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诗经》“起兴”手法,让诗歌诗味更浓

2023-08-10 17:15赵丽琴
课外语文·上 2023年8期
关键词:雎鸠诗味韵脚

赵丽琴

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无疑是中国文学史上最灿烂、最闪烁的篇章之一,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清末的学者梁启超曾这样评价:“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无一书无问题,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虽然带有历史偏见,但《诗经》直写生活、表达人们最朴素的愿望,确实如梁启超所言值得一“信”。《诗经》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关于它们的准确含义,多年来争论不休。总的来说,赋,就是直陈其事,直接描写;比,就是比喻;兴,就是起兴,就是先言他物,引出要吟咏的对象,这是诗歌中最具特点的表现手法。

我们知道诗歌是诗人感于现实之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方面,它需要外界事物引发;另一方面,需要诗人对诗歌内容的修正,这里要运用到高超的表达技巧。而“起兴”无疑是很重要的,是写诗的“起源”,因为眼前的优美景物或事物必然蕴含着诗人触物所引发的情思和感慨。可以这样认为,“兴”是一种极为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它让诗歌的诗味更浓,更能以事感人,以情动人。本文以《关雎》  《蒹葭》《子衿》三首诗歌为例,探讨起兴对诗歌浓浓诗味的影响。

一、起兴,营造了如诗如画的美感

(一)《关雎》中构建了唯美的美景

《关雎》的起兴句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雎鸠”是一种水鸟,就是今天我们说的鱼鹰,传说它们成双成对、形影不离,是忠贞、淳朴爱情的象征。诗人用“雎鸠”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句,表现男子追求心仪女子的愿景;“关关”是拟声词,形象地展现了水鸟互相鸣叫的场面。不妨联想一下此時的画面,一位小伙子偶然间在河洲上看见一对相亲相爱的水鸟,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鸣叫,响彻天际,在空旷的小洲里回环,恬静和谐,这是多么温馨、浪漫的时刻啊,也把读者带到一片平旷辽远的境地之中。后续的两句——“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说的是小伙子心仪的对象采摘荇菜的过程,画面中的姑娘乘着小舟,认真地挑选着水草。远处是水鸟相爱的啼叫,近处是姑娘采摘荇菜的场景,把两者有机融合,不就是一幅温馨的图画吗?

(二)《蒹葭》中营造了朦胧的意境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意思是“这里的芦苇非常茂盛,一颗颗露珠凝结成了霜”,巧妙地营造了一个朦胧、浪漫的梦幻意境,仿佛让人置身其中。后续的“蒹葭萋萋,白露未晞”和“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同样营造了这样的境界。天地间是如此朦胧,但“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意思是说思恋的人在别处),刻意凸显了失意与惆怅的氛围。这首诗歌运用起兴手法,以景融情,茫茫的水汽、苍茫的白茅草,都让诗人陷入无限的情思与想象之中,情与景相互交融,最终产生“天人合一”的朦胧图画。

(三)《子衿》实写现实的想念

《子衿》的起兴没有《关雎》的唯美,也没有《蒹葭》的朦胧,因为《关雎》《蒹葭》明显带有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的意境,在空旷的空间中隐藏自己的情感。而《子衿》,实写一位女子的心理,起兴起得快速,从衣襟和佩玉绳子的颜色开始说起,暗示诗人内心的辗转反侧、心中的缠绵以及忧思不断的牵挂,同时也有强烈的画面感:一天,女子约见了一位衣襟浅蓝、佩戴着用浅蓝色绳子缠绕的玉佩的男子,但他最终却离开了自己,留下了绵长的思念。

二、起兴,协调了灵动抒情的韵律

诗是用来抒情的,通过灵动的节奏抒发自己的情感,当然,诗的节奏是由作品内容决定的,只有节奏和内容相互协调,才能有助于充分发挥诗歌的抒情效果。因此,《诗经》中的起兴手法,确保在诗词一开头就确定了全诗的韵脚和音调,不但让上下句联系密切,还可使语言咏唱有序,行文显得轻快、活泼。比如在《蒹葭》当中,起兴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已经奠定了 “霜”的韵脚是“ɑng”,此节中的“方”“长”“央”的韵脚都是“ɑng”;同理,第二节的起兴句是“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晞”的韵脚是“i”,接下来所有的最后一字“湄”“跻”“坻”的韵脚也都是“i”,我们在朗读时,就会发现朗朗上口,很容易熟读成诵,这都符合诗歌的特点,充满着浓浓的诗味。还有,《诗经》运用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增强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关雎》中“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读起来无不让人感觉到活泼逼真,声情并茂。同样的手法在《子衿》里,也可见一斑——“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就是重章叠句的应用。更为重要的是,《诗经》的起兴为诗歌注入了丰富而强烈的情感,再加上相同协调的韵律,把上下句中不同的事物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让整首诗浑然一体。比如在《关雎》的第二节“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中,我们看到一个男子得不到心上人的焦急和无奈的心理感受,可谓形声兼顾,达到了追求形象意境之美与声韵和谐之美的两者有机统一的境界。又比方说,在《蒹葭》当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湄)(涘)”,深刻表现了反复追寻及追寻之艰难、渺远的情感。就算千年之后的我们读起来,也感觉到情感的真挚,不愧是“古代爱情诗的绝唱”。

三、起兴,刻画了个性鲜明的形象

起兴就是用个性鲜明的形象来渲染气氛,激发读者想象,创造出缠绵悱恻的情调,又能引起下文的故事,起到了统摄全篇的作用。比方说《关雎》,诗的本意其实是写“求淑女”,于是以在河洲上关关和鸣的雎鸠起兴,由雎鸠鸟的雌雄匹配联想到“君子”“淑女”的爱情,然后顺着这个思路写出“君子”对“淑女”的一片痴情。本诗的起兴之妙在于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在传说中,雎鸠和鸿雁、鸳鸯一样,感情专一,绝不乱配,诗人用雎鸠起兴,生动形象地表明了它们纯洁而又真诚的爱情。诗中还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来表现求偶的过程是由挑选到认识再到理解,最后喜结良缘。耐人寻味的是,雎鸠鸟除了忠贞不贰之外,还有其他意蕴:雎鸠天性温顺,可比淑女之娴静;雎鸠乃“河洲”常见之鸟,可使人联想起常来河边采摘荇菜的女子;“关关”乃雎鸠雌雄唱和之音,可起“君子”思“逑”之情,这种含蓄委婉而又生动的形象描写,让全诗产生了意味深长、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

《蒹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情感更加鲜明。它用“蒹葭”起兴,深秋,露重霜浓,而水面的芦苇苍苍,诗人不顾秋寒去湖边守候自己的心上人,因为“伊人”在水的另一方。此时的男子纠结万分:逆流而上去寻找吧,但道路崎岖且漫长;顺流而下去寻找吧,她仿佛又在水中央。在我们看来,这个“伊人”飘忽不定,可望而不可即,实际上是描绘了一位青年男子深情的执着,而且这名男子在不停地追求,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时光匆匆,唯一不变的是男子的执着深情,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对爱情忠贞不贰的青年才俊。

《子衿》不同于《关雎》和《蒹葭》,因为后两者是男子追求女子,而《子衿》表达的是女子对男子的思念,在古代中国,能直接宣扬女子对爱情的追求,就已经是很了不起了。《子衿》 的第一节以“子衿”(衣领)起兴,表明女子对男子刻骨铭心的爱恋,但男子失约,女子很不开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为什么你就不能给我一个交代呢?可怜的女孩子,在城楼上苦苦等了一天,相思之苦,恐怕只有自己知道,这短短的一天,仿佛是三个月,将这位女子的焦急、失望、抱怨、思念的情绪全部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形象非常鲜明,让人感叹:痴情如此,比《关雎》和《蒹葭》有过之而无不及。

起兴之“妙”在于其思路和内容既有趣又深刻,其中存在许多自然名物知识和社会生活情理,引人联想,启人睿智,所以朱子也宣称:“会得诗人之兴,便有一格长。”诗歌的本质是表现人的感情和志向,以最简练的语言达到最感染人的效果。所以,起兴的手法更能让人领悟到浓浓的诗意。

猜你喜欢
雎鸠诗味韵脚
雎鸠欲飞
《花间集·更漏子》韵脚国际音标及韵腹整理札记一则
《笠翁对韵》韵脚分析
诗歌翻译时对诗味的理解与表达
美哉侗都 诗味乡愁
韵脚怎么押?
漫谈《诗经》中的鸟儿之一雎鸠是种什么鸟
还诗歌教学的本义
诗歌教学要教出“诗味”来
山居阁(外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