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钰 廖肇银
初夏时节,经过烈日暴晒,骤雨浇淋,校园里草木拔节生长,葱茏青绿。记者一行走进上饶市的多所学校,看见课后服务时间的学校操场、教室、功能室里,处处都是孩子们活跃的身影。
多彩课程,点亮校园
“我最喜欢的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我觉得它的名字很吸引人。”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孙悟空,因为他敢作敢当、善恶分明。”
…………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上饶经开区实验学校(以下简称“上饶华附”)一(7)班的同学们正在上趣味阅读导读课《绘本西游记》,针对老师抛出的“你最喜欢的情节是什么?”“喜欢的理由是什么?”“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这三个问题,同学们踊跃回答,都争着要说说自己的想法。
原来,学校刚刚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读书节活动,这次活动是阅读《西游记》,不同年级读不同的版本,完成不同的阅读任务:一年级学生制作的西游人物书签栩栩如生,二年级学生讲的西游记故事妙趣横生,三年级学生的西游记剧本表演惟妙惟肖,四年级学生的“西游故事新编”别出心裁,五年级学生绘制的西游记故事思维导图一目了然,六年级学生在西游文化分享会上妙语连珠,七年级学生写的“西游人物我来赏”主题作文感悟深刻。全校学生在不同的阅读任务中,达成有广度、有梯度、有深度的阅读体验,全校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浓厚。
“我自己在家里养了几十只蚕,现在有几只已经结茧了!”三(2)班学生唐梓玥自豪地告诉记者,并将她在“我是养蚕小能手观察记录单”上画的茧、蛹、蛾的样子展示给记者看。这是上饶华附“跟着节气去劳动”特色课程的一个缩影。学校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线,开展特色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打造“自然与人文”融通、“传统文化与劳动教育”融合、“节气风俗”和“学科课程”融汇的“小能手·节气融合课程”新篇章,让学生知节气、晓农时、务农事、学劳动,身体力行,在劳动中快乐成长。
“目前,学校开发了‘清明和‘立夏两个节气的校本课程,采用年级分流、合作探究、多学科融合的模式教学。接下来,我们将完善二十四节气系列校本课程,通过课堂教学、课内小组合作及户外拓展三个环节,让学生人人都参与、人人有成长。”上饶华附副校长龚慧群介绍道。这所2022年秋季才开始招生的新学校,其诸多有特色和创意的课后服务内容探索实践,让记者感受到上饒教育人矢志高品质特色办学的决心和行动。
上饶市第三小学是一所城区老校,面积仅3亩。像这样的城区学校是如何突破空间限制,提升课后服务品质的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走进该校,一下便被各班的特色课程吸引:趣绘本班的同学们以图画的形式在文学的海洋中畅游;趣诗词班的同学们跟着老师吟诵诗歌《梅花》,感受梅花的坚韧不拔和自强不息;玩转益智班的同学们兴致高昂地玩着汉诺塔大挪移、飞叠杯极速战、魔方大作战,锻炼脑力和动手能力;室内韵律操班的同学们在排练《勤俭节约》,感受耕种的辛苦与收获的喜悦,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玩转纸艺班的同学们在剪纸中,感受从简单到复杂、从平面到立体、从静态到动态变化的美妙……
上饶市第三小学按照“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化”的思路,扎实推进“双减”落地,依托课后服务开设了走班特长课程、课间活力课程、创意班本课程等,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创意班本课程充分挖掘班级资源,本着“班班有特色、人人有特长”的宗旨,根据授课教师特点,融合不同学科优势,做到一班一课、一科一课,相继开设了语文+实践班本、数学+益智班本、体育+活力班本、美术+纸艺班本、劳动+乐美班本等特色课程。课后服务让“学生站在学校正中央”。
上饶市各学校依据校情开展了各具特色的课后服务活动,全力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学生参与率达100%。
华东师范大学弋阳实验学校积极探索“双减”背景下的评价模式,在一、二年级尝试开展趣味横生的“炫彩期末,阳光乐评”无纸化闯关游园活动,让学生快乐、自信地接受一学期的综合检验,“遇见最好的自己”。横峰县实验小学在各年级开设了海量阅读课程,分别设置“阅读童生”“阅读秀才”“阅读举人”“阅读贡生”“阅读进士”几个等级,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升他们的阅读深度与广度,进而提升综合素养。
“你也可以毕业了!”
2023年4月20日,对铅山县河口一小的颜玲老师来说是特别的日子,这天她作为学校代表,在四川剑阁举办的“第二届提琴智慧教育峰会”上,将学校开展提琴教育工作的经验作了汇报分享。同行的杨川老师则代表铅山县教体局,领取了该县获得的“2022年度提琴教育示范区”荣誉证书。作为数学老师,她们怎么也没想到,人生中竟有机会参加这样的音乐教育盛会。
2020年11月1日,为期一周的“提琴智慧进校园公益活动”走进铅山县。河口一小的8名教师积极响应,其中杨川、颜玲等4名非专业教师因为热爱音乐,也主动报名参加。“练习夹琴,腮帮子磕红了;左手拿琴,手酸了;右手运弓,弓又运歪了。”回想起第一天培训的情景,杨川还是心有余悸。
“导师团永远是你们的后盾。只要你们坚持练琴,和孩子们一起成长,六年后你们也可以很优秀。”因为导师团老师的鼓励,杨川、颜玲等4名非专业教师有了目标和方向,干劲更足了。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2020年12月13日,学校提琴班正式分年级开班开课,1名专业老师带2名非专业老师,老师之间一对一帮扶,共同成长。2021年9月,学校选拔学生组建了提琴乐队,乐队练习成效显著,在各项活动中表现出色,得到全校师生以及家长的高度评价。小提琴课也成为学校的特色课。
为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河口一小以课程引领,深耕教学教研,注重专家领航,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实施“青蓝工程”,通过“师徒同课同构”“青蓝微课大比拼”等多种形式,让全体教师得到发展。青年教师廖晓姣就是直接受益者之一。
“你的文学素养很好,如果教语文,会在专业上走得更远!”2016年5月,河口一小第一届诗词大赛刚刚结束,副校长吴清玲这番话,开启了她与廖晓姣的“青蓝结对”之旅。2016年9月,原本是英语教师的廖晓姣正式成为一年级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在师父吴清玲手把手教导下,她迅速成为语文教学能手。2018年5月,廖晓姣参加铅山县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夺得第一名,并代表铅山县参加上饶市小学语文素养大赛。
“这张奖状肯定了我的成长,更是对师父倾情培养的最好回报!”廖晓姣动情地说。在从教语文的6年里,廖晓姣收获了许多证书和荣誉。
2022年,廖晓姣作为语文教师教的第一届学生毕业了,吴清玲意味深长地对廖晓姣说:“你也可以毕业了!”2022年9月,新一轮“青蓝工程”结对又开始了,这次,廖晓姣以师父的身份站在队列里,她将像师父吴清玲一样,帮助更多的年轻教师,开启新的“青蓝之旅”。
从“要我来”到“我要来”
2022年6月13日,弋阳县方志敏中学本学期最后一场“相约星期六”活动如期举行。从校门到报告厅的通道,熙熙攘攘全是来“赴约”的家长。
从2015年开始,弋阳县方志敏中学便利用星期六,组织家长集中参加家庭教育培训。每学期开学初,学校列出主题“菜单”,让家长有针对性地选择参加“相约星期六”培训。经过111期的坚持,“相约星期六”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包括专家讲座、名师指导、家校互动、个别交流、家长与学生“面对面”,共有近6万人次参加活动,极大地畅通了家校交流渠道,提升了家校共育水平。如今,方志敏中学的“相约星期六”活动不再是学校“要我来”,而是家长主动“我要来”。
八(7)班熊俊哲家长感慨道:“通过与老师的互动,我在教育孩子中的很多疑惑得到解决。专家的讲座让我认识到为人父母的重大责任。真心感谢学校举办这种接地气的活动,相信孩子一定能茁壮成长,一定会越来越优秀!”家长在学校微信群留言道:“……总以为自己已经付出很大的努力,可对照老师的付出,才发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我们任重道远!”
家长是学校教育的“合伙人”,“相约星期六”改善了家校关系、家庭关系,让家长、老师和学生三方增进了默契与互信,形成了教育合力。
每周三的课后服务时间是上饶市第一小学三江校区二(5)班孩子们最爱的手工时间。一根钩针、一团毛线,经过孩子们的巧手变成一朵朵可爱的小花。“指上添花”班级微社团是学校倡导“家校合作,共同育人”、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最好体现,通过邀请有钩花手艺的学生家长参与微社团的教学和活动,孩子们感受到动手的乐趣。
“一回來就当起老师,教我钩花了。” “他都入迷了,爱上了钩花。”“我儿子说要拿他的钩花作品去摆摊赚钱。”……每次上完“指上添花”手工课,二(5)班家长微信群就特别热闹。
“校外家长教学,校内学生学习,最后学生又推动家庭和社会的学习,教育的正向循环就形成了。”班主任苏老师自豪地说道。她和班上学生一起学习钩花,如今已是一名小有名气的钩花能手。她说:“我将继续带领孩子们编织更多的精彩,让传统技艺熠熠生辉。”
上饶市坚持把“双减”工作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抓紧抓好,各地各校按照“一校一案”“分段施策”的要求,创新课后服务形式和内容,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活动,为孩子们建构起更加丰富多彩的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