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小凤 顾译珩
“中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最早论述“中和”思想的儒家经典《礼记·中庸》有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段论述集中揭示了“中和”的主要内涵。所谓“中”是人的内在情感未表露出来之时不偏不倚的状态,“和”则指情感外发时要有节制,保持尺度。由此可知,“中和”是不偏不倚的情感状态。“中和”还指和而不同的存在状态。《国语》有云:“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万物的生生不息是须通过不同事物彼此之间的紧密相连、相互和谐而达到的,相同的事物则不能维系生命的发展。孔子有“君子和而不同”的判断,由此表达君子既能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又能与他人保持和谐共存的关系。因而,“中和”之“和”又有多样态发展统一之义。自此,“中和”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审美思维与范式。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呼应2017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思想,以立德树人、包纳并收的思想引领,继承选文传统的课文编排视角,改变了选文单篇组课的形式,呈现了单元导语—课文—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的单元编排新结构,表现出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审美文化品格。以传统审美文化品格来观照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它从内容到形式都呈现出鲜明的“中和”之质。具体表现为:选文内容编排的刚柔相济,教材内容与拓展资源形成和而不同的效果,教材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和谐统一。
一、选文内容编排呈现不偏不倚之美
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本质,也是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审美追求。在教材编排中,编者在选文内容的编排上注重选文编排的刚柔相济,践行中和之美的传统审美理念。相较旧教材,新教材将教材选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将不偏不倚的适中尺度贯彻到教材的编排中。
在选文风格的选择上,统编版教材倾向于融宏大与微观于一体的选文编排方式,体现出中和适度协调之美。茹志鹃《百合花》、铁凝《哦,香雪》两篇同为女性作家作品,同毛泽东、郭沫若、闻一多、雪莱这样的政治家或者大文人的作品编在同一单元,这不仅是对女性作家地位和贡献的认可,同时也对慷慨激昂的革命情感与展现宏大视角的单元注入了一丝细腻与温柔,做到内容编排上的张弛有度,细腻中有激昂,微观视角呈现宏大的格调。
统编版选文内容的编排也非常注意选文情感的互补中和,避免一味激越昂扬。统编版必修上第三单元“生命的诗意”主题包含了八篇文章,表达情感复杂多元。有借助来日、去日抒发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短歌行》); 表达了对“俗世”的厌倦和自然生活的依恋 (《归园田居(其一)》); 以回忆梦游天姥山的景象来表达对权贵的蔑视,进而展现出非凡豪情 (《梦游天姥吟留别》); 有借着满目萧瑟秋景抒发对人生颠沛流离、老病孤愁之感 (《登高》); 也有以长诗的形式谱写了“少时光鲜老凄凉”的歌女故事,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同病相怜之叹 (《琵琶行》); 在落魄之际借景遣怀,表达了对功名、人生的思考 (《念奴娇·赤壁怀古》); 在一腔爱国忠心无处报,国事凋敝之时借古讽今,表达其拳拳爱国之志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以深秋景物凄清抒发孤独寂寞之意 (《声声慢》)。 这其中有豪情有悲情,有国事也有家事,有对未来充满了澎湃豪情,也有孤独寂寞伤感之意,有渴望在仕途上建功立业,也有甘于田园的清静,让学生能够从文章对比中感受不同的人生选择、不同的生活态度,体验金戈铁马的刚硬豪情、小桥流水的温柔舒缓。在“刚与柔”的搭配下,呈现有强有弱、有缓有急的情感基调色彩。
二、拓展资源对选文内容的补充体现和而不同之美
“和而不同”主张多样态的存在,不是同质性事物的重叠相加,而是异质事物的多样共存统一。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包纳广泛,整合性强,把不同的审美文化元素、多样的问题视角有机地融合在选文中,表现出和而不同的特征。
教材在编排选文之时体现“和而不同”,表现为选文与选文之间在题材、流派等方面呈现多样性。教材选择了一大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在文学史、文化史上有定论的作品,并照顾到体裁、题材、风格、流派等的多样性。
拓展资源和而不同则表现在“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中引入的资源多元化。对比分析人教版和统编版都选入的作品后发现,统编版教材对小说、散文、诗歌、文言文等各体裁作品的延伸拓展都较人教版更加广阔,许多文章的延伸拓展部分呈现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狭窄到广阔的趋势,展现了看问题的多角度特点,削弱了单一视角理解问题、解释问题的强势与独断。如统编版教材《沁园春·长沙》“单元学习任务”推荐学生阅读埃德加·斯诺的《毛泽东自传》,了解毛泽东青年时期的革命经历,加深对这首词主旨的理解。这既是一种很具体的“知人论世”的方法指导,又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来观察中国的伟人,能够为大家了解伟人、理解伟人提供不一样的思路,显得更加包容和多元。
不仅关注到整体选文的多样性,同一选文又融入了多样的资源。人教版对《赤壁赋》的拓展延伸仅在课后“研讨与练习”中提供了一段《后赤壁赋》的内容,用以对比“二者之间景色的不同”,并在“习题”结束后的空白处引入了《苏轼文集》中的一段文字,无任何引导性文字进行解释和说明。而统编版教材先是在课后的“学习提示”中明确地列出了多篇目同类型的写景抒情类文章,不再局限于文章作者的作品,引入王勃的《滕王阁序》、王禹偁的《黄冈竹楼记》、徐霞客的《游天台山日记》以供学生延伸阅读和对比,甚至还引入了郑燮的《题画》来引导大家理解、品味经过作者加工后的山水景色。之后又在单元末尾的“单元学习任务”中引入范晞文《对床夜语》关于情景关系的表述,促进学生理解。展现了新教材引导学生多角度、广范围理解文本,不再以單一的文本为主,不再以单一的作家视角为主的倾向。
三、教材客体与认知主体关系表现和谐统一之美
学习主体与教材构成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拉近了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所倡扬的和谐统一的审美精神,注重教材与认知主体的二元融合统一之美。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在单元导语、学习提示以及单元学习任务上指示性减弱,交流性增强,显示出消弭“主客对立”的意图,呈现出二者相融的统一之美。
主客体二者和谐统一首先表现在“学习提示”语言增强切身性,不再是“确定性”的知识点记忆呈现,注重“启发式、交流式”,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与“感受”。与人教版单元说明相比,统编版教材的单元导语体验性增强,有明显的“表现的表达”倾向(表现的表达是“以生动地表现生活的体验为目的,却不采取抽象化、概念化的法式表达……其表达的法式是具体的、体验的、情感的”)。比如同为现代诗单元的“必修上第一单元”和“必修一第一单元”,前者运用了“青春是花样年华”的譬喻手法和“对青春的吟唱”“点燃澎湃的青春激情”“敞开心扉,追寻理想,拥抱未来”等三处修辞手法,不仅修辞手法丰富,且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段也为数不少,概念化的内容较少,整段文字很好理解,具有很强的感受性,洋溢着一种欢欣跳跃的青春活力。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则四平八稳地介绍着本单元将要学习什么体裁的文章,简述了新诗的背景、特征、发展历程以及学诗的意义,并倡导学生尝试写作,其中出现的“五四”“新诗”“格律”等词语都是较为抽象化、概念化的内容,远不及“花样年华”等表达具有感染力,整体意味单调枯燥不少。
又以同为古诗词单元的“必修上第三单元”和“必修三第二单元”做比,二者之间体现出的差别更加明显。前者运用了“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的譬喻手法,还有几乎占了一半篇幅的排比修辞:“曹操对‘天下归心的渴望,陶渊明‘复得返自然的淡泊……李白驰骋想象的豪迈,杜甫登高望远的悲凉,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悲凉……苏轼、辛弃疾词的豪放,李清照词的婉约。”其中不仅用排比来增加导语的气势,增加语气的起伏,还把“引用”的修辞手法夹杂其中,使学生有更加具体的感受对象,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联想。反观“必修三第二单元”的导语:“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上兼容并包……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诗歌本身发展也趋于成熟,题材扩大,诗体完备,诗家辈出,风格多样……”这是对唐诗发展的简述,使人“一览便知道唐诗的发展原因、影响因素、成就等内容的概况”,没有体现出唐诗或豪气干云或遒劲沧桑的气魄,也没有勾勒出或清幽深邃或雄奇壮丽的景色。在倾向于重陈述事实和缕清条理的“记述的表达”介绍下,充满涌动的感情力量和多样景色的唐诗也仿佛变得索然无味,这样的导语恐怕难以激起学生对诗歌中蕴含情感的感受和对画面的想象。
统编版高中语文“单元学习任务”的感受性也体现出主客体的有机统一。人教版的“习题”和统编版的“任务”虽然都是对学生的指令,但二者在内容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前者强调具有确定性的知识点,后者关注多样性的感受,而“知识”相较于“感受”而言有着更明显的“确定性”,“确定性”导致了学习过程中的“不容置喙”。而统编版强调“感受”的任务增多,也意味着更为“亲和”的引导方式在语文课程中地位的上升。比如人教版《沁园春·长沙》课后习题的关键要求在于“把握情感与节奏”“描述这首词所描写的湘江秋景,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绪”“‘同学少年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怀”“欣赏毛泽东的诗词和书法作品,并与同学交流心得”。这几个问题的目的在于以“指令性”的问题为引导,使学生弄明白文章“说了什么”“体现了什么”,学懂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强调“知识”。这样的条分缕析对于内容、情感知識的掌握的确更为扎实,但对于诗词因模糊性和神秘性带来的美的破坏也是明显的,不利于学生的感受。习题“描述湘江秋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思绪”是几个问题中的重点,同时也是其中的难点,统编版教材却在“学习提示”中直接予以点明,不再作为理解文章内容的导向,转而强调领略胸怀,“品味意象的灵动活泼和意境的丰盈深邃”“体会炼字选词的精妙”,强调启发和由启发带来的思考与感受,意在为学生提供品味本词的支架,降低其阅读难度,使其拥有更好的阅读体验,着重突出“感受”。“感受性”增强了教材的切身性,缓和了其严肃感。
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基于项目式学习的中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3B175)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