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与咖啡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2023-08-15 19:18窦力
福建茶叶 2023年6期
关键词:咖啡豆饮品饮用

窦力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2 )

茶叶有多种品类,包含四百多种有机化学成分与四十多种无机矿物元素,既有良好的医疗价值,又能作为饮品。茶叶是我国传统饮品的原料,由茶叶制成的茶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喜爱,并形成了多样化的茶文化。基于茶叶形成的茶文化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多样化的独特文化,在世界饮品文化体系的构建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茶文化与咖啡文化概述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各个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政治等交流愈发频繁,文化差异与融合逐渐受到广泛重视。中西方文化的共同繁荣与发展,正是建立在文化的碰撞、差异、交流与融合这一基础之上。一方面,文化差异使得不同国家与地区间的文化有着强烈的特色,能够为文化传播与交流注入不一样的活力;另一方面,文化融合强化了不同国家与地区对各种文化的包容性,为文化传播和交流提供了重要保障。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融合体现在诸多方面,其中自然包括饮食文化。而茶文化与咖啡文化分别是中国传统饮品文化与西方饮品文化的代表,二者自然在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1 茶文化

我国茶文化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中国作为茶叶的故乡,早在公元前两千余年就发现了茶叶,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实现了对茶叶的综合利用,形成了独具特色、传遍全球的茶文化。茶作为一种植物,茶叶不仅能够用于冲泡茶饮,还能作为药材,据传“神农尝百草”时便发现了茶叶的妙用。随着中华文明进程的推进,以茶叶为原料的饮品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基于种茶、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的独特茶文化,将传统文化与茶饮全面结合在了一起。时至今日,由茶叶发散而来的茶文化已经广泛覆盖茶道、茶艺、茶精神、茶具、茶学等各个领域,其内涵与外延均极为丰富。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茶文化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时至今日,依旧有不少人将“客来敬茶”作为待客礼仪,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礼仪特点,也反映了茶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1]。纵观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从神农氏尝百草发现茶叶,到茶叶逐渐成为广受人们喜爱的饮品原料以及医用原料,再到《茶经》的成书与流传,再到包括各种专门饮茶场所、斗茶、贡茶、献茶、品茶等在内的多样化茶文化形式,不难发现茶文化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容忽视的部分。茶文化不仅仅包含最基本的物质文化,还包含独具特色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乃至精神文化,其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依旧有着丰富而巨大的价值,并为中国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提供了重要支持。茶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西方世界受到了广泛青睐。

1.2 咖啡文化

咖啡起源于非洲、兴起于中东。随着大航海时代到来,咖啡才逐渐流向欧洲并逐渐成为欧洲大陆的广受青睐的饮品。咖啡在欧洲流行起来的时期正处于欧洲文艺复兴、大航海时代之后的阶段,此时的欧洲极富浪漫、奔放、自由的文化气息。这一背景下,欧洲的咖啡文化自然有着极为强烈的浪漫奔放内涵。而随着美国的建立,咖啡也从欧洲大陆传到了美洲。美国自建立以来,在短短几百年间就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这使得美国人对效率极为重视,而欧洲咖啡文化中的浪漫、奔放气息自然无法受到美国人的足够青睐。在提倡效率的背景下,美国逐渐脱离出欧洲咖啡文化的约束,形成了以“速溶”为核心的咖啡文化,代表的正是简单、高效。时至今日,西方咖啡文化已然成为欧洲浪漫气息与美洲快速高效相结合的代名词,并随着西方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蔓延至全球各个国家与地区[2]。

2 中西方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茶文化与咖啡文化

2.1 起源差异

茶文化和咖啡文化在起源上就有着不小差异,这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导致二者有所区别的根基。不管是茶饮还是咖啡,都是人类在发现和利用大自然的产物。茶饮源自茶叶,而咖啡则源自咖啡豆。从具体的起源层面看,茶文化与咖啡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于两点。其一,起源时间。茶叶早在四千多年前就被人们发现和利用,据传神农氏在尝百草的过程中发现了茶叶并将其作为冲泡饮品乃至医疗的原料,使得茶叶这种奇特的植物被人们所利用。而咖啡的起源时间则要晚得多,一般认为在公元8世纪起源于非洲埃塞俄比亚,并且一开始人们往往将咖啡当作胃药,后来才将其作为具有提神醒脑功用的饮品。其二,起源故事。茶叶的起源故事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神农尝百草”,反映的是人们通过神话传说来追寻万物起源。咖啡的起源故事则有多个版本,最被大众认同的版本是公元8世纪一个牧羊人发现羊吃了咖啡豆后变得十分兴奋与活跃,然后将这些果子带回去,修道院的僧侣们逐渐将其作为消除疲倦、提神醒脑的饮品。通过对茶文化与咖啡文化起源的对比,不难发现茶叶由于发现时间较早,其文化自然更为悠久丰富,并且带有极为强烈的神话色彩[3]。而咖啡起源时间相较于茶叶要晚得多,却有着极为强烈的宗教色彩,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咖啡的起源反映的是西方宗教的需求。

2.2 技法工艺差异

茶叶从栽植到采摘再到冲泡,其技法工艺较为简单,但其流程却较为复杂,这正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体现。而且茶叶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茶叶其制作工艺也有所差别。譬如绿茶在采摘后一般需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程序;白茶则一般只需经过萎凋、干燥两大程序;青茶则要经历晒青、晾青、做青、杀青、揉捻、锅炒、包揉、干燥等程序。而茶叶的冲泡也有着极为复杂的流程和不同的细节,需要用到茶海、茶壶、盖碗、公道杯、茶杯、茶夹、茶则等多种器具,而且冲泡过程中对水的温度、冲泡时间等往往没有明确规定,而是要让人根据自身的观察和经验去判断。这实际上反映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的“模糊性”,是人们对生命、天道、灵性等的感知与追求。咖啡的萃取则往往更加依赖工具,需要将咖啡豆烘焙好后研磨成粉,然后冲泡成饮品,整个萃取过程离不开研磨工具的支持。时至今日,自动化设备逐渐取代了手工研磨,手工研磨的咖啡数量有所减少。而且咖啡萃取、冲泡过程对咖啡豆烘焙程度、咖啡粉与水的重量比值、水温等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工艺控制流程较为严格。现代化的咖啡冲泡过程中,除了使用磨豆机、手冲壶、滤杯、滤纸、咖啡杯等之外,往往还需要准备电子秤、温度计等,从而保障对冲泡技法的有效控制。不难发现,技法工艺层面的差别,实际上反映了茶叶和咖啡豆在不同文化体系下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往往更为追求体验、境界,而西方文化在文艺复兴的影响下则更关注科学与精确,这使得基于茶叶的茶文化和基于咖啡豆的咖啡文化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4]。

2.3 认知理解差异

2.3.1 茶文化中体现的认知理解。茶饮作为茶叶的产物,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历来是农业文明不可分割的部分。一方面,茶叶作为农业生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直都在我国传统农业以及农业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另一方面,茶在不同地域和自然条件下,往往会产出不同的茶叶,也会形成各有不同的茶文化,如西湖龙井茶、洞庭碧螺春茶、武夷岩茶等。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传统农业文明的发展兴衰。茶叶本身无法作为粮食,但茶文化却在中华传统文明中长盛不衰,这反映的是中华民族在发展农耕文化过程中的物质追求。另外茶叶作为自然的产物,其在以崇尚自然、追求天道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独特的内涵,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认知以及哲理。人们以品茶作为修养身心的方式,与焚香、插画、挂画等一同成为了传统技艺的一环,反映了人们在物质之外的精神追求。

2.3.2 咖啡文化中体现的认知理解。咖啡文化在人们心目中的认知理解和茶文化可谓是背道而驰。首先,咖啡作为饮品具有明显的功能性,即为提神醒脑的良品。而茶叶本身的功能性往往体现在医用方面,而非饮用方面。这意味着从饮品功能层面看,咖啡豆本身能够让人兴奋的作用不容忽视,而茶叶本身却往往缺乏较为明显的功用。其次,咖啡与茶的味道存在明显区别。咖啡本身有着较为强烈的苦味,这导致不少人喝咖啡都会习惯性地加入糖、牛奶等来冲淡苦味。而茶叶产生的味道往往偏向浓香,因此大部分人喝茶都无需向其中加入其他物质。而且茶叶品类丰富,能够带给人不一样的口味。咖啡本身味道较为浓烈,人对不同品种咖啡的风味与口感自然难以完全辨识,尤其是大众在咖啡本身味道的刺激下往往难以辨别其中的细微变化。最后,咖啡和道德间的联系较少。不管是茶叶还是咖啡豆,从本质上而言都是自然中的物质,本身没有任何道德内涵。而人们在品茶这一行为中注入了对天地万物、道德内涵等的探讨,以茶叶作为道德的载体,以品茶作为道德的表象,使得品茶与道德产生了密切联系。至于品味咖啡,则通常只是人们提神醒脑、享受味蕾刺激以及获得心理愉悦感的途径,和道德之间并没有产生明显的关联。

2.4 饮用差异

茶文化与咖啡文化在饮用层面的差异主要体现于饮用者以及饮用场所两点。自古以来,茶与咖啡的饮用者往往代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广泛涉及到人种、社会环境、饮用习惯等方面。而在全球文化频繁交流与碰撞的当下,茶叶与咖啡豆的消费群体依旧少有交融。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茶馆、咖啡厅等往往都代表着两个存在明显差异的饮用场所,不管是在提供的饮品方面,还是在整体格调氛围方面都有着明显不同。

2.4.1 饮用者差异。实际上不管是品味茶叶冲泡的茶饮,还是品味咖啡粉冲泡的咖啡,往往都体现了饮用者的稳重。不过就目前国内的情况来看,饮茶者大部分都是年龄较大的人,而喝咖啡的群体相较于饮茶群体其平均年龄要小得多。一方面,茶叶本身的味道不够刺激,这与追求刺激的年轻人可谓是背道而驰,自然难以充分吸引广大年轻人;另一方面,咖啡文化相较于茶文化要年轻得多,包含大量时尚元素,更容易吸引年轻人的目光。不过不管是品茶的群体,还是品味咖啡的群体,往往都对饮品的原料十分感兴趣。饮茶者往往会尝试不同种类的茶叶,尤其是著名的茶叶,通过不同的茶叶感受其中蕴藏的不同深厚文化;喜欢喝咖啡的人同样会尝试各种类型的咖啡,不过他们往往是在此过程中找寻最适合自身口味的种类,而非过于深入地感受咖啡文化[5]。

2.4.2 饮用场所差异。茶的饮用场所主要是茶馆,咖啡的饮用场所主要是咖啡馆。茶叶作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其已经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密切联系,茶馆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茶叶、茶水,往往还会有评书、小曲、戏曲,人们也喜欢在茶馆聊天交流。咖啡馆则整体更加安静,一般少有人会在咖啡馆大声谈论,而且咖啡馆内通常不会提供其他领域的服务。这实际上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差异的体现,广交五湖四海的朋友使得茶馆往往热闹非凡,而追求相对独立的私密空间则赋予了咖啡馆安静的气息。

2.5 传播差异

2.5.1 茶文化的传播。茶叶传播到世界各地,在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独特文化体系。茶在英国受到了广泛青睐,尤其是红茶更是成为英国人的心头好。英国并不产茶,但其茶叶消耗量却排在世界第一,由此可见英国人对茶叶的喜爱。不少英国家庭都备有温茶的器具,这样能够每天早晨醒来后立马喝到早茶。而在上午十一点左右,英国人又会享受一杯上午茶来调节放松。到了下午四点左右,英国人喜欢聚在一起喝下午茶,就着点心感受红茶带来的静谧与放松。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英国对茶的喜爱比中国更甚。茶叶传到美国却是另一番光景。由于美国人十分注重效率,因此大部分美国人并不喜欢缓慢精致的品茶活动,而是习惯饮用快速高效的冰茶或冲泡式茶。

2.5.2 咖啡文化的传播。咖啡自西方传入中国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实现大范围传播。一方面,人们对这种口感过于强烈的饮品缺乏足够喜爱;另一方面,受社会开放程度以及价格的影响,咖啡并没有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不过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快速推进,咖啡在中国饮品中的占比已经不容忽视,尤其是年轻群体对这种具有独特口味以及较强时尚感的饮品十分喜爱,咖啡本身所具备的提神醒脑功能也为其大范围传播提供了支持。外国咖啡厂商为了占领中国市场,不仅大力开展宣传工作,还根据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具有针对性地调整产品战略,进一步巩固了咖啡在中国的传播[6]。

3 中西方文化融合视角下的茶文化与咖啡文化

不管是茶还是咖啡,都是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相结合的饮品。茶叶历经数千年,依然是中国人民乃至全球人民十分喜爱的饮品原料,而奶茶这种以茶水为原料的新型饮品更是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饮品热潮。咖啡的发现与饮用历史虽然相较于茶叶要短得多,但其本身依旧承载了千余年的深刻文化,并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西方文化融合视角下,茶叶与咖啡都不再局限于中国或者西方国家,而是随着经济交流、文化融合实现了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传统茶文化以及传统咖啡文化都在现代社会背景下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一方面,快节奏的社会使得人们更加喜爱快消型的饮品,不少人缺乏足够时间去品味和感受茶叶与咖啡粉中蕴藏的深厚文化;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不同类型的饮品出现,严重挤占了传统茶饮、咖啡市场,进一步弱化了茶文化与咖啡文化的传播。

茶文化与咖啡文化不再是完全对立的部分,二者需要相互借鉴探索更加多样化的发展路径。茶本身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将其中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并与咖啡相结合,往往能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咖啡文化,就像英国的红茶文化以及美国的冰茶文化一样。与此同时,茶文化在国内以及西方的传播也不能再完全固守传统,而是要积极创新,尝试将咖啡文化的内涵融入其中,形成符合现代化社会发展需要、更加适合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茶文化。推动茶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不仅要强调茶叶本身所代表的中国文化,也要借助各国、各地区的独特文化为茶文化带来更多活力,兼顾茶文化的传承以及创新。

4 结语

综上可知,由茶叶与咖啡豆所产生的饮品及其文化,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饮品领域的浓缩与具现。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与交融的逐步深化,茶叶出现在全球各个国家与地区,并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茶文化也成为中国文化对外输出的重要部分。茶文化的传播既要与咖啡文化形成明显的差异,也要和后者相互借鉴,共同探究传统饮品文化在现代化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路径。

猜你喜欢
咖啡豆饮品饮用
两袋咖啡豆
高颜值饮品高颜
基于因果分析图法的饮用水源地保护探讨
天热了饮品畅欢
饮用生鲜奶存安全隐患
饮用“阴阳水”需谨慎
咖啡豆的另类吃法
乳饮品中耐胃酸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与筛选
绿咖啡豆提取物的抗氧化性研究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