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幼小衔接教育工作

2023-08-07 04:53徐欣
江西教育C 2023年7期
关键词:衔接策略幼小衔接幼小

徐欣

摘   要:幼儿阶段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幼小衔接的教育工作十分重要,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幼小衔接的教育工作直接影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的养成,全面做好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使幼儿能够尽快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是教师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幼小衔接   幼小“双向奔赴”   衔接策略

学前教育能够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为幼儿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良好的幼小衔接教育工作能够帮助幼儿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软着陆”。

一、找准问题,明确幼小衔接定位

(一)幼小教师的“双向奔赴”

幼儿园和小学分属不同的学段,教师之间平时沟通不多,也没有共同的教研活动。小学教师不了解幼儿园的课时安排,在面对刚刚入学的幼儿时,往往不能快速与他们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基于此,搭建一个幼儿园与小学共享的教研平台,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教师应了解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目标及课堂要求,而小学教师也应了解幼儿园的教学方式,并对一些可能影响学生学习习惯的教学方式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双向奔赴”的教研活动有利于让幼儿更好地完成学段的过渡。

观摩学习也是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双向奔赴”的重要内容。小学教师到幼儿园观摩幼儿的集体教学活动,幼儿园教师到小学观摩小学课堂教学,都有利于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状况。在幼小衔接阶段,幼儿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心理过渡期,提前接触小学的校园生活能够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安全感。

(二)帮助幼儿提前适应小学生活

大多数幼儿对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是向往的,然而部分幼儿可能还会有一些担忧。通过和幼儿的沟通,我们了解到幼儿在升入小学时,经常会害怕完不成作业,害怕找不到厕所,害怕和其他小朋友相处不好。幼儿对小学的了解只限于长辈及教师的描述,在很多时候,这种描述并不是完全积极、正面的,会导致幼儿对小学生活产生不必要的担忧。因此,幼儿园教师可以经常与幼儿进行交流,让幼儿聊一聊对小学的看法和感受。幼儿园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去小学参观,体验小学生的一日生活,这对幼儿来说是一个有意义的经历。

教师带领即将升学的幼儿深入小学课堂,让幼儿形成对小学的直接认知,能够帮助幼儿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慢慢调整状态,克服消极的情绪,开始对小学生活心生向往。

(三)教师与家长齐心协力,共同助力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

为了在幼小衔接的阶段给予幼儿有力的支撑,成为他们坚实的后盾,家长需要完成自我角色的转变,和教师一起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助力幼儿更加从容地进入小学。例如,家长应尽量调整好自己的生活节奏和作息时间,为幼儿的入学做好准备。当幼儿进入小学后,家长应保证他们每天的作息要有规律,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笔者每天给幼儿布置一些口头小任务,如让幼儿回家背诵一首儿歌等,幼儿要专注地听,才能记住是什么任务。他们回家后,还必须把任务转述给家长,并记得把家庭小任务的成果在第二天反馈给教师。其实,这就是在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执行任务的能力,家长应耐心陪伴自己的孩子慢慢成长,用力托举幼儿。

另外,家长陪伴幼儿从小一起阅读,也会让幼儿受益匪浅。幼儿从小接触绘本故事,能够提高思维能力,增加词汇量,提高想象能力,从而顺利完成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二、明确主体,架设“双向衔接”的通道

(一)明晰幼小差异,找准“双向衔接”起点

幼儿园教学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在“动态”的游戏中学习,获得直接经验。幼儿园应注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注重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小学则以“静态”的课堂教学为主,更加注重课堂规则与秩序,强调知识的掌握。

(二)优化教育方式,打开双向衔接通道

在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衔接”过程中,幼儿园要提升教师的整体教学能力,转变教育观念,避免“提前教”“超前学”的错误做法。幼小衔接应从小班做起,贯穿小班、中班、大班全过程,而不只是在大班后期“抱佛脚”“强灌输”。幼儿园要重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关注幼儿的可持续发展,从幼儿的一日生活出发,制定教学目标,调整教学方法,增设课程内容,开展互动活动,帮助幼儿做好升学的准备。

小学教师要高度重视幼小衔接的“断层”问题,放下“高姿态”,放慢脚步,保证教学的连续性。小学教师还要记录新入学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案例研究、经验交流等方式取长补短,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三)发挥引领作用,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家长是落实幼小“双向衔接”的实践者。幼儿园和小学要坚持科学、专业的理论导向,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注重家长的实际参与。教师可以利用线上沟通、家长课堂、家长会、家长讲座、主题活动等方式,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渗透幼儿园和小学“双向衔接”的必要性,为家长提供专业的理论指导。教師要避免“小学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促使家长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停止揠苗助长的教育行为,为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衔接”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创新课程,确保“双向衔接”

高质量的幼小衔接不仅需要来自幼儿园、小学、家长等力量的支持,还需要高质量的课程内容做支撑。幼儿园要了解幼儿升学的实际要求,创新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升幼儿的适应能力。例如,进入小学前,幼儿需要有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幼儿园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加强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鼓励幼儿独立上厕所、系鞋带、扣纽扣、收拾书包等。在大班下学期,教师可以逐渐缩短幼儿的午睡时间,并偶尔举行课堂随机问答活动,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小学教师则可以给幼儿园送教,也可以开设互动课堂等,使得小学课程内容与幼儿园课程内容互通、互补,实现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协同、双向靠拢、深度衔接”。

参考文献:

[1]俞文,涂艳国,李露,刘庆.儿童健全成长取向下幼小衔接教育观差异分析:基于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调查[J].学前教育研究,2019(4):16-31.

[2]王幡,白健,王建平.日本学前教育中“幼小衔接”的实践与启示[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0(2):80-85.

[3]虞永平.幼儿园“小学化”现象透视[J].教师博览,2014(11):6-8.

[4]王红.幼小衔接背景下小学低年级科学教学初探[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4):4-6.

[5]李木金.幼儿园幼小衔接课程开发与应用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23(12):109-112.

[6]吴晓琪.“双减”政策下的幼小衔接教学初探[J].教师博览,2023(9):15-16.◆(作者单位:江西省分宜县第三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衔接策略幼小衔接幼小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高校财务与责任预算体系的衔接问题
试析做好“小升初”衔接教学
探讨初中、中职新生数学教学衔接的策略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重视“幼小衔接”幼儿教育更出彩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