时候起,“游”字就分化为“游”和“遊”两种写法:“游”和水有关,比如游泳、游船、游鱼;“遊”和行路有关,比如遊走、遊逛、西遊记。

子游的“游”应该是这个“遊”,只不过随着简化字的出现,“遊”和“游”两个字合并为一个,所以才会出现今天的混用。如果都写简体字不会有什么影响,但如果都用繁体字的时候就不能混用,否则就会出现笑话。

比如有人把“游泳馆”写为“遊泳館”,就会让使用繁体字的人士笑掉大牙,没有水怎么游泳?还有那个“館”,饭馆餐馆用这个“館”,游泳馆图书馆宾馆博物馆都得用这个“舘”。

这是题外话,我们还是接着说子游。

8

公元前470年前后,子游从楚地游学回到吴国。但此时的吴国已经亡国,被越国所灭,子游睹物思情,不禁感慨万千,他来到季札墓前痛哭了一场。

“物是人非今犹在,不见当年还复来”!

在此地拜师的情景仿佛还在昨天,夫子的一言一行历历在目,周围的一切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可是人早已不是昨日的人了。

时光流转,生命轮回,子游也像当年孔子祭奠延陵君一样,禁不住奏起了《韶乐》,他边奏边吟边哭:“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子游演奏的《韶乐》和当年孔子演奏的不同,因为,乐曲中融进了亡国之痛。

这声音,先是苍老、衰弱、低沉,如泣如诉,仿佛沾满灰尘的破烂蜘蛛网,让人不禁凄然泪下;接着,声音又开始变得平静下来,令人想到狂风暴雨当中摇曳的一点残灯,或是深秋初雪中瑟缩的一片枯叶;继而,声音又蓦然变得空灵起来,仿佛暗室中射进来的一束阳光,让人心生幻想;最后,声音又变得大开大合,好像发出撕心裂肺的质问,又好似极力压抑的感情突然得到释放,感情的狂涛一泻千里,喷薄而出……

附近的村民听到音乐之声,不约而同地聚集过来,也都随着乐曲边吟边哭。

哭声过后,子游就地开始讲学,宣传孔子的礼乐之仪,村人听后深受感化。

据传,子游离开后,《韶乐》之声在此地“悬梁三日而不绝”,以至醇厚民风、弦歌之声在当地世代相传。村人怀思子游其德,便把他和随从弟子吹奏《韶乐》之处改名为“韶巷”(今江苏无锡官林镇西北),同时又把村名改为“招贤村”,以资纪念。

然而,后人认为将韶巷作为村名更具代表意义,从此便用“韶巷”替代“招贤”作为村名沿袭下来。后经世代变迁,“招贤”村名已无人提及,但韶巷之名却至今流传。(参考《无锡地方志》)

9

子游時刻没有忘记对夫子的承诺——“秉承夫子理念,前赴后继,共建大同!”

孔子的终极目标是构建大同世界,中期目标是重树小康社会,当下目标是做好君子的修为。

那么,君子修为应该从何入手呢?

《论语·子罕》有具体的事例说明: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说,孔子想要到九夷这个地方去居住。有人劝阻说:“那里非常闭塞,愚昧落后,不开化,您怎么能到这样的地方去住呢?”孔子说:“君子到那里去之后,那里还会愚昧落后吗?”

言外之意,君子就是为了改造落后地区而去的,而且有能力把它改造好。

“夷”指的是愚昧落后不开化的地方,“九夷”指的是愚昧落后的最高等级,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原始部落”之类的落后地区。

孔子为什么要到这样的地方去呢?

因为有“君子的担当”!

“君子的担当”就是去度化那些愚昧落后的人,让“九夷”这样的地方由落后而先进,由愚昧而开化,由野蛮而文明,因此,君子既然选择了这里,就势必改造好这里,那还有什么“陋”与“不陋”之别呢?

子游正是按照孔子的这种思想,从蛮荒的东海之滨开始,从贫穷落后的小渔村开始,不但教授平民子弟识文学字,更以中原的礼仪教人育德。

为了让最底层的老百姓接受儒学的洗礼,子游将中原带来的古琴、音律和吴歌民谣相融合,做到“弦歌化俗”,以琴代语,乐教民众。换句话说,子游把深奥难懂的儒家经典,翻译成底层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内容,用配乐加歌唱的方式推广普及,我们今天称为“接地气”。

据传,这就是苏州评弹的起源。

在言偃的教导下,海隅处处可闻礼乐之声。为纪念这位毕生致力于传学兴礼的贤人,后人将此地取名为“奉贤”(即今天的上海市奉贤区),并建造了“言子祠”。

言偃没有辜负孔子“吾道其南”的期望,躬身民间传播中原文化,开启了吴地礼乐教化、崇文尚教之风,被后人尊为“南方夫子”,江南人温文尔雅的性格形成,子游功不可没。

明代徐缙赞曰:“圣贤道被天下万世,尤深于所生之乡,惟吴古为荆蛮,文身断发,混于龙蛇,自泰伯之至德,延陵之高风,俗始一变,迨言公北学,而孔子之道渐于吴,吴俗乃大变,千载之下,学者益众,家诗书而户礼乐,东南学道之宗,实言氏启之。”

后记

海滨,一间孤独的海草房,低矮狭小的窗户内,透出微弱的灯光,灯光下,子游正在独坐沉思。

常年的奔波操劳、居无定所,使得子游早已不再是那个白衣白袍的睿智青年,而成了一个躬身驼背、两鬓微霜,脸上写满沧桑的老者形象了。

就在刚刚之前的黄昏时刻,官府的差官找到了海草房,把盖有越王大印的官牒交到了子游手上,这是越王礼聘子游到都城做官的帖子。

沉思了良久,子游站起身来,把官牒靠近油灯的火苗,只见官牒呼地燃烧起来,那火光映红了子游的脸庞。

子游穿好衣服,背上古琴,走出了海草房,顺着曲折的小路走向远方,直至消失在茫茫的夜幕里……

责编:鄞珊

猜你喜欢
季札子游夫子
夫子的挑战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桥东小学作品集
季札挂剑
季札挂剑
夫子之文章
季札赠剑
夫子亦“愚”
小八腊子游中国馆
上学大迷宫等四则
智力跳跳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