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术创作作为一种主观性的艺术活动,通过造型、色彩、主题的展示,可诠释着作品的内涵,并带给人们深刻的视觉体验。对此,具体分析综合材料艺术的特色,了解综合材料艺术在美术绘画创作中应用的价值。结合当前高校美术专业教学现状,积极探索综合材料艺术应用的路径,并在具体的实践层面提出应用的方法和策略,以期强化美术育人的效果,促进学生更为积极主动的进行美术创造。
【关键词】综合材料艺术;美术教学;艺术创作
【中图分类号】G642;J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9—209—03
引言
在绘画艺术中应用综合材料,主要是指将绘画有关的物质材料,通过拼接、分解、重组,使绘画艺术表现形式更为丰富,呈现的艺术效果,也更符合人们差异化的审美追求。在高校美術绘画创作中,综合性的应用材料艺术,可使绘画造型和色彩更为丰富,艺术展现的形式也更加自然,不但使绘画作品更具艺术美感,也使学生通过深入的思考,完成艺术化的创作,保障绘画创作更富有个性和艺术特色。
一、综合材料的艺术特色
(一)有着更为丰富的材料语言
随着美术创作中物质材料应用范围的日益广阔,物质材料语言逐步丰富,不但包含木、植物等天然材料,以及宣纸、报纸、面、马、纱、丝绸等材料,还具有铁、钢、沙子、泡沫、粉末的建筑材料。根据材料不同的物质特性,以及艺术形态,通过不同的表现使绘画作品艺术形式更加多样,以此表达作者丰富的情感。具体而言,在绘画造型上,可利用综合材料艺术改变传统扁平化的艺术造型,利用报纸、沙子、白乳胶等,创作圆润的外形,并只作品展示出不同的质感。在色彩上,由于不同的材料有着不同的色彩,部分纸质材料能够替代油画原料,使色彩的呈现与油画作品相比,有着饱和度更高,色彩更为丰富的优势。利用综合材料艺术进行创作,可通过色彩的搭配和拼接,使原本的作品更富有艺术美感,视觉冲击力也随之提升。而在构图上,金属、纤维等材料的应用,可丰富作品画面的层次感,丰富的材料语言能够赋予美术作品更为多样化的视觉效果,通过全新的造型、色彩搭配、构图方式,给人全新的视觉体验,实现美术艺术创新性的设计和塑造。
(二)有着广泛的技法表现
在传统美术创作中,绘画作品通常使用水粉颜料、油画颜料、水彩颜料、丙烯材料等,通过重叠、渲染、素描,完成对各种造型的塑造。而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艺术审美需求的变化,要求美术创作利用多样化的技法,并通过综合材料的应用,使作品画面更具有层次感。例如利用纤维材料创作厚重感、凹凸感、流体感更强的作品,可使画面中的形象更为立体,更具有形态美感。而作品更具有特色,可烘托整体的艺术氛围,带给人们更为深刻的审美体验。
与此同时,不同的综合材料有着自身独特的情感表现力,将不同的材料应用的绘画创作中,可展示出不同的氛围和意境。将材料质地、颜色、肌理等,借助相关的手法进行综合的展示,可对情感表达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例如利用玻璃打造出画面的细碎感,并搭配丝棉的软质材料,使软硬的搭配,营造出更加自然的风格,并使作品更具有光泽感和质感。部分作品为展示出高雅的气质,可以对物质表面进行抛光打磨,使材料本身的质感产生变化,并通过材料的搭配,优化艺术效果,更加符合创作的主题,不但使人感受到作品背后的情感态度,也能在作品营造的氛围中,品读到作者的内心独白,使绘画作品有着更深层次的艺术价值。
二、综合材料艺术在美术专业教学中应用的价值
综合材料艺术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作为实验性的艺术课题,创作者可通过自身的视觉直观的了解材料的特性,并借助触觉等,探索材料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使各种材料整合应用的过程中,产生对艺术创作新的思考,并在实践中获得创作的成就感,提升绘画创作的积极性。首先,可激发学生美术创作的兴趣,挖掘创作潜能。综合材料自身有着不同的物质特性,其展示出的物质特征和外观,可给带给人不同的感受。在美术创作中利用这种特殊的材料,可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并读发挥自身的学生创作能力,合理的组织材料,展开想象完成绘画的创作。同时突破技法的限制,对综合材料艺术进行组合,可丰富作品的艺术形态,更完整的展示内心情感,提升绘画艺术造型展示效果。其次,提升学生处理材料的能力。综合材料艺术的应用,需要学生进行材料的加工和处理,利用打磨、拼接、折叠等技术,完成对各类材料的拼接应用,并改变原本材料的物质特性和形状,使材料更加贴合创作主题,完成对美术造型的完美展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各类材料进行思考,可强化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而在材料的处理过程中,可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综合材料艺术的魅力,产生对绘画艺术更深层次的感知。最后,把握艺术规律,提升审美。在美术绘画创作中,利用综合材料艺术,需要学生结合创作主题,对综合材料艺术进行选择、搭配、摆放、应用,而对各类材料大胆的应用,可以使学生了解绘画创作中造型要素之间的关联,并把握艺术规律,在创新创造中强化自身的审美能力。
三、综合材料艺术在高校美术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对策
(一)运用自然材料的组合用法,促进自然与美术相结合
所谓的自然材料,指的是源于自然,并未经过二次加工,属于纯天然材料。此类材料通常可划分为金属材料、油漆材料和无机材料。其中,金属材料对学生来说,收集难度相对较大,普遍存在数量少、使用范围较窄、无法经过二次加工进行创新设计等问题;有机材料包括植物的树枝、树叶、花瓣等等,具有一定的再创作优势,可根据学生绘画思路、绘画灵感和想法进行随意加工、改造;无机材料包括石头、粘土、沙粒等等。相较于金属材料,纯天然、自然的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收集起来更加容易、简单,适用范围更加广泛。比如,在树叶托运中,学生可根据树叶的不同大小与形状,运用调制好的颜料,根据树叶纹理、脉络从树叶背面开始涂抹,将其拖进在宣纸或图画纸上。树叶形状、大小的不同,所呈现的艺术效果也有所差异,大致形象为鱼、菊花、竹叶等等。当学生拓应完成作品后,需要发挥教师指导者作用,引导学生利用色彩元素做出稍加装饰,来提升画面整体的视觉效果,增强画面节奏与艺术氛围。同时,还可引导学生到农田、大地等地方收集大自然的综合材料,包括木材、麦杆、石材等等。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收集此类综合性材料,有助于切实体现美术专业教学的纯天然、自然性特点,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吸取文化养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逐渐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
(二)运用人造材料的组合用法,促进生活与美术相结合
在高校美术专业教学中,应用综合材料艺术中的人造材料,其组合方式相较于天然材料,选择更多、更加广泛。学生可通过简单的运用彩色画笔与普通生活材料,将调至好的丙烯混胶颜色刷在画布上,用废弃的宣纸、报纸等材料揉搓成需要的状态,在画面中找好摆放位置,用胶在纸上覆盖式涂抹,以保证纸质材料能够牢牢粘在画布上。此种材料运用方法,多用于表现山峰、岩石等形态上。为保证绘画作品的画面更加丰富多彩,还应重视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材料的材质属性,根据自身绘画主题、创作特点与目标,从生活中深入挖掘人造材料。启发学生将生活与美术有机结合,有利于使艺术能够更好地融入学生生活当中。
(三)紧密结合不同材料的艺术特点,改变绘画创作形式
紧密结合不同材料艺术特点,改变美术绘画创作形式,首先需要积极更新传统教育观念,正确认识综合材料艺术,明确综合材料艺术是一门具有研究性与实验性特点的艺术门类,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绘画整齐、精细、固定的绘画效果,注重以自然、自由为特点,按照绘画者的想法自由创作,使绘画出的美术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教师创造性开拓综合材料艺术,善于发现周围身边的综合材料,并将其运用到教学之中,让综合材料艺术在高校美术专业中落地生根。其次,注重坚持节能环保发展理念,善于运用自己的眼睛来发现美。在具体实践中,美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课前收集日常生活中的废弃物,包括瓶子、旧碎布、绳子、易拉罐、纸盒等等。并发布学习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对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废弃物材料进行再次加工、创意设计,做到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将废弃物变成独特的艺术作品。有助于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节约意识,增强学生责任意识。针对在创作学习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实质性奖励,鼓励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起审美能力。针对学习相对较差的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来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此外,根据不同材料特性,如光泽性、质感、软硬程度、形状等等,改变绘画创作形式,启发学生善于根据材料特点和自身创作想法,选择合适的材料,对于同一画面不同位置,可运用不同材料与创作手法,来保证整体作品效果达到最佳。比如,利用综合材料表现冬景,可通过将泡沫揉搓成碎末状,在画面中刷上一层高光凝胶,在凝胶尚未干透前撒上泡沫以表现雪景。
(四)利用综合材料艺术丰富作品形式,营造艺术形式美
在高校美术专业教学中应用综合材料艺术,需要重视发挥美术专业课教师的主导者、引导者作用,整合收集更多综合材料,来丰富美术创作素材,为学生美术创作提供更加丰富的材料支持与保障。首先,美术专业教师应借助课前准备时间,紧密结合本节课他所需要讲解的重要知识点,借助大数据深入互联网平台,广泛搜索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各种综合性材料,将综合材料制作成视频、音频、动画等形式,导入课堂教学之中,帮助学生以直观的观看方式,辨别各种材料特性,了解其使用性能与肌理效果。从而促使学生能夠从综合材料中挑选出合适的材料,并将其应用于美术创作当中,实现绘画语言与表现形式的有效丰富。同时,教师还应深入走访综合材料市场,深入了解、熟悉、掌握每种材料的特性与加工特点,并做好实验工作,了解更适用于美术专业教学的综合材料艺术。经过不断探索、总结、分析和比较,了解材料之间的差异性与结合可能性,引导学生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画面需求的综合材料艺术。其次,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综合材料艺术来置换画面色彩,增强绘画作品的视觉效果与色彩丰富性。在具体实践中,需要重视引导学生紧密结合自身绘画作品特点、风格与主要表现形式,选取同类色、相似色进行置换。用种类繁多的材料来取代画面原有色彩,能够有效增强画面质感,为作品赋予鲜明活力。通过材料的疏与密、冷与暖、平整与粗糙的有机结合,能够更好地传递创作者审美情趣,达到良好的绘画效果。除此之外,还需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引导学生在应用综合材料艺术时,需要对材料物理属性进行打磨、加工、铸造、切割、折叠等加工处理。并结合自身创作需求自行选择加工手法来进行创新设计,在加工过程中,还需注重保留原有材料的肌理特点,体现材料本身形状,进而才能更好的呈现美术作品。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校美术绘画创作中,利用综合材料艺术,可改变传统绘画艺术的形态,通过各种材料的拼接和创作,使作品更具有艺术美感,学生能够深刻的把握美术艺术创作规律,提升自身的审美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对此,在高校美术专业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自然材料的物质特性,利用组合方式,使自然与美术相融合,展示出不同的艺术美感,并改变绘画创作形式,使学生创作的作品更具有艺术美和造型美,带给人们不同的审美体验,也强化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夏妙童.校外少儿美术教学中综合材料绘画课程授课研究——以扬州市某少儿美术培训机构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2(24).
[2]白露洋,等.第七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选登(中国画、水彩画·粉画、连环画·插图、综合材料绘画)[J].美术,2022(7).
[3]孙荣荣.综合材料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研究[A].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一)[C].2021.
[4]丁晓.高校美术专业毕业创作课程由“带”而“专”的教学思考——以湖北美术学院壁画与综合材料绘画系本科教学实践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14).
[5]肖谷,林蓝,胡毅,李济民,岳海波,唐承华,王书杰,孔新苗,李耀林.回到艺术本身——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术委员会2017重庆年会(下)[J].当代美术家,2017(3).
[6]伊侯.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术委员会换届大会在京召开[J].美术观察,2017(4).
作者简介:冯昌华(1984—),男,回族,云南昭通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油画、综合材料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