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锐键,陈珊珊,罗育新,吴翁利
(1.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广东 汕头 515000;2. 汕头市中心医院,广东 汕头 515000)
变应性鼻炎是由过敏引起的鼻黏膜慢性炎症,虽然一般病情较轻,但目前并无彻底治愈的方法,容易反复发作,严重者可累及眼、耳、喉等邻近器官组织,影响患者生理和心理健康,导致睡眠障碍、精力减退甚至是精神疾病,生活质量降低[1-3]。变应性鼻炎根据症状和体征可归属于中医“鼻鼽”范畴,关于其发病机制则多以脏腑经络立论,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记载“鼻通肺气,其脏有冷,冷气乘于鼻,故不能自收津液”,又“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脏腑亏虚则易外感诸邪,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脾肾不足,营卫失固为本,诸邪侵袭,逆反鼻窍为标,故治疗需辨证论治,标本兼顾。近年来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应用逐渐增多,研究表明针刺治疗有利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和神经免疫应答网络,从而改善鼻部炎性症状,对病情康复和维持稳定均具有积极作用[4-5]。李岩等[6]报道鼻内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确切,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对中重度患者的疗效还有待证实。本研究观察了鼻内针刺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效果,为进一步明确鼻内针刺在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1.1纳入标准 ①满足《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年,修订版)》[7]中重度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鼻痒、喷嚏或清水样涕等症状每日累计存在时间超过1 h,同时伴眼痒、流泪或结膜充血等,发病时间≥4周/年或4 d/周,鼻黏膜见水肿和苍白,变应原检测阳性,对患者睡眠和日常生活均造成明显影响;②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中鼻鼽病诊断标准;③鼻症状总分(TNSS)≥4分;④年龄18~65岁;⑤患者精神状态良好。
1.2排除标准 ①间歇性变应性鼻炎者;②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及肺部感染、哮喘等肺部疾病者;③有头面部外伤或鼻腔手术史者;④伴感染、恶性肿瘤或其他炎症性病变者;⑤合并免疫功能障碍、精神疾病、意识障碍或交流沟通困难者;⑥伴鼻息肉、鼻中隔偏曲或鼻窦炎等其他鼻腔病变者;⑦近1个月内曾应用激素、抗组胺药或免疫调节剂者;⑧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⑨近1个月内曾参与其他临床试验者;⑩无法耐受鼻内针刺或本研究其他治疗方案者。
1.3一般资料 根据以上纳入和排除标准,于2022年6—10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变应性鼻炎患者中筛选98例进行研究,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汕大医附二伦审科(2022-55)号]。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并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19~54(31.8±8.2)岁;病程2~18(7.86±2.04)年;吸烟史13例,饮酒史9例。对照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21~56(32.4±8.2)岁;病程1~23(8.02±2.19)年;吸烟史14例,饮酒史7例。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4治疗方法 对照组按照指南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氯雷他定(成都永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618,规格:10 mg/片)10 mg/d口服,布地奈德混悬液(四川普锐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13286,规格:2 mL∶1 mg)早晚各喷鼻1次(每次每个鼻孔1喷),疗程14 d。观察组西药治疗同对照组,同时给予鼻内针刺治疗:嘱患者取端坐位,背部靠于椅背并将头后仰,操作者站于正前方,在鼻内镜引导下以0.30 mm×75 mm一次性无菌钢针(苏州医疗用品厂)刺入内迎香穴,进针方向与鼻唇沟成30°,进针深度20~25 mm,留针20 min,隔日1次,共治疗7次。
1.5观察指标
1.5.1中医证候积分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对清涕量多、倦怠乏力、食少纳呆、大便稀溏和畏寒肢冷症状进行评分,按照无到重情况分别计0,1,2,3分,各症状得分之和为总分。
1.5.2鼻炎症状评分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采用TNSS评分量表将鼻痒、鼻塞、喷嚏、流清涕按照严重程度分为5级,分别计0,1,2,3,4分,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采用鼻炎伴随症状总分表(TNNSS)评估鼻涕经咽部流过、鼻或眼痒、鼻或口腔上额部疼痛、流泪以及头痛等症状发生情况,每发生1项计1分,无则计0分,各项累计即为TNNSS评分。
1.5.3鼻腔体征评分 通过鼻内镜观察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2组鼻中隔、鼻黏膜和分泌物情况并进行评分:下鼻甲水肿并紧靠鼻底和鼻中隔,鼻黏膜表面覆盖大量分泌物,中鼻甲未显露为3分;下鼻甲明显水肿,与鼻中隔或鼻底间距减小,鼻黏膜表面可见较多分泌物,中鼻甲前端显露为2分;下鼻甲轻度水肿,与鼻中隔具有较远距离,中鼻甲完全显露为1分;下鼻甲未见水肿,鼻道完全通畅且无明显分泌物为0分[9]。
1.5.4睡眠质量评分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评估,内容包括入睡速度、睡眠时间、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助眠药物及日间活动7个项目,每项按照无、轻、中和重分别计0,1,2,3分,将各项得分相加为总分,共计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10]。
1.5.5生活质量评分 采用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调查问卷(RQLQ)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进行评估,内容包括鼻部症状、眼部症状以及非鼻/眼症状等7个维度共28项,每项按照严重程度计0~6分,将各项得分相加为总分,共计0~168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差[11]。
1.5.6临床疗效 治疗14 d后,根据《变应性鼻炎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2004年,兰州)》[9]中相关内容,记录治疗前后患者鼻炎症状和体征评分,计算鼻炎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SSRI=(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SSRI≥66%为显效,25%~66%为有效,<25%为无效。
1.5.7安全性 治疗期间均监测 2组患者生命体征,每周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及血生化,同时密切观察针灸相关不良反应(断针、晕针和血肿等)以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恶心、头晕和嗜睡等)发生情况并及时干预。
1.6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 25.0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2组比较采用2检验,独立等级资料分析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Kolmogorov-Smirnov法进行正态性检验,结果显示服从正态分布以表示,2组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同组治疗前后对比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14 d后,2组清涕量多、倦怠乏力、食少纳呆、大便稀溏和畏寒肢冷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各单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2.22组鼻炎症状和体征评分比较 治疗14 d后,2组鼻痒、鼻塞、喷嚏、流清涕评分和TNNSS评分、鼻腔体征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鼻炎症状和体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前后鼻炎症状和体征评分比较分)
2.32组PSQI评分比较 治疗14 d后,2组PSQI量表各项目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入睡速度、睡眠效率评分和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分)
2.42组RQLQ评分比较 治疗14d后,2组RQLQ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4。
表4 2组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前后RQLQ评分比较分)
2.52组治疗14 d后疗效比较 治疗14 d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84%和75.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14 d后疗效比较 例(%)
2.62组安全性比较 2组治疗期间生命体征稳定,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且未见针刺或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
中医关于鼻与脏腑关系的记载最早可见于《黄帝内经》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肺为气之主……在体则为皮,在窍则为鼻。”肺卫不固则腠理疏松,易受诸邪侵袭,致水液布津不利,气机肃降无权,逆犯于上而凝滞鼻窍。脾为肺之母,《素问·玉机真藏论》曰:“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肺金不实与脾土亏虚有关,脾气不足则气血生化无源,五脏无失养,致卫气不固,鼻窍失荣,外感六淫而发为鼻鼽。肾为气之根,《灵枢·营卫会生篇》曰:“卫气出于下焦,肾气偏弱……内而阳气逆犯,外而风寒独侵,气机紊乱,涕、嚏连作也。”肾阳不足则脾肺失于温养,水饮内停,湿浊互结于鼻窍,可见脏腑虚寒、肺卫不足为鼻鼽根本病机。
随着中医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近年来中医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其方法大致可分为内治法、外治法和中西医结合三个方面,外治法中针灸疗法占有重要地位。鼻内针刺是由刘大新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的特色取穴疗法,发挥作用的穴位为鼻丘和内迎香,根据中医理论,内迎香属经外奇穴,可清热泻火、开窍醒神。该穴与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相对应,为清阳交会、气血汇聚之处,故给予针刺治疗不仅可振奋阳气,调畅气机,以获肺气合则鼻窍通利之效,还能激发经脉气血,疏通经络,使病邪外泄缓解诸症[12-13]。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鼻丘位于鼻腔外侧壁上中鼻甲前端外上方,呈丘状突起,不仅表面分布大量血管,鼻黏膜中还有筛前神经和蝶腭神经分支穿行,割治鼻丘并离断鼻后神经是现阶段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重要微创手术疗法[14-15]。内迎香穴位于鼻翼软骨和鼻甲交界处,该部位鼻黏膜内含丰富的筛前神经和感觉神经,针刺治疗可调节神经功能,促进容量血管收缩,减少鼻腔血流量和腺体分泌,改善鼻腔通气容积,有利于快速缓解通气障碍并减轻鼻黏膜神经炎症[16]。巩政等[17]建立变应性鼻炎兔模型进行研究显示,针刺内迎香有利于抑制鼻黏膜感觉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并提高交感神经兴奋性,此外还可以神经肽Y(NPY)为介质通过神经免疫系统调节机体免疫应答,从而获得改善神经源性炎性反应和缓解鼻部症状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以及鼻炎症状和体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14 d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联合鼻内针刺治疗较单用西药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变应性鼻炎由于病情持续或反复发作,可对患者睡眠和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Liu等[18]通过荟萃分析发现变应性鼻炎患者PSQI量表中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评分明显升高,同时多导睡眠图测量结果显示睡眠效率降低,患者应用安眠药的频率增加。本研究显示2组治疗14 d后PSQI量表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入睡速度、睡眠效率评分和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与鼻内针刺辅助治疗后鼻炎症状、伴随症状和鼻腔体征改善明显有关,鼻部症状缓解后患者入睡速度更快,睡眠效率更高,有利于提升日间学习和工作效率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黄河银等[19]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变应性鼻炎患者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估,显示变应性鼻炎患者存在轻中度心理健康损害,且偏相关分析显示抑郁、焦虑以及精神病性等项目评分与症状严重程度均存在密切联系。张尧等[20]对147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变应性鼻炎对生活质量、社交活动及精神心理状态均有较大负面影响。韩娟等[21]采用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K10)评估显示约23.16%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存在心理健康障碍,K10评分与RQLQ量表评分存在明显相关性。表明随着症状严重程度增加,变应性鼻炎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越差。本研究研究对象为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患者生活质量普遍较差,治疗14 d后观察组RQLQ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鼻内针刺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可改善患者鼻部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鼻内针刺联合西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更好,但长期疗效还有待随访研究。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