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

2023-08-15 18:24:34安晓莹王士予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微时代辅导员时代

安晓莹, 王士予

(1. 沈阳大学 音乐与传媒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44;2. 西南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成都 611756)

随着当今社会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媒体技术飞速发展,以移动终端为主导的微媒体,广泛融于大众的现实生活,对大众学习、生活与工作方式产生深刻影响,这一趋势意味着“微时代”的到来。

微媒体是指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而快速崛起的以微博等为主要形式的一种网络传播方式。微媒体涵盖了QQ、MSN、Facebook、微博等及时信息传递途径,以其传播速度的即时共享性、传播内容的丰富多样性和传播方式的广泛参与性而深受新一代大学生的喜欢。微媒体是一种快速、高效、便捷的信息发布与共享平台,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网络随时随地更新、发布个人或公共信息,同时也兼具编辑图片、视频等功能,实现网络世界的即时共享[1]。微媒体是“微时代”的表现形式。关于“微时代”,以“简短精炼”为文化传播特征,以微小说、微电影、微信、微博等多种形式呈现[2]。据此,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读“微时代”的基本内涵:①语言文字精练。微博平台发布信息字数上限为140字,通过简短信息形式概述事物形态,且体现方式直观化、生动化;②注册方便快捷。软件平台的应用,仅需要在移动终端、电脑终端等平台中,完成下载和注册即可使用;③信息发布方式多样化。移动终端不再局限于台式电脑,而是可以运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完成信息发布与传播。“微时代”信息传播无需受到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体现出交互性、间接性、高效性的特点。

“微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带来很大改变,也深刻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课程体系,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由于教学方法的固定性和局限性,学生学习兴趣偏低、学习态度不佳,有时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进入“微时代”,高校辅导员应该抓住机遇,合理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策略,将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任务放在首位[3]。

一、 “微时代”给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1. 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大众性,冲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最显著、突出的特征是可控性强, 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典型教育和感化教育等方式,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规范他们的行为。 进入“微时代”,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随意获取各种信息, 教师讲述的知识点学生或许已从网上提前知晓, 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4]。 “微时代”海量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大众性, 客观上影响了学生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判断, 高校辅导员难以全面了解和把控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从而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造成了较大的困扰。

2. 信息传播的盲目性、自发性,弱化辅导员“把关人”角色

由于“微时代”信息爆炸式增长、传播自发性和盲目性、内容真假难辨及良莠不齐等问题的存在,不仅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而且弱化了辅导员“把关人”的角色。由于大学生缺少社会阅历,信息甄别能力相对薄弱,加之存在很强的猎奇心理,因此不良信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使他们产生错误的认知,从而误导他们的行为。在利用微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辅导员是极为重要的“把关人”,针对不实信息和谣言必须坚决抵制和剔除,加强正能量信息的传播,避免对学生产生不利影响。高校辅导员应把握时代发展脉络,做社会新思想、正确价值观的传播者,阻断不良思潮和文化的传播,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

3. 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复杂性,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微时代”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形成了许多以“微”字冠名的网络平台。“微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学生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微信、微博及抖音等各种微平台的兴起,极易对尚处于思想不成熟阶段的学生造成影响和误导,导致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政治意识出现问题[5]。信息传播的便捷性使大学生可以随意获取网络信息,从而导致一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冲浪,不愿意与老师和同学沟通交流,甚至通过沉迷网络游戏、虚拟聊天的方式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学业、就业压力。“微时代”的到来使每个人均可以通过虚拟身份获取海量的信息内容,各类信息高频次的传播悄然间改变了学生的思维、学习与生活方式,从而导致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4. 微平台功能与信息多样性,对辅导员自身素质提出挑战

进入“微时代”,由于微信、微博平台功能的多样化以及舆论的爆炸式增长,辅导员需要敏锐地察觉和判断信息,了解信息传播态势和舆论发展,及时对学生的错误思想进行纠正,解答学生的疑问困惑,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时性。针对“微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辅导员需要善用微平台、微媒体与网络信息技术,对其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辅导员与大学生日常联系密切,不仅为大学生解决各类生活、学习与心理问题,调节各类学生之间的矛盾,而且还要指导大学生的就业发展、参与文化活动等。此外,辅导员开展各项工作涉及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储备和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然而,由于高校辅导员身兼数职、工作内容繁多,并缺少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故难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落实。

二、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

进入21世纪后,国家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6 ]此外,《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7]。

1. 高校辅导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微时代”的到来对高校辅导员自身素质提出了新要求。辅导员作为大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要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身素养,为大学生树立榜样。辅导员作为与大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教师,其言行举止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及处事态度均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提升辅导员专业素质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微时代”辅导员要不断充实和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并从知识、能力、道德、心理等维度,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素养,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和落实奠定坚实基础。

“微时代”的到来,涌现出大量微媒体和微平台。碎片化的信息传播特征,表现在生活方式所体现出的快节奏与碎片化以及接受信息、学习知识能力方面的自主选择性的增强上[8]。这就要求辅导员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提高媒介素养及通过微平台组织与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微平台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畴更广,可以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拓宽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因此,辅导员应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实现师生与生生之间多元交流互动,发挥微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沟通交流便捷化、高效化优势,从而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方向。“微时代”的到来,要求辅导员必须迅速改变工作方法,适应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2. 高校辅导员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虽然传统教育形式方法单一,但是高校辅导员通过这种面对面的方式可以迅速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师生面对面交流明显减少,大学生更喜欢通过一些微媒体快速获得所需信息,而网络中存在的大量不实信息会严重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微时代”是时代的产物,大学生更喜欢接受简短、有趣的语言内容,辅导员应顺势而为,改变传统思维模式。思想政治教育不再自上而下,不再传统式说教,而是更加注重网络微媒体带来的裂变、网状式传播,更加注重内容形式的创新,让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性更强[9]。

3. 高校辅导员要帮助大学生加强“微时代”的应对能力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基本可以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辅导员可以据此对其进行精准施教。“微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例如:在社交方面,大学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宣泄自己的内心情绪,同时还能得到及时反馈,形成了网络社交圈。在娱乐方面,大学生在网游冲浪的同时会接收到网络中真假难辨、良莠不齐的信息。大学生还未进入社会,缺乏社会经验,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产生消极的情绪。为达到“微时代”育人效果,辅导员要帮助大学生做好自我管理,合理安排学习和网络娱乐时间,避免网络成瘾,提高其在网络社交时的自我防范意识及甄别信息的能力。

三、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建议

1.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微平台,完善教育机制

(1) 以手机为主导,运用微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自3G网络时期开始,手机成为了人们之间信息沟通交流的主导路径,用手机上网已经是一种更加方便快捷的上网冲浪的方式[10]。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手机,在潜移默化中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例如:高校辅导员可以引导学生在手机中下载××学校的APP并实名注册,通过APP开展心理咨询、生活服务、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夯实大学生理论知识基础,提高其信息判断和甄别素养。高校辅导员还可以运用微视频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微视频是可以构建自我展示、知识共享的视觉文化平台,让更多普通人可以通过拍摄微视频的形式,表达内心想法和诉求。微视频以短小精悍、题材多样的特点,能够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要。利用微视频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让大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浏览和学习,是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具有极为显著的育人成效。例如:高校辅导员可以利用微视频录制主题班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等,再发布于微媒体平台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作用。

(2) 利用微平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线上线下相结合。 微博和微信作为“微时代”的代表, 大大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网络交流和互动, 加之各类微信公众号、微博官方账号的兴起, 可以推送各类文章、课程, 使思政教育不再局限于常规模式, 呈现出与时俱进的新貌。 高校辅导员应利用好微平台, 吸纳先进文化理念、教育方法,与学生构建双向交流互动的教育模式。 例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由一部分大学生在线下进行的参观历史展馆、志愿者服务、帮扶等实践活动。 这样的活动可以提升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力度, 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化。 但在传统教育模式下, 社会实践活动只能对参与者发挥作用。 而微博和微信等微平台的出现, 能够将社会实践活动以短视频或实时在线的形式传递给未能实地参与的大学生, 这种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可以避免线下的单一方式, 扩大了教育受众面, 使辅导员能够更好地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2. 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更新教育理念

(1) 革新教育理念,增强辅导员自身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处理媒介信息过程中个体的获取、认知、批判与质疑能力的综合体现。国外对媒介素养的研究起步较早,涉及新闻学、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媒介素养的概念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和演变,国内外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阐述。例如:英国媒介素养理论家大卫·巴克·英厄姆(David Buck Ingham)认为媒介素养是关于媒介的读写能力和参与能力。美国媒体素养理论专家大卫·康西丁则从使用、分析、评估和传播各种形式的媒体信息能力的角度定义媒介素养。“微时代”的到来,不能只专注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具,更要关注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媒介素养。辅导员应不断提高自身媒介素养,积极利用微媒体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甄别能力、明辨是非能力,降低负面信息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此外,高校作为辅导员媒介素养的培育主体,应构建辅导员媒介素养培训教育体系,提升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能力。

(2) 完善专业知识体系,探寻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从本质上看,思政课的重点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教会学生如何看待世界、认识社会、分析问题[11]。“微时代”的到来,以其信息便捷性等特征冲击了传统思政教育模式,大学生在微平台上“看世界”“了解社会”“分析问题”。“微时代”信息的复杂性、传播盲目性等特征,加大了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辅导员应积极探寻新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高校辅导员应该坚持立德树人理想信念,抓住时代机遇,发挥互联网平台优势,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育服务[12]。要善于在实践中进行总结归纳,积累丰富的教育经验,持续改进和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积极利用微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深化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辅导员面对一些敏感、内向的大学生和涉及无法面对面交流的问题时,可以通过微信、QQ展开在线交流和互动,解答学生的思想、学习等方面的困惑,并利用微平台及时进行评估和反馈,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增强辅导员育人的工作成效,更好地发挥辅导员作为“知心人”和“指路人”的作用。

3. 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促进自我管理

(1) 发挥学生舆论监督作用,促进学生自我规范。高校微媒体舆情是大学生群体根据现实生活中某个具体问题、现象,产生和发布的情绪、观点与想法总和,也是大学生思想动态的集中体现。辅导员要善于从多维度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及时予以针对性教育和引导,维护大学生思想的稳定性。面对微媒体信息失真、爆炸式增长的情况,辅导员需自觉加强舆情管控,培养学生的自我规范意识。要严格审查微媒体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对于违背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恶意扭曲党和国家政策的不实谣言,要采取立即严肃处理的方式,坚决剔除不良信息,避免因谣言肆意传播引发网络舆情危机,从而影响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微平台发布纠正信息,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引导舆论的发展方向。同时,还应进一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安全意识、法制意识,使其自觉成为媒体舆论监督者。辅导员应与大学生共同进行信息甄别、舆论疏导,帮助大学生不断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其防范意识和能力。

(2) 加强学生骨干力量培养,促进学生之间传帮带。辅导员组织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忽视学生干部的重要作用。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优秀成员,学生干部可以在辅导员和大学生群体之间构建信息传输与沟通的渠道,与辅导员共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变革,适应“微时代”发展形势。辅导员应利用微平台做好学生干部培养,组织学生干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参与各类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培养的重视度和投入度。例如:通过微信群、微博、QQ群发布思想政治教育及党建知识的相关视频链接,引导学生干部加强学习,提高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同时,辅导员要加强与学生干部沟通交流,使其能够做到严于律己,形成为大学生群体服务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学生干部应与辅导员紧密配合,通过微媒体平台引导舆论方向,增强大学生同伴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实现与辅导员的优势互补,共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除此之外,“微时代”背景下,许多大学生成为“网络红人”,虽然关注度较高的大学生博主并非学生干部,但仍可作为网络意见领袖,使其围绕在辅导员身旁,发挥这部分学生的带动和影响作用,将群体教育和自我教育有机结合,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四、 结 语

综上所述,由于“微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多元化、信息传播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从而加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作为高校辅导员必须转变思维,应对“微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首先,高校辅导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化素养,善于在实践中进行归纳和总结,探寻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其次,要积极利用微媒体,运用微平台的育人优势与线下教学方式相结合,让大学生更加喜爱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课程,形成较好的教学氛围。最后,要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大学生骨干力量培养,让大学生骨干的先进性及影响力带动大学生群体的自我规范意识,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循序渐进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从而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微时代辅导员时代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3
HANDS OFF THE WHEEL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2:12:53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2:11:24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 10:56:23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 10:55:36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42:56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0期)2016-10-08 10: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