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倩倩
(重庆文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2160)
中国最早发现茶的用途,并在儒释道思想影响下逐渐形成茶文化。而中日自古就有文化往来,茶文化随禅学漂洋过海东渡日本逐渐发展为茶道文化体系,对其物质、精神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中日茶文化在思想、精神内容等方面各有特色,都是极具传承价值的。
茶与茶文化起源于中国。根据《神农百草经》、《神农食经》记载,在神农年代就有茶的出现,西周时期饮茶习惯就广为流传。两晋时期饮茶成为精神寄托,人们纵情山水追求道家的出世之风。唐代陆羽著成茶典《茶经》详细介绍茶历史、采摘制法、饮用方式等内容,并系统归类饮茶方式,其给后世带来深刻的影响[1]。随着饮茶习俗的普及,茶文化也随着阶级不同产生分化,或精细化或便利化,如宋代龙凤团茶与蒸青散茶、茶宴与斗茶风俗之分。从明代开始贡茶主要以散茶为主,饮茶之道去繁从简,发明了红茶制作技术。中华民族崇尚自然,饮茶可“混饮”,或加入盐、糖、桔皮、桂圆等,也可“清饮”,仅用开水泡茶。其中,“清饮”包括解渴的“喝茶”、以色香味细细品味的“品茶”、融合气氛音乐的“茶艺”,还有以哲理伦理道德修身养性的“茶道”,即饮茶参禅悟道,品味人生。
先秦时代思想界认为“气”是万物本源,中医理论以“气”而成立中医养生的规则,将病理归结于“阴阳不调”,中药以自然界“正气”调理人体,因而多为草药。而茶苦寒可沉降“上逆”病势,对脏腑器官心脏都有增强的作用。古人认为茶可调“阴阳”,道教最先使用丹药、草药,并将茶逐渐发展为仙药。陆羽《茶经》记载茶效已上升为仙药。其实,茶与仙药的融合,促使茶升级到精神层面,饮茶者应为有修养简朴品德之人。因此,饮茶不仅是生理解渴,更是人们的精神追求“饮茶以修身养性”。
茶体现人们的淡泊明志,给人心平气和的心境。人们经历人生磨难,往往可以在茶中品味人生。因而,中国茶文化在于创造宁静氛围,引导人们享受和谐安乐之道。人们在泡茶时可以感受酸甜苦涩调和的中庸之美,待客时礼尊长者感受明伦之礼,饮茶感受茶饮谦和之礼,品茶感受环境、心境变化获得内心的宁静致远。其实,茶文化与禅学相通,两者是“茶禅一位”的关系。茶文化精神以“和”为贵,融合儒佛道三家思想“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和”是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同时也是时代发展永恒不变的主旋律。
中国茶文化在发展中逐步丰富内涵,上世纪八十年代学者结合儒释道丰富茶道精神,挖掘中国茶文化的内在核心[2]。茶文化与儒释道息息相关,儒释道在历史上既分别又综合融贯作用于茶文化,促使茶文化的形成。中国茶文化精神内涵丰富,突出释儒道的“和、静、雅”特点。其中,儒家以和谐为核心,讲究中庸之道。而茶事注重儒家中和风韵,其茶“和”体现在烹煮、品茶等过程。《道德经》指出万物都是基于阴阳相和的,“和”为道家哲学重要范畴。而佛家倡导和睦相处,僧人坐禅以“心注一境”。中国茶文化主张平和淡雅,饮茶得以闲静,突出了释儒道三家“和”内在。另外,根据《大观茶论》茶可以冲淡闲洁,韵高致静,以“静”突显心境。道家无欲故静,以入静提升悟性,获得内心清明。佛学禅宗以静坐排除杂念,和尚坐禅以饮茶提神,达到“禅茶一味”。当然,茶道之雅相通儒家之雅,“雅”可修身养性,茗茶可以培养高雅的气韵。可见,儒家在于茶道与人道的结合。
唐朝,茶随遣唐使传到日本,早期只有少数僧侣饮茶。而后中日通商交流,南宋饮茶习俗随禅宗文化传播到日本,逐渐发展成为日本宫廷、贵族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以“唐器”开茶会,彰显富贵与尊荣。日本涌现出较多著名茶人,如千利休作为侍奉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的茶道先生,负责教导茶道与举行茶会仪式,并影响丰臣秀吉开展茶道政治外交。同时,千利休借助丰城秀吉的影响力推广珠光流茶道,甚至是吸引日本大名成为弟子(如利休七哲)。日本茶道作为日本文化的结晶,悠久雅致,是接待宾客的一种礼仪。其实,日本茶文化在于以身体动作进行茶艺术演出,涵盖艺术、社交、礼仪、修行等要素。日本传统文化,茶道是以饮茶为基础的室内艺术,属于综合文化体系。目前,日本茶室、茶亭遍及各地,关于茶道文化的影视片、美术展比比皆是。日本茶道也由平安时期的学术技能研究转为人生彻悟思考[3]。
日本茶文化思想建立于中国茶文化思想之上。据日本书籍记载,公元729 年圣武天皇为百僧侣赐茶(茶应为遣唐使带回并用当时煮茶的方式来煮成),而后日本出现茶园,深受僧侣、贵族所喜爱。再后,荣西禅师带回宋代的茶。其实,品茶赋予了日本宗教性质,其作为艺术,结合茶、书、花、茶具等素材,体现自然的美意识。日本审美意识包括世界各国展现的美(如北京故宫、东照宫),朴素之美渗透人心(如桂离宫)。朴素之美给人以清爽的感觉,而中国茶的传入改变了日本的美学意识,日本连歌论和能乐论、和歌、品茶都体现了中国阳之美向日本阴之美的转换,给人一种闲寂之感。而后日本闲寂茶成立,逐渐确立闲寂的美学意识。这为后来日本茶文化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
明治维新后,日本茶道开始在民众中普及,并逐渐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与茶道制作相关的珍贵文物也被茶人代代相传,包括陶瓷器、漆器、茶室建筑等。纵观日本茶文化,茶道遵守着较为严格程序与规则,人们通常会在幽雅山林中的茶室进行品茶。事实上,茶室一般会陈设书画,面积大小以“四叠半”(约九平方米)为主,并且茶人需要经常训练茶道仪式(如点茶、煮茶、冲茶、献茶)。而后随着日本社会发展的推进,茶道仪式逐渐简化,不过仍然会讲究茶室布置、茶冲饮、插花艺术,适当增加糕点来增添欢乐氛围。其实,日本人视茶道为修身养性、文化素养、社交的方法,人们以茶感受和平、友爱的茶道内涵。
此外,千利休吸取中国茶文化后,概括日本茶道精神内涵为“四规”(即“和敬清寂”)。其中,“和”为和气、和睦。日本茶道突出主人与客人和谐的关系[4]。同时,人与人之间应心存“敬”,避免过于亲昵造成秩序不和谐的情况,人与人、人与物都应有礼有节。如茶室将贵人入口改为客人小入口,体现人人平等、互相尊重。“清”为清洁,日本茶具、茶室、人心都应干净,饮茶以拂去心灵尘埃,引导客人摆脱世俗。而“寂”即“悟”,是茶道的根本精神内涵,其中茶人、禅僧都是“物我两忘”的枯寂体悟,以清静无我来顿悟。可见,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与中国茶道“和静雅”较为相似。日本茶道受禅宗影响,在于简朴美,同时也强调古朴闲寂之美。
饮茶以茶具、茶室、环境作为文化载体,承载的茶文化属于精神文化。通常,茶具包括茶工具(如采茶、储茶、泡茶、品茶所使用的工具)和茶器具(如泡茶、品茶的茶碗)。本文茶具以茶器具为主。茶具是茶事活动的基础,占据重要地位。古人饮茶注重茶具的实用价值与视觉美感,因而艺术品茶具通常需要精心设计并制造出来。其中,中国古茶具因原料可分金银、瓷器、紫砂、漆器、竹木等茶具类型。自从朱元璋下令将龙凤团茶改为芽茶,饮茶方法也从点茶法转为泡茶法,进而饮茶器具也由茶碗、茶盏转为紫砂茶壶、青花茶壶。清朝“盖碗”盛行,茶具造型优雅、图案喜庆吉祥。然而,当时日本以茶道具为主,日本古代茶会以唐物鉴定会为主,主要是欣赏、鉴定唐物。而后,日本本土文化融入茶道中,和式茶具逐渐发展起来。和式茶具按照功能可以分为不同种类的茶具,包括添炭用(炭斗、火箸)、烧水用(风炉、地炉)、布置壁龛用(挂轴、花瓶)、点茶用(茶罐、茶碗、茶刷、茶勺)。其中,和式茶碗碗底大、容积深,茶刷可自如搅动,方便进行点茶活动。事实上,日本茶人热爱自然,喜欢体会并发挥材料蕴含的自然美。因而,和式茶碗的设计更为古朴自然,可姿势不正、可花纹陶釉不对称[5]。
此外,茶建筑即饮茶、品茶等茶会活动所在地。中国品茶场所一般为茶铺、茶居、茶楼、茶馆等。其中,茶馆影响深远,如书茶馆(听评书为主)、棋茶馆(茶人下棋)、野茶馆(设在郊外)、大茶馆(融合饮茶、美食、娱乐)等。当然,南北地区风土人情不同,形成的茶馆没有固定模式,都是各有风格。而日本茶道建筑包括茶室、茶庭。其中,草庵茶室以泥土、沙石、竹木、麦秸修葺而成,屋顶铺枯草,极具代表性,大小以四个半榻榻米为准,突显自然静寂。并且,千利休创造待庵茶室,面积为两个榻榻米,入口为半人高小入口、须弓身进出。对于茶庭,一般为“露地”,即入茶庭忘却世俗苦恼与私欲,袒露佛心。因而,茶庭供茶人修行,一般种植常绿植物,并且主人还会精心布置小茅棚、石灯笼、碎石路等。
民俗文化是地区生活的积累与演变,由口传心授、世代相袭而成,因而地域特色、民族特色较为明显。中国不同地区、民族具有不同的饮茶习俗,涵盖人们的衣食住行、待客、婚俗、丧祭等方面。如北方大户人家,远道而来递“迎客茶”,即要离开送“祝福茶”;江苏立夏“七家茶”,即汇聚多个邻居的茶叶用隔年炭烹煮饮用,突出邻里和睦;宁夏迎客用“盖碗茶”;蒙古族用“奶茶”待客。可见,中国礼俗文化注重以茶待客,遵守待客礼节(洗手沏茶、斟七分满、敬茶长幼有序),突显主客深情厚谊。当然,婚俗茶礼同样重要,如江南婚俗“三茶礼”:下茶礼(订婚)、定茶礼(结婚)、合茶礼(同房);湖南闹洞房包括“吃抬茶”、“闹茶”;湖州接受聘礼为“吃茶”“受茶”,结婚向长辈“献茶”,长辈送见面礼为“茶包”;澜沧江拉祜族无茶不成婚。可见,茶成为婚姻的象征。另外,丧俗、祭俗茶历史可追溯上千年,茶即随葬品。如长沙马王堆汉墓的以茶随葬;河南白沙宋墓浮雕壁画描绘品茶景象、侍女捧茶图。北方祭祀用茶饮较为常见,如用茶祭祀神灵、祖先、山神、鬼怪等。可见,茶贯穿日常生活、衣食住行。
对于日本而言,茶道在待客、婚俗、丧祭有所体现,不过其呈现的思想内涵与侧重点不同。茶道待客融入宗教伦理,属于文化艺术活动,以点浓茶、点薄茶等表示敬意;婚俗同样要进行相亲、订婚、入赘、迎娶新娘等茶事活动来表达祝贺;丧俗、祭俗也会奉上祭茶表达怀念。不过日本民族单一,饮茶活动较为单一。其中,中国婚俗茶礼象征纯洁,日本反映茶与女性的关系,部分日本丧葬茶礼以茶做法事(即“奠茶”“天茶”),多举行于寺院。
此外,中国与日本饮茶、制茶方式不同。中国饮茶以泡茶法为主,日本并存点茶、泡茶两种。以绿茶制作为例,中国茶采取炒青制法,日本采用蒸青制法。炒青法可激发茶叶香气与甘甜味道,茶味也较为浓厚。由于绿茶产地、品种、炒制不同,冲泡的香气与口感也不同,因而产生较多名茶。而蒸青绿茶口味单一,对茶叶破坏小,更适合再次加工制作成茶饼等。中日不同的饮茶方式,不仅与制茶方式相关,还与饮茶寄托的精神追求相关。中国人受到佛道儒三家思想影响,突出清明、亲和、包容等特点[6]。中国人在不同时代赋予饮茶不同的想法与方式,基本不会脱离最初的追求:饮茶品味自然,体味平静、和谐。而日本茶道受禅宗影响,茶道与礼佛为修行,以饮茶体会众生平等,日本茶道崇尚带有缺憾的美学。因而,中国人饮茶追求口感清新、饮品本身,日本茶道注重饮茶礼仪,以蒸青绿茶的苦涩视为缺憾美。
中国茶文化包括贵族、雅士、禅宗等茶道,其中贵族茶道文化背景深刻,讲究茶与水的品质、繁琐程序,以突显茶人的富贵地位;雅士茶道发展较大的流派,以雅突显环境、茶品,注重品茶境界与意趣;禅宗茶道由僧人发展而来,突显清心寡欲。当然,中国茶文化也包含社会文化,(如茶馆、茶楼、茶室),土农工商以茶会友,体现茶的生活本质、民众性。早期日本茶道以贵族书院式为主,结合中国茶席模式以及工艺名品、山水名画。由此可见,日本茶道不具备全民文化内容,一般以茶道世家为主。后来,千利休将空寂内涵融入茶道,形成草庵式空寂茶,强调“贫困”与世俗的对立。同时素化茶道建筑,通过木质结构、墙壁涂料(稻草泥土)呈现简素、沉静的氛围,并且缩小铺席面积以汇聚茶香气与茶热气,促使茶人可随心交流,从而激发茶人心中的形与色,体会茶的悠悠韵味。
中国早于日本提出“茶道”概念却没有推进茶道。其实,日本茶道源于中国茶文化以及日本传统文化,其严格遵守“家元制度”(创立茶技艺始祖的嫡系后继者,突显正统技艺与血缘关系)传承。“家元”制度下师傅将独门绝技只教授给某一弟子,而弟子可世袭制(血缘关系)、可选取本流派有实力的人(正统技艺)。可见,日本人信奉正统血缘,成员须服从地位最高的家元。日本茶道以“家元制度”发展数十个流派(家元)。其中,与千利休相关的“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影响力大,茶道教室、协会广为遍布日本。而中国茶文化派系多却难成严格规范的茶道礼仪,这是由于中国南北东西茶文化不尽相同,其中的派系、分支繁多难以整合。而日本茶文化初期以贵族、智僧为主,再加上受佛家文化影响,从而形成相对固定模式,中国茶文化形成初期宫廷贵族、平民百姓因不同需要形成不同的茶文化。并且中国是多民族国家,拥有不同民族的饮茶文化。此外,中日茶文化的传承制度与茶道教育差异大。针对传承制度,中国以茶养生,没有形成规范茶道礼仪,并且茶叶种类、饮茶流派复杂,传承制度不完善,高校茶学专业知识以茶学理论、农业科学、茶叶生产营销为主;日本各流派基于千利休茶学思想实行“家元制度”,传承与发扬茶道流派、日本茶道思想。针对茶文化教育,中国以应试教育为主,较少开设传统茶文化课程,而且中国社会女性基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参加茶饮、茶艺表演、茶艺考试等活动,并不是作为必备之选;而日本学校注重教导学生守规矩重合作,体现茶道的严格礼仪规范,因而日本教育会融合茶道与教育,培养学生严谨做事习惯,并且为培养女子气质,茶道逐渐成为未婚女性的必修课。因而,日本保留完整的饮茶习惯,并将其编入大中小学教材中。
中国茶文化随和自然,突显传统文化特色。其具备儒道释思想,涵盖儒家含蓄、佛家静寂、道家旷达等精神理念,以“和”为精神核心。因而,茶人喜爱清幽环境品茶论道,感受自然的纯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日本茶文化由僧人传入,禅学思想较为浓厚。日本茶道注重点茶仪式以及精神修养,而和敬清寂犹如行动指南,倡导主人彰显深情实意、客人以诚相交,主客品茗感受生命的充实感。无论中国还是日本,茶文化可以修身养性,丰富人的精神生活,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因而人们更应重视和学习茶文化与茶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