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职院校学生来源组成不同,不同的认知态度及实践程度等主观能动性因素会对英语成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主观能动性因素与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显得很有必要,是否有规划目标、规划目标是否落实、手机使用时间、用于查资料的时间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可以客观反映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状况,为学生学习、家长配合、教师指导、学校规划等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高职院校;英语水平;主观能动性;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3.8.049
英语学习成绩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能力与水平。影响大学生英语成绩的因素众多,近年来的一些文献讨论了英语学习成绩的影响因素,田还江[1]通过对大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探析了内外部分因素对英语成绩的影响并提出一定的对策;李冬梅等[2]对部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从听力、口语、阅读、写作、词汇、语法、语音等方面调查分析了影响大学生英语成绩主要因素的相关性,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举措;张晓华[3]在文献中分析了家庭经济情况、性别、制订计划、课外学习时长、是否恋爱等潜在的对英语成绩有影响的因素;孙芳莉[4]用因子分析法从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研究了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考试成绩的影响。当前信息化背景下,主观能动性因素也深刻影响着学生的英语学习,这些因素影响的程度有多大,是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及学生家长、英语教师、辅导员、学校关心关注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学生主观能动性因素与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显得很有必要。
当前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业水平与学生学习是否有目标规划、规划是否落实、手机使用时间等情况,是影响学生英語学习主动性中最直接的方面,英语学业水平可以反映学生在高职院校英语学习期间的真实状况;主观能动性因素是指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生主观方面的决策及具体落实情况,主要研究学生是否制订英语学习规划目标、规划目标是否打折扣、手机上网时间、上网是查资料还是看新闻视频、用于查资料学习的时间等相关因素;英语学业水平与主观能动性因素之间可用列联表检验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1统计分析基本知识
2英语学习成绩与主观能动性因素的关系
英语学习成绩指大学期间英语学习的真实成绩,能反映高职学生三年学习过程中的英语学业水平,若以英语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期末成绩为准,按100分制计算,可分为四个档次,一档是30分以下,属于成绩较差型;二档为31―59分,不及格型;三档60―79分,及格型;四档80分以上,成绩优异型。当前学生人手一部手机,极易受互联网信息化环境的影响,主观能动性因素叠加信息化,属于学生本人主观范围内可控,并可付诸实践的因素纳入研究范围,如是否制订学习目标规划、手机上网时间、上网用途、查资料时间以及是否落实到行动中等。现随机抽查某职业技术学院173名高职院校毕业学生大学期间的英语真实成绩,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相关主观能动性因素情况,研究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其中英语真实成绩根据具体环境可认定为定序型或定类型变量。
是否制订目标规划与英语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学习是否有目标规划分为三类:分别为规划目标很明确、心里有大体目标、没想过跟着老师走;鉴于是否有规划目标均为定序型变量,制订目标规划与英语学习成绩之间是否相关,采用Gamma系数进行检验。利用SPSS[5]统计软件,依次点击确认“分析―描述统计―交叉表―行变量选择英语成绩、列变量选择是否有规划目标―统计量―Gamma系数”,可得个案处理摘要(表1)和大学期间英语成绩*是否有规划目标(表2)以及对称测量(表3)。
由表1知,173个样本数据中,没有缺失数据,数据全部有效,全部纳入统计有效范围。
由表2知,目标很明确、心里有大体目标、没想过等每一类目标中,30分以下、31―59分、60―79分、80分以上等人数总体上呈正态曲线分布,总分100分中,30分以下人数最少,31―59分人数明显增加,60―79分人数达到最多,80分以上人数相对减少;成绩总体分布中,30分以下10人、31―59分46人、60―79分81人、80分以上36人,符合正态曲线;规划目标中,目标很明确的37人,心里有大体目标的83人,没想过的53人;说明规划目标的人数区别比较明显。
由表3知,Gamma系数值为0.208,渐进显著性概率为0.053>0.05,应接受原假设,认为目标规划与英语学习成绩不存在线性相关性。
目标规划落实情况与英语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学习规划目标落实到学习中划分为四类:基本不落实、打五折、打七八折、基本不打折扣;学习规划目标落实到学习、英语学习成绩按定类型变量处理,英语学习成绩与目标落实情况两者之间是否相关,采用Eta系数进行检验。利用SPSS[5]统计软件,依次点击确认“分析―描述统计—交叉表―行变量选择英语成绩、列变量选择目标规划落实情况―统计量―Phi(克莱姆V、列联)系数”,可得学习规划目标落实到学习中*大学期间英语真实成绩交叉表(表4)和对称测量(表5)。
由表4可知,有计划但基本不落实的27人,占比15.61%,说明部分学生仅有目标但基本不落实;打五折的50人、打七八折的55人,合计105人,占比60.69%,比例最高,说明多数学生存在打折思想,计划与落实存在差距;基本不打折扣的41人,占比23.70%,说明样本中只有部分学生基本不打折扣地落实规划目标。
由表5可知,Phi系数值为0.301,渐进显著性概率为0.075>0.05,接受原假设,认为目标规划与英语学习成绩不存在线性相关性。
手机用途与英语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手机主要用途划分为五类:上网查资料做作业、看新闻、看视频、玩游戏、赚外快;手机主要用途、英语学习成绩看作定类型变量,英语真实成绩及手机主要用途之间是否相关,采用Gamma系数进行检验。利用SPSS[5]统计软件,依次点击确认“分析―描述统计―交叉表―行变量选择英语成绩、列变量选择手机主要用途―统计量―Phi(克莱姆V、列联)系数”,可得手机主要用途*大学期间英语真实成绩交叉表(表6)和对称测量(表7)。
由表6知,上网查资料人数19人,占比10.98%,比例较小,说明实际应用中,手机的用途用于学习查资料做作业的相对较少,多数人用于其他事项;其中看新闻的21人,占比12.14%;看视频的95人,占比54.91%;玩游戏的34人,占比19.65%;赚外快的4人,占比2.31%。
由表7知,Phi系数值为0.255,渐进显著性概率为0.507>0.05,接受原假设,认为手机用途与英语学习成绩不存在线性相关性。
手机使用时间与英语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手机使用时间划分为五类:10分钟以下或基本不玩、10―30分钟、30―59分钟、60―119分钟、120分钟以上;英语真实成绩及手机使用时间均为定序型变量,两者之间是否相关,采用Gamma系数进行检验。利用SPSS[5]统计软件,依次点击确认“分析―描述统计―交叉表―行变量选择英语成绩、列变量选择手机使用时间―统计量―Gamma系数”,可得手机使用时间*大学期间英语真实成绩交叉表(表8)和对称测量(表9)。
由表8可知,10分钟以下或基本不玩的共5人,10―30分钟的5人,30―59分钟的11人,60―119人的56人,120分钟以上的96人,说明多数学生每天手机使用时间超过60分钟以上;五种分类类型中,随着手机使用时间的增加,60分以上人数,不断增加。
由表9可知,Gamma系数值为-0.040,渐进显著性概率为0.716>0.05,接受原假设,认为手机用途与英语学习成绩不存在线性相关性。
手机用于查资料的时间与英语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学生用于查资料学习的时间划分为三类:10分钟以内,10―29分钟、30分钟以上;英语真实成绩及用于查资料学习的时间均为定序型变量,两者之间是否相关,采用Gamma系数进行检验。利用SPSS统计软件,依次点击确认“分析―描述统计―交叉表―行变量选择英语成绩、列变量选择用于查资料学习的时间―统计量―Gamma系数”,可得用于查资料学习的时间*大学期间英语真实成绩交叉表(表10)和对称测量(表11)。
由表10可知,有效样本中,学习在10分钟以内的18人,在10―29分钟的45人,30分钟以上的70人,说明手机用于查资料的,超过30分钟以上的人数最多,占比52.63%;总体上,用于查资料的时间逐渐增多,人数也逐渐增多。
由表11可知,Gamma系数值为0.292,渐进显著性概率为0.019<0.05,拒绝原假设,认为用于查资料学习的时间与英语学习成绩存在线性相关性。
3研究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在校期间是否制订学习目标规划与英语成绩之间虽没有线性关系,但有大体目标及有规划目标的人数仍占多数,说明多数同学学习英语都有一定的规划性;学习规划目标落实到学习中,总存在打折扣行為,表明规划与落实有一定差距,同时也成为规划目标与英语成绩之间没有线性关系的佐证;信息化背景下,手机用途与英语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说明,学生主要用手机看新闻、看视频、玩游戏、赚外快,真正用手机学习和查资料的学生较少,手机学习的功能被大大压缩;鉴于把手机用于学习的人数较少,尽管每天学生用手机的时间都很长,每天120分钟以上的人数达到96人,占比55.49%,但基本没有用于学习当中,自然得到手机使用时间与英语学习成绩没有线性关系的结果;用于查资料学习的时间与英语成绩的关系表明,查资料学习的时间与英语成绩存在线性关系,表明手机用于学习查资料的时间越长,英语学习成绩会线性提升。
4结果应用
把主观能动性因素与英语成绩的关系应用到实际中,对学生而言,学习英语尽可能要有一定规划,尽可能多地使用手机查阅资料进行学习;对辅导员教师而言,尽可能提前告知学生做好学习规划、控制好用手机的时间,尤其是利用手机学习的时间比较重要,尽可能避免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在看视频刷新闻上面;对学校而言,应充分了解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素,合理规划,开展相关活动,主动引导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应用到英语学习中来,尽可能地提高英语成绩,进而更有利于学生就业。对学生家长而言,报考学校前,需要充分了解学校的教育模式、氛围,将子女的英语学习状况与未来就业进行关联,选择最适合报考的学校及专业,报考学校后,根据学校的管理教育模式,结合孩子的特点,制订规划并进行合理安排,尽可能利用手机等提高英语成绩,进而提早应对未来就业。
参考文献
[1]田还江.影响大学生英语成绩的因素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35).159-161.
[2]李冬梅,唐人.影响大学生英语成绩主要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0(1):135-137.
[3]张晓华.大学生英语成绩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与教学策略探讨[J].语文学刊,2012(9):128-130.
[4]孙芳莉.基于因子分析的大学英语考试成绩影响因素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12):169-172.
[5]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第4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