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非遗民族文化”传承与旅游业发展的互动价值

2023-02-08 18:41:53唐贵宏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民族

唐贵宏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106)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思想。2020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指出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乡村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党100周年,云南全省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 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了整体脱贫。①云南日报.脱贫攻坚的云南答卷[N].云南日报,2021-2-26(1).“在第二、三产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及其缓慢”②胡晓玲.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12,“三农”在新时代有着新的问题。脱贫攻坚后如何有效地衔接乡村振兴,是云南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课题。云南,多民族边疆省份,特色鲜明、迥然不同的民族文化色彩斑斓、令人目眩,是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丰富的地区和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云南省乡村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多数乡村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这些地区也是非遗最为丰富的地区。云南省的非遗数量居全国前列,非遗项目绝大多数分布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以少数民族非遗为核心,在其传承中形成了一系列文化,即“非遗民族文化”。云南省乡村应当基于自身发展经验,并结合当下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一条“非遗民族文化”传承与旅游业发展的互动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的创新之路。

一、云南非遗保护、传承的成效和困境

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一)云南非遗保护传承的成效

云南少数民族非遗非常丰富。从2006 年至2020 年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遗目录中,云南有105 项,其中少数民族非遗90 项,占85.71%,涵盖19 个少数民族;截止2019 年12 月,云南省各级非遗传承人共有3964 人,包括国家级125 名,省级1016名,州市级970名,县级1853名,涉及彝族、傣族、白族、藏族、壮族、苗族、回族、佤族、纳西族、拉祜族、傈僳族等20 多个少数民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涵盖了所有的非遗项目类别。①肖远平,柴立主编.少数民族非遗蓝皮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2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8

云南省在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遗方面成效显著。第一,保护工作有章可循。2000年5月,云南省颁布了《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保护民间传统文化的地方性法规。2013年6月1日,云南省正式生实施《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2018 年1 月印发《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工作的意见》(云政发[2018]6号)。此外,云南省许多州市还制定了更为具体的保护计划、管理办法和补贴措施。第二,出版民族典籍和文献资料。2009年9月,云南省民族古籍办对云南省非遗进行大摸底和汇总,编辑出版了《云南民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目提要》、《云南少数民族古典史诗全集》。从2010年起,云南省政府以及各州市,投入大批非遗专项保护经费。编纂完成《云南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文献典藏》10卷本大型套书,收录了彝、傣、白、壮、瑶、傈僳、阿昌、佤、基诺、怒等少数民族中流传的文献典籍40 余部,总计1200 余万字。各州市也同时编辑出版了许多典籍文献,如楚雄彝族自治州出版《彝族毕摩全经》106卷,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出版《红河彝族文化遗产古籍典藏》20 卷120部。第三,完善各级名录体系。云南省自1999 年起,五次逐级申报认定,建立了四级非遗保护名录,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遗活动一波接一波,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机勃发。第四,传承人队伍建设得到加强。2009年出版的《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收录了230 名非遗传承人。之后,在各级政府主导下,全省多次开展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云南省给予传承人每年国家级20000元、省级8000元、州市级2000元的补助,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交流、研讨、带徒授艺、传习活动。同时依托高校,开展传承人及业余骨干培训。例如,云南艺术学院截止2019年的五年间,共举办研培班11 期,培训学员600 多人。第五,扶持少数民族艺术创作。云南省将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加大非遗经费的投入力度。第六,学校传承成效显著。云南高校在少数民族非遗的保护中发挥了中坚作用。如前所述,高校依托优秀教学、科研人才,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各类文化传承人才。近几年来,少数民族非遗进校园工作也取的明显的效果。

(二)云南非遗保护、传承的困境

因为各方面原因,云南“非遗民族文化”工作保护、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第一,少数民族非遗呈下降趋势。云南省2014年第四批国家级少数民族非遗数较2006 年第一批减少了20 项,少数民族非遗从占比97%下降到73%,涉及少数民族从16个减少到9个。第二,“非遗民族文化”特色逐渐消失。云南城镇很多少数民族不会说本民族语言,不认识本民族文字;年龄30岁以下的少数民族基本上不穿戴本民族的传统服饰。少数民族非遗越来越呈现出功利性色彩。第三,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老龄化问题普遍。传承人是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关键力量,但是,云南省命名的非遗传承人平均年龄已达65岁,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习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工作青黄不接。第四,少数民族非遗进校园困难重重,缺乏统一部署,经费支持不足,教材开发深度不够,已开发的教材系统性和科学性较低。

以丽江纳西族东巴文化为例:东巴是东巴文化的传承人,历史上曾经到数千人之多,而“目前影响了纳西族精神和物质生活千百年的东巴文化在面临着全面衰落的危机,最大的危机是真正知识渊博的东巴目前已经寥若晨星,且在不断减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东巴文化研究所先后聘请了11位在全县学识最高的东巴,迄今已经全部去世。直到2000 年之前,这些东巴没有培养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东巴传人……在商品经济的潮流中,更多的人们只是把东巴文化作为一种商品来高效的使用、兜售,而不想做多年冷板凳,下功夫学习东巴的各种技能和博大的知识。……属于东巴教一支的那纳人(摩梭人)巫师达巴也几近绝迹,据调查,目前能咏诵并解释达巴经典,主持仪式的已只剩两个人。”①杨福泉,2005,论少数民族本土文化传人的培养——以纳西族的东巴为个案,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第3期.这样的局面若不迅速改观,将随着这些民族历史文化传承人的作古,他们所代表的文化将难以再见天日。

对于云南少数民族非遗面临的这些问题,必须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出发,从高度和深度方面思考研究,联系我国事业的各个方面进行互动,创新多种形式和路径,实现“非遗民族文化”新的发展,加以解决。

二、云南乡村旅游发展的困境

乡村旅游,依托农村区域的生态环境、农业景观、社会人文资源等,拓展开发观光娱乐、休闲度假等项目,满足旅游者放松心情、寻找野趣的需要。现在,我国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产品供应的重要类型,尤其以短途、低价、唤起乡村记忆和特色美食及节庆体验等特点深受城市居民的喜爱。但云南地区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制约了乡村旅游发展。

(一)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特色不足、开发深度不够

云南很多的乡村旅游发展出现同质化的原因就是没有事先做好规划,一哄而上、照搬照抄其他乡村的发展模式,缺乏自身特色。数量上虽然增长较快,但质量堪忧,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经营理念上缺乏全方位思考,对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把握不足。乡村旅游产品对区域自然和文化资源依赖程度较高,因此在同一区域开发时,难以避免会出现同质化现象。还有一些乡村旅游开发出现了城镇化氛围过浓以及旅游产品商业化程度高的问题,缺乏应有的特色,无法为顾客提供适宜的旅游产品。究其原因,是上一级政府组织对乡村旅游开发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市场主体的实力差,缺乏统一有效的组织,导致了旅游项目的开发缺乏特色。

云南很多乡村旅游地仍停留在粗放型发展阶段,开发深度不够。目前,云南很多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还停留在休闲观光层面,重视自然生态资源的展示,缺乏文化的融入,导致乡村旅游产品缺乏足够的文化内涵,开发深度不够、体验性差,无法打造特色突出的差异化和品牌化产品。另外,乡村旅游发展中对乡村传统文化和民俗资源的开发、保护与传播不足。很多乡村花大力气对当地文化进行了挖掘和展示(静态),表面上看是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文化进行了充分的保护,实际上不注重文化的活化利用,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够,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云南乡村旅游还需要在特色化、差异化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上下工夫。

(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乡村旅游营销宣传效果不佳。

游客在乡村旅游体验过程中,除了观光、休闲和娱乐体验,还要有吃、住、行、购等其他环节体验,各环节的发展概况形成“木桶效应”:几大要素协调发展,能共同为游客提供完整的旅游体验,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短板,就会影响游客体验,结果就会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云南相当比例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远落后于城市和发达的乡村地区。有些乡村旅游发展起步晚,基础差,组织程度不高,乡村旅游的配套设施不够健全,难以满足游客需求,继而也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在目前乡村旅游发展遍地开花的背景下,“酒香也怕巷子深”,乡村旅游的宣传促销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目前信息化程度较高、网络信息化碎片化等背景下,传统的旅游营销宣传方式(如报纸、广播、电视口碑营销等)已经不能满足乡村旅游的推广需求,需要应用现代化、多渠道的宣传推广方式,如微信、微博、抖音、网红等,还需要结合节庆营销,不断引爆热点,强化乡村旅游营销宣传的效果。

(三)云南高寒山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困境

云南高寒山区的乡村旅游发展相对更加滞后,大多是村庄和村民根据获得的相关信息自发投资的,比较急功近利,带一定的盲目性。所开发的旅游产业内容品质不高,更多是利用当地的自然风光和当地民族文化吸引游客。高寒山区自然风光随着四季更替、气候变化等发生变化,有的时节吸引力会减弱。比如云南一些高山草场,面积不大,没有像北方大草原那样的魅力,雨季、冬季显得比较冷清。地方民族文化的利用确实是重要着力点,但村庄和村民各自为战,对民族文化的利用只是一般性经验的开发。民族文化本身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但要达到一定的高度、规模和品质,还需要乡村旅游业的进一步升华,只是平时生活中的一些表现,并不足以真正深刻地表现出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形成的局面就是客源不稳定,短期“火”一头后大都回落。

云南高寒山区乡村旅游经营模式单一,缺乏整体规划性和专业性。目前,云南高山旅游还没有进入专家的视角,大多没有深入调研,没有进行整体规划设计,规模小,还没有形成专业化的经营模式,旅游产业的各个环节不统一、不协调。

云南高寒山区乡村旅游的经营者缺乏较好的旅游经营专业知识,管理不严谨,对细节不重视。乡村旅游的管理人员大多是本地人员,并且很大一部分都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他们对旅游行业最新的发展方向了解程度有限,不能及时调整经营发展策略,不利于当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需要专业的团队进行宣传,否则即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也不为大众所熟知,这便造成了旅游资源和信息之间的不对称,不利于将旅游资源转变成为经济价值。乡村旅游属于服务业,是否能提供优质专业的服务,让游客开心地到来、满意地离开,是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就目前的情况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回流农民工,他们在上岗之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服务培训,服务意识不强,这都会影响游客的体验感,进而影响该地的口碑。比如,民宿问题,服务不到位,游客体验感差,生活用品质量不好,蚊虫、灰尘、牲畜粪便异味等等。为此,导致了高寒山区旅游生命周期缩短,持续性发展降低。

如何突破非遗保护、传承困境,如何突破乡村旅游发展困境,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发展的观点,我们可以通过非遗传承与旅游发展的互动,获得和创造两者创新发展的条件,从而开创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三、“非遗民族文化”传承与旅游业发展在互动中创新

“非遗民族文化”和旅游业在乡村逐渐走向互动融合是大趋势,两者之间相互作用,旅游业利用“非遗民族文化”资源取得经济收入,又推动着“非遗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促进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一)互动的本质是人们在创新关系

1、关于互动的基本理论

互动理论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21世纪来仍然是有很大影响的社会理论流派。互动理论认为,社会不过是人们的互动行为模式化了的互动。“模式化”的内容扎根于人头脑中,表现为人们的“角色互动”行动中。个人与他人结成有多少种互动关系,对个人来说,就有多少种“社会”。因此,在互动理论看来,社会是具体的、微观的。社会变迁,是人们的“需求”、“动机、价值观念”以及人们的社会行为发生变化,导致原有的“互动模式”的内容发生变化。布鲁默认为互动主要是人们在创新关系。

因此,“互动”理解为“社会互动”,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背景下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等在心理、行为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其中,重要的内涵,就是社会相互作用。在这个基础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民族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的“互动”还特别指向具有时代意义的内涵和本质:(1)基本内涵:社会相互作用或者社会交往;特别内涵:事物之间联系联络、交流信息、表达情感态度、情意碰撞融合、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助力成长、促进共同发展、实现事物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以此形成一个新的发展动力、形成新事物的活性动态过程;(2)互动的本质是社会的人们在充分开放下创新合作关系,开放是基础,创新是关键,合作是互动过程,共同发展是目的和意义,具体形态是一个隐性和显性的动态,即双方或者多方积极主动地联络、交流、合作、融合。无论是互动的形态,还是互动每一过程、阶段,都在寻求创新关系,创造发展的条件。社会互动是人类存在的重要方式,与其他动物间的互动相反,人类互动是有目的和意义的,人类互动是在创新关系中得到新的发展。

2、辩证的互动

互动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运动、联系、变化、发展的观点。辩证的互动,就是对静止、孤立地看待事物的否定,它包含合作与竞争、和谐与冲突、强制与顺应,是矛盾统一体,是事物各方面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正面看,辩证的互动呈现联络、交流、合作、融合、发展的形态。开放是互动的前提,和谐与发展是互动的目的。积极主动是互动的重要特征,要求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互动关系。矛盾分析法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在互动中,不能回避矛盾和问题,是更加能够发现存在的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比如,在“非遗民族文化”与旅游互动中,某一项非遗项目,其内核是什么,保护什么,坚持什么,创新什么。不少关于非遗旅游的文献中都谈到过度开发、过度商业化问题以及非遗保护形式主义问题。只有从矛盾双方全面考察事物互动的各方面的问题,才是正确的互动观。

(二)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在互动中获得创新发展的动力

1、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是一种共生互动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这要求我国的乡村振兴工作,必须从乡村现实的社会存在出发,即从从乡村的实际情况、发展要求出发。要实现云南“非遗民族文化”传承和旅游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就要正确把握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互动关系,以及文化的作用。民族经济与民族化文化是一种共生互动的关系,这种互动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民族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影响,民族文化的进步离不开民族经济的推动,离不开民族文化的经济化。民族经济与文化的功能是多层面的。民族经济对民族文化产生作用的同时,民族文化对民族经济也产生效应,发挥稳定或制约社会的功能作用。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民族文化会在社会各领域中与经济发生互动,民族文化已经成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民族文化也会因民族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进步。

2、文化动力思想

文化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蕴含着人类的思想智慧、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第二,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第三,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第四,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量。怎样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下正确挖掘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发挥民族文化对民族经济发展推动作用,在民族经济取得良好发展的同时,对民族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只有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文化生产力,带来经济效益,才能有更多的资金反过来用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①贾银忠主编.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11

四、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非遗民族文化”传承和旅游业发展在互动中突破困境,创造文旅融合新局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没有互动交流,就没有融合发展,互动是融合的逻辑起点,并贯穿融合的整个过程。当今时代更新之快,远超过去任何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某一种形式,某一种模式,都会很快被取代。文旅融合本身是一个不断变化递进的过程,文旅产业随时都可能走入低谷,这需要我们要找到不断打开新局面的方法。只有在互动中,才能做到从实际出发,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云南文化、旅游“双强省”建设需要构建文旅互动交流新局面

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实施文化、旅游“双强省”建设战略。云南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神奇美丽的山川乡土是云南吸引世界的重要名片,这两张“金字招牌”的互动,营建着云南发展的美好画卷。2021年2月9日,云南省政府公开《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全产业链重塑旅游业发展新优势,以文化和旅游、康养和旅游深度融合为重点……”。2022年4月27日,《云南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发布,要求“加快旅游强省建设……着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使云南旅游成为引领全国旅游发展创新的一面旗帜”,旅游业发展目标要求“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动云南成为人人向往的健康生活目的地。”2022年5月27日公布的《云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全面建设文化和旅游‘双强省’”、“建设文化旅游带”、“加强文化产业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传承和利用”、“锻造文旅融合新业态新产品”、“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提高文化和旅游开放合作新水平”,对文旅融合发展做出规划举措,文旅互动交流、融合发展成为云南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文旅融合从文旅互动开始。乡村振兴必然要求激发乡村人、财、物等各方要的活力,要求乡村走向更加开放,乡村的自然要素、社会要素、政治要素都要纳入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的大轨道,新时代下一个闭塞的乡村谈乡村振兴是不可能的。乡村要想方设法“走出去”,也要想方设法营造吸引力创造“走进来”的局面,这就要求创造新的互动关系。其中,包含着创新文旅互动关系。文旅互动是一个互动核心,围绕这个核心,由各种不断建立的众多具体互动关系给予支持和架构,从而形成以文旅互动为核心的互动关系大集合,实现和谐发展。云南的“双强省”建设本质上就是要求我们创造文化和旅游、地方和外部世界的互动发展的良性循环局面。《云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的“锻造文旅融合新业态新产品”,必然是在文旅互动关系基础上的“锻造”。

(二)“非遗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的互动关系

“非遗民族文化”与旅游之间是相互促进、互为支撑、协同发展的关系,云南乃至全国各地开展了较多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并取得了一些工作成效,在实践中说明了这一关系。

1、“非遗民族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的可持续竞争力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关于乡村旅游的专门研究起步比较晚,只有30 多年的历史,对乡村旅游的研究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认识不一。综合学者们的研究,乡村旅游的概念,至少包括这几个内容:

(1)发生在乡村区域,有显著区别于城市的乡村性景观资源:乡村聚落景观、乡村文化景观、乡村经济景观和乡村生态景观;(2)以乡村民族文化为灵魂,独特的乡村旅游文化内涵是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魅力所在;(3)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充分体现“住在农家、吃在农家、干农家活、购农家物”的旅游文化特色。

乡村旅游的模式有:(1)城市依托型:环城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2)景区依托型:景区周边乡村旅游发展模式;(3)产业依托型:特色庄园乡村旅游发展模式;(4)历史文化依托型:古村古镇乡村旅游发展模式;(5)民俗依托型:乡村文化活化与社区发展模式;(6)创意主导型:传统民间艺术助推乡村旅游发展模式;(7)科技依托型:科技引导现代乡村旅游发展模式。①冯年华等.乡村旅游文化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7

从上面乡村旅游的概念和模式中,也可以看出一点,乡村旅游受制性非常明显,再加上历史因素、地理地域因素、交通因素、开发者和经营者因素、季节因素、常见自然灾害因素等,导致了许多地方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热上一阵后就走下坡路了。怎样才能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良性发展呢?必须找到云南乡村旅游的重要竞争力。那就是云南民族文化,只有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才能长期吸引游客,只有经营者、地方民族文化和游客发生持续的互动,才可能留住游客,保持客源。非遗传承了民族血脉,是老字号文化的核心资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以非遗为核心形成的系列“非遗民族文化”,不但独具特色,其本身作为非遗的价值,融入旅游产品开发中能够进一步提升旅游的内涵及体验价值。

2、乡村旅游推动“非遗民族文化”振兴

“社会发展的根脉是乡土文化,乡土文化也是乡村旅游的灵魂。”①胡晓玲.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12云南少数民族非遗多在乡村。非遗传承、发展的地区,申报非遗的地区,“非遗民族文化”是当地乡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优秀文化中的典型。保护和传承非遗的最好方式是利用它的经济价值,也就是实现非遗的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统一,其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发展旅游。在市场化的大趋势下,由于受到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影响,乡村逐渐空心化,乡土文化逐渐走向消亡。而通过不断发展旅游业,“非遗民族文化”的价值能够得到重新发掘,通过文化产业、乡村旅游的手段实现转化及再生产。现在云南各个地方,申报非遗的工作得到高度重视,成为一个发展地方经济、打出地方名片的重点抓手,而其中的推手,正是云南旅游业发展的高热度。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深深影响着“非遗民族文化”发展的活力。古往今来,文化传播载体众多,旅游虽不是文化传播的唯一途径,却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非遗民族文化”传承和旅游业发展的互动价值,就是通过二者的相互作用获得创新发展条件,“非遗民族文化”得到较好的保护、传承和发扬,旅游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最终走向文旅深度融合,为云南乡村振兴开创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共生发展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云南少数民族民族
我们的民族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画报(2021年11期)2022-01-18 03:15:40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画报(2020年12期)2021-01-18 07:19:20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 02:03:16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多元民族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8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4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