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数学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數学又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对于一些公式、定理等,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学具操作,在教学中适时、适当、适度地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将抽象、深奥、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变成直观、形象、具体的事物呈现在学生的眼前,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在操作学具的过程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在本文中,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学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供参考。
一、运用学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尚小,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相较于抽象的说教,他们往往对直观的事物更感兴趣。引入学具,可以直观地呈现数学知识,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注入源动力,使原本枯燥无趣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鲜活,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数学课堂、愿意亲近数学,还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学“三视图”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长方体形状的粉笔盒,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长方体,这样能够增进学生对三视图的理解,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如,在教学“认识图形”相关内容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图形的印象,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七巧板进行下列操作:动手分一分,看看七巧板中有哪些不同的图形,数一数每一种图形有几个,比一比哪些图形是完全一样的。通过这些分一分、数一数、比一比的学习活动,学生能够初步认识七巧板。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选出完全相同的两种图形,看看能拼成什么样的图形。经过探索,学生会发现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正方形、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再让学生拿出其他板子,看看还可以拼出哪些图形,以加深学生对课堂中所学知识的印象。教师通过运用学具,可以使学生在互动和自主探索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让单调的数学课堂变得趣味丛生。
二、运用学具,帮助学生消化知识
每一节数学课都有其相应的学习重点、难点,学生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突破这些重难点,是判定学生学习效率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数学知识比较深奥和抽象,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困惑。因此,为了建构高效的数学课堂,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中,教师应捕捉时机,巧用学具,为学生搭建思维的脚手架,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从而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取新知、消化知识。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相关内容时,教师向学生询问:“需要几根小棒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学生很快回答“3根”。教师追问:“是不是任意3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呢?”大部分学生坚信不疑。接着,教师让学生任意抽取3根不同长度的小棒,动手摆一摆,看看能否围成三角形。学生在运用学具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有的学生很快就围成了三角形,有的同学却无论怎样都不能围成三角形。“为什么大家抽取的都是3根小棒,但得出来的结果却不同?”“要想围成三角形,是不是对3根小棒的长度有什么要求?”带着这些疑问,学生进入新一轮的探索,最终发现了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即两边之和要大于第三边。
三、运用学具,促进学生理解
小学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系统性和逻辑性,随着年级的升高,数学知识的难度也在不断提高,然而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尚未养成,逻辑思维能力偏弱,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特别是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时,总是感到不知所措,无从下手,这影响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基于此,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学具开展操作实践活动,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以降低学习难度,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以“因数和倍数的认识”相关内容的教学为例,这部分内容与倍数的概念相关,学生理解时存在一定难度。基于此,在教学中教师使用了小棒来帮助学生理解。新课伊始,教师先让学生拿出2根小棒放在课桌的左边,拿出6根放在右边,然后让学生比一比。学生通过比较,得出了结论,即左边的小棒比右边的小棒少4根,右边的小棒比左边的小棒多4根。显然,学生是从多和少这个角度进行比较的。此时,教师启发学生:“如果将2根小棒看成1份,那么6根小棒就有3份,表明6根小棒是2根小棒的3倍。”随后,教师让学生把原先的小棒收起来,再拿3根小棒放在课桌的左边,拿9根小棒放在右边,并提出问题:“这时小棒存在着怎样的倍数关系?”经过思考,学生想到了9根小棒是3根小棒的3倍。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课堂中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可以将难以理解的概念内容变得可视化,从而促进学生理解,使学生实现高效学习。
四、运用学具,促进学生反思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错误。当学生出错时,教师应怀有宽容之心,不能一味批评和否定,而是要发挥教育机智,将学生的错误转化成鲜活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进行内省和顿悟,促进学生在反思中成长。在此过程中,合理运用学具无疑是可行的途径之一。具体而言,当发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比较模糊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操作学具来解题,并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讲解,及时发现学生在操作学具的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从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修正错误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相关内容时,教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有2块完全一样的长方形木板,长是25分米,宽是12分米,将它们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所拼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在题目出示后,教师发现部分学生是这样计算的:25+12=37(分米),37×2=74(分米),74×2=148(分米)。当教师问及学生这样算的理由时,学生回答:“因为大的长方形是由两个小的长方形拼成的,所以它的周长应该是两个小长方形周长之和”。由此不难发现,学生并没有完全掌握这道题目的要领,他们的思路出现了错误。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让同桌2人为一组,拿出2本数学课本动手拼一拼,然后说一说可以拼成什么样的长方形。在拼的过程中,学生发现数学课本可以拼成两种不同的长方形,由此推导出题目中的两块长方形木板也可以拼成两种不同的长方形,一种长50分米、宽12分米,一种长25分米、宽24分米。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列式进行计算,分别算出这两种长方形的周长。这次,学生很快得出了准确的结果。可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能够帮助学生找出错因,使学生修正之前的错误,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从而让学生避免在后续的学习中出现类似错误。
五、运用学具,推动学生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說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实践出真知,对于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只有注重实践,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发挥能动性,主动收获知识,并将知识及时转化为技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学具,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在实践中形成活学活用、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为其将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角”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出示了这样的生活问题:“一块正方形的布,剪去一个角,剩下的布有几个角?”问题提出后,有的学生认为很简单,直接回答“3个角”。对此,教师没有进行任何评价,而是让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纸,用剪刀剪去一个角,再让学生看看到底剩下几个角。在汇报阶段,教师让学生代表到讲台上进行演示,学生惊讶地发现,剪的部位不同,得出的结果也不同,结果可能是3个角,也可能是4个角,还有可能是5个角,这在所有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上述案例可见,学具的有效运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的学习从课本走向生活。
六、运用学具,引导学生创新
创新意识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创造的舞台,引导学生在操作学具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智力角逐的精彩,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相关内容时,考虑到学生此前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旧知进行突破,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设备,首先在屏幕上出示了等底等高的长方体、圆柱体和正方体各1个,当问及它们的体积是否相等时,学生都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怎样回答,因为他们不知道圆柱体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接着,教师让学生拿出学具(等分的圆柱体)动手拼一拼,看看可以将圆柱体转化成什么样的形状。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可以将圆柱体转化成近似长方体的形状(图1),并且两者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由此,学生很快总结出了圆柱体的体积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进行计算。不仅如此,还有一名学生提出圆柱体体积还有其他的计算方法。这时,教师放慢了授课的脚步,让该名学生分享想法。学生说:“如果将所拼成的物体换个面放,其底面积就是原来圆柱侧面积的一半,高就是其底面半径,圆柱的体积也可以用‘侧面积的一半乘底面半径'进行计算。”教师听后赞许地连连点头,其他学生恍然大悟,教室里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笔者认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看待和分析数学问题,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从而使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广阔天地。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