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锡辉
习近平历史观的认识逻辑
何锡辉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历史思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工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完整的历史观,其中贯穿着深刻的认识逻辑,这一认识逻辑在认识语境、认识结构、认识指向三个方面得到全面生动的体现。就认识语境而言,习近平历史观是在由历史语境、文化语境、现实语境、未来语境所构成的认识语境中经深刻思考而形成的。就认识结构而言,习近平历史观是由关注历史本体、重视历史主体、深化历史认知三个层面构成的,形成了筑牢历史记忆—明晰历史动力—创获历史智慧的层层递进的认识主线。就认识指向而言,习近平历史观贯通过去、现在和未来,要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准确认识历史的主流、主题、本质,不断强化历史忧患意识,切实担当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观;认识语境;认识结构;认识指向
历史观是对社会历史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直接关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存续。历史思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工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完整的历史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历史”高频出现,形成了“历史自信”“历史主动”“历史责任”等与历史有关的话语表达。不仅如此,党的二十大报告还开辟了专门篇章来总结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历史经验,充分彰显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并着力推进全党全国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的战略指向。
习近平关于树立正确历史观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为何要正确认识历史、如何正确认识历史、新时代怎样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完整清晰地体现出习近平的大历史观。习近平历史观中贯穿着深刻的认识逻辑,这一认识逻辑在认识语境、认识结构、认识指向三个方面得到全面生动的体现。深入把握这一认识逻辑,不仅有助于准确理解习近平历史观的丰富内涵,也有助于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历史观的认识语境,是由历史语境、文化语境、现实语境、未来语境所构成的。习近平历史观,就是基于这一认识语境深刻思考的结果。这一认识语境是基于新时代为何要正确认识历史问题而创构的,集中展示出习近平认识历史的高度。
习近平指出:“重视吸取历史经验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6]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善于总结历史,并从总结历史的过程中汲取经验智慧,以此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毛泽东曾说道:“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7]这是因为,当下的实践总是与历史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回溯历史实际上是一个确证自我的过程,如果不能够明晰历史的得失,就无法确证自我,所导致的后果就是思想得不到统一。在延安整风运动开展以前,党内“左”的错误没有得到解决。为此,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历史决议,对大革命失败后党内重大历史问题作出了系统总结,极大程度上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卸掉了部分党员的思想包袱,推动全党形成了正确的历史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中国改革开放快速推进的同时,党内外也面临着如何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如何评价毛泽东、如何对一些重大历史问题作出总结等问题。对此,邓小平说道:“过去的问题已经结束了,需要作个总结,不走这一步不行。”[8]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对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重大历史问题作出了系统总结,完成了思想层面的“拨乱反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赓续了中国共产党善于总结历史的传统。2021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习近平对《决议》作出了说明,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对党的百年历史和取得的重大成就作了科学的总结,统一了全党对百年历史的思想认知,增强了全党的凝聚力。从中可见,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总是能够以严肃、公正、客观的态度对待历史,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从中获取历史智慧,这是习近平历史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只有做到“两个结合”,“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9](17)。“两个结合”的其中之一便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因为,任何个人或组织都会潜移默化地受本国文化的影响,携带着本国文化的基因。众所周知,以史为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在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等论说举不胜举。由此可知,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从5000年文明史中不断总结历史经验的民族,将学习历史视为察古今、知兴衰、明得失的重要途径,并注重挖掘历史的资政育人的功能。文化的产生和延绵离不开实践的土壤。古往今来,中国历史的政权兴衰史催生了以史为鉴文化基因的产生。纵观中国历史,许多朝代政权的更迭与消亡都存在高度的相似性,原因不外乎执政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纲纪不彰等。因此,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知史、明史、鉴史的重要意义。对于深谙中华传统文化的习近平来说,他继承了以史为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要求全党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力行,强调只有“以史为鉴,才能避免重蹈覆辙”[10](695)。质言之,习近平历史观蕴含着以史为鉴的文化基因,体现了浓厚的历史比较和借鉴思维,要求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置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中予以考量,做到扬长避短、规避风险,实现借鉴历史和建设当下的内在统一。
习近平指出:“重视、研究、借鉴历史,了解历史上治乱兴衰规律,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启示。”[6]党的十八大以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国家治理的主题和目标。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应当首先回答如何推进的问题。显而易见,国家治理的实践早已有之,如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应当善于汲取治国理政的历史智慧,与时俱进地创新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为新时代国家治理提供源源不断的历史养分。我们可以看到,习近平多次利用国内重要会议以及国际出访的场合引用诸子百家和历代文人、政治家的经典名句,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中国国家治理的历史智慧。如2014年10月,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015年6月,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2015年11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演讲中引用了“国虽大,好战必亡”。这些经典名句皆是我国历史上治国理政的智慧结晶。此外,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上,从王安石、郑板桥、陶渊明讲到狄仁杰、包拯、海瑞,论述古代名人志士是如何做出成绩、名垂青史的,为县委书记领导地方治理提供历史借鉴。应当认识到,虽然社会性质存在根本性差异,封建社会的国家治理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治理存在根本区别,但有些国家治理的历史智慧却是一脉相承的。所以,习近平在论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时多次提及经典名句、历史人物,而且,有些经典名句不只出现一次,而是以高频态势出现于不同场合,足以表明习近平非常重视将国家治理的历史智慧运用至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致力于做到古为今用、以古鉴今。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是安身立命之本,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继往开来,关乎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习近平首次以“前途命运”来界定历史的价值,凸显了树立正确历史观的必要性。习近平强调,“以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待党的历史……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11]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轮番遭受外部势力侵略以及内部封建落后势力的镇压,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成了时代的中心任务。就当时的历史境遇而言,虽然改良或革命在一定范围内达成了共识,可是就中国究竟该走什么样的道路没有形成共识。于是,君主立宪制、议会制、总统制轮番上场,然而,这些尝试均被历史所淘汰。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了中国,给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国人民送来了希望的曙光。中国的先进分子通过研读马克思列宁主义,看到了一种迥然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先进社会制度,并确定了为之奋斗的信念。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也从此彻底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境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又继续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实施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彰显了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基于此,习近平作出了“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12]的论断。历史记载着中国的过去,回答了中国为什么会选择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倘若忘却了历史,则会陷入历史虚无主义,而一旦历史虚无主义泛滥,就无法正确认识历史与现在的联系,将直接危及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这也是为什么习近平多次引用“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古训的真谛所在。因此,习近平历史观是在一定的未来语境中予以深刻考量的,旨在教育全党深刻领悟历史为何选择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如何改变中国的问题。
习近平历史观是由关注历史本体、重视历史主体、深化历史认知三个层面组成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建构了筑牢历史记忆—明晰历史动力—创获历史智慧的层层递进的认识主线,生动地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观。
历史本体,指的是历史存在的真实面貌,强调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认识历史事实,筑牢历史记忆,这是认识习近平历史观的基础所在。因为,历史的本质是既往的真实事实,要想树立正确的历史观,首要前提就是尊重历史事实和明辨历史是非。关注历史本体,就是回答历史是什么的问题。从现实看,一些国家颠倒历史黑白,混淆视听,企图造成错误的历史认知。例如,日本妄图否认或美化侵华历史,英国在教科书中将鸦片战争的发起动机表述为促进世界贸易发展,这些国家之所以会滋生错误的历史认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愿正视历史本体,篡改历史事实。对此,习近平强调:“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13]由此可见,正确的历史观必然建立在尊重历史事实和明辨历史是非的基础上。
第一,尊重历史事实。纵观习近平关于树立正确历史观的重要论述,尊重历史事实占据大量篇幅,构成了认识习近平历史观的基础所在。习近平多次强调,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必须要尊重历史事实,清楚地了解历史事实发生的过程。这是因为,尊重历史事实是回答“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必要前提。无论是政党组织、国家政权抑或是个人,都不可能摆脱历史联系,都面临着回答“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经典之问。要想回答该问题,前提是要尊重历史事实,旨在厘清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明白历史为何是这样而非是那样,这有助于确证自我,进而达到“不忘初心”的效果。再者,尊重历史事实是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关键之举。尽管历史虚无主义的发生有着深刻的思想根源、社会根源,但通过洞察历史虚无主义的产生机理,可以辨识敌对势力的操纵和个人的历史认知水平差异是其产生两大结构性诱因。换言之,历史虚无主义发生、泛滥的必要条件就是缺乏对历史事实的了解。所以,只有尊重历史事实,才能从思想深处铲除历史虚无主义发生、泛滥的根基,实现历史认知领域的正本清源,从而维护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
第二,明辨历史是非。尊重历史事实的进一步指向是弄清历史的是非曲直。故而,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还要做到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达到明辨历史是非的目的。明辨历史是非的重点是要求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科学评价历史事实。人物、事实,是构成历史进程的关键所在。然而,历史人物不仅代表着个人,还代表着一段历史事实,所以,科学评价历史人物与科学评价历史事实的目的是一致的。就科学评价历史人物而言,习近平认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1](693)这是因为一定的历史时期只能产生一定的历史人物。所以,评价历史人物不是立足于今天的视角对历史人物提出苛刻的要求,而是要将历史人物的评价置于当时的历史境遇,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同时,评价历史人物还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既要看到历史人物的历史贡献,也要看到其局限性;既不能夸大历史人物的成就,将所有的成就归功于某个人,也不能无限放大其局限性,这些都是唯心主义的表现。从科学评价历史事实来说,应当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如过去一段时期,关于如何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问题是学术界和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习近平对此一锤定音:“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12]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这就是科学的历史事实评价。习近平关于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和评价历史事实的论述不仅廓清了人们的思想认知,还为如何明辨历史是非确立了方法论,即以唯物的、辩证的观点来审视历史事实,科学认识历史人物的功与过,准确把握历史之间的必然联系。
谁是历史主体的问题是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分水岭。古往今来,不少哲学家一涉及谁是历史主体的问题,就会陷入唯心史观的误区。唯心史观将社会历史视为人的精神发展史,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唯物史观则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捍卫者,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将人民群众视为历史主体,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以民之所盼为施政所向,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甘愿为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惜牺牲一切,不断推进中国历史向前发展。
第一,确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回答了“历史是谁创造”之问。“历史是谁创造”是历史观的核心要义,也是习近平历史观重点回应的问题。究其本质而言,“历史是谁创造”就是如何看待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这是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区分的重要标志。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结底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这决定了坚持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以民之所盼为施政所向。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9](46)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施政所向,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探索解决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中国人民正全力以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美好生活在中国逐步成为现实。由此观之,中国共产党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主动回应人民群众的诉求,回答了“历史是谁创造”之问。
第二,紧密依靠人民群众共创历史伟业,回答了“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之问。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根本力量,是历史的主体。早在1990年5月,习近平给宁德地区领导干部的临别赠言中,重点谈了几个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15]。以“大历史观”审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发现,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迈向工业社会再迈入今天的信息化社会,根本上都是依靠人民群众实现的。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发明创造,也都是依靠人民群众完成的。所以,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由人民群众所书写的。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更加发扬了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根本力量这一观点。他要求“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16],这充分说明习近平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将人民群众视为开创新的历史伟业的根本力量。事实上,新时代所取得的变革成果正是紧紧依靠人民获得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党的群众路线贯穿于国家治理的全过程,广泛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极大地动员人民群众的力量并使其参与到国家治理的实践中来,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生动地展现了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历史观。因此,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说道:“一路走来,我们紧紧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载入史册的答卷。面向未来,我们仍然要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17]
关注历史本体、重视历史主体的最终指向是深化历史认知,这是深层次的历史观。因为历史的价值在于服务当下的实践,所以,树立正确历史观,就是要通过关注历史本体、重视历史主体来创获历史智慧,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只有这样,“才能带领人民走对路,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18]具体而言,中国共产党注重汲取历史智慧、把握历史规律、彰显历史正义。
首先,从纵与横的比较中汲取历史智慧。习近平指出:“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19]表明当下的实践应当以史为鉴,善于从总结历史中汲取前行的智慧。从纵向看,中华民族已经走过五千年的历史岁月,在 国家治理、文化发展、民生保障等方面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智慧。例如,国家治理方面要明确“事在四方、要在中央”;文化发展方面要坚持“百家争鸣”;民生保障方面要清楚“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等等。从横向看,社会主义的发展已有五百多年,在这五百多年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虽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了重大挫折,然而,如今社会主义的中国却风景这边独好,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所以,我们应当以历史比较的思维审视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历史比较中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辨方向。
其次,准确把握“三大历史规律”。以我们正在做的事为中心,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总结。所以,我们必须立足新时代的实际,通过学史来把握“三大历史规律”。“三大历史规律”虽然指向不同,但本质上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中心,集执政、建设和奋斗目标一体的历史规律。因此,准确把握“三大历史规律”内在地要求以史为鉴。通过学史来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必须勇于自我革命、必须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等等。再者,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神圣使命。历史上,我们曾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认识不够准确,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廓清了对该问题的认识。通过学史来理解掌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要符合中国国情、必须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序推进,具体要求是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事业。在此基础之上,就很容易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即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正如习近平所言:“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20]这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规律,也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正确认知。
再次,站稳历史正义的价值立场。2015年9月,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号召:“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21]这里提及的“正义必胜”深刻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待历史的价值立场。历史上,中华民族曾取得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成就,但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磨难,特别是外来侵略的暴行给中华民族留下了深重的灾难。如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举行历史纪念活动,旨在教育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铭记历史事实,但是我们的目的不是唤起仇恨,而是彰显正义。对此,习近平说道:“传承历史,不是为了纠结过去,而是要开创未来,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10](695)历史已经是过去的事实,我们铭记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避免历史教训的再次重演,始终以高度的历史正义感为人类的解放发展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历史的联系是不可能割断的。习近平历史观作为正确认识历史的思想观念,贯穿过去、现在与未来,要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准确认识中国历史的主流、主题、本质,不断强化历史忧患意识,努力担当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使命。
历史大势,浩浩汤汤,为今人认识历史留下了诸多宝贵的历史素材。不过,国家、民族和个人的视野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这就要求在整体考察历史发展情况的同时,尤为注意厘清历史的主流、主题、本质,唯有如此,才能“拨开云雾见月明”。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今,取得的成就是主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两大历史任务,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种丰功伟绩是历史主流。不可否认,历史上我们也曾走过弯路。但客观地看,这种弯路毕竟是支流。所以,我们要以整体、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防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习近平在“七一”讲话中将百年党史的主题归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曾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历史人物,推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如今的中国国家实力位居世界前列,人民的生活水平处于历史最高位,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刻都更加接近实现伟大复兴,这是百年以来的历史主题。另外,需要认识到,中国历史上的一切成就本质上都是由人民群众所创造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做到为了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建设历史伟业,共同推进中国历史的发展进步。当然,准确认识历史的主流、主题、本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形成的历史必然性、中华民族必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性、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总而言之,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就不可能完成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这就是认识历史的要义所在。
历史忧患意识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史忧患意识指的是一个人的内心关注超越了自身的利害、荣辱与成败,将世界、社会、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萦系于心,对国家、社会、人民可能遭遇的困境和危难抱有警惕并由此激发奋斗图强、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一言以蔽之,历史忧患意识就是立足于当下,全面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预判可能发生的问题,并依据历史经验和教训做出相应的预案。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事业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国内外复杂的风险与挑战。这是因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虽然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主题,但地区之间的冲突摩擦呈明显上升之势,为世界增添了许多不确定因素。从国内而言,中国在经历四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后,好改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大部分已经完成,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需要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而且,中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依然突出,亟需协调解决。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如今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也存在着风险挑战,如“四大危险”“四大考验”依然存在,部分弱化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反腐败斗争虽然取得了压倒性胜利但绝不可掉以轻心,等等。正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考虑,习近平才多次提及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问题,这是具有强烈历史忧患意识的生动诠释。因此,新时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应当不断强化历史忧患意识,做好党和国家各个方面的风险预判,及时准备好应对之策,确保党和国家事业的平稳前行。
历史观作为一种思想观念而存在,需要以一定的历史实践加以体现。换言之,是否履行历史使命、如何履行历史使命集中彰显了历史观。现如今,中国共产党已经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显著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9](21)所以,新时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的关键就是要将思想观念转化为实践力量,切实担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使命。为此,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既往的社会主义建设史表明,什么时候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有了主心骨,就能够迎难而上。反之,什么时候弱化了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便会遭遇挫折。当前,较之于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求有所提高,过程把控和实现的难度都明显加大,这就势必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好顶层设计、组织保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到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践中来。前文述及,唯物史观认为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所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然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本”。为此,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求将党的群众路线贯穿始终,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需,也就是将“美好生活”的概念时代化,再据此制定具体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历史观全面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观,是指导全党全国人民正确认识历史的科学理论体系,其形成于中国共产党重视历史的优良传统、延绵以史为鉴的文化基因、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诉求以及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思索。并且,习近平历史观具有鲜明的结构思维特质,我们既应当从总体上领悟习近平历史观的精髓要义,又要明晰习近平历史观的组成要素,掌握习近平历史观的基础、关键和目标,从而完整认识习近平历史观的理论体系。诚然,认识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指导当下的实践。所以,新时代要自觉坚持以习近平历史观为指导,使全党认真学习历史事实、明辨历史是非,深刻地认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不断从历史实践中汲取启示当下的历史智慧,旨在更好地巩固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4.
[2] 习近平. 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6: 9.
[3]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交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答卷[N]. 人民日报, 2013−06−27(01).
[4] 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5: 8.
[5] 习近平.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21: 3.
[6]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严把标准公正用人拓宽视野激励干部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N]. 人民日报, 2018−11−27(01).
[7] 延安时期党的重要领导人著作选编: 上[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4: 195.
[8] 邓小平年谱(1975—1997): 上卷[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4: 695.
[9]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2.
[10]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6.
[11]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M]. 北京: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4: 6.
[12] 习近平. 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J]. 求是, 2019(7): 4−12.
[13] 习近平.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4: 3.
[14] 习近平.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4: 14.
[15] 习近平. 摆脱贫困[M].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2: 154.
[16]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7年经济工作审议《关于加强国家安全工作的意见》[N]. 人民日报, 2016−12−10(01).
[17] 习近平. 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J]. 求是, 2022(22): 4−7.
[18] 习近平. 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3: 8.
[19] 习近平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N]. 人民日报, 2015−08−24(01).
[20] 习近平.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J]. 求是, 2019(22): 4−11.
[21]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上的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5: 6.
The cognitive logic of Xi Jinping's view of history
HE Xihui
(School of Marxism,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3, China)
Historical thinking is an ideological tool for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with Comrade Xi Jinping as its core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transform the objective world.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Xi Jinping has delivered a series of important exposition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rrect view of history, forming a complete view of history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s in the new era, through which runs a profound cognitive logic, which is fully and vividly reflected in such three aspects as cognitive context, cognitive structure and cognitive orientation. As far as the cognitive context is concerned, Xi Jinping's historical view is formed by deep thinking in the cognitive context composed of historical context, cultural context, realistic context and future context. As far as the cognitive structure is concerned, Xi Jinping's view of history is composed of three levels, including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historical noumenon,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historical subject and deepening the historical cognition, forming a progressive cognitive main line of building up historical memory, and clarifying historical motive force and creating historical wisdom. As far as the direction of understanding is concerned, Xi Jinping's view of history runs through the past,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requiring the Communists of China in the new era to accurately understand the mainstream, theme and essence of history, constantly strengthen the sense of historical distress, and earnestly undertake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the second century's goal.
Xi Jinping; the new era;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istorical view; cognitive context; cognitive structure; cognitive orientation
2022−10−30;
2023−02−28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人类文明新形态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研究”(22VSZ030);2018年度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研究”(18JDSZK146)
何锡辉,男,安徽芜湖人,博士,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共产党思想史研究,联系邮箱:ydxw@csu.edu.cn
10.11817/j.issn. 1672-3104. 2023.03.014
D61
A
1672-3104(2023)03−0157−08
[编辑: 游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