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企业没有积极性?——产教融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困境与突破

2023-08-11 10:08王贺元黄晓燕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3年8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产教导师

王贺元 唐 升 黄晓燕 陈 欣

为什么企业没有积极性?——产教融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困境与突破

王贺元 唐 升 黄晓燕 陈 欣

产教融合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路径,但企业缺乏参与的积极性是一个实践难题。以15名企业相关人员为研究对象,基于扎根理论进行资料收集与分析,研究发现:高校与企业产教融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困境主要体现在思想、行动、评价、利益等四个方面。解决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在顶层设计、关键环节以及政策环境等方面实现突破,进而使产教融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这一实践真正落实到位。

产教融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研究生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时至今日,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同等重要、分类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1]。2020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出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提出不但要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更要大力提升其质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兼具“学术性”“实践性”“职业性”[2],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我国产业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面对这一状况,“全面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关注点[3]。近年来,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不断被颁布,高校和行业产业界也做出了多种努力来促进产教融合,但是效果不佳的情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善,突出表现为培养模式缺失特色[4]、教学体系滞后[5]、实践环节脱节等问题[6],严重制约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聚焦产教融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中的问题,现有研究从多个层面和不同角度进行了探析。主要体现为两大方面。一是从宏观层面探求问题形成的基本根源。有研究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应该仅仅被视为一项人才培养活动,而且应该是在人才培养层面对行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进行有效回应的教育制度[7]。还有研究提出,问题形成的根源在于对专业学位人才的职业性和技能型理解不到位[8],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没有面向社会职业需要而开展[9]。另外有研究则从产业实践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依赖关系入手,认为问题出在当前专业学位的存在逻辑与产业发展实践减弱所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应以独立的教育形式存在,而应依赖产业发展实践而存在[10]。二是基于产教融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细节探索问题解决的具体措施或总结经验教训。一种观点认为问题产业的原因在于产教融合中的利益关系处理不善,只有解决了产教融合中利益相关者的具体利益关系才能打破僵局[11]。还有观点认为,产教融合不是简单的产和教结合,而是体现在实践合作基地、联合课程、案例教学等具体承载体上,产教融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中的问题,基本上都存在于上述承载体之上,比如,联合不“联”问题[12]、特色不“特”问题[13]、实践不“实”问题[14],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资源、信息、制度等要素整合角度来破题[15]。

以上两个方面固然重要,但就产教融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似乎并未触及问题的本质。产学研合作真正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当然,我们在各级各类政策文件以及各种宣传材料里不难看到以“企业为主体”的推介或呼吁,但比较遗憾的是,真正落实到具体教育实践的并不多。当前的相关研究很在意产教融合具体环节的成功或失败,但缺乏对“企业”这一关键利益方合作感受和诉求的直接了解与关照,为什么企业没有积极性?对这一问题的回答还需深入企业内部来研究。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尝试了解企业人员的内心体验。扎根理论强调从资料中建立理论,并不预设前提,其不只是描述和解释现象,更重要的是基于资料建立一定的理论体系。基于此,本研究依据综合实力、地域分布、发展方向三个标准,采取典型抽样的方法,选择来自浙江、江苏、广东、福建等地开展产教融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企业中的15名实践人员作为访谈对象。这些企业涉及的产业既有机械加工等传统产业,也有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受访者的主要职位包括总经理(副)、部门经理、人力资源总监、研发部门主管、对外合作部门主管等。这些人员都参与过与高校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某一方面工作,对相关工作有经验、有想法、有思考。为保护受访者的隐私,本研究对访谈企业和受访者进行匿名处理。

考虑到不同企业的特殊性和差异性,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收集受访者关于产教融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资料并提取有效信息。具体问题随受访者的个人背景进行适应性调整,根据访谈问题和访谈的自然节奏,对每位受访者的访谈平均持续时间为40分钟。在征得受访者同意后,研究者对访谈进行了录音(包括电话录音)并将其转录为文字,随后经人工整理后让受访者予以确认,确认无误后课题组借助Nvivo11.0软件对质性数据进行分析,基于扎根理论进行开放、主轴和选择三级编码。

编码结果包括三个部分,如表1所示。①开放性编码。开放性编码是对资料的概念化和范畴化的过程,通过提取相关概念,找出意义相近的资料和数据进行重组和重新归类。本研究对15位受访者的“谈话”进行逐句编码,在保持受访者谈话原话基础上,共识别出258个概念标签。由于其中存在大量重复和“个性化”的词语,经过修正并进行语义内涵抽象化处理之后,最终抽象出43个次类属。②主轴性编码。主轴性编码的目的在于通过建立概念和类属之间的联系,提炼出更高一级的范畴。本阶段对开放性编码阶段形成的43个次类属进一步抽象化处理,分析次类属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最后归纳出12个属性。③选择性编码。选择性编码是在已有类属和范畴之上进一步挖掘核心类属,主要目的在于处理范畴与范畴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对初始概念和类属进行回溯检验和分析,通过归纳、整合以及验证,最终确定核心范畴为“思想认识”“行动选择”“评价标准”和“利益需求”。

表1 三级编码结果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根据上述四个核心范畴,发现产教融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困境如下:

1.思想认识上:高校的市场意识具有滞后性

在访谈的过程中,不少企业从业人员认为高校的思想认识有待加强。他们认为相当一部分高校的领导以及师生对于在市场环境下开展产教融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还没有充分认识和把握,某种程度上还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等”是指在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过程中,动力不足、投入不足,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缺乏政策和资源支撑,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靠”是指高校在选择产教融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合作对象时,过于看重企业名气和影响力,认为大企业、名牌企业“大树底下好乘凉”,与它们合作才能有效实现产教融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目的。但是没有或者较少考虑到大企业、名牌企业对高校以及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这一行为本身也有着较高或者自己独特的要求,导致产教融合不“融”、联合培养不“联”。客观而言,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具体计划和安排过程中,高校并不十分清楚产教融合怎么融合,尤其是“产”的方面,因此,如课程计划、教学案例、实习实训等,实际上存在高校过多强调自身需要和利益要求的现象,某种程度上忽视了企业的需要和利益要求,这种思想上的冲突注定会影响产教融合培养研究生的效果。

就企业而言,市场意识是融化在其血液里的。为什么企业意愿一直不强?根源还在于其强烈的市场意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企业看重的首先肯定不是人才培养,而是利润。追求利润是企业各项活动的动力,参与产教融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并不能直接增加企业的利润,相反还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减少利润。②企业对产教融合行为的投入意愿依赖于市场的变化。市场经济变幻莫测,且近年来随着疫情的全球蔓延、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的波动越来越大,任何企业都没有把握稳坐“钓鱼台”,即便是华为公司这样的著名企业也有危机[16]。当经济形势向好时,企业还愿意拿出时间、精力和财力来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但一旦经济形势下行时,其自身面临较多困难之时,就缺乏继续参与的意愿了。③企业之所以愿意与高校产教融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乃在于获得更为符合企业需要的高质量的新型人力资源。但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而企业发展看重的多是短期利益,即便是大型企业也很少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制定长期的战略规划,因此,企业产教融合的短期追求和高校希望的长期稳定合作矛盾凸显。双方在利益诉求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企业一方建立合作机制的愿望[17]。

高校市场意识滞后于企业,体现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上,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①研究生专业方向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当前很多高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设置基本还停留在政府的管控范围内,主要看政府的政策变化,较少考虑市场因素,整体的人才培养还是依附于学术型专业以及学科大类的资源,不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还局限于传统学科范畴内,实质上还是侧重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受访者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关在屋子里写论文的研究生”,这种现象依然大量存在。但就客观实践而言,新兴技术、产业以及市场发展需求早已发生了变化,但高校却对此反应迟钝,对于新形势新变化跟踪不紧密或不连续,对产业行业企业的高层次专业人才需求信息掌握不足。②产业人才需求和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脱节。产业发展具有高成长性、高风险性等特征,对人才需求尤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这一高级专业实践人才的需求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而高校的学科、专业以及相应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和类别设置具有相对稳定性,即使进行调整,也具有较强的严肃性和程序性,需要层层上报,甚至要直达教育部审批或备案,不可能在短时内轻易变动,等到审批通过再设置相关专业时,市场早已经是明日黄花了。

2.行动选择上:对接上存在“不足”和“不对路”

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日益成为研究生主体,特别是短时期内的规模快速膨胀,企业对于联合高校培养研究生的看法和要求也在发生变化。企业逐渐认识到特定的职业训练主要来自实践工作岗位[18],而不是学校。即使是复杂的技术,除了在学校获得基本原理之外,可能更多地需要在实践工作岗位上习得,如此,企业人员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性”或“职业性”存在怀疑,如果说在研究生精英化阶段企业由于认识不足或者眼界的限制,对研究生的能力水平无法做出预见性分析或理性判断,那么今天刚好相反。他们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性”的认识和要求有其较为深刻的见解。这种见解体现在产教融合的行动层面,折射出两个不足和两个不对路。

“两个不足”体现为:①资源融合“度”不足。企业提供资金、设备、实习机会,通过包括大学在内的产业合作伙伴共同从事前沿研究和开发,把尖端研究和项目开发融入学位课程中,实现软硬件资源融合,是世界各国培养高端实践人才的一个成功做法[19]。相比之下,我国校企双方资源整合的力度欠缺,没有充分挖掘合作双方的潜力,协同创新平台、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专业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少问题:共建专业融合度不够,缺乏基于产业需求、企业有效参与、校企共同设定的研究生培养目标,也缺乏双方共同制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和研究生培养模式,企业和高校没有形成良性互动,高校的学科、专业没有与企业形成产业链和创造链;基地和平台建设融合度不够,名义上用来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企合作项目不少,但有效性存疑——高校是为了完成专业学位研究生“评估”的必需条件,企业是为了凭此来获得政策和资金补贴等。受访者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指出:“感觉无论是大学还是研究生本人都是在完成程序性工作,深度不够,所谓深入实践也只是浮于表面。企业看似也提供了场地、设备以及技术指导人员,感觉只是为研究生提供了一个实践场地,想要达到为我们培养高层次实践人才的目的远远没有达到。”②导师“供应”不足。除了众所周知的校外导师数量不足之外,更重要的是导师的水平“供应不足”。高水平的导师才能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面新的培养目标、质量标准、结构体系、模式方法、发展理念等方面的革新,但当前“校内导师重理论,校外导师重业务,互不沟通,基本上无来往”,无论校内导师还是校外导师以及二者的协作水平距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两个不对路”体现为:①课程不对路。以新能源行业为例,受访对象认为存在三个方面的重大缺陷:一是课程内容陈旧。新能源汽车行业和传统的汽车行业有很大不同,它带动了汽车技术全面的升级革新。它要求的高层次专业人才高度依赖产业实践,但现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还是从原来的学术型汽车学科专业脱胎来的。虽然企业也提供了实习岗位,建立了人才培养基地、创客中心、创业学院等组织,但这些努力反映到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里的内容很少,“至多是锦上添花,甚至只是表明有这些东西起到宣传包装的效果”。二是课程学习方式陈旧。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的方式依然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学生听讲为主,但汽车新能源电池的瓶颈问题无法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或研究,需要深入电池厂、汽车用户等研究第一线。三是实践课程不被重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不合理,理论课程过多,实践课程较少且考核不严格,有受访对象指出:“相当比例的实践课程可有可无,学生要么轻轻松松应付通过,要么简单应付一下学校层面或者程序性的要求,没有起到真正的考核效果。”②案例教学不对路。案例教学最早起源于哈佛大学商学院,最开始在法学和商学领域应用,后来逐步推广到公共管理、社会学以及其他学科[20]。案例教学的基本特征是引导、启发和参与,这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设定的“职业性与学术性统一”高度吻合,因此,案例教学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中得到高度重视[21]。但调查发现,当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案例教学发展缓慢且质量与整体水平并不高[22],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案例教学不真实。真正的案例教学必须是校内和校外两者结合的双主体,高校应与企业合作,通过师生参访、实习基地实训等方式将案例教学的内涵进行延伸,扩展到真实职场环境,真正形成案例教学实施闭环[23]。当前高校开展的教学案例无论是人文社科还是理工科的案例,基本是高校教师编撰出来的,由于高校对产业的了解不足,对产业的敏感度不够,很难贴近产业实践。二是案例教学没有聚焦问题。就企业视角而言,当下不少案例教学简单重复经典的哈佛大学商学院案例教学的模式,讲解、讨论、参访、角色扮演、游戏、模拟、播放专题录像、演讲、辩论、排列练习等各个环节都有,但缺乏实质性的问题直击。

3.评价标准上:偏离“职业”要求

在调研访谈过程中,评价标准是受访者反应非常强烈的问题。不少受访者都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评价标准缺乏,缺少独立的评价考核指标,还较多依附于学术型研究生的评价标准。”这一问题很吊诡,如果从应然性分析,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评价改革转向似乎不成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职业性评价标准在学术界基本上已经是一个常识和共识[24]。从保障角度而言,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和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等)为其提供了合法性保障。从经验视角出发,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在此领域已经做出了不少探索,有不少现成的经验和有效做法可以借鉴[25]。但为什么这一问题让企业如此困扰呢?关键还在于校企人才评价导向的“不协调”“不一致”,校企合作的制度性交易成本过高[26],具体表现如下:

(1)评价标准单一。毕业论文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的重要考核指标。国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有明确的定位要求,那就是实践性和职业性,这也是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的根本区别,因此,从应然性角度分析论文选题也应该是基于实践性和职业性来考量。但现在绝大多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选题都是偏理论的,与产业的实践有较大差别和距离。且这些论文因为学科建制的原因,基本上都是依附于某一学科的。此外,评价形式单一。除了论文之外,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规划里还明确指出,案例、调查报告、产品等形式也可以代替论文或者具有与论文同样的作用,但遗憾的是,现在绝大多数高校还是要求提交毕业论文,其他形式的评价还不是很多。

(2)评价偏离了“专业”定位。调研中发现,除了毕业论文外,事实上很多专业学位研究生更多地承担着学术性工作。不少导师有着巨大科研压力,高校和企业一起培养研究生的目的可能在于提高申报课题项目的中标率(因为很多高级别课题项目有合作企业的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之后,在培养过程中和学术型研究生一样都被要求做导师的课题项目,发表SCI或CSSCI等学术型论文的压力很大,每天都要和学术型研究生一样到实验室做实验,也要阅读大量文本文献,不少导师甚至课题组、实验室或学院都规定专业学位研究生也必须发表若干篇高水平学术性成果才能毕业,否则达不到毕业的标准。

(3)企业缺乏评价权。企业,特别是企业导师(校外导师)比较缺乏对研究生的评价权甚至参与权。由于学习在校内,学习内容偏重理论,学生投入到实践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所以校外导师和企业对研究生的论文评价、学业评价以及毕业要求评价的参与度都很低。从常理出发,企业的评价权甚至还应该更大一些,但事实上的反差导致企业的积极性受挫,长此以往,导致一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外导师形同虚设。

4.利益需求上:企业的核心利益没有得到尊重

尽管产教融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于企业发展意义重大已经是一个常识,企业自身从理论和原则视角来审视,多数人也认为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其发展意义重大,但这种“重大”主要体现在经济贡献阶段。正如有研究者指出,产业参与高校研究生的培养这一活动对于企业的贡献主要在以技术转化之后带来的经济贡献,而不是在人才本身的意义上[27]。这与企业在长期经济活动中形成的投入产出观和市场经济规则有关。企业是理性的经济人,他们会根据“核心利益”来安排企业的生产活动,当他们发现产教融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这一活动的成本与收益不成正比时,可能觉得这一行为的收益不高,从而“不愿意参加”。客观而言,产教融合政策的制定是以教育部为代表的政府部门与专家联盟的结果,目的在于通过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面的“职业性”,消除现有培养方式制度与学术型研究生雷同的弊端,但它没有预料到这种强制性制度变迁对原有企业运行的体制机制、企业文化以及相关利益群体的行为模式等惯习带来了巨大冲击。

这一冲击首先表现为,产教融合行为的实施必然会影响到企业在人、财、物以及时间等方面的调配,影响企业的技术发展方向和人力资源的储备,甚至还需要解决企业导师的考核和评价与现行企业制度不匹配以及如何进行行为激励的问题。某无人机研发企业副总经理说:“在培养过程中(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现在大学一方面希望我们提供实践场地、设备和指导教师,另一方面也希望与我们一起联合申报国家级重点课题、项目,这两方面结果的指向都有利于大学。大学既要获得人才培养效果,又要获得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附加结果,如产品或工艺、科研论文、专利等具体利益指标。大学希望获得太多,而考虑企业获得的就比较少。产业实践与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有很大不同,有些具体利益指标不可能马上获得,如此,企业的利益获得就不明确,难免影响企业合作投入的热情和积极性。”

但上述冲击还不是最让企业困惑的,最困惑的则是其力图追求的长远利益也没有得到充分尊重。访谈发现,企业之所以愿意同高校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有三个方面的“期望”:①通过这样一个途径,期望获得更为前沿的研究技术和专利成果以及产业发展最新信息,从而占据产业技术交叉领域结构洞位置,形成先发优势,并利用这一优势促进企业的研究人员、高管人员与大学人员形成更多技术合作,也即增加更多交叉领域技术网络点。②期望通过“产教融合培养研究生”这个环节发挥其“润滑”链接作用,强化形成跨界,以便衍生出更多新技术资源形成的合作型技术网络,通过大学这一节点进一步辐射,以形成更多市场用户和渠道。③期望不只是“一锤子买卖”,而是可以通过这一路径建立一种互利互惠、相互依赖、相互信任、可持续发展的共生网络关系,进而实现价值创造,帮助企业实现高质量创新发展。但在现实生活中,鉴于各种原因,这些利益的实现比较困难,以技术层面的成果归属为例,某新材料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指出:“不少高校领导、师生可能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大学师生是第一位的,校外导师是第二位的,那么专业研究生的研究成果或技术发明应该属于大学。且不说这一成果是否符合我们产业的需要,只是产权的界定就比较模糊,二者合作的成果应该属于谁?没有法律法规界定也没有成熟的案例可以遵循,容易产生矛盾,自然也影响我们投入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时间和精力。”面对产教融合制度变迁带来的投入成本,企业一方面要面对市场经济同行的残酷竞争,另一方面也要面对参与产教融合行为回报的不确定性,出于自身的利益抉择,很难有较强的积极性。

四、突破策略

基于以上困境分析,可从三个方面考虑突破的策略:

1.从顶层设计而言:建立产教融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宏观调控机制

第一,国家应考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修订或考虑专门制订有关的法律法规,从国家层面来提供法律制度保障,既明确行业、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也明确其应该得到的条件和权利,特别是进一步明确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合作成果归属问题。第二,建议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机构应从第三方的角度建立产教融合理事会等类似的协调组织,从第三方角度、从长远视角、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统筹考虑产教融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目标、规划和举措,探索过程调控与末端治理一体化的新型教育治理模式,负责协调处理校企产教融合育人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努力促成双方需求对接,积极协同多元主体参与育人,对相关具体问题进行检查、监督和反馈。

2.从关键环节而言:精准突破三个难点

(1)提供真正的“合格导师”。从企业角度而言,应积极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校外导师,确保校外导师师资数量充足,努力为高校导师提供更多参观、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利用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平台开展协作。从高校角度而言,应基于“破五唯”的政策措施,切实改变当前以学术论文为标准评价导师和研究生的不良倾向,引导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合作,通过案例教学、产品工艺、实践操作流程等方式把自己的科研成果与产业企业发展实际需求相结合。从导师自身角度而言,应主动与校外导师沟通交流,密切关注产业发展前沿和学术发展前沿,了解最新动向,努力基于实践角度开展教学与科研,切实提升自身理论和实践素养。

(2)打破路径依赖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要突破严苛的学科界限,让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走向“跨界”“跨学科”,无论课程评价、毕业论文评价还是非学业因素评价,应更侧重于多元技能,侧重于批判力、思考力、管理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通用能力的提升;在确定质量标准方面应积极发挥行业产业协会组织、企业等其他组织的主体作用,与高校一起精诚合作,制订以企业为主导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评价质量标准以及具体的指标体系。

(3)设立交叉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202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把“交叉学科”作为第14个学科门类列入《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这是我国教育领域一个标志性事件。交叉学科一般被认为归属于学术学科,相应的研究生培养也被归于学术型,但事实上对于专业学位而言,同样需要学科交叉,可以考虑设置更多交叉学科专业在专业学位目录中,这将有力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

3.从政策环境而言:为产教融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保障和支持

从国家宏观政策而言,应该引导高校和企业提前谋划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在制定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规划的同时,同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统筹考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设立专项经费,以专门奖学金、助学金等形式,吸引各级各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及导师积极融入企业实践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在实施产业重大科技项目、产业化项目时,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企业参与要求,并明确相关培养经费的比例要求。从微观政策而言,应针对企业实际状况,以户口指标、税收减免以及物质奖励等方式激发企业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积极性。改革企业相关考评标准和要求,在基地建设申报、实验室建设申报以及项目评审验收时,将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等内容纳入指向性指标,尤其是进一步落实进入产教融合型认证目录的企业由国家按规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政策[28],支持产业行业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真正激发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1] 教育部: 十年间培养650万余名硕士, 2021年专硕人数占比58%[EB/OL]. (2022-05-14).https://www.163.com/dy/article/H9RBVBSA05198R91.html.

[2] 张淑林, 钱亚林, 裴旭, 等. 产教融合标尺下我国工程硕士联合培养的现实审视与推进路径——基于全国108家联合培养基地的实证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 2019(3): 77-82.

[3] 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EB/OL]. (2020-09-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26/202009/t20200930_492590.html.

[4] 秦发兰, 陈新忠, 汪华, 等. 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特色化培养的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 2012(4): 56-60.

[5] 郭丛斌, 方晨晨, 祝军. 案例教学是否促进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基于全国公共管理硕士毕业生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2(9): 44-53.

[6] 杜艳秋, 李莞荷, 王顶明.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基于专家访谈结果的实证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7(2): 69-74.

[7] BLAIR B F, MILLEA M, HAMMER J. The impact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compensation of engineering major[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2004(4): 333-337.

[8] VRIESEDW, WILFREDAD, WINDTJVD, et al. Knowledge transfer in university–industry research partnerships: a review[J].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19(4): 1236-1255.

[9] 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occupations[EB/OL].(2022-11-11). https://www.ilo.org/public/english/bureau/stat/isco/index.htm.

[10] CONRAD C, HAWORTH J G, MILLAR S B. A silent success: master’s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M].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3: 1-73.

[11] ELLIS L B. Professional doctorates for nurses: mapping provision and perceptions[J].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005(4): 440-448.

[12] 杨杰, 施进发, 冯飞飞, 等. 新时代背景下校企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1): 42-46.

[13] 汪全报, 卜春梅.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产教融合——基于目标导向的特色化策略[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9(3): 24-29.

[14] 魏峻, 姬红兵, 高晓莉. 关于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改革的思考和建议[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8(3): 30-35.

[15] 马永红, 刘润泽, 于苗苗. 我国产教融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 内涵、类型及发展状况[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1(7): 12-18.

[16] 任正非说“把寒气传给每个人”, 华为的第四个“冬天”[EB/OL]. https://new.qq.com/rain/a/20220828A023PB00.

[17] 张禹. 新时代产教融合的意义、障碍和解决途径[J]. 中国经贸导刊, 2018(8): 65-66.

[18] 柯林斯. 文凭社会[M]. 刘冉,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 37.

[19] 靳玉乐, 李红梅. 英国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及启示[J]. 高等教育研究, 2017(6): 98-104.

[20] 王家忠, 弋景刚, 王泽河. 案例教学在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 2021(25): 101-102.

[21] 教育部. 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EB/OL]. (2015-05-11). http://www.moe.gov. cn/srcsite/A22/moe_826/201505/t20150511_189480.html.

[22] 郑晓齐, 马小燕. 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的相关问题辨析[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34(2): 151-152.

[23] 苏敬勤, 高昕. 案例行动学习法——效率与效果的兼顾[J]. 管理世界, 2020, 36(3): 228-236.

[24] ARMSBY P. Developing professional learning and identity through the recognition of experiential learning at doctoral level[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2013(4): 412-429.

[25] CHEETHAM G, CHIVERS G. How professionals learn in practice: an investigation of informal learning amongst people working in professions[J]. Journal of European industrial training, 2001, 25(5): 247-292.

[26] 于苗苗, 马永红, 张乐. 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十年变迁[J]. 中国高教研究, 2021(4): 69-74.

[27] 孙健, 孙华峰. 企业参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动力及其提升[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9(10): 18-23.

[28]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EB/OL]. [2019-04-03]. http://www.chinanews.com/ cj/2019/04-03/8799582.shtml.

10.16750/j.adge.2023.08.004

王贺元,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宁波 315211;唐升,宁波大学商学院讲师,宁波 315211;黄晓燕,宁波菲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高级工程师,宁波 315211;陈欣,宁波市教育局法规处处长,宁波 315211。

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视角下高质量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推进策略研究”(编号:BIA210183)

(责任编辑 周玉清)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产教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V eraW an g
导师榜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