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概论课程思政案例探索与实践研究

2023-08-14 08:09何嫦华余梦瑶刘芊妤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传播者传播学概论

何嫦华,余梦瑶,刘芊妤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106)

新闻传播学概论课程是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大一第一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必修课,通过此课程让学生们了解新闻与传播的基础知识、新闻传播规律及相关原理,熟练掌握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技巧,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让同学们应用所学原理正确分析新闻现象和指导新闻实践活动。本研究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让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新闻传播者。

一、新闻传播学概论课程思政设计

(一)新闻传播学概论课程思政宏观理念

新闻传播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首先应该将课程目标与课程价值进行深度融合,寓素养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新闻观和价值观。本研究深度挖掘课程每一章节内容中所凝聚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寻找合适的案例进行课堂分析,启发学生思考、讨论、感悟和总结,实现课程教学价值塑造、知识传授、思维启发和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将价值理念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

(二)新闻传播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在课程思政理念引导下,通过新闻传播学概论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新闻与传播基本理论、新闻传播者的角色定位及素养、新闻传播媒介特征及规律、新闻传播的原则、新闻价值内涵、新闻舆论与宣传基本理论、新闻职业法规、新闻传播者职业道德准则等,熟练掌握新闻采访、写作与编辑技巧,具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能够把握新闻舆论导向,应用所学原理正确分析新闻现象和指导新闻实践活动。

(三)新闻传播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方式

在新闻传播学概论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案例研究,选取反映爱国、民族精神、注重法治、爱岗敬业等典型案例,增强学生爱国情怀、民族和文化自信,提高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其次,课内通过互动教学,运用分享+讨论形式,学生自主结合当前热点事件,以小组PK 的形式,分享新闻内容和感想,教师点评、补充、梳理重要知识点等方式,让学生在了解新闻传播学概论课程所涉及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对思政元素教育点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感,潜移默化中将思政教育元素育入学生脑与心;课后布置小组实践项目,通过任务驱动和项目教学等学习活动的训练,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最后,建设网络云教材以及云班课学习平台,养成终身学习习惯。

二、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一)新闻传播学概论知识单元课程思政元素

在新闻传播学概论八个教学章节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图1 新闻传播学概论知识单元课程思政元素

创新精神: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应突破陈规、大胆探索、敢于从内容、形式和报道手段上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而言,爱国指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和国家;敬业是指热爱事业,精益求精,愿意为新闻事业发展奋斗终身;诚信是指坚持做真实、客观、全面和公正的新闻;友善是指善待他人、社会与自然。

社会责任意识:新闻从业者应承担起新闻党和人民耳目喉舌的重要作用,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职业道德:坚守职业道德底线,保守职业秘密,不得以私谋公,抄袭剽窃,做有偿新闻。

民族精神:新闻传播者应具备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

文化自信:弘扬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法治素养:信仰、遵守、服从和维护法律,不得泄露国家秘密,更不能损害国家、民族形象和人民利益。

(二)新闻传播学概论知识单元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1.案例名称

第二章新闻传播者

第一节新闻传播者的素养要求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使学生了解现代新闻工作者的职责;

②了解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传播者的应具备的素养。

(2)能力目标

①提升学生理性认识现代新闻传播者的社会职责能力;

②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养目标

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②培养学生新闻创新意识。

3.案例意义

①对社会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

社会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是作为一名合格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养。本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现代新闻传播者的社会责任与使命,应具备的素养,从哪些方面可以提升自身素养。在知识的讲解中,引入正反面的案例,让学生在分析和讨论案例时,思考其内在的原因,培养学生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优良的职业道德品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课程内容的学习中,加入范长江同志的优秀案例,进行爱国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并将这种情感化为行动上的自觉。

4.教学过程

(1)教学内容

①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者的社会职责和社会使命;

②现代新闻传播着应具备的素养。

(2)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目标、能力目标及素质目标要求,结合思政内容,本课程教学拟采用如下方法:

①案例教学法。通过引入虚假报道以及侵犯个人隐私的案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②辩论教学法。在授课中设计与新闻传播有关的社会责任、诚信守信和职业道德辩题,组织学生进行实际辩论,让学生在实际辩论中明白爱国、诚信及敬业等道德元素对新闻传播者的重要性。

5.具体实施过程

教学内容一: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者的社会职责

(1)融入思政内容

爱国主义价值观念、社会责任意识

(2)知识讲解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期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提出48 个字的要求: 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1]

(3)案例引入

范长江,我国最杰出的新闻记者之一。他认为新闻记者有将各种关乎国民的政治问题及早详细公正为读者报道的责任。[2]他曾深入我国大西北实地采访,历时324天,首次向公众公开报道了红军和两万五千里长征。[3]

(4)问题讨论

①在范长江同志身上,我们能看到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

②现代新闻记者应肩负起哪些社会责任和使命?

(5)案例启示

范长江同志从一名爱国主义者投身为一名爱国的新闻战士,正式因为他拥有一颗炙热的爱国之心,不畏牺牲、为伟大的新闻事业奋斗终身。这种奉献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和传承的。作为未来的新闻工作者,只有心怀国家,心有大爱,才能热爱自己的事业,才能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的新闻事业添砖加瓦。

教学内容二:新闻传播者应具备的素养

(1)融入思政内容

爱国主义价值观、职业道德

(2)知识点讲解

新闻传播者应具备的哪些素养:

政治思想素养:在错综复杂形势下,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政治立场,拥有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鉴别力。

职业道德素养:始终满怀职业敬畏,勇担时代重任,做党和人民的喉舌,要求新闻传播者做到心中有国家、笔下有人民。

业务素养: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业务技能,还需掌握学科以外的知识。要求新闻传播者应经常深入社会基层和人民群众当中,善于调查研究,不断学习和积累,锤炼文笔,提高新闻敏感能力和语言表达、文字写作能力。

法制素养:知法、懂法、守法。新闻传播者在新闻工作中树立相关法律意识,这样才能为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提供更好的保障。[4]

创新素养:新闻创新表现在内容、形式和报道手段创新。借助新媒体,及时传达新闻信息;利用新媒体的交互功能,让受众参与互动评论。

(3)案例引入

①范长江同志认为无论是把握主题还是采访写作,都要从政治的高度来考虑问题。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写出利于党和人民的文章。[5]

②2021 年10 月,“7 岁女孩遭37 名家长联合驱逐”事件引发热议,媒体的系列报道更是引起了广泛的社会舆情,造成不小的社会影响。

③2019 年7 月27 日,四川电视台暗访事件中的把关不严,导致该涉黄画面被多次传播,扰乱社会的秩序,违背新闻伦理与法规相关条例。

(4)学生思考

①为什么要把政治素养放在首要位置?

②关于贵阳某小学事件新闻失实报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③关于四川电视台暗访事件造成社会恶劣影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案例启示

①从范长江同志的案例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新闻传播者进行新闻报道的根本目的在于,向公众传递真实的、全面的新闻事实,让公众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共同努力促进国家经济发展。那么,舆论导向是否引导正确,关键在于新闻传播者是否心怀国家,具备大局意识,是否端正政治态度,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和人生观,积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奋斗。

②在贵阳某小学课程教学案例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新闻失实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思考其根本原因。通过学生的热烈讨论和老师的总结和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一味追求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新闻价值利益,往往会忽略新闻的全面与真实性,容易导致新闻失实,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媒体工作者自身职业道德素养不强,法律意识薄弱,社会责任感弱。

③在四川电视台暗访事件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以小组间PK 的方式进行表达。让学生认识到,作为新闻传播者应该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不仅能为广大受众提供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还能起到强有力的舆论监督,而川台的暗访实为传播低俗信息,为了追求利润,迎合民众猎奇心理,是严重违背伦理与法理的底线,也违背了新闻传播者的职业道德底线。

(6)课后作业

写一篇800 字的文章——致未来和现在的我的一封信,让学生明确了作为未来新闻传播者,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应具备素养,从现在该如何提升。

三、课程思政案例反思

(一)实施效果

通过一个学期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总结,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查:一方面是学生表面的反应,如学生的认知、行为规范、对专业课的学习态度等;另一方面是教学成果,如学生积极参加比赛获得的各种奖项等。此课程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班级班风学风优良,学生踊跃参加院级、校级以及省级各项比赛。

(二)存在问题

1.范长江同志的案例时效性较差,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积极寻找类似的最新案例,以期引起更强烈的共鸣,提高教学效果。

2.参与讨论学生面不是很广,少数学生未积极参与讨论。

3.学生讨论深度不够,还局限于对案例表层分析。

4.解决问题方案创新性不够,学生能提出一些创新性的想法,但想法的可操作性和全面性还存在提高空间。

5.教师自身能力不足,对问题探讨深度、探讨方向把握能力还需提升。

(三)改进思路

1.任课教师需要重新梳理教学大纲和教案,将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职业道德素养融入教学大纲、教案教学内容,进而在课堂中让学生深入理解其内涵。

2.任课教师需要理清章节的教学目标,吃透每一章节的知识点,挖掘知识点所凝结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选取适合的案例素材,潜移默化的将思政教育寓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

3.充分利用云班课的优势,积极分享当下热议的新闻传播案例,让学生参与讨论互动,构建终身学习资源库。

4.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课内讨论和课后作业,让学生主动思考、讨论、分享、总结,进一步将理论知识与思政教育相互渗透。

5.在每次课堂讨论中,增加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和打分,增加学生表达机会,促使他们积极参与讨论。

6.拓展教学模式,利用翻转课堂,将教师作为课堂平等的参与者,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思考,汲取知识,提升能力,与教师共同发展。

总而言之,将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才能达到全面育人的目标。如何扩大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目标和范围,营造全员育人的社会风气,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所有教师不断努力。

猜你喜欢
传播者传播学概论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青铜器辨伪概论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让我们都成为直销正能量的传播者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大数据的传播学解读
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