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虎有深境,草木皆为自然心

2023-08-10 09:11:00张彩红
课外语文·上 2023年8期
关键词:爬山虎叶圣陶荷花

张彩红

散文这种文体是自由闲散、不拘泥于形式的。散文内容往往是作者随性而为,语调亲近,有着感人至深的情感关联与语言魅力。从散文的字里行间往往能够窥见作者的内心。周作人曾说,散文是生活随笔,是“蜘蛛丝似的一缕缕的洒下来”的梅雨下的空想,是人与自然的关联,其形便如“靠着玻璃窗,烘着白炭火钵,喝清茶,同友人谈闲话,那是颇愉快的事”。既然读散文是与作者谈心,那么读者是能够从文中获得相对和谐的精神状态并与之交流的。

叶圣陶是中国儿童文学创作领域的先锋,于五四运动期间,创作了小说集《隔膜》,儿童诗《儿和影子》《拜菩萨》。他极擅长从自然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爱与美。《荷花》和《爬山虎的脚》是叶圣陶所作的两篇散文名作,充满了对人性与生命的思考。《荷花》是1927年创作的,最初发表于《晨报月刊》,后来收入他的随笔集《闲情偶寄》中。《爬山虎的脚》则是在1931年左右所作。最初发表于《晨报周刊》,后收录于他的随笔集《悠游集》中。两篇文章中那种自然、不加以修饰的“绚烂天真”是叶圣陶追求的创作境界。

一、风来荷花舞—荷花是少年的浪漫

叶圣陶说:“我之童话,大部分不适于儿童看,仅取童话之形式耳。”叶圣陶创作童话散文带有安徒生童话的韵味。童话散文,顾名思义,是童话与散文的结合,是虚构与现实间的诗化。在整个文学创作历程中,叶圣陶逐渐摸索出自己的文学气质,他明白自己擅长捕捉世界善良与纯真的部分,他说:“甚至喜欢把世界的某些事物注入儿童趣味和幻想。”《荷花》是以作者化身为“荷花”所讲的一篇童话体的散文。荷花是美丽的水生植物,它们通常生长在池塘或湖泊中。叶圣陶曾说:“我的确喜欢在开放的荷花。他们的确给我以美好的感受。这在我的精神生活中是需要的。”荷花的盛开期通常在夏季,天气炎热,作者于公园游玩,巧遇荷花开放,清香自来,这时候走进荷塘之中,感受到清凉,荷花绽放的美景,很容易让人陶醉其中,使人产生浪漫情怀,在观赏中,作者仿佛看到自己化身为一朵荷花,身穿无瑕白衣,沐浴阳光,一阵风袭来,荷花翩翩起舞。

同时,荷花还有着诗意和哲理上的含义,比如“荷花虽好,莫作污泥之花”,寓意要坚持自己的本色,不为外界所污染。叶圣陶的第一份工作是小学教员,是“免冻馁之忧”的选择;后来他投身报纸编辑事业,通过媒体教育大众,以期“改革我同胞之心”,由始至终都献身于教育事业;“荷叶自碧无纤尘,何处见秋颜色新”,表达了荷花高洁不染的品质和永恒的美丽。在事业层面,叶圣陶十年教员生涯,成了那个时代“最懂儿童心声”的新文化人物之一,在个人生活层面,也经历了物质的富足,但始终贯彻着“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内在坚持。池塘的荷花已经不仅仅是纯粹的大自然景象,而是投射在作者心灵之间的美好,这些绽放在池塘里飞舞的荷花不仅满足了他的视觉享受,也洋溢了他的性情。夏日阳光如丝般柔软地洒在荷花的花瓣上,铺在他的脸颊,他漫步池边,感受着自然的美妙,这是一个理想青年的浪漫时刻,他沉浸在这份美好之中,心里感觉无比清爽。

二、虎啸上山林—爬山虎的脚是作者的理想与思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虎为“百兽之王”。当一株藤蔓被赋予“爬山虎”这一称号时,它是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爬山虎作为一种常见的攀援植物,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它生长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需要通过不断攀登来获取充足的阳光和营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正因为如此,爬山虎才能在艰苦的自然条件下顽强生存,充分展现出“虎”姿的力量和魅力。然而作者并不局限于爬山虎的风姿,而是聚焦于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从“细丝”“嫩红”这些词,不难看出爬山虎的脚娇嫩无比,缺乏虎的刚猛强壮,它是完全异于虎这一图腾意义的。不过这娇嫩的爬山虎的脚,却是其“虎”姿的支撑,“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知人论世,让人联想到叶圣陶创作这篇散文时的背景。《爬山虎的脚》作于1931年,此时的新文化运动已从对西方文化的探索逐步走向对乡土与传统文化的思考,正是新旧文化价值论战的时候。叶圣陶自幼饱读诗书,深谙文学之道,有着强烈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沉淀,同时又是五四运动的开拓者与新文化运动的追随者。当散文中说,如果你细看爬山虎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时,很容易便联想到当时的中国,也会与作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新旧文化价值的思考困境相联系。由此可见,对爬山虎的脚的刻画不仅是叶圣陶对人性、品格塑造的思考,更是他在人类文化乃至社会进步方面所追求的理想。这种“虎”姿的呈现不仅源于作者的人格塑造和文学追求,更是基于对自然环境和生命力所做的深刻观察和反思。

三、草木皆为自然心—眷顾难解的散文情思

有些情感难以言明,难以割舍,就像草木在自己的土地上生长一样,情感也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扎根并成长。这种情感不易褪色或消失,它經得起时间的考验,越来越坚强。草木虽为无声之物,却能传递出自然之美。而情感亦是如此,它不会发出声音,但可以通过行动、眼神甚至微笑传达出来。有时情愫就像徐徐微风,轻柔地拂过面庞,带给人们温暖和舒适。叶圣陶在《爬山虎的脚》中写道:“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在《荷花》中写道:“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在无限的自然中,叶圣陶总能找到美好,又能从这些美好中找到人性的初心,如爬山虎的脚的坚韧、平凡、奉献;荷花的馨香、灵动、圣洁。他总能从自然中找到童话之境,以童真传达情感。

散文、随笔,大多是作家对大千世界,对自然、社会、政治、宗教、哲学、情感、伦理等的感受和思考,这些思考、感受往往支离破碎、稍纵即逝,是人的情感在某一时刻的迸发,就像叶圣陶在看那一池荷花时突如其来的梦幻之感。《荷花》像是游记,文章不只是单纯地临摹荷花,在主题上呈现了很大的跳跃性,作者的情感投射到荷花的象征中,整个画面只有一池荷花,他在荷花中徘徊许久,风来荷花舞,作者的思绪也随风飘散到整个宇宙。而《爬山虎的脚》则更像是博物志散文,叶圣陶曾对“文质兼美”的散文做过评价:“它往往能在极有限的篇幅中,表达某种十分美丽的情绪和心灵活动、某种深刻的哲理以及创造某种艺术境界和意境。”这类散文常常以柔美、深情、忧伤的笔调展开,描绘出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领悟,引发读者深思。它们常常需要用到一些富于感染力的意象和比喻,以便更好地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例如,通过爬山虎的脚来反映出平凡人物对社会大厦的构造支撑,通过爬山虎的脚来感叹脚踏实地的重要性等,这些复杂的情思借助各种意象、比喻、符号、隐喻等手法,形成有深度、有韵味、有意蕴的散文,由此对人生、童心、乡土、人性进行了发人深省的提问,呈现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通过对叶圣陶的两篇作品《爬山虎的脚》和《荷花》进行联排赏读,不仅需要领略作者深邃的思想境界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更是要感受到他对自然的真挚与敬畏。一株藤蔓、一朵荷花都能展现出自身的灵性和美丽,这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自然之美无处不在,只需我们用纯净的心去发现与感受。希望我们能够学习叶圣陶的思想,保持一份纯真与敬畏,珍视自然,与它和谐共处。

猜你喜欢
爬山虎叶圣陶荷花
爬山虎
想当粉刷匠的爬山虎
霜的工作
爬山虎
南大百岁爬山虎令人神往
华人时刊(2017年13期)2017-11-09 05:39:03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