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歌是承载我国居民生活信息的一种载体。歌剧《刘三姐》从民歌中来,歌剧创作中也同样与民歌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艺术特色,刘三姐这一鲜明的艺术形象也在人民群众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歌剧《刘三姐》作为中国歌剧史上的标杆,使我国歌剧这一文艺形式得以在全国推广普及,也使我国民歌和歌剧的发展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本文将进一步分析歌剧《刘三姐》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征。
关键词:民歌;彩调;歌剧
中图分类号:J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22-0-03
一、歌剧《刘三姐》的创作背景
(一)刘三姐的传说
有句老话说,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传说在唐朝时广西壮乡有一位特别擅长唱歌的女子被人叫作刘三姐,她在岭南地区四处传播山歌,当地的少数民族人民在刘三姐积极传播影响下,开始用各自民族的语言演唱,让刘三姐的名声大噪,当地的百姓对刘三姐的歌曲十分喜爱,在刘三姐传歌所到之处,百姓蜂拥而来想要一睹她的风采,聆听她的歌声。在人们这样狂热的喜爱下,刘三姐也被赋予了传奇的结局。
(二)歌剧《刘三姐》的创作背景
20世纪50年代,我国群众文艺运动开始掀起高潮。许多地区开始对当地民族化的艺术进行挖掘和发扬光大,广西就将流传在民间已久的刘三姐相关民歌收集起来,并将山歌与歌剧进行融合,最终打造出了令世人熟知的《刘三姐》歌剧。早在1958年,柳州当地就选送彩调剧《刘三姐》作为省级汇报演出的作品,当时不仅有这一部彩调剧,还有类似彩调剧形式的桂剧《刘三姐》。尽管两部歌剧选用了同一题材,然而在戏剧的表达上出现了风格各异的特色差异,因此,彩调剧《刘三姐》也并未成为当时最受关注的选择,甚至当时有一部分戏剧专家认为,将山歌和戏剧融合在一起之后的这部彩调剧,既没有山歌的特点,也没有彩调的优势风格不伦不类[1]。
可以说彩调剧《刘三姐》是在当地群众化路线以及戏剧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一个成功的歌剧作品。歌剧《刘三姐》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文艺演出“新民歌的成就”,也是我国特定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共产主义文艺萌芽,为我国歌剧和戏剧发展提供了一项重要的实践参考,歌剧《刘三姐》诞生之后,地方特色文艺与戏剧融合的作品开始大量涌现。
二、歌剧《刘三姐》的艺术特征
(一)歌剧《刘三姐》中音乐的艺术价值
歌剧《刘三姐》在我国歌舞剧的创作中独树一帜,其影响力不仅表现在格局上,更表现在对于我国各种文化创作中对音乐需求的赋能上。《刘三姐》的音乐在不同的渠道传唱,已成为广西民族文化的品牌。其轻松夸张的风格,使得普通老百姓能够迅速理解其中的奥秘并接受。《刘三姐》的故事来自民间传说,歌词则大多数选择当地人民口口相传的词汇,音乐旋律的风格带有浓郁的传统色彩,甚至有一些演员都是从普通群众中选拔出来的,整部剧以当时大众流行的形式,较同时期的歌剧来说,它更加贴近百姓。歌剧《刘三姐》,一方面,它致力于创造具有当地民族风味的音乐风格并且含有浓郁的当地色彩。观众被《刘三姐》中浓郁的当地色彩和多姿多彩的生活场景所吸引,身临其境般进入《刘三姐》的歌海之中。另一方面,它学习借鉴西方的创作经验,音乐在歌剧中占比十分大,音乐旋律也是歌剧《刘三姐》令人赞不绝口的重要原因。它的音乐游鱼出听、余音缭绕,带有浓郁的广西当地音乐风格。应该说,《刘三姐》为后期创造带有本地民族风格的歌舞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是一个瑰宝。在目前来看,即使他们以自己所在地区和民族的名歌作为他们独有的唱腔,同时编创舞蹈作品时也展现本民族的特色。可是,他们依然还是达不到《刘三姐》的这一艺术高度成就以及影响力[2]。
(二)歌剧《刘三姐》中的音乐创作特点
山歌与彩调的结合,是歌舞剧《刘三姐》音乐创作的一大特点。《刘三姐》的主题思想和剧情构造都是由淳朴的人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凝聚、提炼、升华出来的,更确切地说,民歌是《刘三姐》的基础,将民歌加入舞台艺术中融合在一起,兼收并蓄,这既增强了舞台的感染力,直击观众心灵,同时它清晰表明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歌剧的主题。
山歌与彩调结合的框架下,《刘三姐》音乐唱腔突破了传统彩调的“腔、板、调”模式,以根据广西柳州山歌“石榴青”改编的音乐唱腔为主,它不是以彩调戏曲音乐为主,而是采取以山歌曲调为主与彩调戏曲音乐相结合的形式演出的。歌剧《刘三姐》将柳州山歌“石榴青”改编的主题音乐发展成为整个剧中的主要动机,频繁出现在剧本的各个场景中,每次更改后的所有曲调都再一次将其记录在脚本中。彩调剧《刘三姐》在解决歌剧《刘三姐》的主导主题的同时还解决了歌剧中所使用的除柳州山歌“石榴青”外的其他民歌唱腔。歌剧《刘三姐》在原有民歌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一些彩调唱腔,如在歌剧中出现的刻画财主莫海仁形象的“强盗腔”。另外,歌剧《刘三姐》的创作理念是一个笼统理念即为“正面人物唱山歌,反面人物唱彩调”,刘三姐在剧中使用的“黄花腔”与小牛对唱,使用“梁氏腔”与媒婆对唱,这也表明了在剧中刘三姐虽然是以唱山歌为主,同时也会有她唱的彩调唱段。
民歌和彩调都有单人独唱和多人对唱的表演方式。结合了两者的歌剧《刘三姐》中没有合唱的演唱形式,但是它延续了独唱和对唱的两种演唱形式。其中对唱的唱段在刻画剧中人物性格、表达角色情绪、参与矛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歌舞剧《刘三姐》加入了合唱,合唱在歌舞剧中的有利之处在于在烘托戏剧氛围、刻画场景的色調等。在第四场《拒婚》中,刘三姐和媒婆巧妙运用了彩调当中的“梁氏腔”,聪明的刘三姐让媒婆误以为自己会中她的诡计,将油嘴滑舌的媒婆耍得团团转。刘三姐以不变应万变,媒婆话音刚落下,刘三姐便接下她的话茬,不给予媒婆思考的时间,从而使得媒婆露出马脚,不费吹灰之力便让媒婆将莫海仁想娶她的实情给说了出来。从事件发展的另一个角度而言,刘三姐通过自身足智多谋的想法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合理地将故事中所能够引发的所有矛盾点都转向了媒婆,这样的设计不仅让音乐更具有了戏剧化的冲突,也让戏剧更具有了音乐性的编排,让二者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最终塑造了整部歌剧的戏剧冲突合理性和音乐节奏性[3]。
全剧最精彩的部分是《对歌》。刘三姐、韦老奶和陶秀才、李秀才的经典对唱也在这一部分出现了。“隔山唱歌山答应诶,隔水唱歌水回声诶。”刘三姐与莫怀仁请来的秀才各站一头开始对歌,一开始,刘三姐对秀才还是彬彬有礼,然而秀才们并没有以礼相待,他们以字谜来试探刘三姐,谜底就是自己的姓,曲调轻佻,配词可笑。然而这并没有难倒刘三姐,倒是刘三姐一开始便给了秀才们一个下马威。对歌当然是要以不变应万变,而秀才却以船头船尾的歌书来体现自己的厉害,人家问地他答天,可谓是愚蠢至极以至于闹出了人尽皆知的笑话。
在歌剧《刘三姐》最后部分出现的《千年万代不断歌》的唱段,用群众四部合唱的方式来体现群众团结在一起的情形,并延续使用《刘三姐》主题。
(三)歌剧《刘三姐》中音乐对人物形象的刻画
在广西当地流传的刘三姐故事中,与秀才对歌一段情节主要是秀才用文才与刘三姐的歌才对决,更多是在抒发对于山歌的热爱以及对刘三姐的崇拜。而在进行歌剧版本《刘三姐》创作的过程中,由于当时时代背景与群众文艺发展的要求,《刘三姐》中的山歌不再仅仅代表着山歌少女的歌才,还背负了其他的意义,同时对歌也被赋予了其他的意义,这也为刘三姐形象的刻画增添了新的笔墨和变化[4]。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留戏剧的趣味性,歌剧《刘三姐》中沿用了传说故事中刘三姐以对歌战胜秀才的剧情设置。尽管这样的剧情设置存在着很大的逻辑漏洞,因为少女用取巧战胜秀才,而秀才实际上也同样可以回避正面回答来进行反击。只是在歌剧《刘三姐》中,秀才和刘三姐的对歌不再是各自文才与歌才的较量而成为不同阶级之间的对峙,因此刘三姐看似不合逻辑的小机智,取胜也就有正义性。为了让这样的逻辑更加合理、剧情不崩塌,各个角色的刻画也达到了配套和统一,表现出不同角色的身份地位和特殊的思维习惯。
就这样,歌剧《刘三姐》的中心人物形象就在种种斟酌和修改之下,变成了一位喜欢唱歌、热爱生活的少女。《山歌好比春江水》是歌剧《刘三姐》的第一个唱段,同时也是描写刻画刘三姐形象特征的主要旋律,这个唱段的旋律特征使得刘三姐的女歌手形象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一段旋律高音区嘹亮婉转,二度三度的级进一方面唱出了春江水婉转柔美的感觉,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少数民族山歌的特征。下一步,歌剧的旋律又经过一个循环,同样是以波浪的形式向后延伸。之后的两句是对前两句的变化重复。接下来的四句中,情绪稍微有所改变,节拍不再是2/4与3/4拍的交替,而是全部用2/4拍,并配合切分与附点节奏,旋律变得坚定、有力。在“山歌唱破千层浪”一句中,旋律先后共三次冲上高音,气势非凡,后面接着的旋律又向上跳进了八度,强调了“又一滩”,体现了刘三姐的正义、不畏权势和顽强的斗争意志,其奋勇当先的女战士形象在这一片段中被描绘得栩栩如生[5]。
在第一个场景中,刘三姐将她的船停靠在岸边,当时地主的小喽啰们在岸边互相掰扯争夺小牛。刘三姐第一次来到这人生地不熟的环境下,仍然选择用音乐来帮助小牛,她演唱了一曲《大路不平众人踪》,第二句和第四句依次使用四度向上跳跃和四度向下跳跃。声音既有趣又强盛,两句多次强调了第一级音从上往下的走势,从而产生了沉稳而强劲的效果。
在歌剧《刘三姐》第2幕中,刘三姐作为群众中有勇气,有智慧,有见识和魄力的代表,为了维护大家的利益而奋勇向前。该段落的第一句和第三句是通过更改主导动机的第一小节来创建的。第一个小节中的三个音符总结了主要动机的三个小节中的旋律,并降调三个音用具有动力的节奏表现出来,演唱起来朗朗上口,字字铿锵。
三、歌剧《刘三姐》的意义
(一)歌剧《刘三姐》对中国歌剧的影响
歌剧《刘三姐》是在黎锦晖所开创的歌舞剧模式,广西地方歌舞小戏——彩调剧,以及当时戏曲改革与兴旺的新歌剧创作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一部作品,它脱胎于戏曲改革,又吸收了新歌剧的创作方法成为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带有浓郁广西民间气息的优秀歌剧。群众无论欢喜或悲伤时都会用山歌来表达,这种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音乐配合当地独特的民族风情与服饰或舞蹈,打造出了一部让世人喜爱的歌剧,将刘三姐的故事和山歌传遍各地,极具艺术性。
歌剧《刘三姐》是通过大自然的淳朴和劳动人民的淳朴酝酿出来的歌曲,其就像一壶浓度极高却不上头的美酒,能够带给人们更多精神审美上的思考和音乐审美上的洗礼。不同于那个时代多数文艺作品苦大仇深的特点,该部歌剧具有轻松、优美、诙谐的喜剧特点。也正是因为这一特色,使得歌剧《刘三姐》有着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欢。
歌剧《刘三姐》最为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将民族音乐的元素融入歌剧这种新兴的艺术形式中,其中的民族化创作手法,至今仍对我国民族化音乐创作产生深远影响,对我国长期以来的音乐民族化创作给予了极大的指导作用。
(二)歌剧《刘三姐》对广西文化的影响
歌剧《刘三姐》不仅在艺术方面推动了我国歌剧的发展,延续和弘扬了民歌文化,同时也对广西特有的民族文化品牌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当今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刘三姐这一形象在全国家喻户晓,并具有丰满的人物形象和艺术性,十分有利于广西文化品牌的开发和利用。刘三姐的形象代表着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聪慧的品质,已经融入广西文化中,同时刘三姐善歌善舞的特点也有助于广西文化品牌的开发。并且广西当地演艺项目糅合了歌剧中的经典桥段结合现代演艺技术,在弘扬山歌文化的同时,突出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元素以及广西特有的山水旅游资源,最终形成了符合现代审美以及兼顾东西方游客审美的作品,推动了广西多方面发展[6]。
四、结束语
歌剧《刘三姐》是我国歌剧发展史上的标杆,它的出现使我国歌剧这一类型走向成熟,人民对歌剧的了解也慢慢地在全国普及。歌剧《刘三姐》的创作有其特别的历史成因背景,当时的戏曲改革以及新歌剧创作有着密切的关联,其艺术性和文化价值将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继续保持影响。
歌剧《刘三姐》通过极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将民歌和山歌还有彩调音乐通通融合在一起,结合叙事的特点,以对话和歌唱结合的方式,展现出舞台上歌剧的咏叹调和宣叙调,通过合唱、重唱和对唱的方式,让交响乐队和人声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让音乐更加立体饱满。
最后,在思想层面上,歌剧《刘三姐》通过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叙事角度,将革命胜利这一伟大壮举,以极小的叙事角度阐述了出来,也给了人民群众更多的共鸣性,将刘三姐带领乡亲们与地主做斗争的故事刻画得淋漓尽致,具有极强的宣传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培.歌舞剧《刘三姐》研究[D].中央音乐學院,2012.
[2]牛婷婷.山歌传统的再造与群众文艺经典的生成——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彩调、歌舞剧《刘三姐》为中心[J].南方文坛,2021(01):173-177.
[3]黄友琴.关于采调剧《刘三姐》的主题音乐[J].人民音乐,1978(05):37-39.
[4]褚历.中国传统音乐曲式结构分析[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7.
[5]施咏.散板节拍的文化内涵[J].福建艺术,2018(01):26-29.
[6]王亚娟.《印象·刘三姐》旅游开发效率研究[J].西部学刊,2020(18):58-62.
作者简介:贺淇慧(2000-),女,湖南株洲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音乐与舞蹈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