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茶文化内涵
——以雅安茶为例

2023-08-15 19:18罗峰
福建茶叶 2023年6期
关键词:蒙顶山雅安茶文化

罗峰

(武汉轻工大学 人文与传媒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3)

1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

中国茶文化的萌芽期是三国两晋南北朝。秦汉之际,民间开始把茶当作饮料起始于巴蜀。西汉蜀郡资中人王褒在《僮约》中写道:“脍鱼包鳖,烹茶尽具。武阳买荼,杨氏担荷。”这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早关于饮茶、买茶、种茶的记载。袁了凡《群书备考》:“茶之名,始见于王褒《僮约》。”两晋时期出现“侈汰之害,甚于天灾”的思想,为的是将奢侈糜烂的纵欲风气进行纠正,主张以茶倡廉抗奢,桓温以茶代酒,《晋书》:“桓温为扬州牧,性俭,每宴饮唯下七奠柈茶果而己。[1]”南朝齐武帝萧赜遗诏中下令,葬礼从简,灵位前不得按惯例“以牲为祭”,而是设一些饼、茶饮、干饭、酒脯即可,并要求“天下贵贱,咸同此制”虽然只处于中国茶文化的萌芽阶段,但此时人们对茶的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唐代是中国茶文化的形成时期,在唐朝之前,我国已经有一千多年的饮茶历史,这为唐朝饮茶风气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韵》:“荼字,自中唐始变作茶。”来到宋朝,中国茶文化进入兴盛时期,李日华《六研斋笔记》:“茶事于唐末未甚兴,不过幽人雅士手撷于荒园杂秽中,拔其精英,以荐灵爽,所以饶云露自然之味。民间服习寝广,以为不可缺之物。[2]”茶叶的生产卓越发展,饮茶成为百姓的日常习惯,宋朝茶文化不仅对唐朝注重精神韵味的文化传统进行了传承,还将品茶贯穿各阶层的生活礼仪之中。宋徽宗《大观茶论》:“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薰陶德化,咸化雅尚相推,从事茗饮。[3]”斗茶始于唐,盛于宋,是宋代茶文化的特点之一,斗茶之风不仅在社会上层之间流行,也普及到民间,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所述:“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4]”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发展阶段离不开元明清,元明清是中国茶文化的延续发展时期,在茶叶消费生产、茶艺技术水平等各方面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让人痴迷。马钰《长思仙·茶》:“一枪茶,二旗茶,休献机心名利家。[5]”元代很多文人对当时的社会环境非常不满,空有心中抱负,难以得到实现,继而以作茶诗词的形式自娱自嘲,借茶抒怀。明朝,为茶著书立说的方式达到另一个兴盛时期。许次纾《茶疏》:“茶瓯古取建窑兔毛花者,亦斗碾茶用之宜耳。[6]”详细描述了该如何选取泡茶的工具让茶味纯正。张源《茶录》:“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7]”茶道的精髓被表现出来。明朝高启《采茶词》:“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竹炉新焙未得尝,笼盛贩与湖南商。”写出了茶农疾苦劳作的情形。明朝没落,进入清朝,清朝延续了之前的政治文化观念,并将茶叶外销的贸易规模达到历史高峰。

2 中国茶文化中的杰出代表——雅安茶

2.1 雅安

雅安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与横断山区的过渡地带,千峰百嶂,属邛崃山脉延续,雅安素来有“雨城”“天漏”之称,民间有传说,女娲补天时将雅安所遗忘,补漏了一块,所以常年有雨相伴,自古以来西蜀称其为漏天,如今称其为雨城,年降雨量多达1259mm至1750mm,降水分布合理,日照仅有一百多天,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没有极端的自然环境,空气清新湿润,类似于一座天然氧吧,为茶树的生长带来了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条件。境内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到3500米的中高山区,约占雅安茶园总面积的五分之三,范围广,面积大,是雅安生态茶园的主体,茶园土壤ph值在4.5-6.5之间,肥力较高,营养物质丰富,含有有效氮,有效钾,有效磷等多种矿物质,青衣江流为茶园灌溉提供了清澈优质的水源,湿润多雾的气候特征,也让茶叶氮代谢旺盛,鲜味物质积累丰富。

2.2 雅安蒙顶山茶

在世界范围内的茶史记载中,中国是茶的故乡、茶的发源地,在中国历史里,茶起源于何处,老百姓众说纷揉,但有三点,在文字记载中雅安是世界上最早开始人工种茶的地区,雅安蒙顶山是最先开始人工种植茶叶的地方,茶祖吴理真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早开始人工种茶的第一人是属实的。名山之茶美于蒙,蒙顶又美之,只要触及茶的开源与品评,雅安蒙顶山的历史高度是无法超越的。据史料记载,白居易《琴茶诗》:“琴里知闻唯绿水,茶中故旧是蒙山。[8]”王象之《舆地纪胜》:“西汉时有僧自岭表来,以茶实植蒙山。”雅安蒙顶山是一座历史悠远的名山,又有蒙山之称,地处四川盆地的西南部,横亘于名山区城西北侧,山势北高南低,呈东北一西南带状分布,延伸至雅安境内。如今说起蒙山,单指雅安蒙顶山,并非唐代包括蒙顶山在内的群山峻岭。

雅安蒙顶山的天盖寺遗存一块清朝雍正年间的石碑《天下大蒙山》上刻有:“迄今石端昭垂,在在足考,曰:祖师吴姓,法理真,乃西汉严道,即今雅之人也。脱发五顶,开建蒙山。[9]”雅安人吴理真是无数种茶人中出类拔萃的代表,在蒙顶山种植茶叶的史实就留存于之前的碑记上,如今还存有他本人手植七株仙茶的遗址,让茶祖吴理真在茶文化中名垂千史。

李肇《唐国史补》:“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重。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湖州有顾渚之紫笋。[10]”雅安蒙顶山茶在唐代被称作蒙顶石花,以蒸青方茶或散茶的形式存在,在质地和数目上位居贡茶第一。始于唐天宝元年(742),雅安蒙顶山茶作为贡茶中的佳品、贡茶之首,被选入皇宫,文宗开成五年(840),雅安蒙顶山茶便作为国家礼品,赠送日本友人。由唐至清长达一千三百多年持续到清代。雅安蒙顶山茶在宫中被视作极品,杨桦《膳夫经手录》:“蜀茶得名蒙顶,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茶。”黎阳王《蒙山白云岩茶》:“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以上足以证明雅安茶资源丰富,雅安作为茶之圣地,蒙顶山作为茶之圣山是当之无愧。

蒙顶山甘露的选叶条件需要在晴天的早上没有很多露水的时候进行采摘,来保证鲜叶的质量最好,采摘时必须要达到一芽一叶只占15%,单芽占85%,当一芽一叶和单芽的拼配比例为1.5:8.5时,制作出的蒙顶甘露的口感最佳。刚采摘下来的新鲜茶叶,要摊开晾干水分,然后三炒三揉杀青塑形。杀青的时候要注意三点:第一只能用柴火。第二杀青的温度要偏高,三炒三揉抖焖结合,首先是要焖,接下来要抖。第三揉捻要分轻重缓急。经过三炒三揉,茶叶从最初的扁直舒展变成紧密弯曲的螺旋形,做型决定卷曲及显毫程度,“毫”是茶叶背面的白色绒毛,经开水冲泡后悬浮于水中构成汤色,在烘焙过程中,甘露茶的芳香物质被完全激发出来,上等的蒙顶山茶可以冲3到4泡,只需一注水的能量,就能上演一场万物复苏的美丽绽放,香气与茶汤交织,令人唇齿留香,余味悠长。

2.3 雅安藏茶

藏茶是藏民族的健康之茶,民生之茶,生命之茶。广袤的大地,不同的民族因茶而交融在一起,古老的茶叶遍布世界各地的每个角落,人类饮茶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号称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上,酥油茶是藏族同胞日常生活的必须品。正宗的酥油茶由酥油、盐和茶叶组成,有专家做过实验,将绿茶、普洱茶、藏茶分别和酥油进行结合,刚结合后,除了色泽浓淡略有差异,看不出太大区别。绿茶与酥油结合,整体颜色呈淡黄色,茶的表面有一层很浓密的乳白色沫子,颜色开始变浅。静置24小时后,茶的表面都是油块,茶和油已经分开,没有融合到一起,下面是茶,上面是酥油,颜色是三种茶里最浅的。普洱茶与酥油的混合茶里的油块更大,像家里炒菜时切的姜片。藏茶上面完全看不到酥油,上面是一层泡沫,不是酥油,是氨基酸的产物。用藏茶打的酥油茶仍然像昨天刚打出来的时候一样,油和茶均匀混合在一起。用绿茶和普洱茶打的酥油茶在静置一段时间后会油水分离,藏茶始终保持水乳融合的状态。酥油茶里所使用的藏茶,是唯一能与酥油交融的茶叶,不可替代,因此藏茶是汉藏民族团结的纽带,被誉为西北少数民族生命之茶。藏茶又被称为南路边茶,划分在黑茶类但又与黑茶有着一定的区别,因此是茶界独立的存在。藏茶距今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千百年来,藏茶传到西藏、青海、甘肃藏区而闻名于世。雅安藏茶迅速发展,历史的风云早已幻化成茶盏中的一道涟漪,雅安藏茶一路走到今天,凭借的就是品质二字。

周公山顶海拔1700米是雅安藏茶原料生长地之一。正宗藏茶的原料需要高山里老川茶中的小叶种,茶叶生长在灌木,灌木的木枝非常致密,越致密的枝条它的生长就越慢,直径在四五厘米,五六厘米的茶树,至少存活几百年了,这种传统方式种植的茶,它的营养物质非常完备,它的茶树基因才是很纯正的。

在雅安藏茶制作的厂房里一座高耸的茶山凝聚着几代人的智慧与汗水,藏茶制作工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科学性程序性强,很严谨,好的藏茶具有四绝:红、透、香、醇。藏茶的制作工艺分成一大核心,两个要素,三个阶段,四大关键,五大工艺,十大工序,以及若干程序。最关键的,就是要保留茶自身的原汁原味来进行发酵,其中一大核心指发酵,发酵需要具备三个要素,湿度、温度、时间,其中湿坯高温渥堆是形成雅安藏茶独特品质特征的关键加工技术,在湿热作用下让茶叶产生大量益生菌,完成茶多酚向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的转换,大量有益微生物与茶叶内含物质转化、升华,此道工序要持续15到25天,雅安藏茶是四次发酵,在发酵的过程当中茶叶里面的柱状细胞就打开了,柱状细胞里面的物质就释出来。在制作过程中保留传统工艺而改变传统方法,采用滚筒发酵技术,这样更科学、更卫生、更环保,要长久的传承藏茶制作技艺,就要不断的创新。

3 中国茶文化精神

3.1 中国茶文化精神与雅安茶的联系

《西藏政教鉴附录》中记载唐太宗特许文成公主与藏王松赞干布和亲,茶叶随文成公主入藏地,即雅安所产的龙团、凤饼茶,贡奉朝廷后作和蕃礼品带入藏地,在此之前,藏族同胞不知茶是珍贵的饮品,在当时的西藏,茶还没有独立的称谓,百姓称其为“槚”,至今藏语里茶仍然读作槚“jia”音,其后西藏饮茶习俗蔚为时尚,使奶与肉食为主的边民得益于茶,之后雅安藏茶源源不断输入西藏,唐、宋以来,朝廷先后行茶马互市,榷茶制,引岸制等政策以茶治边,藏族民间素来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藏茶也同我国西北部,蒙,维,回,羌等民族同胞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一千三百多年的传承,奠定了雅安藏茶的独特地位。藏茶带有强烈的政策性和政治性,如果在供应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民族地区的稳定局势,因此国家对藏茶高度重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视察雅安茶厂,198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时党中央国务院委托雅安茶厂赶制40.2万份藏茶作为珍贵礼物赠送给广大西藏农牧民,在每一户农牧民收到的雅安人民生产的康砖金尖藏茶礼品上印有中央代表团赠字样,这一崇高荣誉充分证明雅安藏茶在广大藏区的良好信誉和深厚的市场基础,由于雅安人民优质高效的完成了党中央国务院下达的生产40.2万份礼品茶的光荣任务,当时西藏自治区的党委书记伍精华在给雅安茶厂的信中写道:西藏人民感谢你们。过去,雅安的茶叶运往藏族聚居区,交通不便,完全依靠人力背负,从雅安背到康定,迢迢数百里,像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一样,地处大西南的川藏茶马古道,它是藏汉民族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交流融合的巨大平台,是鼓荡在青藏高原上巨大的血脉,像纽扣一样将藏汉人民的心紧紧锁在一起,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藏汉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3.2 中国茶文化精神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联系

儒家提倡中庸的处事之道,讲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中国茶文化的主旋律刚好为静心、开心。道家觉得自然的美才是美好,寻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国品茶人士需要安静的品茶环境,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符合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佛教认为每天保持神闲气定的心境进行自我思考,才能大彻大悟,佛法是因缘法,茶之为茶,也是一大事因缘。遇水舍已,而成茶饮,是为布施。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为禅定。行方便法,济人无数,是为智慧[11]。禅宗历来以心传心,不立文字,不依文字,禅是不可说的。在佛教而为禅,在百木而为茶。禅心茶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同样不可说。古德言:水月道场,空花佛事。为方便故,我不惜拖泥带水,牵扯葛藤。

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禅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在人生日用中的落实与升华。茶与禅,其源皆在中国。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分别为正、清、和、雅,正为儒家主旨,清为道家核心,和为佛家中心,雅为中国茶文化精神的重心。禅茶文化注重心性修养,禅的精神在于悟,茶的精神在于雅,悟的反面是迷,雅的反面是俗,从迷到悟,从俗到雅的转化,精炼为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八个字。禅茶文化的精神是正清和雅,禅茶文化的功能是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将正气深入感恩中,将清气溶入包容中,将和气溶入分享中,将雅气溶入结缘中[12]。保持感恩的心态去品茶,感受天地万物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用包容的心态品茶,恩怨如同茶叶一样,随着热水的浸泡,慢慢散开,变成醍醐甘露。用分享的心态品茶,推己及人,让奉献之情在社会上如同涟漪般散开。用结缘的心态品茶,与他人结善缘、佛缘,让慈悲之心净化自己。推崇禅茶文化的四大精神和功能的行为方式中,需要不断开拓进取,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发挥禅茶文化丰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感悟正清和雅之气,为这个浮躁的世界注入一剂吉祥。

猜你喜欢
蒙顶山雅安茶文化
蒙顶山乡愁
蒙顶山一梦
战斗在抗震救灾前线的雅安媒体人
茶之虹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茶文化的“办案经”
蒙顶山茶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隆力奇慈善雅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