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技术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的作用和应用探究

2023-08-13 02:16:28刘国臣姬生平
种子科技 2023年13期
关键词:植保技术无公害蔬菜

刘国臣 姬生平

摘    要: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态意识得到提升,在生活中更加关注饮食健康。蔬菜作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种植方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关乎人们的身体健康。无公害蔬菜安全生产是公众比较关注的话题,由于无公害蔬菜在种植生产中涉及复杂的工艺,技术难度较大。基于此,文章探索了植保技术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的作用和应用方式,以期有效提高无公害蔬菜生产整体质量,扩大无公害蔬菜的种植规模,促进农业发展。

关键词:植保技术;无公害蔬菜;生产种植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13-0099-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63       文献标志码:B

无公害蔬菜是高品质、无污染的食物,受到消费者的一致认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无公害蔬菜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应基于不同区域的特点扩大无公害蔬菜种植规模,创新和优化技术形式,有效推动蔬菜绿色生产,提高植保技术水平。随着无公害蔬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很多细节性问题日益凸显,其中病虫害防治已经成为难点和重点内容。有效推动植保技术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其整体产量,而且能够有效提升其生产品质。通过检测可以发现,无公害蔬菜所含有的营养元素高于普通蔬菜,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以及营养均衡的重视,未来无公害蔬菜生产将成为市场消费的主流趋势,在此背景下,不断推动植保技术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的应用,可以为高品质无公害蔬菜生产提供保障。

1 无公害蔬菜概述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升,其健康意识以及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但很多人仍然难以区分有机蔬菜、绿色蔬菜以及无公害蔬菜,这几种不同类型的蔬菜虽然都属于健康蔬菜的范畴,但是其本质却存在明显区别。有机蔬菜是由其生产方式决定的,符合国家对蔬菜安全生产的标准。绿色蔬菜是未施用化肥和农药的天然类型蔬菜[1]。无公害蔬菜生产是基于绿色生态发展逐渐发展而来的一种产业链。

2 无公害蔬菜生产现状

2.1 植保技术不发达

当前在蔬菜生产过程中,病虫害的出现是困扰种植户的首要问题,由于病虫害种类较多,应用植保技术还无法有效防治病虫害。在无公害蔬菜生产过程中,对于施用农药有着严格的标准,需要检测、认定蔬菜中残留的有害物质及农药,如果其中检测的数值超标,将不符合无公害蔬菜的标准,导致很多种植户放弃了施用农药防治病虫害的解决路径,这也使一些病虫害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在无公害蔬菜种植生产中,当前的技术手段无法完全不施用农药,农药仍然是生产作业中非常重要的辅助方法之一,不能完全实现无公害蔬菜生产,因此就需要不断优化、完善植保技术[2]。

2.2 农业技术不完善

虽然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大多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生产者的思想较为传统,农业技术发展存在很多问题,在技术方面无法得到转化升级,无公害蔬菜生产质保问题有待解决。有些地区无法完全适用统一的植保技术;有些地区受气候、地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无法有效应用农业植保技术;有些地区在应用农业植保技术方面存在生搬硬套的现象,不善于总结农业生产技术经验。

此外,我国农业技术人员存在一定的缺口,很多青年人士不愿意参与农业生产,导致缺乏优秀的技术人员来规范应用植保技术,致使农业发展出现各种问题。当前农业技术人员正处于更新换代阶段,技术人员的接替是关乎农业技术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因素,应予以重视[3]。

2.3 对新技术缺乏支持

很多地区对无公害蔬菜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由于无公害蔬菜是一种新型农产品概念,一旦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对无公害蔬菜缺乏支持,便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

在无公害蔬菜生产过程中,一些乡镇地区通过各种方式宣传植保技术,但缺乏对农业种植户生产的现场技术指导,很多无公害蔬菜生产仅停留在概念中,真正的技术要点无法得到宣传和普及。人们对无公害蔬菜生产缺乏正确认识,致使无公害蔬菜植保技术无法得到有效推广,在应用植保技术的过程中面临着重重阻力,而且相关人员对该项技术的种植研究缺乏深度,很难融入新的生产思维取得技术突破。

2.4 安全生产问题显著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导致人们的思想出现了一定变化,一些种植户在无公害蔬菜种植过程中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在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系列安全生产问题。一些种植户为了提升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安全生产过程,如为了能够提高蔬菜质量而施用大量农药,这种生产方式是一种惰性思维,会对无公害蔬菜生产环境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影响无公害蔬菜的整体质量,甚至会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从技术方面分析,一些无公害蔬菜一旦产生抗药性,农药在生产中将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为后续无公害蔬菜生产带来可预见性困难,会对整个无公害蔬菜产业链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4]。

3 植保技术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的作用

3.1 改善蔬菜生产环境

生產无公害蔬菜在选择土壤方面有相应标准,在生产中加强水土资源管理,能够有效保障蔬菜生产的用水安全,避免污染水源。对于不同品种的蔬菜,要结合其生长特性改善周边生产环境,保障各项指标都符合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需要。在灌溉系统中结合高科技灌溉技术保障蔬菜用水,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这对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还要结合不同的生产地区重点培养一批有能力的龙头企业,树立良好的种植榜样力量,在其牵头作用下优化改良蔬菜生产环境[5]。

3.2 提升蔬菜生产质量

植保技术是以物理防治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为核心的农业生产技术,在生态理念影响下,不仅能有效提高蔬菜品质,还能增加蔬菜产量。通过不断优化植保技术,可以提高蔬菜种植效率,在防治过程中提高蔬菜抵御病虫害的能力,物理防治技术与生态防治技术在某些环节存在一定不足,需要通过应用不同防治技术,提升植保技术水平,使植保技术能够全方位作用于无公害蔬菜生产环节中,体现出物理防治技术与生物防治技术的特性,有效改善无公害蔬菜的生存环境。在蔬菜生长过程中,应用不同的技术针对性防治病虫害,进而达到抵御病虫害、促进蔬菜生长的目的[6]。

3.3 降低蔬菜病虫害发生概率

有效应用植保技术可以大大降低无公害蔬菜病虫害发生概率。在传统蔬菜栽培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应用化学农药,因此无法有效提升蔬菜生产量。但应用化学农药,蔬菜会对农药产生较强的依赖性,虽然短期内能够保护蔬菜不受病虫害侵袭,但是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这与现代社会所倡导的绿色发展理念相背离。

在无公害蔬菜生产过程中,应用植保技术可以减少施用化学农药,在预防阶段采取相应的生态措施,以减少化学农药残留量,有效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价值。

4 植保技术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的应用

4.1 优化种植条件

4.1.1 科学合理选择种植区域

生产无公害蔬菜对生长环境与种植条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蔬菜种植者需要选择好的种植环境,在种植和管理无公害蔬菜中采用现代化农业植保技术,优化蔬菜管理措施,扩大蔬菜种植面积,进而保障无公害蔬菜获得理想的产量。农业种植者需要结合植保技术的具体运用特点,采用科学的方法选择种植区域。农业种植者要检测种植土壤,挑选土壤结构优、肥力高且没有受到污染的土地作为种植无公害蔬菜的区域。

与此同时,蔬菜种植者要从不同类型的蔬菜生长特性入手,选择水分充足的土壤区域展开种植,提高蔬菜适应土壤的能力。为了促使无公害蔬菜正常生长,种植者要对种植区域的农业灌溉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结合蔬菜种植对水分的实际需要,构建良好的农业灌溉系统,为蔬菜提供充足的水分,让蔬菜生长势头更好。

4.1.2 改进蔬菜种植模式

蔬菜种植者在无公害蔬菜种植中,要综合蔬菜的种类、生长周期、培育方式等特点,及时优化和改进蔬菜生产模式。种植者要按照种植地的土壤结构和灌溉条件,将植保技术作为核心内容,构建合理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模式,面对不同的种植条件,要采用有效的措施。使用大棚种植,运用有机无土栽培方法,从而降低蔬菜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与此同时,种植者可选择多种灌溉方法,包含膜下滴灌、渗灌等,确保蔬菜土壤环境良好。面对露天蔬菜种植,种植者要使用喷灌的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省水资源,进而提高蔬菜种植区域的灌溉率,让无公害蔬菜更快、更好、更健康地生长。

4.2 无害化育苗

在无公害蔬菜种植过程中育苗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环。在育苗过程中,种植者要采用无公害方式处理种子和育苗土,从而有效消除其中所携带的病菌,减少农药施用量。在无公害处理的过程中,可运用物理植保技术,其具备的良好的杀菌效果,可有效灭杀种子、育苗土中的病菌,提高无公害蔬菜的种植效率。在采用物理植保技术的过程中,要结合静电、等离子,让等离子可以在静电场的助力下,牢牢地附着于种子表面,逐步渗透到种子表层中,让细菌失去活性。育苗土要利用电处理的方式,消除土壤中的细菌,做好无害化处理工作。

4.3 优化田间管理结构

4.3.1 种植管理

首先,要采用现代化农业技术监测系统,动态化监测蔬菜的生长态势,利用系统传感器详细记录蔬菜生长情况。其次,要结合蔬菜生长特点,科学开展灌溉、除虫工作,防止蔬菜生长受环境影响。再次,在蔬菜种植管理中,如果种植者发现病虫害,需要立即采用有效的管理措施防治病蟲害。

4.3.2 施肥管理

无公害蔬菜生产过程中运用植保技术时,科学施肥可以进一步优化土壤环境,提升土壤肥力,从而提高无公害蔬菜产量与质量。如果施肥方式不合理,就会产生烧苗问题,直接影响蔬菜品质和产量,所以要科学、合理地施肥。

4.3.3 采用有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方式

在施肥过程中,有机肥能为蔬菜带来更多、更好的养分,可以有效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透气性、透水性。因此,在种植无公害蔬菜前要一次性施足有机肥,协调土壤中的水分、空气、肥力,促进蔬菜良好生长。

4.3.4 测土配方施肥

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测土配方施肥同样是施肥中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实际的种植情况开展施肥工作,将有机肥作为基肥,在产前增施微量元素,有针对性、目的性地追肥,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4.3.5 叶面施肥

在无公害蔬菜生产过程中,叶面施肥可以提高蔬菜根部的营养水平,提升无公害蔬菜的产量和质量。无公害蔬菜生产人员能够在前期为蔬菜喷施氮肥,给蔬菜带来充足的营养。在蔬菜种植中后期追加磷肥,促使有机质转移至生殖器官。喷施硼肥可以促进无公害蔬菜能够更好地生长。

4.4 病虫害防治技术

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应以物理防治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为主,以化学防治手段为辅,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减少给蔬菜环境带来的污染,从而提高蔬菜质量和产量。

4.4.1 物理防治技术

通过改善蔬菜生长环境来防治病虫害,有效抑制病虫害,为蔬菜生长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物理防治技术主要是利用光照、颜色、光线等条件吸引并捕杀害虫。例如,部分害虫具有趋光性,可在种植园中设置聚光灯,吸引此类害虫并集中捕杀。在防治病虫害时,物理防治技术能够减少农药施用量,从而保证蔬菜质量。

4.4.2 生物防治技术

引入害虫天敌防治病虫害。利用生物防治技术,防治虫害效果较好,能够保证蔬菜种植地不受污染。为了有效预防害虫给蔬菜带来的影响,在种植区域中投放部分青蛙,能够有效控制青菜虫以及菜蛾。在温室中放入一定量的赤眼蜂,能够有效预防白粉虱。采用苏云金杆菌能够有效预防小菜蛾、棉铃虫。但生物防治技术存在见效缓慢、效果不显著等问题,所以在使用生物防治技术过程中要结合物理防治技术,可以获得更为显著的效果。

4.4.3 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技术虽然效果较为显著、见效快,但是会残留一定的药物、破坏蔬菜种植区域环境,给无公害蔬菜生产带来一定影响。因此,种植者要尽量少用化学防治技术,在运用时要严控农药施用量,掌握科学的农药施用方法,避免影响蔬菜质量。

5 结束语

当前我国植保技术已经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为了进一步提高无公害蔬菜质量以及产量,要有效运用植保技术,主要体现在优化蔬菜种植条件、蔬菜育苗无毒处理、优化蔬菜田间管理结构、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保证无公害蔬菜安全生产效果,提高无公害蔬菜品质。

参考文献:

[1]杨晓琴.植保技术在无公害蔬菜种植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种子科技,2022,40(18):133-135.

[2]李兴鹏.论植保技术在无公害蔬菜种植中的合理应用[J].农机施用与维修,2021(8):161-162.

[3]孙青慧.无公害蔬菜生产中植保技术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9(10):21-22.

[4]卢建霖,孙媛.无公害蔬菜生产中植保技术的应用探究[J].农业与技术,2018,38(8):58.

[5]韦庆明.植保技术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的作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5(18):60-61.

[6]张俊民.植保技术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的作用[J].北京农业,2015(3):114.

猜你喜欢
植保技术无公害蔬菜
植保技术推广现状及相关建议
植保技术在小麦高产栽培中的应用探讨
论农药危害性及绿色植保技术
农业与技术(2017年8期)2017-05-20 12:41:14
泸西县中枢镇无公害蔬菜生产发展现状与对策
初探无公害果蔬中植保技术的应用
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管理探析
关于园林设计中的绿色园林植保技术的主要应用
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浅谈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浅谈植保技术应用于小麦高产攻关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