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义, 马 剑
(沈阳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辽宁 沈阳 11004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1]。劳动教育“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2],“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3]。新时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决策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激发劳动精神、锻炼劳动技能,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高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责任。
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劳动教育。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在不同时期劳动教育都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劳动教育的发展过程进行回顾并再认识,从中深刻理解把握劳动教育的本质特征和时代要求,对于推进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950年,教育部提出高校要把组织学生参观实习作为重要教学内容[4],主要方向是专业实践。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教育要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确立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后,高校开始着重从工人中选拔培养技术人员服务工农业生产。到改革开放前,高校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工农业生产的劳动技术,为社会主义生产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改革开放后,劳动教育在功能优化、体系完善方面的探索进一步深化。20世纪80年代,在劳动教育政策重塑重构背景下[5],高校逐步重视生产劳动是实现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和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一批高校开始将公益劳动课程列为大学生必修课。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劳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6]。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通过深入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升思政教育成效[7]。在政策指引下,高校劳动教育以社会实践为重要途径,开始与思政教育、社会生活紧密联结,其综合育人价值不断得到彰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劳动教育进入全面创新发展阶段。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8]。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首次就劳动教育专门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同年,教育部发布《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进一步细化了高校劳动教育的内容、途径和评价标准,以及规划与实施、条件保障与专业支持等具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战略部署,并且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其他四育并举提出,充分彰显了劳动教育在全面培养人、培养全面人中的重要作用。
不同历史时期的劳动教育,呈现出不同的具体目标特征,其实践方式也各有侧重。改革开放后,高校的劳动教育鼓励大学生参加校外公益劳动以得到多方面锻炼;21世纪以来,以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标志,高校不断突出劳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功能,劳动观念、基本劳动素养等被确定为具体的教育目标,劳动的育人功能广受重视;进入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育人导向更加明确,《意见》强调要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的劳动教育价值取向,锚定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坐标。这些都反映了劳动教育一直在遵循“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本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劳动教育的形式与内容虽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发挥育人功能始终是最根本的,这反映了劳动教育对定位方向、追求人才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始终如一。
劳动教育作为五育并举的重要一环,在高等教育阶段要发挥好育人功能,一方面要突出其独立性,开足开好理论和实践课程,通过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着力于尊重劳动、通过劳动丰富人生意义等价值观教育,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劳动素养。另一方面要五育有机融合,立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本质,按照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要求,与思政课程有机渗透,以劳树德;与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有机渗透,以劳增智;规划课外校外活动中体力劳动的事项和时间,以劳强体;鼓励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感受劳动创造美,以劳育美。通过五育结合、综合施策,构建五育联动育人路径,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从五育并举走向五育融合,将劳动育人功能精准扎根在立德树人的各方面、全过程。
进入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增强时代性,更加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发挥其综合育人价值,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随着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未来社会以智能化、数字化为特征的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将更多涌现。数字化、虚拟化和非物质劳动不断替代传统劳动[9],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更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管理服务、科学研究等众多领域,要求劳动者不仅具有劳动精神,还必须具备新知识、新技能和科学思维、创新精神。为此,一方面,高校劳动教育要进一步发挥传统劳动的作用,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未来能以良好的面貌和品质报效国家、奉献社会。另一方面,还需要针对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在各类课程和实践中强化新知识、新技术,注重批判性思维等科学精神的培养,推动学生通过复杂性劳动、创造性劳动实践去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面向未来职业发展积累经验、储备能力;需要改进教学手段,运用VR、AR等新兴教育技术工具,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获得更多新业态产业、新形态劳动的体验。
充分理解、践行《意见》和《纲要》,高校要明确新时期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并积极行动、努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体系,以不断彰显育人成效。
高校对劳动教育负有主体责任,是劳动教育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劳动教育的效果直接折射出高校在培养体系方面的表现。高校的劳动教育培养体系主要包括:一是五育融合。劳动教育是关于劳动的教育和通过劳动的教育的有机统一,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才能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价值。高校一般都比较重视独立设置的劳动课程,注重在不同学科的不同课程和实践活动中融入德、智、体、美、劳教育,努力避免出现有教育无劳动或教劳结合不深的问题。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劳动教育更应强调观念、态度和精神等理念,并将其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二是明晰具体的劳动教育目标要求。当前,高校在人才培养总目标和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明确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很多专业也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突出与劳动教育相关的知识、能力、素质等规格要求,以激发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动机;三是匹配度较高的劳动教育内容与新技术、新形态劳动要求。学生的科学素养需要不断锻炼。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变化,高校在专业及课程设置方面,也需要对相应的劳动教育内容做到及时更新。在着力传授新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和献身科学的精神,指导学生把科学思维融入学习和生活,使学生的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很好地适应新需求,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这类与技术进步密切相关的专业中,使大学生素养能够得到相应的培养和较好的提升。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批判性思维对推动技术进步极其重要,我国高校要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这种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劳动教育肩负的责任重大。
高校劳动教育成效如何,学生的表现是最直接的反映。当前,大学生在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和劳动习惯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10],反映出劳动教育成效还没有达到预期。为了实现教育目标,高校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不断加强。一是及时发现并修正学生存在偏差的劳动意识和行动。某些大学生对劳动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到位,在专业课上投入精力大大超过切实参与劳动教育,参与劳动的行动力不够,需要引导他们克服重脑力、轻体力的倾向。二是培养大学生的奋斗精神和勤俭意识。中华民族历来有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更形成了敬业奉献、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这些都是蕴藏在教育中的丰富的劳动精神,高校应将其很好地融入劳动教育中,体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三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当代大学生基本都是从幼儿园开始接受劳动教育,其中持续时间最长的内容就是日常生活劳动,都具有良好的劳动意识和基础。他们进入大学以后,学校应以此为优势,配合劳动教育设计,因势利导,从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入手,巩固、发挥他们的劳动热情和技能,为学业及未来的事业储蓄能量。
首先,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师资配备要数量足、质量高。在设定课时、教师条件待遇等方面,使专职劳动教育岗位具有吸引力,以稳定队伍、发挥专长、实现教育目标。其次,加强教师专业性水平的提升。无论是专任教师还是兼任教师,高校都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加强对其培养,为其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参与学习、培训,以不断更新、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使劳动教育技能更系统、更扎实。高校组织劳动教育专兼任教师培训,需要每个部门、全体人员参与,做到对各类管理干部、辅导员等人员的培训全覆盖,以使他们的意识、观念能很好地满足全员参与劳动教育的要求,进而高效推动劳动教育教学,出色完成劳动教育教学任务。最后,修正劳动教育教师的观念偏差。针对个别教师课堂教学更注重知识传授,实习实践更关注操作本身的情况,各学院、专业教研室应组织教师定期交流与研讨活动,加强其在劳动教育教学中与本专业相关的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的融入,有效唤起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同感。
保障条件建设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支撑,《意见》和《纲要》对此都有明确要求。当前高校在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过程中,要从质量、成效目标着手,在保障条件上周密设计,补上短板。一是加强校内实践场所的支撑,尽最大可能将诸如现有实验室、实训室等对劳动教育保障具有重要意义的设施,加挂校内劳动教育基地牌子,并让其切实发挥作用,使学生从中感受到鲜明的劳动教育指向,获得真实的劳动体验和劳动情感体验。二是努力开辟校外实践基地,力求满足学校对于劳动教育的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特别是对于实践性要求较强的专业,高校应鼓励学生参加企业实践、顶岗实习等实践活动,尽量创造条件,以现场专业劳动代替课堂操作。高校需要设定足够的课时,采取适当的方式使学生体验生产全过程,真正投入劳动教育并从中获益,培养劳动情感。
根据《意见》和《纲要》的核心要义及其目标要求,全国大部分高校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践,设立或调整自己劳动教育的目标定位,并采取相应的策略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具体是以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整合优化学校各类劳动教育资源,整体设计、系统规划教学内容、队伍建设和长效机制,详细安排实施步骤,有效提升了学生劳动精神、劳动能力和劳动素养,并依据自己的各方面优势力求形成较为鲜明的自身特色。研究不同院校的有效做法,认为新时期高校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策略主要应该包含:
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必须突出社会主义大学政治标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党委集中统一领导,落实主体责任。《意见》和《纲要》是高校实施劳动教育的基本依据,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和完善实施方案,纳入学校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和人才培养中心工作,作为劳动教育有效实施的基本规范和坚实保障。
为有力推进劳动教育落实落地,抓好组织保障是关键环节[11]。学校应成立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劳动教育体系设计、教学组织及学分认定等工作,定期召集召开劳动教育实施工作会议,分析、研讨和解决劳动教育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建立学校党委统一领导、责任部门牵头、二级学院执行、其他部门协同、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同时,明确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对与劳动教育相关的知识、能力、素质等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作出详细说明。
高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要立足高等教育实际,阐述指导思想,确定工作目标,对主要任务、实施步骤和组织保障等作出全面、具体规定。制定实施方案要特别注意,设定的劳动教育目标与中小学要区别开来,突出科学知识、生产劳动、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等大学阶段特点。同时,还要与中小学有机衔接,体现不同学段特征、体现继承和发展,如巩固劳动习惯、树立正确择业观、强化公共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奋斗精神等,确保大中小学各学段贯通培养。
首先,需要不断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推进五育融合。可以将劳动教育融入通识课程,结合通识必修课程设置劳动教育理论教学内容,在通识选修课中开设技艺类课程,打造劳动教育特色课程组,并分别明确融入内容和学时要求。
其次,设计内容丰富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劳动周集中实践,积极开展服务性劳动实践;以校院两级团学组织为主体、由学院负责,依托志愿服务平台等,通过公益劳动探索不同社会环境下的劳动教育实践模式,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组织服务奉献活动,强化对大学生公共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的培养。
最后,重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新教学方式。比如,要求教师创设情感体验式学习情境、内隐学习模式,将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润物无声渗透落细落实,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其中蕴含的“劳动”导向,激发他们对劳动的积极情感,增强他们培养劳动意识、劳动观念的主动性和认同感。
为确保劳动教育质量,高校应建立专兼职结合、双师双能型的劳动教育指导教师队伍。围绕队伍建设,着力配齐配好指导教师,为每个校外教学班配备劳动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优秀专职指导教师,并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社会专业技术人员、劳动模范担任兼职指导教师。同时,结合教职工年度培训开展全员培训,将实施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列入培训计划,作为全员必修课,分类明确培训标准;教师培训要以技能应用、教学实践为重点,辅导员培训以日常生活劳动指导方法为主要内容,行政管理人员加强劳动教育意识、观念培训;通过挂职、进修等方式促进教师参与专业领域相关的基层社会实践,提升劳动教育实践技能。
高校应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制度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提升支撑劳动教育有效开展的能力和水平。针对制度建设,结合学生的年级阶段性教育要求,基于学校整体实施方案制定学年学期劳动教育计划,特别是对劳动周的每日活动和实践要求作出具体安排,与实施方案相互配套、衔接形成较为完整的劳动教育实践规范体系。对于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可以利用诸如学校校史馆、小型专业博物馆、实验室等校内资源,遴选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建设一批以“手工劳动实践基地”“金属加工劳动实践基地”为引领的校内劳动实践基地;拓展校外渠道,按照“一院一基地,一专业一特色”要求,设立“乡村调查劳动日”“社区公益日”等活动基地,让学生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基层的实践中,切实增强报效祖国的信念。在强化专业支持上,可以在校级教改立项、一流课程建设项目中设置劳动教育专项,鼓励教职工积极参与,要求每个二级学院结合专业特点,聚焦瓶颈问题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切实提升全员参与劳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必须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在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中彰显时代特色。当前,尽管大部分高校对于劳动教育采取的策略科学,方式得当、成效显著,但也不乏存在问题。这其中有大学生自身在意识、能力和积极性、主动性方面的原因,有家庭教育、社会思潮的影响,也有学校设计、组织和实施中的不完善之处,需要高校在顶层设计、体系构建、队伍建设、设施建设等方面进一步统筹谋划、精准施策,高质量推动劳动教育在新时代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