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杰 胡 蓉 苏 敏
(贵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贵阳 55000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教育部下发了2020 年春季延期开学的通知[1],鼓励各个高校依托各种在线教学平台,“停课不停学”[2-4]。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内容知识点抽象、难点重点多,专业名词繁杂,给教师授课及学生学习都带来了很多困难。为不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保证学生居家期间也能正常学习,随即对该课程开展线上教学。但目前线上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平台良莠不齐,如何选择合适的线上教学手段及教学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线上教学没有课堂教学面对面交流过程,且非常依赖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如何有效监督学生的学习效果,保证教学进度合理有序进行也值得我们思考。“雨课堂”是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的一个免费教学工具[5-7]。在该教学工具下,学生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实时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有兴趣学,学得明白。因此,本研究选择雨课堂作为线上教学主要手段,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并与传统课堂教学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期为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线上教学的开展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
将2018级临床专业学生106人与2019级同专业学生106人作为研究对象,2018级以传统面对面课堂教学为主,作为对照组;2019级进行雨课堂线上教学,作为实验组。2组学生均为眼视光医学专业大一新生,在高考成绩、年龄、性别等方面无差异。
在授课前,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学任务书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①教师下载(http://ykt.io/)雨课堂PC版,导入学生信息建立雨课堂班级;学生微信关注雨课堂公众号并绑定身份信息;②完善线上辅助教学平台选择及登录方式;③制定教学进度及计划;④制作相应的教学资料(如电子版教材、预习PPT、实验课视频等);⑤确定答疑方式及时间安排;⑥制作测试题;⑦制定期末总评成绩组成和计算,具体线上设计如下图1所示。
图1 组织学与胚胎学线上教学设计
1.3.1 理论教学 教师课前向学生发送电子版教材,在“雨课堂”电脑终端制作每个章节理论课的预习PPT资料(每个章节30~50张,竖屏,附语音讲解及教学重点、难点),于每周一推送给学生,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同时线上辅助慕课学习,要求学生下载“中国大学MOOC”APP,注册,搜索“组织学与胚胎学”慕课,选择华中科技大学进行线上学习并完成视频后相关习题(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情况选择性完成)。
1.3.2 实验教学 在雨课堂中上传实验课视频、章节学习目标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教学要求进行学习。同时辅助网上其他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如关注组胚小天地公众号或网上登录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进入实验动物图像数据库中,分章节学习“组织结构图”)。
1.3.3 测试及教学答疑 针对每个章节教师都会设计相应测试题15~20个,包括选择题、名词解释、填空题及图片题等题型,通过雨课堂进行测试。教师通过查看雨课堂各章节课件数据点“不懂”页数、评论和测试题作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章节的侧重点,每2周进行1次线上直播视频讲解(采取雨课堂+腾讯会议相结合直播方式),差不多2个章节进行1次直播,及时对学生线上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解答。
1.3.4 作业及教学总结 章节内容学习完成后,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在雨课堂讨论区中上传。教师根据学生的教学反馈在讨论区可以进行个性化的专题辅导。整个授课教学完成后,教师手机终端收到“雨课堂”推送的课堂报告,包括预习完成情况、课堂签到人数、测试完成及答题情况等。学期末可以将上述数据通过雨课堂PC 端导出,并且可以自动统计分析每一名学生的教学全过程的数据,作为形成性评价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组织学教学任务及目标要求,传统理论课在教室进行面对面的授课。实验课分组观看CAI实验教学课件,然后学生自行观看切片,教师巡回辅导,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答疑。
1.5.1 问卷调查 授课结束后,为了更直接有效地了解学生对线上教学的真实体会,对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从雨课堂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06份,回收有效问卷106份,有效回收率100%,评价内容见表1。
表1 问卷调查题目设计
1.5.2 考核 期末实验教学进行切片考核,理论教学进行试卷考核。切片考核由教研室统一安排,从本教研室的切片考试题库中随机抽题,选择具备典型组织结构的图片,制成PPT,共20张,每张5分,共计100分。试卷考核是由具备多年教学经验的主讲教师4人为一命题组,出具试卷2套,满分100,由考务处随机抽取一份,学校统一安排考试。
分别对2组学生的切片考核和理论考核成绩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数据采用±s表示,组间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雨课堂的后台数据显示:线上学习的学生都能够观看雨课堂中预习资料,其中77.66%的学生能观看所有预习PPT,只有极少数学生观看页数不到10%;线上直播答疑出勤率可达86.76%,在直播课中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发布弹幕398条(不包括腾讯会议讨论);课后86.71% 的学生能够完成所有章节的思维导图书写。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1.32%的学生认为组织学与胚胎学线上学习能有效的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学能力;线上教学过程中,94.34% 的学生认为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好,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网络信号卡顿、有些章节预习PPT录音时间太长、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测试时间不固定等;96.23% 的学生认为线上教学资源能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学生认可度最高的线上教学方式是直播;如果可以选择,66.04% 的学生喜欢传统课堂讲授,84.91%的学生喜欢传统课堂讲授+线上教学;针对组织学与胚胎学线上教学的总体效果,52.83% 的学生认为非常好,40.57%的学生认为比较好。此外,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认可度较高,并且对组织学与胚胎学线上教学的开展提出了一些有益建议,如希望增加实验教学资料、丰富章节检测试题、增加答疑频率、对一些难点重点知识点加强讲述等。
2组学生的切片考核成绩和理论考核成绩最高分和最低分差异有显著意义,且实验组学生的平均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教学方法组织学考核成绩比较(n=106,±s)
表2 2 组教学方法组织学考核成绩比较(n=106,±s)
*P<0.05 vs 对照组
组别切片考核成绩理论考核成绩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分数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分数对照组951056.6060.96±21.2290.519.048.1158.41±3.73实验组1003094.34 84.14±12.52*93.037.565.09 66.39±13.02*
雨课堂是一种新型智慧的教学工具,能够实现师生之间课前-课中-课后的全面互动[8-10]。雨课堂操作简单方便、功能全面、使用免费,各个环节保证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能够适应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11-13]。调查问卷显示,线上教学组有93.40%的学生在总体上认可此种教学模式,表示满意。而且雨课堂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为学生形成性评价提供了牢固的数据支撑:对于每一名学生的出勤、预习PPT观看情况、测试得分情况、弹幕、投稿等都有详细的数据材料。
线上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面对教学内容繁多、学生人数众多的课程,需要监督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如何较好地开展答疑和讨论,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成为线上教学中的难题。目前大部分线上答疑采用的是QQ群、微信群及腾讯会议或线上直播形式[14-15]。无论上述哪种方式,在面对众多学生情况下,授课教师都无法做到随时解答,甚至由于学生提问过多而遗漏一些问题,或出现反复回答相同问题的情况。而雨课堂可以很好解决上述问题。雨课堂的直播回放功能可以保存整个答疑的过程,对于重点、难点、共性问题可以有效解决。同时引导学生进入讨论区,解决个性化的问题。因学生每学期开设课程较多,疫情期间基本都采取线上教学。因此,可将答疑时间选择在每2个章节学习结束1周之内进行。最后,学生结合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内容,绘制章节思维导图,进一步加深其对组织结构的理解。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虽然线上教育资源丰富多彩,但部分西部山区学生家里并没有网络和电脑,其线上学习受到限制。而在疫情期间,雨课堂直播回放功能有效地解决了受地域、网络及时间的限制问题。同时,为了防止直播平台崩坍等突发状况影响教学,将腾讯会议作为备选,同步直播授课。本研究在进行线上教学过程中,除了自身制作的教学资源外,还合理利用慕课、组胚小天地等教学资源,对于现有的教学资源有很好补充,且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学习,有利于其延续性学习。本研究结果(表2)显示,实验组的切片考核成绩和理论考核成绩均比对照组高,表明在组织学与胚胎学中开展线上教学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应用“雨课堂”的教学线上模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线上教学因为没有课堂的面对面的交流过程,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进行学习;②需要根据学生的专业要求选择合适的辅助教学资源;③考核过程可以分阶段进行考核,以便学生更好对知识点把控及回顾复习;④教师应于课前进行精心设计教学资源,PPT页数及描述需要精简,过长严重影响学习效率。在进行线上教学期间,有极个别学生反馈涉及教学资源过多、教学内容繁杂,无法按时完成。因此,在开展线上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整合教学资源(特别是对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资源的整合),可通过学生的反馈,不断调整和改进线上教学模式以满足所需[16]。
综上所述,从2020年都春季学期全面线上教学开始,授课教师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授课经验和授课技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对于组织学与胚胎学基础课程来讲,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也是一种可行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