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叶武
(湖南省武冈市检验检测中心,湖南 武冈 422400)
在生猪的生长过程中,猪传染性胃肠炎属最为常见且传染性较强的疾病之一,可发生于生长的不同时期,尤其是仔猪的发病率较高,一旦发病,极易出现呕吐、脱水、腹泻等症状,若仔猪的日龄较小,还具有较高的死亡率。随着近年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针对患有传染性胃肠炎成年猪的临床疗效虽然有所提升,但仍然会对其健康生长造成不良影响,从而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因为猪传染性胃肠炎具有发病较急、传染速度较快、病程较短、极易引发死亡等显著特征,所以生猪养殖人员在养殖过程中,务必要针对生猪生长的不同阶段展开重点管理,并实施必要的预防措施,一旦确认生猪发病,则需及时选用相应的治疗措施展开救治,确保生猪养殖户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传染性胃肠炎是对生猪具有严重危害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尤其对出生10日之内的仔猪的伤害性更大。在生猪感染传染性胃肠炎后,多会出现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且在治疗不及时的情况下,还会出现严重脱水现象,从而导致生猪死亡[1]。猪传染性胃肠炎通常发生于寒冷季节,即冬季或者早春季节,而且在新的疫区,感染猪的数量也极有可能出现暴发性增加。
养殖环境的温湿度把控、卫生条件以及相关设施等因素也对生猪的健康有着很大影响。在养殖环境恶劣、卫生条件较差且温湿度过高或者过低的情况下,生猪感染传染性胃肠炎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大幅增加。特别是在冬季或者早春季节,天气较为寒冷,养殖人员多会为了给猪舍保暖,而使猪舍长时间处于封闭的猪舍内,从而导致无法通风换气,猪舍内累积过多的有害气体。此外,长时间不进行通风换气,还会造成猪舍内过于潮湿,为细菌的滋生与繁殖创造了有利环境,进而使生猪感染病菌的概率不断增加。
除此之外,若在夏季不注意保持猪舍卫生,就会增加老鼠、苍蝇、蚊子等有害生物的数量,使之将携带的病菌传染给生猪。有些养殖场的养殖场地有限,生猪数量较多,养殖密度较大,这种情况也会增加生猪感染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概率。有些养殖场的条件较差,设施较为简陋,尤其在较为寒冷的季节,无法为生猪进行保暖,也会造成生猪出现感冒等症状,从而影响其免疫能力,增加感染传染性胃肠炎的概率。还有些养殖场对于养殖环境卫生的重视度较低,甚至将杂物堆放在猪舍中,导致环境较差,久而久之,也会增加生猪感染疾病的风险。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诱发因素较为复杂,目前公认的是该症的发生与母猪的抗体情况以及仔猪出生日龄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其传染源主要来自携带病毒或者已经被传染的生猪,若母猪已经感染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则仔猪也可能会通过胎盘被传染。因此,在母猪感染传染性胃肠炎后,其分娩的仔猪、胎盘与相关分泌物也会含有大量的致病菌,并在多种渠道的传播中扩大感染范围。该症的传染不仅包括种猪交配、人工授精、胎盘等渠道,还包括食物摄取、空气、生活环境等渠道。传染性胃肠炎病毒除了会存在于猪的分泌物与排泄物当中,还会随着病情的发展而逐渐侵害多个脏器,以十二指肠、空肠等消化器官为主。
在病毒毒性存在差异的情况下,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潜伏期也存在较大不同,通常在16~48 h具有较快的传染速度。感染后病猪的症状表现,也会根据区域流行特点、体质及年龄等因素而出现较大区别。若区域内从未出现过此类疾病,则任意年龄生猪的感染概率均较大,且病情发展极快。以仔猪为例,其在感染后常会先出现呕吐的症状,然后才是腹泻,且大便多为灰白色或者黄绿色,气味较为难闻。同时,仔猪还会出现严重的脱水症状,并在短时间内体重迅速下降。体温也会出现不稳定的状态,若未能实施有效干预,一般在发病后2~7天极有可能死亡。出生日龄越短的仔猪,死亡率就会越高。而出生超过3周以上的仔猪由于自身的免疫力逐渐增高,对病毒的耐受度会增加,死亡率也会明显降低,但会出现发育过缓等情况。出生超过24周的生猪会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在感染传染性胃肠炎时会出现与仔猪区别较大的症状,如食欲不佳,部分病猪在腹泻时多会出现水样稀便,且呕吐的可能性较大,但上述症状在药物干预下会很快消失,进而病猪康复。若母猪在怀孕期间被感染,则症状较轻或者不甚明显;若在哺乳期患病,则很容易出现消瘦、断乳、身体孱弱、食欲不佳、呕吐及腹泻等临床症状。
已经感染疾病的病猪的分泌物及排泄物中会存在大量的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一旦健康猪被感染,则健康猪有很大概率会发病,因此,养殖人员需要加强对饲养环境的管理,并定期进行清理、消毒,以避免致病菌与病毒大量繁殖,也可避免疾病的进一步扩散。对此,养殖人员应对饲养环境的清理加以重视,定期展开清理消毒,确保猪舍的整洁、干燥,尤其在秋冬或早春这种较为寒冷的季节有助于致病菌的滋生与繁殖,是传染性胃肠炎的高发时节。所以,养殖人员应想方设法为生猪养殖创造清洁、干燥的生活环境。病猪在正常呼吸时,也会通过呼吸道对病毒进行传播,养殖人员除了要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清理以外,还应定期做好开窗通风的工作,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消毒隔离措施,以确保猪舍内空气新鲜的同时,将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2]。除此之外,在寒冷的冬季到来时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为生猪创造舒适的生长环境。
针对生猪的免疫接种,务必要确保免疫操作流程的规范性,从而有序开展疫苗接种。现阶段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疫苗通常包含以下两种,即油乳剂灭活疫苗与活疫苗。前者一般适用于妊娠期的母猪接种,进而增强母猪抗体,避免仔猪在出生后感染疾病;后者的接种范围较大,多在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高发季节进行接种。为生猪接种猪传染性胃肠炎疫苗时,通常会从以下疫苗中筛选,包括:猪传染性胃肠炎或流行性腹泻单苗,传染性胃肠炎或流行性腹泻二联苗,传染性胃肠炎或流行性腹泻或轮状病毒三联苗等。在疫苗的选择过程中,养殖户需要以养殖环境、生猪品种等具体情况为依据进行合理选择,并在疫苗接种时,采用适宜的接种方式,确保使用剂量的合理性。此外,在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不仅要重视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预防管理,还需做好猪瘟、猪圆环病毒病等常见病的防治,在提升生猪免疫功能的同时,减少感染多种疾病的可能。
在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预防中,养殖人员同时也要重视饲料的选择,优质饲料不仅能够促进生猪的健康生长,还能改善生猪体质,提升其抵抗能力,进而控制致病菌的侵害。在重视饲喂管理的基础上,做好传染性胃肠炎的预防措施,具体如下:首先,要合理选择适用性较强的优质饲料,确保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从而在获得高质量饲料的同时,获取完善的售后服务,从根本上做好饲料质量的把控。其次,还要注意饲料的科学配比,并在营养摄取均衡的基础上,促进生猪的健康生长。对饲料的存储环境选择也应加以重视,饲料需要在干燥、通风且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储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铺撒适量的生石灰,以确保储存环境的干燥性,避免发生因饲料受潮而引发的不良后果[3]。对于质量不合格或者存储变质的饲料应杜绝食用。最后,养殖人员在饲养过程中,还应确保饮用水的温度适宜与清洁度,杜绝生猪饮用温度过高或者过低的水,以免对其肠胃健康造成伤害;同时应每天每餐饲后观察并清理剩余饲料,平时每周定期清洁消毒饲槽一次,疫病流行时每1~2天对饲槽进行一次清洁消毒,做好防鼠灭鼠措施,禁止犬猫等动物入场,切断疫病传播途径,减少疫病的传播、流行,奠定生猪健康生长的基础。
猪传染性胃肠炎多发生于寒冷的冬季或早春季节,在气温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养殖人员应在做好御寒措施的同时,为生猪进行保暖,以此改善其体质。尤其对于出生日龄较短的仔猪,更应做好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护措施,如为其提供温度适中的猪舍,尽量确保生活环境的舒适性等。针对即将分娩的母猪护理,做好保温措施是首要条件,特别在昼夜温差较大季节,更要注重温度的把控。除此之外,还应注重妊娠期母猪的疫苗接种,通常会在其临产45天以及15天左右,实施二联疫苗的接种,为母猪以及即将出生的仔猪能够更好地抵抗流行性腹泻以及传染性胃肠炎等疾病提供重要保障[4]。
药物治疗需要在结合病猪的身体状况以及病情发展等具体情况的基础上,选取适当的药物后开展治疗。通常情况下,症状表现不同,制定的治疗方案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在药物的选择上也应引起注意。为了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在开展药物治疗前,需实施必要的药敏试验,以此保证治疗方案的科学性。由于病猪感染传染性胃肠炎后,以呕吐、腹泻等表现为主,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脱水情况,所以,需要为其补充适量的葡萄糖及生理盐水,以免生猪死亡。例如,针对已经确诊为感染传染性胃肠炎但有一定食欲的病猪,临床通常会采用10%的安普霉素1 kg加大连三仪金富农1 kg兑水2000 kg混饮或者拌料1000 kg混食,连续服用3~5天,即可见效。针对患病哺乳仔猪,需肌肉注射黄氏多糖注射液,连续注射3天,每天2次,单次注射量控制为4 mL。肌肉注射盐酸沙拉沙星注射液,连续注射3天,每天2次,每次为2 mL。同时,向仔猪灌服氯化钠、碳酸氢钠、葡萄糖等补液盐,持续3天左右,每天1次,剂量视情况而定。笔者近三年来,按上述方法对23个规模养殖场的6826头患有传染性胃肠炎病例进行治疗,有效率达97%,治愈率在93%以上。还可应用中药疗法展开治疗。例如,针对体重在5~10 kg的仔猪的治疗,可以选择地榆6 g、金银花7 g、算盘子8 g、水蜈蚣10 g,将上述药材混合后用清水熬制,每天服用1剂,连续治疗4 d后,即可获得显著疗效[5]。
在用中西医治疗措施治疗病猪时,需要注意的各项事宜包括:①虽然中西医治疗选用的措施存在较大差异,但治疗目的却是一致的,所以,在发现生猪感染传染性胃肠炎后,应立即选择简单易操作且疗效较好的方法。如有必要,也可选择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模式,以确保病猪能够尽快恢复健康。②用药之前,即采用口渴、饥饿法,禁水、禁食一定时间,禁水时间为冬春3~4 h,夏秋1~2 h,一般禁食2餐,使其处于口渴、饥饿状态,再饲喂溶有药物的饮水和混有药物的饲料。对药物应用的时间以及剂量进行严格把控,尤其在需要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情况下,更要注重用药次序、时间等方面的管理,以确保用药的科学性。严禁为了使病猪能够在短时间内康复,而随意加大剂量。③病猪在身体逐渐好转的过程中,养殖人员依然要加强管理,密切关注其身体变化[6]。一旦发现有病情反复的迹象,应马上实施对应的干预措施,并在用药前咨询专业兽医,以确保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促进生猪的健康生长。
猪传染性胃肠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且传播渠道较多,对养殖场的稳定发展极为不利。所以相关养殖人员一定要注重日常管理,并做好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工作。一旦发现有生猪感染,应立即对其进行隔离,以免扩大传染范围,并实施对应的治疗措施将疾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