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为高校的必修课程,高校的思政课在青年学生劳动精神的塑造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对青年学生劳动观的树立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思想道德与法治作为高校思政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探析如何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塑造劳动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 思政课堂;思想道德与法治;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3)21-0017-04
劳动精神是人在劳动活动、劳动状态中所体现出的一种精神品质,主要表现为在劳动中可以获得快乐,认为劳动充满荣誉,只有在劳动中才能感受到幸福和光荣,才能积极主动参与劳动,在劳动中爱岗敬业、淡泊名利、乐于奉献、勤于钻研。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内涵被高度概括为“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新时代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更是劳动者的时代。伟大的梦想都依靠汗水浇灌,伟大的事业都成就于辛勤的劳动,青年学生生逢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即将成为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劳动中展示个人风采、展现自我价值。因此,培育青年学生的劳动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青年学生只有弘扬劳动精神,自觉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实现自己的美好梦想,才能解决未来人生发展遇到的难题,才能让劳动精神在新时代体现出价值,让劳动化为青年学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力量源泉。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被赋予全新的品质要素与价值意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应当抓好思政课堂主渠道。思想道德与法治作为高校思政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一环,应当立足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剖析“劳动”“劳动精神”的内涵与意义,选取典型的、可以引起学生共鸣的案例,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领悟“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塑造劳动意识、劳动情怀、劳动精神。
一、高校劳动精神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青年学生劳动精神教育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部分青年学生对劳动的意义及本质没有清晰的认识,导致青年学生中存在“不知道劳动是为了什么”甚至不劳动的现象。一方面,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在年轻人中盛行,一些年轻人认为劳动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金钱以供消费,劳动是为了拥有更好的物质生活,导致他们在选择工作时出现“唯工资论”的倾向,更愿意选择大城市收入高的工作,而一些收入低的社会公益类岗位却鲜有人问津;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就业压力的增大,部分学生不再相信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甚至对劳动有所排斥,选择不参加工作或是懈怠工作。一些学生认为脑力劳动优于体力劳动,在选择工作时,更倾向于选择一些体面的工作,宁愿不工作也不愿选择一些工作环境差、工作时间长工作。受网络思潮的影响,不崇尚劳动的不良风气在青年人中迅速蔓延,因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不工作的生活方式。
其次,由于中小学期间的教育过于重视文化课的分数,学生很难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小学期间劳动教育所占的比重较低,导致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往往要从零开始,而在有限的课时内,想要塑造学生的劳动观念与劳动意识、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对于高校思政课堂是一种挑战。而高校教师在讲解劳动精神时,也存在两个问题:(1)劳动教育的目的不明确,其实,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不止是为了传授理论知识,更是为了让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提高劳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未来的工作中可以更好地投入劳动实践中,选择到一些人民真正需要的岗位中去。(2)教学方法的适用性较低,劳动精神的教学存在与其他章节脱节的情况。事实上,我们要保证道德教育的整体性,将劳动精神作为整体的一个部分加以学习,这更有利于学生融会贯通,提升道德素养。同时,在案例辅助教学的部分,存在案例选取不到位的情况,导致学生代入感较差,很难将自身情况结合到案例中去,体会到塑造劳动精神对于个人和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
最后,劳动精神的理论教学和学生的劳动实践有所脱节,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表现,是检验学生是否具有勤劳、朴实、创新劳动精神的唯一标准,而现实中存在劳动实践形式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一些实践更像是在走流程的情况;校外实践要考虑包括安全因素在内的多重因素,很难落实。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考研,实习时间和考研复习时间存在冲突,选择实习的学生数量明显减少。劳动精神理论教学和劳动实践不能统一,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将所学化为所用,进一步体会劳动精神的意义。
二、深挖教材,将劳动精神与课本内容深度结合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第五章第三节“恪守职业道德”中详细讲述了什么是职业生活与劳动观念,当代大学生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以及如何在工作中恪守职业道德,鼓励青年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立足社会发展需要去选择自己的职业。本部分应当作为新时代劳动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主要部分,利用课堂引导大学生系统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习近平同志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中树立“人类是社会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正确劳动观念,帮助大学生明确做恪守职业道德的劳动者,每个人都是时代发展的受益者。
首先,从劳动精神的内涵入手,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内涵被高度凝练为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崇尚劳动。从字义入手,崇尚劳动就是在青年学生中提倡劳动,要求青年学生尊重劳动,为什么要提倡劳动呢?一方面,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都源于劳动,劳动不仅为人类带来物质财富,还为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精神文明成果;另一方面,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后,可以主动改变客观世界,而动物只能被动接受客观世界,人类主动地改变客观世界,依靠的就是劳动。为什么要尊重劳动呢?每个人都不可避免要投入到劳动中,只有发自内心地认可劳动、尊重劳动,才能从辛勤的劳动中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和满足,才能让劳动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遵循。而崇尚劳动,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所追求的。古人认为,勤劳是善良、高尚等一切美好的基础,而追求安逸、贪图享乐是一切罪恶的源泉。培养学生崇尚劳动的精神,具有重要意义。热爱劳动需要使学生感知到劳动可以收获幸福、收获快乐,劳动中固然有艰辛,但是劳动之后可以收获“丰收”的喜悦,可以获得发自肺腑的愉悦感和满足感。劳动也是一个使人得到锻炼和成长的机会,只有一次又一次通过劳动使自己有所成长,才能不断突破,不断提升个人的能力和本领,在事业和生活中“勇攀高峰”,取得相应的成绩。同时,应当消除大学生心中行业歧视的刻板印象,青年人不愿意从事劳累的、重复性高的、工作环境差的工作固然可以理解,但是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是“白领”还是“蓝领”,无论是“智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无论工作环境是否整洁,无论工作时间长短,只要能为社会发展做贡献,每一份工作都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无论身处什么岗位,都应该对劳动充满激情,在岗位上辛勤工作、积极探索。辛勤劳动。青年人只有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劳动,才能实现平凡中的伟大。近年来的劳动模范评选,不乏一些高级技术工作人员,这也更体现出平凡的岗位孕育出的踏实肯干、富有创新精神的工作者,才是国家发展需要的人,也是值得青年学生学习的人。诚信劳动是青年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实现理想人生追求的唯一方法,任何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行为都会自食恶果。
另外,劳动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应当穿插到其他章节的学习中,对劳动精神的塑造起到循序渐进的作用,这样学生在面对劳动精神这一概念时不会过于陌生。并且通过不断地学习重复,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劳动精神的内涵。例如,绪论中提到新时代的内涵之一是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可以看到GDP的飞速增长、可以看到国家发展不断开创新局、可以看到民生福祉的稳步提升,而这背后呢,是千千万万的劳动者在恪尽职守,苦干钻研。在讲授“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时,自然也要提到勤劳,正是一代代勤劳的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积极探索,中华民族才拥有了长城、大运河等无数饱含智慧和汗水的伟大成果。正是一辈辈中国人民积极地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時代中拼搏奋斗、接力奋斗,用劳动和汗水书写了新时代中国的壮丽篇章,也将继续书写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篇章。在法律部分的学习中,也应当适当穿插劳动法教学,我们提倡“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也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其次,在授课方式上应避免传统的、枯燥的教师讲授方式,要采取一些信息化的手段,扩大授课范围的广度,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以达到塑造劳动精神的目的。在课上插入一些劳动教育的视频辅助教学;在课后布置相关问题,如“什么是劳动精神?”“劳动精神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要塑造青年学生的劳动精神?”要求学生课下在互联网上进行检索并整理内容,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再由其他同学对其汇报进行评论,最后教师加以总结,以此不断加强学生对劳动精神的认识。
最后,在授课内容上应当围绕“劳动精神”进行适当的扩展学习,将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构建成一个整体,厘清其内在的逻辑体系,不仅要使学生正确认识到劳动的本质、劳动的意义,还应当用劳模的先进思想、先进理念武装青年学生的头脑,使学生自觉学习劳模的行为,学习大国工匠心无旁骛地工作、夜以继日地钻研技能、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职业精神。通过整体的学习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并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鼓舞青年学生在新时代要充分发扬和继承艰苦奋斗精神,自觉把人生理想的实践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同时,教师应当带领学生进行适当的扩展阅读,带领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相关经典文本以及习近平选集,避免“填鸭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劳动的本质以及劳动的意义。
三、深挖案例,体现平凡中的伟大
在进行案例讲解时,可以化整为零,不止看宏观的、大家熟知的层面,更要切换到一个个真正平凡的视角,看长城的每块砖和月亮后的点点星光。我们在课堂上讲时代飞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提升,总会提到袁隆平的例子,但是,除了行业带头人,粮食产量逐年递增和农业科技工业科技的进步、政策支持等向好有着直接的联系。由此,除了袁隆平,我们还可以从农业生产背后千千万万的工作者入手。例如,2022年,为了“科技壮苗”行动顺利展开,避免重要农产品减产造成损失,确保夏天粮食产量稳步增长,近百万农业技术人员前往种植一线服务农业生产;中国高铁快速发展,从“四纵四横”迈向“八纵八横”的背后,离不开勇攀技术高峰的“高铁工匠”张雪松,还有数万名施工建设者坚守高铁建造一线。
同时,教师应当考虑到不同专业的学生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有所不同,在课堂上兴趣点自然也有所不同,在案例的选择上,只有将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劳动精神的学习和具体的专业相结合,才能调动起学生对工作和劳动的热情,更好地塑造学生的劳动精神。对于机械专业的学生,可选取一些机械工程领域的杰出代表人物。例如,材料制备领域率先解决了在海拔4500米以上地区,工程机械难以正常使用的难题,成功研发高原型特种装载机,四十年如一日献身冶金机械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钟掘;《大国工匠》纪录片中,既有高超技艺,又有匠心精神的高凤林、徐立平等人。对于法学院的学生,应当选取与我国法治道路建设息息相关的案例,如投身教育和法学研究的资深法学家马骧聪等人,耕耘于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却一同战斗在法治第一线的法治人物。在案例的选择上,应当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有所差异,要深入挖掘所在地区的案例,形成具有特色的劳动教育方式,如黑龙江地区,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内涵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就是劳动精神的深刻写照,展现了我国工人阶级的崇高品质和精神风貌。作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有必要立足地方特色,把地方的故事讲透讲好,身边的案例也更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发挥榜样的力量。
在正面案例以外,也应当选取一些负面案例,如近年来“啃老”“躺平”等逃避劳动的社会现象凸显,大量的“啃老”“躺平”会阻碍社会发展的正常进程。例如,一些“抄袭”“敲诈”等妄图不劳而获的行为终将自食恶果,甚至还要接受法律的惩罚,使青年学生对不劳而获、逃避劳动的行为产生抵抗心理,对青年学生尚未萌芽的偷奸耍滑、投机取巧的不诚信劳动行为起到震慑作用,使青年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自觉践行劳动精神。
四、深入实践,在劳动中塑造劳动精神
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是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进行劳动精神培育的意义之一,而实践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授课模式之一,因此,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不但要进行劳动精神的理论讲解,还要鼓励学生投入到劳动实践中去,做到学以致用,在劳动实践中进一步领悟“劳动精神”,进一步体会到“劳动都是崇高而伟大的、幸福而快乐的”。
首先,教师利用校园内的“劳动资源”。由于学生自主探索校外实践的能力较弱,前期可以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在校内开展一些“体验食堂工作”活动,让学生和食堂工作人员共同工作一天,体验工作人员的工作作息、工作流程,也可以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之下进行一些简单的餐品准备工作、分餐工作、餐后处理工作,通过亲身体验体会食堂劳动者的辛勤劳动。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体验校园保洁工作、校园保安工作等,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看似寻常的校园生活,需要不同部门的协同发力,也需要无数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让学生可以由小及大体会到平凡的工作对于维持社会稳定运行的重要意义,从而领会劳动的意义,也能帮助学生认识到要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其次,劳动精神的塑造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发力。家庭是每个人接触社会前的基础,生活是孕育劳动的土壤,每个人对劳动的初认识也与家人密不可分,每个人都经历过从小时候看父母做家务到帮父母分担家务,从看父母去工作到自己也去做兼职、实习。因此,可以将家长作为学生社会劳动初体验的切入口,可以采用“家长座谈会”的方式,邀请学生家长分享一些自己的工作经历,包括工作的流程、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式等,家长讲述自己的经历时,学生会更有代入感,通过亲人的讲述,可以更好地学习到应该以什么样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在此基础上,可以开展“体验爸爸妈妈一天的劳动”活动,让学生体验父母工作的辛劳并且体验如何在家务劳动和工作中找寻平衡。在实践结束后,组织学生分享对于“体验爸爸妈妈一天的劳动”的感想,在交流学习中深化对于劳动精神的理解。同时,可以邀请毕业不久的学长学姐来校为学生讲述他们的求职、就业和创业的经历,由他们向学生传递劳动光荣的理念,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劳动意识,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积累职业经验。
最后,丰富劳动实践方式。如利用“五一劳动节”等特殊节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校园内外宣传劳动精神,让学生由“听述者”变为“讲授者”,在讲解中达到进一步学习的目的。鼓励学生参与一些包括志愿活动在内的社会实践,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保证实践形式的多样化。同时,实习也是学生在正式就业前参与劳动的重要机会,应当将实习作为必修学分的组成部分,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实习的地点、方式以及时间,但是毕业之前必须完成规定的实习。要与企业建立合作平台,给大二、大三的学生创造实习机会,避免实习和考研、招聘发生冲突,实现“错峰实习”,将劳动教育与职业生活有机结合,达到以实践促实体教学的目的,进一步塑造学生的劳动精神,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以期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另外,应当加强思想道德与法治課教师队伍培养。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是高校劳动精神教育的主体,应当确保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师高度认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对于劳动精神的领悟有深度,具有劳动教育意识,定期组织培训学习,提升教师的知识储备以及落实实践的能力。学校也可以建立相应的劳动奖惩体制,对于善于劳动,弘扬劳动精神的学生予以表彰和奖励并且宣传其事迹,对于不积极参与劳动实践的学生可以做出在校内劳动一天的“惩处”。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采用问卷的方式调查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缺少的劳动教育形式,对于大家一致反映的问题,经过研究讨论后可以加入今后的教学中。同时,学校可以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劳动教育体系,做好分工与协作,有序衔接各学段的劳动教育,逐步树立学生的劳动观。大学期间深化劳动观的塑造,加强劳动实践,也有助于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多措并举,加强青年学生劳动精神的塑造,使青年学生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让劳动精神成为引领青年学生不断前行的力量,是对青年学生进行劳动精神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职责所在,因此,有必要不断探索将劳动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为中国梦的实现注入源源不断的青年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政涛,文娟.“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20(3):7-16.
[2]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19(2):82-84.
[3]徐海娇.劳动教育的价值危机及其出路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10):22-28.
◎编辑 鲁翠红
①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劳动精神教育融入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教学的路径探究”(课题编号:GJB1422405)。
作者简介:孙钰(1997—),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