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23-08-10 14:27:35常静
格言·校园版 2023年21期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语文

常静

“双减”视域下,减量、减负已经成为当前各个学科教学的新任务、新目标。阅读是初中语文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加强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是践行语文核心素养的必然选择。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存在明显的“机械滚梳”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学生阅读的学习压力,进而导致阅读教学低效化、学生阅读兴趣丧失。因此,面对“双减”政策下的要求,唯有顺应课程改革的要求、调整阅读课堂教学结构,才能还原学生的主人翁身份,使学生在多样化的阅读学习中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自身的阅读综合能力。

一、“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特点

结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内涵,“双减”政策下的初中语文阅读课堂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其具备四个显著的特点:

(一)更具趣味性

兴趣是行为的源动力。在“双减”政策落地之后,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旨在唤醒学生的阅读源动力,使学生在强烈的阅读动机驱动下产生正向的阅读学习行为。

(二)更加形象化

鉴于初中生的认知思维发展特点,形象化知识学习难度相对比较小,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双减”政策下,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更加关注知识的形象化、具体化,旨在借助灵活、新颖的阅读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初中语文阅读学习的效果。

(三)更具层次化

“双减”政策的提出扭转了传统“一刀切”的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在具体的教學中,教师立足于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性,探究其学习需求点、成长点,实施层次化的阅读教学方案,旨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良性发展。

(四)更加综合化

按照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应关注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拓展其阅读知识面,旨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双减”政策下,为了提升初中语文阅读的有效性,教师必须丰富阅读课堂的内容,使学生在综合性阅读中获得多元化的发展。

二、“双减”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策略

(一)创新阅读教学手段,唤醒阅读内驱力

面对“双减”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优化阅读教学时,唯有立足于阅读教学需求、当前初中生的阅读现状及需求,灵活选择具有针对性的阅读教学方法,才能将学生从枯燥的阅读模式下解放出来,最大限度唤醒学生的阅读欲望。一方面,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优化阅读学习效果。在“双减”政策下,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教师可将阅读教材中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旨在引导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例如,在《春》的阅读教学中,为了带领学生更好地走进朱自清心中的春天、走进文章的意境、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等,教师可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中,真真切切地感悟春天、感受春天植物努力生长的状态。如此,学生亲身体验后,不仅对课文中的描写形成了深刻感知,也与作者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这使其在实践中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美好情感。同时,这种阅读教学模式也活跃了阅读氛围,唤醒了学生久违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积极创设阅读情境。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将教学情境与阅读学习结合到一起,不仅活跃了阅读学习的课堂氛围,还可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到文章中,强化学生的阅读效果。例如,在《观沧海》的阅读中,学生很难进入到诗歌的意境中,致使阅读效果不佳。鉴于此,教师即可通过创设阅读情境的方式,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有关曹操的视频、山与海的视频和图片,引导学生结合曹操这一历史人物,将自己置于特定场景中,思考当时曹操在这样的场景中会产生什么感悟?如此一来,通过特定的阅读情境,极大地唤醒了学生的阅读热情,加深了其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另外,面对“双减”政策下的要求,教师还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阅读任务的驱动和引领,促使学生在探究式阅读学习中获得提升和发展。

(二)延伸阅读面,发展阅读创造力

在“双减”政策下,为了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必须对阅读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通过借助广泛的阅读,强化初中生的阅读创造力。一方面,以语文教材为中心进行拓展和延伸。这要求教师在日常的阅读教学活动中,结合阅读教学的主题,为学生推荐一些相关的课外读物,使其作为课堂阅读学习的拓展和延伸。教师还可以在开展阅读课之前,为学生补充一些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进而为本节课的阅读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苏州园林》的阅读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说明文的习作特征、写作手法形成深刻的感知,就可以以这一类的说明文为切入点,为学生搜集《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埃菲尔铁塔》三篇文章,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性阅读。另一方面,在延伸学生阅读面的同时,不仅要着眼于学生的阅读眼界,还应关注学生的阅读深度。尤其是针对一些难度比较大的文章,唯有将文章与其历史背景知识整合到一起,才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如此,不仅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也实现了阅读文章的外延拓展,使得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循序渐进地提升了自身的阅读综合能力。例如,在《出师表》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对文章内容形成深刻的理解,教师在阅读教学开展之前,为学生补充了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并借助导学案的方式,将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展示出来。例如:公元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为丞相;公元223年,刘备托孤,诸葛亮借助政治和经济举措,帮助蜀汉从夷陵之战的溃败中走出来;公元227年,诸葛亮准备再伐魏,战前为了开导刘禅,写下了《出师表》。如此一来,通过文章背景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学生对文章内容形成了深刻的理解,其阅读综合素养得以真正提升。

(三)创新阅读模式,培养阅读综合素养

在“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教师在优化阅读教学时还应指向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彻底打破传统单篇讲解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灵活借助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等,促使学生在综合性的阅读学习中获得自身的全面发展与成长。一方面,积极开展读写结合教学。鉴于传统语文阅读、写作教学分裂的现状,教师还应立足于语文阅读和写作的内在联系,将二者整合到一起,积极开展读写结合训练。例如,在《背影》教学中,鉴于这一篇文章的主题,教师在完成基本的阅读学习之后,还应引导学生结合文章的主题进行仿写训练。在《愚公移山》教学中,鉴于本篇文章的特点,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文章内容进行续写。再比如,在《最后一课》阅读教学中,从文章中的空白点出发,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韩麦尔先生最后一节课下课后的表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补写。在《山川之美》阅读之后,立足于骈体文的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扩写。如此,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读写训练中深化其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群文阅读。在“双减”政策下,为了全面提升阅读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阅读素养,教师还应彻底打破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模式,积极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促使学生在“一篇带动多篇”的阅读模式下,提升自身的阅读综合素养。例如,在《秋天的怀念》群文阅读中,就以文章的主题出发,教师可将《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有关庙的回忆》等文章整合到一起,以便于学生在多篇阅读中对文章主题形成深刻的感悟。在《爱莲说》阅读中,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教师可将《陋室铭》《石灰吟》《白杨礼赞》《病梅馆记》等内容进行整合,以便于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对“托物言志”形成深刻的理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已经落伍,难以满足当前的阅读教学要求。鉴于此,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阅读教学,还应顺应教育改革的潮流、优化阅读教学手段、调整阅读教学模式、积极拓展阅读面,在唤醒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双减政策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政策
房地产导刊(2022年8期)2022-10-09 06:19:34
政策
房地产导刊(2022年6期)2022-06-16 01:28:40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助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