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提质增效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研究

2023-08-13 02:16:28张国梧李荣
种子科技 2023年13期
关键词:提质增效栽培技术马铃薯

张国梧 李荣

摘    要:在农业发展背景下,马铃薯等经济作物备受人们关注。与其他作物相比,马铃薯适应性强、营养价值高,种植范围较广,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为此,要求种植人员引入先进的栽培技术,通过优化管理形式、科学选种等方式,增强马铃薯的病虫害抵抗能力,提高产量。文章重点围绕马铃薯提质增效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研究,以此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提质增效;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13-0050-04       中国图书分类号:S532       文献标志码:B

马铃薯俗称土豆,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属于北方重要的农作物种类。为提升马铃薯种植产量,帮助农户保障成本和经济效益,要求各地区加大对栽培技术的研究力度,降低外在因素对马铃薯的影响。由此可见,围绕马铃薯提质增效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研究,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马铃薯提质增效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1 选地整地

土壤是马铃薯汲取营养成分的主要来源,因此为确保马铃薯种植效果,农户需科学选地,尽可能选择土壤营养成分较高、肥沃、光照条件适宜的区域,以此减少外在因素对马铃薯种植的影响,为马铃薯种植营造良好的外在环境。选地之后需科学翻耕,保障土壤的松软度。在具体种植工作中,要求种植人员应将翻耕深度控制在30 cm以内,以27 cm为最佳,以此提升土壤的透气性,促使马铃薯在生长期间能更好地吸收水分及养分,为高效率发芽和生长提供保障[1]。

1.2 科学选种

选种是减少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病虫害影响的关键环节之一。马铃薯品种众多,需优先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高产早熟的类型。在确认品种类型之后,要挑选种薯,确保其表面不存在发黑、病斑等情况,这是保障提质增效的关键。

1.3 种薯处理

一方面,种植人员应该将种薯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温度需控制在13~16 ℃,并满足其光照需求,必要时可借助技术调控周围环境,防止由于温度、光照不足降低出芽率。另一方面,在马铃薯发芽,且长度为2 cm左右时,要立即开展切块处理。技术人员应提前将刀具浸泡在0.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时间为4~7 min,使刀具表面不存在细菌。之后结合出芽状况切块,切割过程中需注意对创面区域大小的管控。每1个切块必须有3个左右的芽眼才能够满足切块标准。结合现阶段种植经验来看,切块大小应为25~35 g。在种植前还要对种薯进行拌种处理,防止其长期在潮湿环境下发生腐烂,为后续幼芽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提升种植质量。在播种前2~4 d,种植人员应继续使用高锰酸钾维持种薯的质量,并运用根肽、滑石粉等材料拌种,之后将其放在通风区域完成晒芽[2]。

1.4 合理播种

马铃薯生产要想提质增效,必须针对栽培程序开展研究。一般来讲,因地制宜、种植密度等都是影响栽培效果的因素。例如对于丘陵等区域,由于设备运用方面存在局限性,种植人员可选择人工处理的方式开展播种管控。此外,播种过程中,温度要保持在10 ℃左右。由于马铃薯播种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为此在种植过程中,要规划密度,结合温度、湿度等条件设计垄宽,通常为65~75 cm,2个植株间距应为23~26 cm。若每个田垄中需种植2行,则田垄之间宽度应为70~90 cm[3]。

与此同时,为确保播种更科学合理,在种植期间,相关种植人员还要充分考虑种植当地的气候条件,保障种植期间不会出现低温等情况而影响马铃薯的产量。

1.5 田间管理

在马铃薯栽培期间,相关人员必须重视田间管理工作,以此保障马铃薯能够拥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实现高质量生长。

1)水分管理。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对营养成分的要求较高,为此不仅需要增加氮肥,还要施加钾肥,以满足马铃薯对养分的需求。为确保提质增效,不仅要运用施肥的方式提升土壤的养分,还应在栽培期间及时进行松土及除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施肥的作用。施肥深度应控制在15 cm,且当幼苗出芽率达到85%左右时,需加大施肥力度,并借助喷洒药剂的方式提升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效果。追肥时机的选择很重要,每公顷要添加氮肥270 kg左右,在氮肥撒入田地之后,要立即浇水,为氮肥能够迅速被吸收提供条件。花期之后,还要添加草木灰和硫酸钾,防止农作物在后续生长过程中出现早衰现象[4]。

2)科学放苗。受周围环境因素影响,出苗质量会有较大差异。为此,种植人员应在播种之后检查出苗效果,及时查缺补漏完成放苗处理。种植户可以打开地膜并在上方设置不同的小孔,以调节温度。在开孔放苗期间,要时刻关注种植地的天气变化,若外界的整体气温偏高,可选择在早晨进行放苗处理,严禁因阳光直射致使地膜温度过高,对幼苗造成损伤,降低放苗的质量和效率。

3)化学除草。杂草数量较多时会与马铃薯争夺营养成分,对马铃薯后期生长十分不利,为此处理杂草十分关键。随着人们使用药剂的比例日益提升,很多杂草抗药性明顯增强。为此,在清理杂草期间,马铃薯种植管理人员要有规划意识,合理选择较适宜的除草剂以及除草手段。结合现阶段的数据来看,工作人员应该运用封闭除草的方式抑制杂草生长,还可运用绿麦隆等药剂。在幼苗生长到5 cm时,需要结合杂草数量和状况,配合施用不同类型的除草药剂,降低杂草对农作物的影响,提升除草效果[5]。

4)打花梳枝。马铃薯在生长中的分枝数量会越来越多,为此,氮肥的施用量要十分精准,否则会导致新枝数量较多,降低根部的发育质量。种植人员需及时做好梳枝工作,并强化通风效果。具体工作中,种植人员可在花期完成打花,从而减少营养消耗,保障营养成分充足。

1.6 及时收获

马铃薯生长至成熟期之后,种植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收获工作,防止马铃薯出现腐烂情况。通常若90%的马铃薯枝叶枯黄,则很容易出现枝茎分离,此时种植人员便可以在晴天完成收获,以此保障高产[6]。

2 马铃薯提质增效高产栽培中病蟲害防治技术要点

马铃薯在生长阶段会出现较多病虫害。为确保马铃薯产量和质量达到人们预期,必须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遵循马铃薯生长规律,落实较为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操作,进而提升病虫害防治成效。在尽可能减少病虫害的同时,为马铃薯的健康生长提供保障。

2.1 马铃薯病害

1)晚疫病。晚疫病一般以孢子形态为具体表征,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在病菌附近500 mm内会存在一定的病菌孢子,这些病菌孢子会在短期内对马铃薯产生不利影响。与其他病害类型相比,晚疫病适应性较强,在高温、低温恶劣环境下都能够生存,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马铃薯出现晚疫病之后,根茎颜色会变深,且叶片呈现枯萎状态,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下,叶片会逐渐变为灰色,对马铃薯生长十分不利。为进一步加强晚疫病防治效果,技术人员需强化田间管理,并运用施肥、喷洒药剂的方式缩小晚疫病的扩散范围。为有效控制晚疫病扩散,相关人员应该及时定位病害区域,并且快速将病株带离田间,确保其他健康植株不会感染。通常情况下,晚疫病主要发生在7—8月,技术人员可运用75.8%浓度的粉剂防治。应科学使用药剂,可在使用传统药剂种类的基础上加入70%乙磷铝农药,每7 d喷洒1次,连续喷洒4次左右,能够提升防治效果。

2)早疫病。感染早疫病初期,马铃薯的叶片上会出现螺旋状病斑,此病菌会直接侵入至马铃薯植株的叶肉中,并瞬间产生大量毒素。被感染的植株叶片呈现上卷、变脆等病变特征,且随着时间发展叶片会出现早衰状态。一般来讲,早疫病主要发生在高温条件下,温度在28 ℃左右时满足早疫病的传播条件。为强化马铃薯的抗病害效果,种植人员应及时处理杂草,提升马铃薯的养分吸收效果,保障马铃薯的种植质量。也可喷洒70%的扑海因药剂1 000倍液强化防治效果。需特别注意的是,在防治期间,相关人员不可擅自喷施强氧化剂农药。

3)黑胫病。黑胫病主要为害马铃薯茎叶,属于细菌性病害。马铃薯幼苗若感染黑胫病,则难以继续生长,会逐渐变黑直至死亡。种薯若感染黑胫病,不仅会致使植株出现矮小状态,且发芽率会大大下降。为确保种植质量,在选种过程中应选择抗病害能力高的种子,并做好田间管理,合理控制温度以及湿度,加强排水效果。可运用覆盖地膜的方式保障温度适宜,使马铃薯处于正常发芽状态。对于患病植株,要喷洒浓度为0.1%的硫酸铜溶液,避免黑胫病扩散,缩小其影响范围。

4)环腐病。马铃薯花期阶段是环腐病的高发期,一般来讲,马铃薯在患病初期会自下而上出现发病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影响整体植株。种植人员需选择抗环腐病能力较强的种子,并在提高田间管控效果的同时对病株加以处理,避免影响周围其他马铃薯。在落实消毒工作期间,相关人员可借助高锰酸钾浸泡的方式完成消毒,必要时可喷洒2%的春雷霉素药剂防治环腐病[7]。

2.2 马铃薯虫害

1)地下害虫。地下害虫是对马铃薯种植影响最为严重的害虫之一,具体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地老虎。地老虎幼虫的影响范围较大,会通过啃食根茎影响马铃薯种植,使其死亡。二是蛴螬。蛴螬主要影响根茎,从源头上降低马铃薯的品质。三是蝼蛄。蝼蛄会在地下挖掘洞口,啃食马铃薯的根、茎、叶,主要借助病毒传播的方式加快植株的死亡速度。在防治以上几种害虫时,应结合周围环境以及害虫的数量喷洒50%的辛硫磷乳油,运用药剂杀虫。需保障植株的吸水性能,强化土壤的渗透效果,减少病虫害的影响,提高灭虫效率。

2)蚜虫。蚜虫对马铃薯的为害较大。蚜虫为群居动物,大量蚜虫啃食茎叶会对马铃薯产生不利影响。蚜虫的排泄物会导致叶片的表面孔洞堵塞,使茎叶变形,难以继续生长,从而降低马铃薯的产量。在防治蚜虫过程中,生物灭虫方式十分重要,主要是引入蚜虫的天敌,例如瓢虫以及黄蜂等,从源头上控制蚜虫繁殖速度,降低害虫数量。与此同时,物理除虫也十分关键,主要是指运用设置黄板的方式吸引蚜虫,集中捕杀。工作人员可运用凡士林引诱蚜虫,在数量达到一定标准之后,可喷洒药剂进行灭杀。通常情况下,灭除蚜虫药剂为5%的氧化乐果乳油,具体药量结合实际情况而定。

3)茶黄螨。茶黄螨体积较小,肉眼很难发现,经常发生在春秋季节。初期为害幼苗,使叶片变厚,甚至会使叶片处于停滞生长的状态。茶黄螨在扩散过程中会影响植物光合作用效率,使植物难以生长。技术人员可运用15%哒螨灵乳油进行防治,控制茶黄螨扩散,也可以选择2.5%的联苯菊酯乳油进行防治。在选择灭虫剂进行防治期间,相关人员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现实状况,选择较为适宜的灭虫剂,以此提高虫害防治成效[8]。

3 其他马铃薯提质增效高产栽培技术

马铃薯含有极为丰富的维生素,且营养价值较高,受到人们的喜爱。现如今,马铃薯需求量日益增加,想要实现马铃薯提质增效,相关人员必须有意识地强化农业改革,推动智慧农业建设,采取脱毒种薯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以及机械化马铃薯耕种等手段,为马铃薯种植提供保障。

1)强化农业改革,推动智慧农业建设。智慧农业是指借助仪器对马铃薯的全周期种植过程进行监测,并及时反馈数据指标,帮助工作人员加强管控,营造良好的种植环境。此外,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技术人员可在种植马铃薯之前通过分析数据预测种植产量,并调整田间管理技术,优化病虫害防治效果,为后续提质增效、增加产量创造良好的条件。

2)脱毒种薯技术。脱毒种薯技术是指种薯在经过生物技术以及物理技术等多种技术处理后,完全清除种薯体内存在的病菌。以山东种薯为例,可以运用脱毒种薯技术实现对病害的初步管控。脱毒种薯技术不仅能够有效保障马铃薯内部的水分,还有利于增强马铃薯的抗寒效果,提升马铃薯种薯的适应性。相关数据显示,运用脱毒种薯技术可以增产20%~40%。

3)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是指种植前对土壤进行采样测试,之后结合土壤条件针对性地配制化肥。运用该技术,每年只需要开展1次施肥,可以在降低施肥对土壤造成恶劣影响的同时,减少成本,保障种植人员的经济效益。根据应用状况来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以下优势。一是提升产量,减少过多施用化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二是满足我国绿色生产需求。三是运用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可以释放土壤中的钾元素,提升土壤内部有机质含量,在保障农业种植的基础上保养土地,减少土地贫瘠现象,实现马铃薯高产[9]。

4)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智慧农业背景下,水肥一体化与膜下滴灌技术的组合运用可以提升马铃薯种植品质。与传统技术相比,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可减少人工成本,提升生产管理的科学性。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技术人员可随时监测马铃薯种植区域的土壤营养状况以及温度、湿度等,并结合标准数值对比,优化种植,为马铃薯营造良好的生长条件。

5)机械化馬铃薯耕种。一是运用播种设备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施肥等工序,在降低工作量的同时,减少人工成本,提升效率。根据数据分析研究成果来看,机械化播种可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的抗旱效果。二是使用收获机提升生产效率,加快农业发展模式变革,促进马铃薯种植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三是新品种引入。以我国北方区域的山东省为例,需加大对天泰3号以及荷兰17号等马铃薯种类的关注力度,并集合信息化技术与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尽可能使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减少后期马铃薯病虫害问题,为增产增收、集约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建设向绿色方向发展。

4 结束语

马铃薯是一种经济性较强的农作物,能够为区域经济建设以及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在此背景下,要求相关部门做好技术普及宣传工作,使更多农户了解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对自然条件的需求,进而优化田间管理,针对性采取病虫害防治措施,为马铃薯提质增效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刚强,高远志,谢成虎.甘谷县希森6号地膜马铃薯复种大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园艺,2022,45(20):36-38.

[2]王军文.不同氮磷肥配施对地膜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8):107,109.

[3]何银娣,寿建尧,戚航英.马铃薯新品种“浙薯956”在诸暨市秋季种植的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22(4):81-82.

[4]张景艳.智慧农业背景下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分析[J].智慧农业导刊,2021,1(11):47-50.

[5]尹自友,李朝开,舒培凯.马铃薯新品种“云薯902”在滇西、滇南冬季高产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科技,2022(4):26-27.

[6]刘尼尼.基于智慧农业的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5):166-168.

[7]赵明,贾兰.马铃薯种植技术要点分析与推广发展探析[J].现代农业,2020(3):29-30.

[8]杨燕.旱地黑色全膜马铃薯垄上微沟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2(5):19-20.

[9]梁宏,今芝,胡卫静,等.马铃薯减肥增效技术要点[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1(6):17-18.

猜你喜欢
提质增效栽培技术马铃薯
马铃薯有功劳
定边马铃薯
陕西画报(2016年1期)2016-12-01 05:35:30
浅谈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实践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11:04:51
基于扁平化管理的精益烟叶生产模式的实践应用
对龙眼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7:46:30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7:45:48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7:30:45
新形势下基层国土资源工作提质增效的思考
企业导报(2016年12期)2016-06-17 16:22:55
胖胖的马铃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