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广旭,曹 锐,孙洪强,付庆新
(辽宁省旱地农林研究所,辽宁 朝阳 122000)
朝阳地区气候条件适宜栽培梨树。但长期以来梨树品种结构不合理,尤其晚熟优质梨品种少。为丰富适应当地栽培的优质晚熟梨品种,我们于2014年春从吉林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引进2年生、 砧木为杜梨的优质‘寒香梨’苗200 株,经过7年的试栽观察,表现良好,抗寒力强,在朝阳地区可安全越冬,且丰产稳产、品质好,市场售价高[1]。
试验园位于辽宁省旱地农林研究所试验农场,土壤为河滩地粉沙土,pH 值7.5,有机质含量1.1%,速效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6.3 mg/100 g,有效磷含量2.4 mg/L。株行距3 m×4 m。授粉品种为‘南果梨’,配置比例为6∶1。2018年开花株率50%,平均株产4.5 kg,最高8.5 kg,每666.7 m2产量247 kg;2019年开花株率100%,平均株产7.9 kg,最高14.9 kg,每666.7 m2产量434 kg;2020年平均株产21.45 kg,最高30.1 kg,每666.7 m2产量1 180 kg。贮藏后每公斤售价较当地品种高2.00 元左右,每666.7 m2多收入2 000 元。发展前景看好。
果实近圆形,纵径6.6 cm,横径6.5 cm,果型指数1.01;平均单果重185 g,最大420 g;果皮薄,采收时果面浅黄绿色,光照好的果实有红晕;果肉白色,始熟时肉质硬,贮藏10 d 后果肉变软,肉质细腻,汁液多,石细胞少,酸甜味浓,具有‘秋子梨’香气,含可溶性固形物17.5%,总糖10.455%,有机酸1.112%,口感极佳,品质上;果心小。
生长势强,干性中等,树冠圆锥形。一年生枝条暗红褐色,多年生枝条暗褐色,粗壮。成熟叶片中大,有光泽,长椭圆形,长12.9 cm,宽7.1 cm,叶尖缓尖,叶基阔楔形,叶缘单据齿;叶柄中长。花冠中大,平均每花序六七朵花,花瓣5 枚。7年生树高3.5 m,冠径3.0 m×3.2 m,以短果枝和腋花芽结果为主,花序坐果率83%,花朵坐果率34%,每个花序坐1~3 个果,无采前落果现象(图1)。
在朝阳地区4月中下旬叶芽开始萌动,4月下旬为盛花期,果实9月中旬成熟。11月初落叶,生长期195 d 左右。
抗寒性强,经过几年观察,未见冻害发生。较抗梨黑星病。
定植前挖长、宽、深各70 cm 的定植穴,表土和心土分放,穴施腐熟土杂肥40 kg,回填时先填表土,后填心土。栽植时挖小坑,底部施磷酸二铵50 g,与土混匀作底肥。栽后浇足水,覆膜保湿增温。
6月中旬株施尿素+磷酸二铵各50 g,8月中旬株施磷酸二铵50 g+硫酸钾30 g,施后浇足水。第2年萌芽前株施硫酸铵+磷酸二铵各75 g,7月中旬施磷酸二铵100 g,放射状沟施。第3、第4年施肥同第2年,但要增加施肥量,条状沟施。第5年,生长季前期以施氮肥为主,配施磷肥;后期以施磷肥和钾肥为主。为了提高果实品质,7月中旬后喷三四次叶面肥,微量元素+磷酸二氢钾,间隔15 d 左右。秋季果实采收后每666.7 m2施腐熟有机肥4 m3,11月中旬前后灌封冻水。
树形采用纺锤形,定干高度60cm 左右,树高不超过3m,冠径2.0~2.5m。中心干上自然着生10~15个主枝,主枝粗度为中心干1/2 以下,以保证中心干优势。中心干上每隔20cm 左右留1 个主枝,无明显层次,向四方均匀分布,错落着生,开角70~80°。修剪缓放、扭捎、拉枝为主,幼树延长枝中度短截,对各种竞争枝、背上直立枝疏除或夏剪,其余枝尽可能缓放,以增加枝量,缓和树势,提早结果。
疏果一般分2 次进行。第1 次在落花后2 周,每花序留2 个果;4 周后第2 次疏果,每花序留1 个果。
套袋在第2 次疏果后3 d 左右进行。套袋前2 d全树喷布1 次50%甲基托布津600 倍+高效氯氢菊酯2 000 倍液,喷药要细致周到,尤其果实一定要喷到。选用内黑外黄双层袋效果好。套袋时应撑开纸袋,保证纸袋透气孔张开。袋口要扎紧扎严,防止漏雨和随风转动。
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做好预测预报,采用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核心、科学使用化学农药的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病虫危害[2,3]。每年花芽膨大期喷1 次5°Be 石硫合剂,7月初每10~15 d喷1∶2∶200 波尔多液三四次,预防病害的发生;喷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 倍液防治蚜虫。要重视雨季(7月中下旬—9月初)的病害防治,可喷布40%多菌灵胶悬剂700 倍、50%甲基托布津700 倍液;尤其雨水多的年份,黑星病特别严重,从发病初期开始每隔15 d 喷1 次杀菌剂,保护型杀菌剂和治疗型杀菌剂配合使用效果最佳。防治效果好的有43%戊唑醇悬浮剂3 000~5 000 倍、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 000~2 500 倍、氟硅唑40%乳油800 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