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3-08-12 18:38余斌余继江熊叶乐颖辉魏星
科技风 2023年22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对分课堂应用研究

余斌 余继江 熊叶 乐颖辉 魏星

摘 要:针对高职“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内容枯燥难度大、学生难理解的问题,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研究。首先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应用进行可行性分析,接着设计并实施了“对分课堂”操作方案,并在2019、2020级4个班中进行教学对比,结果表明:“对分课堂”明显优于传统讲授式课堂,能够树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增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考评准确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职业院校课堂的困境。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对分课堂;教学改革;应用研究;职业院校

“建筑施工技术”是职业院校土建大类专业(包括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工程造价专业等)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它与实际工程结合紧密,以现行规范、法规和行业标准为依据,引用大量工程实例,与其他专业课程融合紧密,知识点多,识记部分和理解内容相互交叉,对学生专业素养要求较高。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相关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要点,面对工程实际问题时,有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进而符合施工员、监理员、安全员等相关岗位的要求。

但是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建筑施工技术”按照实际项目操作流程安排教学内容,从土方开挖到混凝土浇筑再到屋面防水,涉及的分部分项工程知识点多,工程覆盖面广,是综合性、实践性和地域性较强,难度较大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土建类专业课程学习中起到了交汇融合的作用。同时该课程中大量施工步骤、技术要点、质量标准知识点琐碎、抽象,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和分析能力。

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文化素质水平较本科学生一般,加之高职扩招,学生生源的复杂化,如统招生、单招生、五年一贯制学生、社招生、退役军人等,造成学生总体综合素质差异较大,对于实践性强、难度大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而言,是一项非常大的挑战。部分学生学习内生动力不足,自律性较差,对于枯燥的知识点不感兴趣,传统的授课方式已严重脱离现实情况,亟须进行改革。

1 “对分课堂”模式运用可行性分析

张学新教授[13]首次提出“对分课堂”,并在该校心理系的本科生课程上得到实践,结合传统课堂与讨论式课堂各自的优势,进行取舍折中,倡导“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讨论(Discussion)”PAD教学模式,即将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留给教师讲授,一半留给学生进行讨论,并在讲授和讨论之间引入心理学的内化环节,可以是当堂内化吸收,也可以是隔堂内化吸收,使学生对讲授内容吸收后,有备而来地参加讨论。

传统模式下,教师教与学生学联系得不够紧密。教师主要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学生则全程听讲,师生互动少,学生被动接受,对知识点掌握的程度和深度与预期不符。讨论式教学对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学生为主的思想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专业核心课程的知识点多、面广难掌握,讨论过多并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点,且现实情况下,职业院校仍以大班教学为主,讨论式教学容易造成课堂混乱,故而不适合现阶段教学。其他教学法如慕课、翻转课堂有不错的教学效果,但对于“建筑施工技术”等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来说,课程难度大,学生课前预习的主动性不强,效果差,“填鸭式”的讲授模式仍然难以被改变。因此,将传统授课结构性强和讨论式授课思维发散相结合,教师根据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在内化吸收后进行积极讨论,提取两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探索更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方式是十分必要的。冯瑞玲等[4]在《路基工程》部分内容中选择“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实践表明“对分课堂”可以了解学生对重难点的掌握情况,增强教师的职业成就感,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周晓敏等[5]在材料力学中实施了“对分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对分课堂”能够提高学生在教学环境中的参与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力学概念,易于扩展学生思维将力学公式与实际工程相结合,达到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华蕊等[6]以“理论力学”课程为例,根据课程特点设计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型,包括课上接受学习、课下知识内化学习、线上线下讨论学习三部分,同时设计了注重平时学习成绩的评价体系。在两届4个班级的教学中进行改革试验,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内驱力、提高课堂参与度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其他学者[710]也在不同程度地在建筑类课程当中进行过实践,这里就不再赘述。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为解决传统的讲授课和讨论课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其核心思想是将教学过程分成两半,一半交给教师进行教学,另一半交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互动学习。教学和讨论是分为两个独立的环节进行的,在教师的教学之后,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内化和吸收。教师的教学与传统课堂类似,注重对知识点的讲解,学生讨论过程与讨论课类似,强调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2 “对分课堂”模式教学设计与实施

针对“建筑施工技术”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引入“对分课堂”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包括教师讲授、学生内化吸收、集中讨论三个环节。教师集中讲授重难点后,布置相应的问题和习题,学生通过解答达到内化吸收的作用,最后继续在课堂分组讨论,巩固知识点掌握程度。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在“学银在线”平台开设了在线开放课程,该平台资源丰富,学生可在内化吸收的时候参考学习。

在2021年春季学期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194、建筑195两个平行班和2022年春季学期建設工程管理专业工管201、工管202(5)两个班分别开展“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并进行对比。需要指出的是,工管202(5)班为五年一贯制班级,学生综合专业素养较工管201班较差。

为了获得“对分课堂”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建筑194班35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建筑195班36人采用“对分课堂”模式授课,工管201班42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工管202(5)班26人采用“对分课堂”模式授课。理论教学13周,每周3次课,每次80min,试验班级授课进度基本相同。

建筑195是“对分课堂”授课模式,以第一章“土方工程”为例,共6次课,第1、2次课重点讲授重难点,要求学生明确重难点后,通过课后问题和习题进行内化吸收,内化吸收以学生完成作业、解答问题、查找关联工程案例来进行,同时完成“学银在线”平台对应的内容,促进知识点的理解。第3次课为讨论环节,根据学生人数划分组别并尽量固定,每组推举小组长对该组进行管理,该环节分为五个阶段,见表1。第4、5次课讲解课本知识点,第6次课进行讨论。其他章节与第一章类似,根据章节知识点数量来确定是隔堂对分还是当堂对分。建筑194是传统教学模式,以讲授为主,有习题课,但不设置讨论环节。

3 高職“建筑施工技术”“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

评价[11]主要分为四个方面:课堂听课与问答(20%)、小组讨论(20%)、线上练习(20%)、期末考试(40%)。

最终的期末成绩如图1、2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建筑195有一名因事学生缺考,但仍统计在班级平均分内。建筑194班36人的平均成绩为66.14分,建筑195班35人的平均成绩为78.29分,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筑195班在高分段的人数明显多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建筑194班。

课程结束后,对建筑195班发布了匿名调查问卷,主要围绕教师授课教学环节设置是否合理,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授课模式对理解知识点是否有帮助,对最终成绩是否满意等方面。学生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比较认可,认为该模式有趣且易让人接受相关知识点,说明该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同样的对照试验也在工管201班和工管202(5)班进行,工管201最终平均成绩为72.40分,工管202(5)班最终平均成绩为74.67分。虽然工管202(5)班为基础较差的五年一贯制班级,但两个班级最终平均成绩接近,表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4 小结

(1)“对分课堂”授课模式考查的是全过程的学习,全过程评价模式能提升考评准确度,关注学生学习需求,低要求者能有一个保底的学习规划,高要求者能有展示优异的空间。

(2)“对分课堂”授课模式把互动交流放到课堂上,学生在课后带着问题来,相互协作共同解答,把“建筑施工技术”中抽象枯燥的知识点,简化成学生能互相讨论分享、易理解接受的知识点和工程实例,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学生在讨论中锻炼表达能力,学会借鉴他人视角互相启发、促进,深化理解。

(3)“对分课堂”授课模式实现了教师角色转型,教师把握精要,把其他内容留给学生自学或讨论,教师角色从覆盖内容、灌输知识,变为引导学生学习,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4)“对分课堂”授课模式下,同一知识点经教师讲授、课后复习、分组讨论三次学习,得到了积极的重复促进作用,更容易掌握知识点,符合学习规律。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学论坛,2014,12(05):510.

[2]杜艳飞,张学新.“对分课堂”: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与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6(03):116117.

[3]张学新.对分课堂:中国教育新智慧[M].科学出版社,2018.

[4]冯瑞玲,刘建坤,沈宇鹏,等.“对分课堂”在《路基工程》理论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教坛,2016(46):107109.

[5]周晓敏,孙政.对分课堂在材料力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16):145146.

[6]华蕊,袁庆丹.“学生主体型”教学改革背景下的对分课堂设计与实践——以《理论力学》课程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2):2932.

[7]刘富强,李智敏.“对分课堂”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物联网技术,2022,12(5):141143,146.

[8]胡双年.“对分课堂”在《计算方法》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智库时代,2022(36):245248.

[9]杨永飞,付帅师,李爱芬,等.“新工科”背景下毛管力虚拟仿真对分课堂教学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6):211216.

[10]沈龙.高职院校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现代农村科技,2021(7):116117.

[11]倪晓燕,龚鹏,杨梅,等.“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建筑力学》课程中的应用[J].菏泽学院学报,2022,44(2):122125.

[12]阎燕.对分课堂——个性化时代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明日风尚,2018(11):167.

[13]莫芳芳,高思华,王彤,等.“黄金分割”翻转课堂在《中医学基础》中的应用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35):184186.

[14]丛林,段晓英,钱劲松,等.对分课堂在《土力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9(01):153156.

[15]胡雪枝,张学新.网络时代对分课堂对学生学习效果及综合素质的影响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12):6870.

[16]张静.“对分课堂”教学范式与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J].海外英语,2022(20):155156.

[17]代向伟,凌媛,罗玲,等.“对分课堂”在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与探析[J].体育科技,2018,39(01):122123+125.

[18]沈卫.超越对分:“对分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2(01):9599.

[19]黄尊地,常宁,翟玉江.对分课堂教学方法在轨道交通车辆工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15):4245.

[20]梁智深.“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与调适》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长江丛刊,2018(16):251.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JXJG19656)

作者简介:余继江(1990— ),安徽休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技术。

猜你喜欢
建筑施工技术对分课堂应用研究
浅谈信息化平台背景下“对分课堂”的教学意义及思考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电影史课程中的应用
外国文学史课程的“对分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