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米氏云山”的绘画风格

2023-08-10 00:49周月梅
书画世界 2023年6期
关键词:米氏云山墨色

文_周月梅

济宁市任城区文化馆

内容提要:“米氏云山”由北宋时期的米芾开创,随后又有其儿子米友仁继承发展,这种积点成山的山水画皴法成了一种新的、独特的绘画语言程式,虽然在当时并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到元明清时期,声势渐隆,形成了中国文人山水画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流派。[1]从中国美术发展史中的地位而言,对“米氏云山”这一山水画新样式的学习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从时代背景入手,对“米氏云山”风格绘画作品的用墨特点、构图特征及其历史发展进程进行了初步探索,同时也进一步简述了“米氏云山”的笔墨实践与审美理念对当下多元化时代发展的影响。

一、时代背景

宋朝的建立,结束了我国五代以来长期混乱的政治局面。宋代统治者为巩固政权,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为避免官宦专权,施行“重文抑武”的政策方针,大力发展科举制,文人的创造性因此得到了极大解放与发展,文人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退隐志士逐渐减少,下层寒门之士凭借才识成为上层高官,积极参与政务,施展自身的政治抱负,宋朝也成了中国历史上文化教育以及科技高度繁荣的时代。与此同时,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文化艺术的发展,在宋初便设立了翰林书画院,积极招收各地的绘画人才,在宋代历任统治者的不断推动下,画院制度逐渐完善,体系规模日益扩大,这为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北宋之前,长期的分裂局面导致中国封建统治原有的思想基础遭到了严重破坏,动摇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根基。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各种文化思潮相继涌现,宋代统治者为加强政权、稳固统治,开始推行和倡导新儒学,理学思想应运而生,宋代理学在“外师造化”方面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思想观念,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成为封建社会后期的主流哲学思想。山水画自隋唐独立分科以来,到北宋时期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北宋山水画家依据理学思想观念,深入探索自然,体验山川四时云烟,感受自然的变化,依据山体的形态特征创造出了多样的笔墨语言表现形式,山水画名家不断涌现,其中米氏父子即为文人山水画的代表画家。米氏父子以一种游戏笔墨的态度,即兴而作,随意点染,积点成山,草草而成,将绘画视为抒发情感、解胸中盘郁、传达自由精神的媒介。[3]

二、“米氏云山”的绘画风格

米芾在诗书画与鉴别方面均有所建树,书画自成一家,开创了“米氏云山”积点成山的绘画形式,后由其儿子米友仁将其发展壮大。米芾出身于官僚地主阶级,自幼家境优渥,这为其以后的绘画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基础。米芾在艺术方面的造诣就颇高,但是其个性张狂、行为疯癫,在穿衣风格方面也与当时的社会审美风格不同,故而时人称其为“米颠”。[4]米芾作画不拘泥于传统的宋画,注重法度与写实,他认为绘画应是以客观物象为基础,体现自身的情感思想。其作画信笔而为,草草而成,不拘泥于精工填写,取其意似,在追求前人笔墨技法的同时,也有对画面自身独到的见解。他以水墨挥洒点染表现烟云掩映的江南山水,突破了前人的绘画程式,开创了“米氏云山”的表现技法。“米氏云山”技法在米芾的儿子米友仁笔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丰富。米氏父子以极具个性化的笔墨语言开创了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相较于前人,他们不再是对客观物象的再现与临摹,而是追求个人情感的表达,呈现出水墨交融的绘画新形式。米芾的传世绘画作品十分稀少,尤其是“米氏云山”式的水墨山水画基本没有留存于后世的。但是我们可以从米芾的儿子米友仁所作的《潇湘奇观图》(图1)、《云山得意图》(图2)、《云山图》(图3)中见到“米氏云山”的神貌。米友仁在艺术造诣上相较于米芾,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在师承家法的基础上有着超越米芾的表现,其所画古画能以假乱真,描绘题材也不局限于某一种,作画亦不受笔墨程式与法度的束缚,继其父米芾之后对“米氏云山”的山水画风格进行了完善与发展。[5]

图1 宋 米友仁 潇湘奇观图(局部)19.8cm×289.5cm(全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2 南宋 米友仁 云山得意图(局部)27.2cm×212.6cm(全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3 宋 米友仁 云山图27.6cm×57cm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馆藏

米氏父子作画不拘泥于某种绘画工具的限制,常以麻纸等材料作画,戏笔绘画,寄情写意,“聊以自娱耳”。[6]“米氏云山”以墨色为主,通过弱化用笔、线条来强化对墨的运用,强调抒发胸中意气,在皴法、点染上不做过多的塑造与刻意加工,弱化山水树木的质感,追求平淡天真的画面意境,以墨色的自然晕渗和笔触的信笔挥洒表现烟雨朦胧的江南山水之美。米氏父子在书法上也造诣颇高,他们的书法书写自然,墨色枯润相间,行笔抑扬顿挫,与肆意洒脱、豪放不羁的绘画用墨用笔异曲同工。[7]

三、“米氏云山”的作品赏析

“米氏云山”的重要特点是积点成山,主要在于对水墨的积染以及墨色浓淡干湿的把控。米芾首创的“落茄点”,结合了前人技法的同时,又加入了自身对笔法的理解,通过弱化用笔、线条来强化用墨,以墨取胜。“米氏云山”的开创大大推动了我国山水画技法的进一步发展。[8]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是最能体现“米氏云山”的经典之作。纵观全图,云烟弥漫,朦胧缥缈的意境随着画面展开,连绵起伏的山脉在云烟中依稀可辨,又逐渐消失,在云气变幻中若隐若现。从远山到近山,再到掩映的树木、沙渚以及村舍,都体现着画面的纵深感与层次感,生活气息浓郁。在笔墨技法上,画面运用了破墨法,以此来表现江南山水的温润和雅趣。山体线条的运用相对较少,多以水墨塑造,浓淡干湿并用,表现出山体在云雾缭绕下的若隐若现,突出了南方山水雅润秀丽的特点。画家以墨晕染山体轮廓,再以淡墨渲染山体脉络,最后以浓墨表现山体的质感与层次感,在画面中出现的一片或一部分大面积墨块中,画家将其以横状墨点或纵状墨点填满,墨点大小不一,层层积染,富有变化,以此来表现山体的厚重质感。这无疑是对墨法运用的一大发展。画面中的丛树与漫无边际的云雾相呼应,不做过多的勾皴,以纯墨色绘出,云烟与树木相互掩映,给人以朦胧温润之感,山脚下的坡面也以墨色绘之,使得整幅画面浑然一体,更为凸显出“米氏云山”独特的绘画语言特征。画家为了营造画面的虚实之感,也做了留白的画面处理,使其一气呵成,对画面的流动性做了进一步加强。米友仁在作《潇湘奇观图》时,也运用了前人的部分笔墨技法,采用勾勒的绘画方式对云雾进行描绘,再以淡墨烘托,这样一来,二者结合也不显单调,同时也突破了传统勾填绘画技法的束缚,进一步创新了绘画的表现手法。[9]米友仁在另一幅代表作《云山得意图》中,对墨色的运用与画面的章法布局与《潇湘奇观图》极为相似。画家以连绵逶迤、云烟掩映的山体作为画面的中心,远处绘一宝塔,伫立在云雾之间,若隐若现,远处的山顶墨色比较浓厚,到山腰处墨色变浅,到山脚下便被茫茫云烟覆盖,墨色的丰富变化表现出了画面的前后关系,给人以山外有山的延伸之感。树木用极简的笔墨绘就,少许勾勒,以墨色晕染,整幅画面浑然一体。[10]画家描绘山川在云烟中的若隐若现的意境,表达了自己追求内心自由的心境。我们通过米友仁“米氏云山”风格的作品可以看出,画家虽然有意将自然界的客观物象融入其中,但并未局限于对眼中所观察到的一树一山等物象具体特征的描绘,而是着重对整体特征进行描绘,并以此营造出一种朦胧混沌的画面意境。

四、“米氏云山”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宋代绘画在理学思想的影响下,画家们十分崇尚法度与写实主义,米氏父子十分注重个人笔墨趣味的融入,“米氏云山”的开创赋予了笔墨展现画家崇尚自由浪漫主义情感的功能,“米氏云山”作为一种新的艺术语言表现符号,创造出了一种真实与虚幻相融的意境。[11]

品牌自传统航海工具汲取灵感,以70颗明亮式切工钻石和帕拉伊巴碧玺组成璀璨纽带,环绕三个小表盘,闪耀呈现其精密功能。表盘右侧设有逆跳星期显示盘, 左侧设有逆跳秒盘。两者之间以环饰明亮式切工钻石的日期显示窗相隔。

七言律拗救之形式体制与艺术功用——基于陈三立七律之考察 ………………………………………………………………… 周 洋(4.89)

“米氏云山”是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重要流派之一,其绘画风格对后世文人画的影响也十分深远。宋代以后,很多画家借鉴了“米氏云山”这种画法去丰富自己的画面,元代的画家高克恭、赵孟、“元四家”等人,明代的唐寅,清代的“四王”“四僧”,在他们的作品中,都可以找到“米氏云山”画法的影子,他们借鉴其章法图式与笔墨意趣,在创作实践中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绘画风格。[12]“米氏云山”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后人不断的继承与发展,已经逐步成为中国山水画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也成了中国水墨山水画象征式的存在之一。[13]在当下多元化的时代中,当代画家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进一步发展水墨山水画,将“米氏云山”的笔墨技法与当下的艺术审美有机结合,合理利用当代的材料和题材,完善丰富自身的绘画技法。

猜你喜欢
米氏云山墨色
米氏凯伦藻胞内多聚磷酸盐对环境磷变化的响应研究*
无色中的有色——李立扬诗歌中的中国画墨色之美
云山图
Accident Analysis and Emergency Response Effect Research of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in Taiyuan Metro
重金属镉和铅胁迫对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研究
如何使墨色有变化
不同氮磷比对福建沿海米氏凯伦藻生长的影响
云山的树
渴望
胶印机墨色智能控制技术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