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庆,黄文斌,王晓晗,邓开鑫,魏强,周亚松,姜鹏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2 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海南 海口 571127)
近年来,原油重质化、劣质化程度不断加剧且环保法规日益严格,要求国内外主要炼油企业必须开发超深度脱硫工艺以生产满足相应低硫成品油[1-3]。在众多脱硫工艺中,催化加氢脱硫(hydrodesulfurization ,HDS)工艺应用最广,技术最成熟。随着加工原料越来越广,原料中硫、氮等杂原子化合物含量越来越高,导致加氢处理效果严重受加氢催化剂基质材料的制约[4-6]。因此,需制备高催化活性的负载型加氢脱硫催化剂以满足现有的加氢脱硫工艺。Al2O3因具有适宜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稳定性能、价格低廉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工业加氢脱硫催化剂载体[7-8]。然而,Al2O3表面存在大量四配位Al3+脱出表面—OH 产生的强L 酸性位点[9-10]。这些强L 酸对活性相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活性金属前体中的氧原子会覆盖在L酸中心上,在催化剂焙烧过程中形成Co(Ni)Al2O4尖晶石[9,11-12],主金属Mo、W 也会形成Mo(W)—O—Al 键,造成载体与活性金属间的相互作用过强,形成低堆垛的Ⅰ型Co—Mo—S 活性相结构,使活性金属不易硫化,降低了活性金属利用率[12-16]。表面强L 酸中心对油品中稠环芳烃、氮化物等极性物质的吸附,加速了催化剂积炭及中毒失活。
为克服上述问题,工作者们开展了大量工作[1,10,16-18],主要是对氧化铝载体表面性质进行修饰调控,即添加电子助剂与结构助剂。具体方法包括助剂磷的引入,以及与氧化铝形成复合氧化物的方法。研究发现[17],以TiO2-Al2O3复合氧化物为载体较以Al2O3为载体的催化剂体现了良好的加氢脱硫活性,Ti3+物种的存在有助于产生更多的配位不饱和位(CUS)活性中心。虽然TiO2在提高氧化铝催化剂HDS 活性方面有优势,但由于TiO2的热稳定性较差,在催化剂制备及焙烧过程中,会导致二氧化钛晶型转变及晶粒的生长,导致催化剂的稳定性较差[18-19]。为此,Massoth 等[20]研究了热稳定性较好的SiO2-Al2O3复合氧化物为载体的催化剂性能,发现较单纯Al2O3载体,SiO2-Al2O3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更弱的载体与活性金属间相互作用,催化剂HDS 活性有明显提高。但随着复合载体SiO2-Al2O3中SiO2含量的增加,载体表面羟基浓度减小,活性金属Mo 与载体相互作用减弱,活性组分分散度减小,从而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21-22]。
针对上述Al2O3载体与活性金属间相互作用过强的问题,以及现有改性调变方法存在的一些不足,本文提出了碳前体热裂解预积炭的方法覆盖氧化铝表面强L酸中心并以硼辅助调变酸性的制备思路。在Al2O3表面形成不均匀的碳层,降低Al2O3载体与活性金属间的强相互作用;利用B 原子比Al原子有较小的原子半径、较大的电负性,与主金属Mo7O物种较强的相互作用,促进主金属的还原及硫化,形成更多的Ⅱ CoMoS 活性相,使催化剂的HDS活性得到提高。
沥青粉,辽河渣油梯级分离溶剂脱沥青耦合喷雾造粒制得,表1为沥青粉的基本性质分析,其软化点为178.74℃,高温下具有流动性;硼酸(H3BO3),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硝酸钴[Co(NO3)2·6H2O]、七钼酸铵[(NH4)6Mo7O24·4H2O],天津福晨化学化学试剂厂;环己烷、二苯并噻吩(DBT)、二硫化碳、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MDBT),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表1 沥青粉的性质分析
复合载体是通过一步高温炭化法制备的。首先,将计量的沥青粉、硼酸及拟薄水铝石,机械混合均匀后置于瓷舟中,然后将瓷舟放入到高温管式炉,在氮气氛围条件下,采用程序升温的方法进行加热,升温速率为10℃/min,加热至700℃,保持3h后,最后自然冷却降至室温后。得到复合载体。其中不加入硼酸的载体标记为Al2O3@C,加入硼酸的为Al2O3@BC。
催化剂的制备:称取制备好的粒径0.425~0.850mm载体颗粒5g,首先测定其吸水率,然后分别以Co(NO3)2·6H2O作为钴源,以(NH4)6Mo7O24·4H2O作为钼源,氨水作为溶剂配制浸渍液,采用等体积浸渍的方法负载活性金属组分。室温条件下烘干后再置于高温炉中,氮气氛围下500℃恒温焙烧4h,再用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进行预活化0.5h,其中氧气体积分数为1%。其中CoO 理论担载量(质量分数)为4%,MoO3理论担载量(质量分数)为12%。制得的催化剂分别标记为CoMo-Al2O3、CoMo-Al2O3@C、CoMo-Al2O3@BC。
采用D/MAX-2400型X射线衍射仪(XRD)测定载体的物相结构,德国Netzsch STA 449 F5 热重仪分析碳的包覆量,PE lambda 750 红外仪分析载体表面结构,BRUKER AVANCE 400核磁共振仪分析杂原子B的结构状态,Horiba Scientific 拉曼仪分析载体表面碳层的缺陷程度,ASAP2400 全自动物理吸附仪测定载体及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结构,Thermo fisher Nicolet iS50型吡啶红外仪(Py-FTIR)测定载体表面酸性质,AutoChem1 Ⅱ 2920 型程序升温化学吸附分析仪(H2-TPR)测定活性金属的硫化性能,Multilab2000 型X 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测定催化剂表面组成和各个元素结合能,Tecnai G2 F20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观察催化剂活性相形态结构。对不同催化剂HRTEM 图像中的活性相进行统计分析,其MoS2的平均长度与平均堆垛层数计算如式(1)、式(2)[21]。
式中,li为单层的长度;ni为li长度或Ni层数的微粒数目和微粒i的堆垛层数。
采用固定床加氢脱硫微反装置,分别以质量分数1% DBT和0.5% 4,6-DMDBT环己烷溶液为原料,考察含硫模型化物在催化剂上的加氢转化特点。首先对制备的氧化态催化剂进行硫化,温度为320℃,压力为4MPa,硫化液为质量分数2% CS2环己烷溶液,硫化4h 后切换上原料,保持反应器总压力以及氢油体积比(120)不变,调节体系反应温度以及进料速度,达到稳定状态后分别采集不同反应条件下的液体产品。通过色质联用(GC-MS)方法分析,确定DBT 和4,6-DMDBT 的产物分布特点。由于环己烷不参与反应过程,DBT 和4,6-DMDBT在不同催化剂上的加氢脱硫反应具有拟一级反应特征,动力学参数可按式(3)~式(5)计算[1,21]。
式中,kHDS为总反应速率常数;F为DBT/4,6-DMDBT进料速度,mol/h;m为催化剂的质量,g;x为不同反应条件下DBT/4,6-DMDBT的转化率;kDDS为直接脱硫反应速率常数;SBP为加氢脱硫产物中BP的选择性;kHYD为加氢脱硫反应速率常数。
2.1.1 XRD表征
不同载体的XRD 谱图如图1(a)所示,3 种不同载体均在2θ=37.5°、45.7°、66.6°处出现了较强的衍射峰,分别对应于Al2O3的(311)、(400)、(440)晶面(PFD#50-0741)[23-24]。Al2O3载体表面进行碳覆盖,Al2O3@C载体XRD 谱图中在2θ=24.5°处出现了新的衍射峰,这归属于碳层的(002)晶面,且进行B掺杂后,Al2O3@BC 载体的(002)峰几乎消失,说明B 的掺杂有利于碳层分散性能的提高。Al2O3@C 和Al2O3@BC 对应Al2O3衍射峰的半峰宽变大,峰高减小,说明碳层和杂原子B 在Al2O3载体表面分散性良好,且未破坏Al2O3的主体结构。图1(b)为氧化态催化剂的XRD 谱图,除了有Al2O3载体3 个典型特征衍射峰外,还在2θ=26.5°处出现属于CoMoO4(002) 晶 面 的 特 征 衍 射 峰(PFD#21-0868)[25],CoMo-Al2O3催化剂在此处的相较于CoMo-Al2O3@C和CoMo-Al2O3@BC 催化剂有较大的峰面积,说明碳层和杂原子B的引入会降低活性金属的团聚,从而使得半峰宽和峰高下降,这有利于活性金属分散性能的提高。
图1 不同载体及催化剂的XRD谱图
2.1.2 载体表面结构表征
为探究沥青粉在高温被烧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及载体表面碳的含量,在氮气氛围中对沥青粉和在氧气氛围中对Al2O3@C、Al2O3@BC载体进行了热重分析,其结果如图2(a)所示。沥青粉的TG 曲线大致可分为三部分,起始阶段热失重率较为缓慢,为沥青粉中小分子物质挥发所致,中间阶段热失重率高,为稠环芳烃的热解缩合成半焦阶段,最后半焦继续轻微热解,缩合成碳层,质量损失率为49.33%。Al2O3@C、Al2O3@BC载体的TG曲线表明,载体的碳含量分别为19.33%和17.26%,说明杂原子B有可能和碳层结合,消耗了部分的碳,导致最终Al2O3@BC 载体上的碳含量小于Al2O3@C 载体。为进一步探究载体表面的结构性质,对载体进行了红外分析,如图2(b)所示。其中在3475cm-1和1630cm-1的峰属于Al—OH 键的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在1460cm-1和1350cm-1处的峰分别归属于三角形氧配位的硼酸盐物种(BO3)和四面体氧配位的硼酸盐物种(BO4)的伸缩振动,在800cm-1和580cm-1处的峰归属于Al—O的伸缩振动[26],相比较Al2O3载体,Al2O3@C 和Al2O3@BC 载体在2359cm-1和2338cm-1处出现了两个新峰,这归属于O= = C= = O键的伸缩振动和反对称伸缩振动,说明载体上的碳层吸附了空气中的CO2分子。两个载体中属于Al2O3的峰型未发生变化,说明B 的掺杂仅是沉积在Al2O3的表面,未进入骨架中形成Al-O-B 的结构。图2(c)为11B的NMR,其中在化学位移为1处的峰属于BO4,在10和15处的化学位移属于BO3,两者的比值为0.33,说明掺杂的B主要在氧化铝表面形成BO3。为进一步分析杂原子B 在载体表面的作用,对载体进行了拉曼分析,其中D峰表示碳层的无序度,G峰表示碳层的石墨化程度,碳层的缺陷度可以用两者的比值ID/IG表示[27],如图2(d)结果显示,B掺杂后,ID/IG的值由1.07 上升到了1.14,说明B 的掺杂会引起载体表面碳层缺陷度的增加,这可以认为是B与碳层发生了反应,从而在碳层表面产生了缺点位点。为分析碳层与Al2O3载体的结合方式,对载体进行了N2物理吸脱附表征。
图2 载体表面结构表征
2.1.3 氮气吸附-脱附表征
通过N2物理吸脱附法测定了不同载体和催化剂的表面大小及孔径分布特点,如图3(a)所示,3种载体材料的等温吸脱附曲线都存在典型的H3 型滞后环(相对压力0.80~0.99),表明样品中既含有墨水瓶介孔也含还有大量狭缝状介孔[28-29]。从BJH等温脱附孔径分布曲线[图3(b)]中可知,3种载体材料的孔径分布均主要集中在8~12nm,结合XRD 表征结果,说明由沥青粉裂解产生的碳层没有堵塞Al2O3的孔道,而是非均匀地包覆在Al2O3载体表面。催化剂的等温吸附曲线如图3(c)所示,曲线类型较载体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从催化剂的孔径分布曲线[图3(d)]中可以观测到,最可几孔径略微下降,说明载体负载活性金属后,催化剂仍维持载体的基本物理结构性质。
图3 不同载体和相应催化剂的等温吸脱附线和孔径分布曲线
基于N2物理吸脱附表征结果,分别用BET 方法和BJH法[16]计算了载体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性质,计算结果列于表2 中。从表可知,3 种载体中Al2O3的比表面积最大,为258.51m2/g,碳层和B的掺杂会造成比表面积的略微下降,但并不明显,结合孔体积和平均孔径数据可推测,碳层较好的包覆了Al2O3载体,沥青粉高温炭化后并不会与Al2O3载体发生相分离。此外,活性金属负载后,也没有造成比表面积的大幅下降,3种催化剂的孔体积和平均孔径相差不大,可满足加氢脱硫催化剂对载体材料孔径、孔容的要求。
表2 不同载体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孔容
2.1.4 Py-FTIR表征
载体材料的表面酸性质采用Py-FTIR 进行测定,其中200℃脱附吡啶测定的是载体表面总酸量,350℃条件下测定强酸酸量,如图4(a)所示。碳层引入后,Al2O3载体表面的总L酸酸量大幅下降,随着杂原子B的掺杂,B物种会占据Al2O3载体表面的强L 酸性中心,使载体的酸量进一步降低。由图4(b)可知,总酸量的降低主要是由载体表面强L酸的减少提供,说明引入的碳层和杂原子B有效覆盖了氧化铝载体表面的强L酸性位。载体表面性质的变化会对载体与活性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及强度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对氧化态催化剂进行H2-TPR表征。
图4 不同载体的Py-FTIR谱图
2.1.5 H2-TPR表征
通过H2-TPR 测量来表征金属活性物质的还原性,揭示载体与活性金属间相互作用的变化,如图5所示。CoMo-Al2O3的还原曲线显示了两个主要的H2消耗峰,分别在480℃和800℃附近。根据文献介绍[5,30-31]:480℃附近的还原峰为可以归因于八面体Mo6+物种向Mo4+物种的转变,而800℃附近的还原峰为Mo4+向Mo0的转变。当对载体引入碳层后,CoMo-Al2O3@C 的低温耗氢峰则向低温方向移动,表明活性金属的还原性能增加,降低了Mo—O—Al键的形成概率,从而载体与活性金属间相互作用减弱;高温耗氢峰也向低温方向发生了转移,但温度增加到700℃以后,H2的消耗没有继续上升,反而一直下降,并且出现了负峰,这是由于载体材料的制备温度为H2-TPR 测量,当H2-TPR 的测量温度超过700℃以后,碳材料的热解温度高于合成温度,所以出现了负峰。对载体碳层包覆和B改性后,耗氢峰的位置与CoMo-Al2O3@C 催化剂的位置几乎相同,说明活性金属与载体间相互作用的减弱主要是由碳层的引入引起。
图5 氧化态不同催化剂的H2-TPR谱图
2.1.6 HRTEM表征
MoS2活性相的形态特征依赖于载体的表面性质,为进一步分析活性相结构的变化,对硫化态的催化剂进行了HRTEM 表征。如图6 所示,所有硫化态催化剂的HRTEM图像均可看到细长的MoS2片晶条纹,条纹间距为0.62nm,为MoS2(002)间距的大 小[32-34]。CoMo-Al2O3上MoS2片 晶2~3 层 堆 垛 为主,还有一些为1层的片晶,且片晶普遍较长,为5nm 左右,碳层引入后,CoMo-Al2O3@C 的片晶堆垛层数增加,以3~4 层的片晶为主,长度略微减少,但不明显,随着杂原子B的引入,片晶堆垛层数增加,且片晶的长度普遍减小,这有助于高活性边角位Ⅱ型CoMoS活性相的形成。
图6 不同催化剂上活性相的HRTEM图
此外,通过对30张不同HRTEM谱图进行了统计分析,计算了硫化催化剂二硫化钼板平均长度、层数,其结果列于表3。催化剂上MoS2片晶的平均长 度 随 着CoMo-Al2O3> CoMo-Al2O3@C > CoMo-Al2O3@BC 的顺序减小,表明B 掺杂的效果大于碳层的引入,这可能是由于杂原子B的掺杂,在载体表面引入了更多的缺陷位,从而阻碍了片晶的生长,片晶的堆垛层数随着CoMo-Al2O3@C≈CoMo-Al2O3@BC>CoMo-Al2O3的顺序增加,说明碳层可促进片晶的高堆垛状态,归因于碳层使载体与活性金属间的作用减少,与H2-TPR表征结果相一致。
表3 硫化催化剂二硫化钼板平均长度、层数统计结果
2.1.7 XPS表征
经碳包覆与B掺杂后,催化剂载体表面组成以及性质发生显著变化,影响担载在其上活性金属的存在状态,从而对硫化后催化剂上的Mo物种与Co物种的存在状态和配位情况产生影响,采用XPS的方法对Mo 3d 电子和Co 2p 电子的结合能数据进行分析。如图7 所示,对Mo 物种的XPS 光谱进行分峰拟合分析可知,Mo 物种以MoS2、MoOxSy、MoO3三 种 形 式 存 在[35-36],其 中,Mo4+、Mo5+、Mo6+中 的Mo 3d5/2结 合 能 分 别 在 在(228.9±0.2)eV、(230.5±0.2)eV 和(232.7±0.2)eV 处,Mo 3d3/2的结合能在(231.7±0.2)eV、(233.6±0.2)eV 处 和(236.0±0.2)eV处,(226.0±0.2)eV 处归属于S 物种的S 2s 轨道。Co物种的存在形式为CoO、CoMoS和Co9S8三种[37],其结合能分别为(781.1±0.3)eV(CoO)、(778.5±0.2)eV(CoMoS)和(778.4±0.4)eV(Co9S8)。
图7 硫化态催化剂Mo 3d [(a)~(c)]和Co 2p [(e)~(f)]的XPS谱图
Mo 3d 和Co 2p 分峰拟合的计算结果列于表4中,在催化剂CoMo-Al2O3上,以Mo4+态存在的Mo物种仅占总量的61%,表明该催化剂上Mo 物种的硫化程度较低,因为Mo物种会与Al2O3载体表面的强L酸中心通过强Mo—O—Al键结合,导致活性金属与载体键相互作用过强,不利于底层Mo 物种的硫化。随着碳层的引入,强L酸中心被覆盖,有效降低活性金属与载体键的强相互作用,CoMo-Al2O3@C上,Mo物种的硫化程度提高12%,B的掺杂缩短了MoS2片晶的长度,使得CoMo-Al2O3@BC催化剂上Mo 物种硫化度进一步增加,为79%,说明片晶的缩短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硫化性能。由Co 物种的计算结果可知,CoMo-Al2O3催化剂上Co物种的还原度达88%,但是真正进入MoS2中的仅为54%,而经过碳层包覆和B掺杂修饰载体表面酸性 质 后,CoMo-Al2O3@C 和CoMo-Al2O3@BC 中CoMoS的含量大幅提升,分别为61%和69%,说明载体酸性质的改变有利于促进更多的Co 进入活性相,提高金属利用率。
表4 硫化态催化剂上Mo 3d及Co 2p电子的XPS表征结果
采用模型化合物DBT 和4,6-DMDBT 对催化剂的HDS 性能进行了评价。如图8 所示,DBT 在270℃、4,6-DMDBT 在290℃、重时体积空速为4h-1条件下,不同催化剂对不同模型化合物的HDS 转化 率 均 遵 循CoMo-Al2O3<CoMo-Al2O3@C<CoMo-Al2O3@BC 的顺序增加,其中,DBT 和4,6-DMDBT在CoMo-Al2O3@BC 催化剂较CoMo-Al2O3上HDS 转化率分别提升13.67%和10.40%。通过对上述催化剂性质的表征分析可知,碳层的引入可以有效降低活性金属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增加活性金属的还原性能,提高了MoS2片晶的堆垛层数,B 的掺杂,增加了载体表面的缺陷位,使得片晶的长度大幅缩小,提高了活性金属的分散性能,进而提高了催化剂的HDS性能。
通过GC-MS 对270℃下DBT 和290℃下4,6-DMDBT 加氢脱硫液体产物进行检测,分析了其在4MPa、不同重时体积空速条件下加氢脱硫转化特点,结果如图9 所示。其中在DBT 的HDS 反应中,加氢产物的含量均随着BP>CHB>THDBT>HHDBT>BCH 的顺序增加,且产物中以直接脱硫路径(DDS)为产物的BP 含量远高于加氢脱硫路径(HYD)中产物的含量。对载体表面进行碳层引入和B掺杂后,载体表面活性相微观结构发生了变化,催化剂的整体活性提高,DBT 在CoMo-Al2O3@C 和CoMo-Al2O3@BC 催化剂上的HYD 选择性(HYD 产物/DDS 产物)分别提升12.1% 和17.2%。而对于4,6-DMDBT,由于其beta 位上有取代基,屏蔽了S原子的电子云,导致反应物难与催化剂的CUS 位进行吸附,加氢产物中以DDS 路径为产物的3,3'-DMBP 含量远远小于HYD 路径的产物,加氢产物的含量均随着T(H)HDMDBT >DMCHB > 3,3'-DMBP > DMBCH 的顺序增加。因为4,6-DMDBT 在DDS 路径中C—S 键的直接断裂后,其中间产物中的苯环会发生相对旋转,占据活性中心更大的投影面积,且阻碍S原子进一步与活性中心接触,所以4,6-DMDBT 类硫化物主要以HYD 路径进行加氢脱硫反应。当活性相的尺寸降低、堆垛层数增加后,产生更多边角位CUS 位,易于复杂硫化物的整个HYD 过程,而碳层的引入可以调整活性相的堆垛层数,杂原子B的引入可以调增活性相的尺寸,最终提升了催化剂的加氢活性。
图9 不同催化剂上DBT和4,6-DMDBT在不同WHSV的产物分布
根据不同WHSVs 下的加氢转化率,计算了不同加氢转化路径下的表观速率常数,结果列于表5中,其中DBT 在CoMo-Al2O3@BC 上的总反应速率常数最高,为4.01×10-4mol/(h·g),DDS 路径贡献了约65%,但相比CoMo-Al2O3催化剂,其HYD 路径比重增加,原因可能是催化剂活性相状态的改变,虽然对DDS 和HYD 路径均有提高,但对DBT 类硫化物而言,其本身需要的加氢活性并不高,因此催化剂加氢活性的提高可大幅增加HYD 路径的选择性。而对于4,6-DMDBT 类硫化物,在CoMo-Al2O3催化剂上其总速率常数为0.86×10-4mol/(h·g),HYD 路径贡献88.3%(HYD 产物占HDS 产物的比例),当碳层引入后,活性金属的还原性能得到提高且MoS2片晶的堆垛层数由2.8 增加到3.8,有利于反应物分子的S 原子与CUS 位进行σ-吸附,且使得氢分子在活性金属中心活化后易转移去接近4,6-DMDBT,加氢过程相对更容易,在CoMo-Al2O3@C 催化剂,HYD 路径贡献提高到89.5%,对载体进行B掺杂后,MoS2片晶的长度缩短到3.8nm,活性相的分散性提高,产生更多的CUS 位,在CoMo-Al2O3@BC 催化剂上的HYD 路径的贡献进一步提高,为89.7%。表明碳层的引入和B原子的掺杂有利于提高4,6-DMDBT类硫化物的加氢活性。
表5 DBT和4,6-DMDBT在不同催化剂上的加氢脱硫动力学参数
通过碳前体预积炭的方法对氧化铝载体表面进行 改 性,通 过XRD、BET、Py-IF、H2-TPR、HRTEM、XPS 等分析,发现该方法能有效覆盖氧化铝载体表面的强L酸性位点,降低载体与活性组分间的强相互作用,提高活性金属的分散性与硫化性能。且在制备过程中对载体进行电子型助剂B的掺杂,可进一步降低CoMoS 活性相片晶长度,促使更多CUS 位点的形成,在模型化合物DBT 和4,6-DMDBT 的加氢脱硫反应评价中,与以单纯Al2O3为载体的催化剂相比,同一条件下,CoMo-Al2O3@C 和CoMo-Al2O3@BC 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均得到明显的提高,载体表面性质对活性相的结构至关重要,通过调节载体表面性质生成更多的短片晶、高堆垛活性相,其催化剂整体的加氢活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