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丹
摘要:目前,浙江省普通高中实施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使用新教材,但一线教学不同程度地存在知识本位、学科本位等本原问题,亟须改变为考而教、为学而教的现状。因此,作者通过对课堂教学的探究,分析本原问题,提出基于真实情境、问题导向等的教学策略,以期能够对推进育人方式的转变和课堂教学转型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本原问题;深度学习;核心素养;学生本位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3)15-0031-03
随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深入,根据《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编写的高中新教材开启了新的知识观、学习观和发展观。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能力的转变成为课堂转型和素养落地的必由之路。但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目前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操作、轻探究,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将会缺失学习力、思考力、创造力。对此,笔者结合教材核心思想,对信息技术课堂的常见问题展开分析。
拨开知识本位的屏障:促深度学习
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于注重学科知识体系,教师容易忽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教学片段1:“翻开书本第70页,Python算术运算符有**、/、//等,表达式x**y表示x的y次幂,表达式x//y表示用x除以y,取整数部分……那么8//7的结果是多少呢?”
教学反思:这是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的第一课时—《Python语言基础知识》。程序语言的基础知识一般包括数据类型、表达式、变量、赋值语句等,是后续编程的基础。作为算法程序实践的起始课,教师“照本宣科”地讲解知识或许会给学生带来“一堂课”的收获,那么课后学生能留下什么呢?
在核心素养教育中,知识、技能只是其中最基础的部分,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方式,通过创设真实情境、问题导向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意义,并能迁移应用到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促进知识向核心素养转化。
①真实情境:激活学习动机。真实性是核心素养的精髓。课堂教学应尽可能为学生引入真实的社会情境,让学生面对复杂的情境、现实问题情境展开思考,从中发现实际的、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学生的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与合作能力才能提升。例如,程序语言的第一节课可以创设适合学生认知特征的活动情境,如绘制校标的一角,可用Python内置模块turtle绘图等可视化形式呈现曲线。置身于情境中,学生才会有触动感,会有“新知识的产生”,学习动机也得以激活。
②问题导向:培育学科思维。教师可以问题为导向,把知识技能变成探究点,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究式的学习,构建问题情境和基本知识间的认知关联,用学科思维解决问题。例如,Python语言的第一课时,教师可以问题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解决一个曲线的绘制,再结合算法建模的过程,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语言的运行结果,从数学表达式自然过渡到Python语言表达式。
摒弃学科本位的思想:拓学科视域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离不开操作体验,但不能停留于浅表的被动的实践活动,教师要深挖细掘,引导学生主动意识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拓宽视野,发展思维,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特点,把握学科本质和学科内涵。
教学片段2:任务一:利用Excel软件对A2:G18的数据进行排序,统计文化用品类12月销量最高的前三名。任务二:选择数据区域A2:A18,G2:G18,插入柱形图制作一张反映所有文化用品年销量总量的图表。
教学反思:这是《常用表格数据的处理》一课的课堂任务,虽然学生都能“精确并完美”地完成,但是机械性操作后留下的是千篇一律的作品,缺少个性化与创新性。那么,排序、筛选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用图表?为什么上这堂课?它的价值究竟是什么?
在上述教学中,教师仍然认为计算机只是一种工具,限定性的任务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拓展学科视域,理解与把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内涵与本质,任务的设定要逐步向项目化教学过渡,从强调“工具的特征”逐步转向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①从知识到思维,渗透意识培养。新课标的修订是为了“应对国际竞争发展,培养合格数字公民,提高学科地位”。课程定位从原理知识、学科方法、工具选择提升转变为问题解决、方法习得、社会责任。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学科思维,用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排序与筛选,考查学生的数据的组织能力、数据的鉴别能力、数据的分析与信息提取能力等;程序设计,培养学生像专家一样思考,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代码调试、完善、优化的过程,使学生形成迭代意识,启迪学生计算思维等。教师在落实教学目标的同时,渗透能力、习惯、意识等的培养,引导学生了解和把握课程背后隐含的学科思想、学科方法等。
②从外显到内隐,把握学科内涵。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能只考虑简单知识的最后结果,而应看到知识本身的建构过程,透过“冰山一角”的表象看到内隐的实质,把内容之知和方法之知建构起来,形成一体化的知识网络,并提升学科关键能力。例如,在讲述人脸识别的内容时,要让学生明白,并不是看表面像不像,而应了解数据在转换时的本质;要引导學生经历“应用+体验”到“原理初探”的过程,这样的课堂才更有深度。
回归学生本位的取向:构生本课堂
高中信息技术课时紧张,因此教师常采用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练教师讲的教学模式,但这样的课堂缺少生机与活力。而新课标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维共振,构筑有生命力的课堂。
教学片段3: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首先……然后……接下来请大家完成任务(作业)……
教学反思: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把认知目标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以满足学生的考试所需、终身之用,但忽视了影响学生发展的其他目标。教师讲、学生练,教学时间“简单粗暴”地分配,导致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讨论的机会越来越少。笔者认为,当教师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时,当知识成为学生探究与实践的对象时,当课堂成为学生的主场时,学习过程才有可能成为素养发展过程。
①“让学”:让学生讲需求。很多时候,需求是教师提出的,任务是教师布置的,方法是教师指定的,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缺少思考的时间,缺乏探究的深度,“任务”形同虚设。“让学”策略,则是指让出时间给学生,让出思考给学生,让出课堂给学生。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听到学生的声音,更应该了解到学生的内心想法,了解他们想些什么,什么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例如,在讲解“数据处理”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需求去寻找感兴趣的数据,发现数据应用的价值,选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处理数据、解决问题;又如,在“人工智能”教学中,教师不以简单的视频欣赏、枯燥的概念讲解为主,而是引导学生多体验多实践多讨论,帮助学生感受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真正地认识人工智能。
②“引思”:引导思维过程。引导学生思维的最好办法是教师与学生一起思考,一起探究,以学习者为中心,重演知识的发生过程,亲历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而理解知识的本质,建构知识的意义,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藉此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讲解“数据处理”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针对现实问题情境展开思考,通过网络、调查等获取信息,提取自己有用的信息,分析数据中承载的信息,体验项目实施过程,得出相应的结论。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不是无事可做,也不是把控全场,而是默默地发现学生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学生操作实践遇到困难时,不是举手代劳,而是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问问学生为什么这么操作。
结语
在面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单纯以“育分”为目标的教学现状,克服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局限于表面、表层的现象,用真实情境引发深刻思考,用问题驱动引导深层探究,用深度教学促进深度学习,让教学回归本原,把课堂还给学生,努力营造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原生态,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从“学科本位”转向“学生本位”,在实践中求知,在活动中育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钟启泉.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課程改革的挑战性课题[J].基础教育课程,2021(11):5-20.
[3]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4]陈兴冶,马颖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改进[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9,35(03):14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