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美玲,李 琳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106)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措施,小学阶段是实施课程思政的良好时机。一线教学的小学教师都应该思考怎样挖掘适合小学生的思政元素,怎样实现思政元素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做到润物无声。课程思政落实关键在于教师,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方法。根据学科特点,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掌握思政相关的理论体系,结合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的思政渗透的方法、途径。数学作为小学核心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可提升集体主义认同感、增强法治观念,实现一举多得。
小学课程思政的教学研究,学者们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渗透策略。下面从渗透课程思政的价值意义及渗透策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价值意义方面,罗加新认为思政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结合,是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有效措施,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途径。朝日雅在其研究论述了在小学课堂中渗透课程思政,是我国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有益于学生政治观念的养成。同样数学作为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份,教学内容丰富,课时长,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对课程思政的实施不可代替的地位。王妍认为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提高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的重要措施,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起重要作用。许华庚老师在其专题研究中对小学数学课中的课程思政进行了详细地论述,并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各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部分教学内容为例,感受小学数学教材中“处处都有课程思政,时时都是思政机会。房旺老师就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第一课时进行探索,从“复习交流”“讲授新课”“巩固应用”“总结反思”四大模块进行路径建构,融入了思政元素。综上所述,课程思政已经逐步走进了小学课堂,部分一线教师已在探究课程思政在小学数学的渗透,思考渗透课程思政的价值及意义,分析渗透的相关策略。
以安宁市A 小学数学教师为调查对象。所有问卷均通过电子表格,链接提交或微信提交方式完成。一共向该校的26 名教师发起问卷邀请,回收有效问卷24 份。问卷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课程思政渗透的态度和意识、渗透的策略和课程思政渗透的难点。
从表2.1 可看出,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不够,只有8.33%的教师了解课程思政,20.83%的不了解,70.83%的了解一点。这说明教师应该更新教育理念,深刻理解“为谁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表中还可以看出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是模糊的,33.33%的教师认为要把小学数学课堂变为思想教育的平台,这说明在小学数学中渗透课程思政浮于表面。66.67%的教师认为很有必要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政元素。但也有29.17%的教师觉得无所谓,4.17%的觉得没必要,结合课堂观察情况,发现这部分教师只注重教学成绩。总体来看,教师对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政元素还是支持的,但不知道如何渗透,缺少主动探索的精神,不了解课程思政,无法做到知行合一。
表2.1 安宁市A小学数学教师对渗透课程思政的态度和意识(N=24)
从表2.2 中可以看出备课时经常有意识地查找相关思政元素的教师只有33.33%,偶尔查找的62.5%,4.17%直接不找,偶尔查找的可能是涉及公开课。表中数据还说明部分教师不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依旧维持传统的教育观念,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不够全面深入。
表2.2 安宁市A小学数学教师对渗透课程思政的态度和意识(N=24)
表2.3 的数据表明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主观、狭隘;课程思政的渗透浮于表面,教师没能将思政教育与数学教学进行整合,缺少对教材内容的审视和对思政元素的挖掘。渗透的内容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占比最大,为83.33%;渗透的方法方面,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数学课堂的方法导入占比最多,为66.67%。
表2.3 安宁市A小学数学教师对渗透课程思政的策略(N=24)
从表2.4 看出教师是愿意把思政教育引进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但具体如何操作方面还有困难。认为思政元素的挖掘不够深占比79.17%,缺少具有参考性的课例占62.5%,说明教师对思政元素的挖掘不够,找不到符合各阶段学生身心特点的思政元素,不知从何入手,缺乏参考的课例。
表2.4 安宁市A小学数学教师对渗透课程思政的策略(N=24)
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对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思政元素挖掘不够;不知从何入手,缺乏参考性的课例。针对以上问题,从小学数学的四大领域(“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中的“综合与实践”模块选取一个教学案例《绿色出行》,以案例的形式给出课程思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方法与策略。
《绿色出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案例来源于昆明市安宁市A小学课堂教学。
1.情境导入:课件展示雾霾图片
师:大家知道雾霾的形成与什么有关吗?我们都知道汽车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开汽车对环境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到空气被污染,雾霾比较严重,与汽车的增长及尾气排放有很大关系,感受绿色出行的重要性。
2.探究新知
师:阅读教材第105 页第1 自然段,你有什么感受?(学生阅读后自由回答)
A.出示例1:每辆汽车平均每千米排放160g二氧化碳。一辆汽车一年排放二氧化碳多少千克合多少吨全国2011 年末之前购买的私人轿车在2012 年排放多少吨二氧化碳(一辆汽车平均每年行驶15000km)
B.阅读教材第105 页第2 自然段。,调查小明一家的出行交通方式。
C.出示问题:
(1)小明爸爸如果一年按245 个工作日计算,一年上、下班行驶多少千米排放多少二氧化碳?
(2)小明的妈妈从家到单位有多远?
(3)小明从家到学校有多远?(注意:小明的步行速度单位为米/分)
D.讨论:爸爸、妈妈、小明谁的交通方式最环保为什么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一辆汽车一年的尾气排放再到全国私人汽车一年的尾气排放量,大量的数据,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真实的感受到了尾气污染的严重性,从内心有感而发绿色出行的重要性。
3.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在同学们感兴趣的有关环保问题中,提出问题解答,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4.提炼总结
一辆车每千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的行程=一辆车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一辆车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私家车辆数=总排量
速度×时间=路程
课后作业:制作一份《绿色出行倡议书》、“绿色出行,环保节能”的手抄报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把课堂延伸到了课外,号召大家都行动起来,实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5.拓展延伸
在环保节能方面除了绿色出行,还可以多植树,减少白色污染,爱护公共卫生,如不乱丢乱扔,节约使用再生资源等等,请加入到绿色出行中来,共享环保健康生活!多一丝绿色,多一路畅通,多一片清新,多一些健康!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拓究了学生的视野,让孩子们知道在环保节能方面除了绿色出行,还可以多植树,减少白色污染,爱护公共卫生,如不乱丢乱扔,节约使用再生资源等,只要大家有心,环保节能就在我们的身边。
《绿色出行》属于“综合与实践”中的知识,本节课的综合实践活动由课内的活动延伸到了课外。如调查全班一家人上下班(上下学)的出行方式,又如课后的设计绿色的倡仪书和“绿色出行,环保节能”的手抄报,在环保节能方面还进行了拓展,除了绿色出行,还可以多植树,减少白色污染,爱护公共卫生。如不乱丢乱扔,节约收用再生资源等等,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渗透的态度和意识方面,该教师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教学过程中。首先,从该教学目标来看,教师结合教材情景图,将进行德育教育、渗透绿色山行对于环保的意义定为情感目标。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师在情景引入环节,向学生展示雾霾实图,让学生直观感受环境污染严重,感受绿色出行的重要性。在探索新知环节,教师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计算二氧化碳数据,感受汽车尾气污染的严重性,根植环保出行意识。教师将作业设计延伸到课外,倡导学生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将意识转发行动。教师还设计了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全方位保护环境,拓展保护的途径。
在渗透的策略方面,首先,教师组织活动,从活动中渗透合作意识;其次,联系生活,倡导保护环境;再次,解决具体问题,践行保护环境行动。
该教师知行合一,将知识传递、价值引领、思想教育、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值得借鉴。
立足于立德树人,深刻把握“课程思政”的价值和意义,深挖数学学科的思政元素,敢于实践,贯穿于各教学环节中,努力实现知识传递、价值引领、思想教育、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与和谐统一。
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承载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思政元素,将显性的数学知识和隐性的思政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并融入到课堂教学各环节。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形式多样的数学学习活动,将集体主义教育融入到活动中,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起到引导、教育的作用。在学习过程中涵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鼓励学生积极交流、沟通,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也要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让学生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个人作用的同时凝聚团队的力量。
本文阐述了小学数学课堂中课程思政渗透的现状,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得出教学中课程思政渗透的优化策略,实现思政教育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和和谐统一,让学生沁润在“大思政”的环境下成长。渗透思政元素的课堂不仅仅是教师专业进步的平台,更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提升的必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