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栋 李聪
摘 要:随着社交媒体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微传播视角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如何在微传播环境中进行创新,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在新媒体时代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寻求新的切入点和策略,以更好地实现其教育目标。因此,本研究以微传播视角为基础,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微传播方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以满足时代需求和大学生的思想发展需求。
关键词:微传播;爱国主义教育;创新
一、微传播视角下爱国主义教育研究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前中国社会的重要使命,而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承担着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通过微传播方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加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国家发展的认同,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而努力奋斗的意愿和动力。
(二)有利于塑造大学生正确三观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冲击和信息干扰。通过微传播方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向大学生传递正确的爱国主义观念和价值导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增强他们对社会问题的理性分析和判断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养。
二、微传播视角下爱国主义教育现实困境
(一)传播主体权利下沉,爱国主义教育受到冲击
传播主体权利下沉是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一个现实困境。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往往由权威机构、教育机构或政府主导,他们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引导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然而,微传播平台的兴起使得传播主体更加分散,任何个体都有可能成为传播者,导致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难以统一和控制。一些非权威传播者可能传播不准确、片面或甚至偏激的爱国主义观念,这导致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误解,甚至引发一些不良的情绪和行为。
(二)传播信息碎片化,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误读
微传播平台上的信息往往以短小、简洁的形式呈现,如微博、微信朋友圈等。信息碎片化特点使得爱国主义教育内容难以充分表达和传达。由于限制字数和阅读时间的限制,传递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可能只是片面的、零散的,无法提供足够的背景知识和理论支持,导致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产生误解和误读。此外,信息碎片化还可能导致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表面化理解。微传播平台上的信息往往以简洁、精炼的形式呈现,容易让人产生“快餐式”阅读和理解的倾向。大学生在匆忙浏览和浅尝辄止的过程中,很难真正理解和消化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层含义和复杂性。导致其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缺乏深入思考和全面理解,仅停留在表面层面的知识和观念。
(三)爱国主义内容单一,与微信息结合不足
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往往强调爱国主义的历史、文化和精神价值,内容相对固定和传统。然而,在微传播平台上,信息的呈现方式更加多样化和快速变化,大量的微信息以各种形式涌现,如短视频、表情包、段子等。这些微信息的形式与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相比存在差异,导致爱国主义教育与微信息之间的结合不足。由于微传播平台的特性,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内容表达方式,以与微信息相适应。然而,目前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往往局限于传统的形式和范畴,缺乏与微信息相结合的创新表达方式。导致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兴趣不高,难以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和参与。
三、微传播视角下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策略
(一)构建爱国主义教育“微传播”平台
为了充分利用微传播视角下的优势,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传播方式,需构建爱国主义教育"微传播"平台。如专属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APP等,在平台设计上,首先要确保多样化的内容形式:该平台应提供多种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形式,如文章、图片、短视频、音频等,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和喜好。通过多样化的内容形式,可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关注和参与爱国主义教育。其次是互动性和参与性:平台应具备互动性和参与性,鼓励用户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可以设置评论区、留言板、投票等功能,与用户进行互动交流,促进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入思考和讨论。最后是個性化推送和定制化服务: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关注点和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推送和定制化的服务。通过用户数据分析和智能推荐算法,为每个用户提供符合其兴趣和需求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增强用户的参与度和学习体验。
(二)搭建多元对话平台,借助微环境传播主体
多元对话平台是一个线上的社交媒体群体、讨论论坛,也可以是一个线下的活动组织,如讲座、座谈会等。通过该平台,可以促进爱国主义教育的多方位、多视角的讨论和交流,实现信息的互通与碰撞。具体而言,搭建多元对话平台需要考虑以下方面:首先是引入不同的参与主体:多元对话平台应吸引和引入不同背景、不同领域的参与主体,如专家学者、行业从业者、社会公众等。他们可以提供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观点和经验,促进多方位的对话和交流。其次是提供开放、包容的讨论环境:多元对话平台应提供一个开放、包容的讨论环境,鼓励参与者自由表达意见和观点。这样可以激发不同观点的碰撞和交流,促进新思想的涌现和共识的形成。再次是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多元对话平台可以通过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如专题讲座、座谈会、主题论坛等,引导和促进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深入探讨。这些活动形式可以结合微环境的特点,如使用微视频、微博讨论、微信群交流等,以更好地吸引和激发大学生的参与。最后是推动内容的跨界融合:多元对话平台可以鼓励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内容跨界融合,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其他领域的知识和观点相结合。通过跨界融合,可以开拓爱国主义教育的视野,提供更多元、创新的教育内容,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三)优选爱国主义“微传播”内容
微传播平台的特点是信息的碎片化和瞬时性,因此需要精心挑选适合微传播的内容,以提供更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爱国主义教育信息。在内容设计上首先要突出情感共鸣:选择能够引起大学生情感共鸣的爱国主义故事、事件或形象。这些内容应该具有感人、鼓舞人心的特点,能够触动大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情感认同。其次结合时事热点和话题:选取与时事热点和话题相关的爱国主义内容,使之与大学生关心的社会问题和热点事件相结合。这样可以引起大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增加他们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四、结语
微传播视角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爱国主义教育的"微传播"平台、搭建多元对话平台、优选爱国主义"微传播"内容等策略可实现爱国主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育人成果。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塑造大学生正确三观。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从而为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洪林.微传播视域下革命文化教育研究[J].林区教学,2023,No.310(01):6-10.
[2]贾丽娜,贾漫,郑琦.高校红色文化“微传播”路径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7(08):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