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情趣探究

2023-08-08 17:45:50李婷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3年8期
关键词:审美情趣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李婷

摘  要:阅读教学以阅读为育人手段,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最终教育目标,重视学生情感意识和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的育人机制、育人要求已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研究审美情趣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体现,不仅能够让学生更为透彻地理解语文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文化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文章探讨了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情趣

教师应当遵循新课程理念优化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重视审美情趣的培养,让学生在感受美、看见美的同时产生追求美的欲望,能够进一步优化语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引导下挖掘文化、语言中的独特情感。审美情趣是感性的,也是主观的,让学生形成各不相同的审美情趣,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语文之美,将使其萌生出学习、创造的欲望。

一、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意义

语文是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传统的语文教学片面强调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重视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的综合应用,却忽视了学生的感性需求,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的“美”缺乏认识,导致授课活动无法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审美情趣的培养内容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学生能够从感性的角度理解文本,抛弃阅读方法、阅读理解等教学要求,站在感性、主观的角度上审视语文作品,与作者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以独立意识去审视文本,获取新的学习经验,感受文本当中的表达之美、情感之美,并根据个人的阅读结论对相关文本进行评价。这样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阅读、感知、分享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参与阅读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其次,课程改革重视学生学习方式、学习观念的调整。在对学生进行指导的过程中,要求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指导教育,除了文化知识教育,还重视学生审美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关键能力的培养。在阅读中,学生通过情境、情感、语言进入到故事中,随后获取鉴赏技能,感受语文中的表达美。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其实就是对审美教学的合理延伸。

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策略探究

1. 自主阅读文本,调动主观情感

审美是个体对于美的解读与认识,是感性角度上的一种情感体现。个体的情感意识不同,认知态度不同,审美情趣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小学生感性思维敏感,其在接触语文作品时容易产生审美兴趣。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审美情趣被复杂、模糊的教学目标所掩盖。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发挥,遵照课程改革方向,对学生进行综合指导教育,让“美”在课堂中发芽。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尝试调整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过程中,让学生从被动接受教师教导转化为主动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尝试感受其中的审美意趣。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以下统称“教材”)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从“雨”“秋天”等关键词上下功夫,引导学生产生审美情感。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你所看见的秋天的雨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进行表达。在描述秋天的雨时,语言的匮乏使得部分学生只能描述出秋天的雨的寒冷、萧瑟,并不能体会到秋雨中的美。此时,教师可以引入课文,要求学生自主阅读,通过阅读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补充。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对自己的表述进行修饰,了解“秋天的雨”的特点,即秋天的雨降落在不同的地方,是冰冷的雨,也是带有颜色的雨。随着阅读经验的积累,学生会对课文内容进行解析,对“秋天”“雨”进行描绘,让学生形成探究美的兴趣,加快学生审美情趣的发展。

2. 精解文本内容,感受作者情感

对于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来说,如果文本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可能促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育的“未完成性”,在育人活动中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要从学生的关键阅读技能入手,既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本鉴赏能力,让学生形成独特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态度。对于篇幅短但寓意深刻的文本素材,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要积极进行精解,在引导学生体验文本内涵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作者表达的感性情感,激发阅读教学的创造力。

例如,在教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示儿》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开展精解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示儿》的表述通俗易懂,充满了对山河一统的无限向往,以及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在精解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诗句开展教学。《示儿》是陆游创作的一首绝笔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一句交代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但悲不见九州同”一句表达作者是将死之人,看不到江山一统。简单两句,便将作者悲凉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此时,学生能够通过古诗传达的意思了解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从而产生进一步探究文本的兴趣。而在后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独立鉴赏文本,感受文本中的情感之美、表达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语文中的美以更加丰富的方式表现出来。

3. 丰富审美方法,培养审美情趣

在指导学生审视美、观察美的过程中,教师要尝试借助不同的审美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为学生创造感受语言之美、文化之美的机会。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将学习能力的甄别、选拔放在教学的第一位,课堂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感性元素无法在课堂中體现出来。围绕课程改革的有关要求,教师要尝试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审美热情,传授给学生不同的审美方法,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审美积极性。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借助讨论、感悟、探究等方式来体会语文作品中的独特美,帮助学生塑造独特的审美情趣。

例如,在教学教材六年级上册《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以鉴赏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语言表达、文章情感等角度入手,鉴赏课文的表达特点,使学生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也可以选择“红色文学”这一主题开展教学活动,将与红色历史有关的文学作品引入课堂中,引导学生开展拓展阅读探究,借助语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尝试调动学生的审美热情时,教师不能只考虑使用一种方法,而是要在感性认知、主观意识等角度上锻炼学生的语文技能,保障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鉴赏语文作品,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学会探究美、感受美。

三、结束语

为了贯彻落实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可以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授课特点入手,在阅读中感受文本的独特之美。在指导学生阅读、互动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以主观意识去解读文本,站在感性的角度上分析文本的教育功能。配合使用教学、互动、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形成独特的审美情趣,在阅读中感受到美的不同表现。

参考文献:

[1]程啻.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构建[J].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3(1).

[2]施晓莉.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方法探析[J]. 课外语文,2021(34).

[3]纪田田. 如何养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情趣[J]. 小学生(中旬刊),2021(5).

[4]马永霞. 试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养成策略[J]. 考试周刊,2021(35).

[5]王进军.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美育初探[J]. 求学,2021(11).

猜你喜欢
审美情趣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职业·中旬(2016年10期)2016-11-28 20:27:55
论赏识教育的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
东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3:08:40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27:09
浅谈花鸟画中自然格调的应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