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塑公众生态审美观的时代价值与现实进路

2023-08-07 08:39汪金英赵建华
关键词:审美观公众美丽

汪金英,赵建华

(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4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1]建设美丽中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而公众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主体,其生态审美观直接关系美丽中国建设的进程和成效。面对工具理性泛滥与价值理性的缺失,培塑公众生态审美观以重塑生态审美本性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首要任务之一。政府与社会要借助多元培塑媒介,促使公众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生态审美观,将生态原则贯彻到日常审美活动中,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诗意栖居的美好境界。因此,深入阐释生态审美观的重要内涵,在探讨生态审美观之于公众、社会、国家时代价值基础上,提出公众生态审美观培塑的科学路径是当前学术界较为关心的课题。

一、公众生态审美观的基本内涵

生态审美观是崭新而科学的先进理念,而培塑公众生态审美观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然与应然的统一要求。厘清生态审美观的相关概念与主要内容,是认识其时代价值、探究其现实进路,提升其实效性、现实性的理论基础,至关重要。

(一)公众生态审美观的相关概念

生态审美观是生态美学价值理念在审美观上的确立,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审美视角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总体看法与观点。生态审美观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资本的迅速扩张,加速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矛盾,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使得部分学者开始反思生态审美之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马克思、恩格斯作为人类精神导师、伟大的思想家,“对自然、社会和人类实践 3 种关系内涵及本质的深刻把握,体现了无比深邃的生态审美观,完全可以成为我们今天构建生态审美观的理论指导与重要资源”[2]。“生态审美观的核心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一方面突破了主客二分的形而上学观点,同时也突破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力主人与自然的和谐平等、普遍共生。”[3]换言之,生态审美观要求人们的审美活动不能局限于感官享受,片面强调或过度关注观赏层面的意义,还应包括对生态系统的现实关照。这种生态审美观要求人们秉持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在审美实践中秉持生态原则,自觉维护自然界永续发展、良性循环。公众是公共生活的主体,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主体。公众生态审美观,是指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生态审美教育,使公众的生态审美能力有所提升,能够自由地发现、自觉地探寻生态之美,自在地感受和享受生态之美,并且自主地参与到生态文明实践中,投身于美丽中国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公众形成生态审美观离不开系统的教育,政府与社会要逐步把生态审美观贯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个体的生态审美观逐步树立转化为群体的审美素养全面提升。公众生态审美观的培塑,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的宣传教育。政府与社会要逐步把生态审美观贯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利用多元媒介加强生态审美内涵传播,普及美丽中国建设时代性、重要性,使公众清晰认识自身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建设美丽中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公众生态审美观的主要内容

培塑生态审美观是生态美育的实然要求,而“美育的意涵简略概括为审美发现、美感体验、精神升华”[4],因此可将公众生态审美观的主要内容简略概括为生态审美发现、生态审美体验与审美精神升华。

1.生态审美发现。人在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构造属于自己的历史。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扩张,但随之而来的是生态环境每况愈下。而当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达到一个临界点时必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面对大自然敲响的警钟,人类开始深刻反思自身行为,逐步发现除了理性、社会性、构造性等本性之外,还具有生态审美本性。“人的生态审美本性的表现就是人对自然万物蓬勃生命力的一种审美的经验。其内涵包含人对自然的本源的亲和性、人与自然须臾不分的共生性、人对自然生命律动的感受性以及人在改造自然中与对象的交融性等等。”[5]但是长期以来,人类中心主义、实用主义、工具理性等价值观的泛滥,致使人类生态审美本性被掩藏。马克思认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6]163人之所以能够以审美本性发现自然之美,把大自然的规律视为美的规律,以这种美的规律进行丰富的构造活动,是因为人的活动从根本上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人的意识是一种有意识的类存在,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展开审美活动。马克思关于人的生态审美本性的相关论述,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站在人的立场上维护主体的审美实践活动,以生态审美本性构造生态审美理念。而在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及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公众发现自身生态审美本性,将尊重自身价值与尊重自然规律统一起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2.生态审美体验。相较于动物,人对生命的体验主要有现实体验、反思体验、未来体验。人在现实中生活,在生活中反思自身行为,转而探寻生命的意义,对未来寄予无限美好。生态审美体验是生命体验的一种,是一种高级的体验形式。“生态审美体验视和谐性为人的根本生存方式,视爱意生存为人类文明的生存结构,并强调人应该在自身与自然的双重解放中走向人的生态性生存。”[7]也就是说,生态审美体验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指导,强调在大自然的空间结构中追寻人的生命自由与和谐,是一种美美与共的体验形式。人能够按照自己的目的、计划、观念等对客体施加影响,以满足自身需要。但是,人的生产活动不是漫无目的的行为,而是在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社会乃至自身的关系上所采取的生态审美活动方式。这种生态审美活动方式使得人依赖自然,时刻不能离开自然,逐渐发展为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协调发展。同时,生态审美体验是一种爱的体验。这种爱的体验是对大自然多种多样生命的热爱,承认生命存在的权利,把生命的存在视为大自然中最美的存在,把感受生命的韵律视为生态审美体验的最高境界。生态审美体验强调爱的体验,实则是在促使人以这种对大自然的爱意达成一种“自然界的真正复活”[6]187。这种真正的复活,是指人类处在自然界中的一环,主动肩负起关爱自然及其所有生命的伟大使命。在生态审美氛围中,对生命的爱与欣赏自然的美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割。对生命的热爱激发了人类保护自然以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的激情、热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又使生命的旋律更加动人。

3.审美精神升华。培塑公众生态审美观在初级阶段的目标是使公众在大自然中能够判断、发现、感知人性美、自然美,建立自我独有的生态审美经验,提升对自然美的感知力。此外,培塑公众生态审美观还能弥补传统美育不能触及的地方,使公众以一种超乎传统的审美模式获得更为广泛、包容、开放的审美时空,从而徜徉于生态审美的愉悦中。可是生态审美发现、生态审美体验所带来的对大自然的感知、愉悦心情的生发,毕竟没有达到最高的境界。培塑公众生态审美观所要达到的便是人的审美精神的升华,这是由必然转化为自由的过程,是审美自由的获取,更是审美本性的完美,也是人类终身奋斗所要获取的理想审美境界。审美精神升华促成了人与自然真正的和解,是人在审美实践过程中获得一种生态审美化的解放意识。马克思认为“任何解放都是使人的世界即各种关系回归于人自身”[6]46。生态审美化的解放才是人的本质的解放,人超越工具理性和利益驱动,在生态审美体验中感知生命的真谛,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才能真正体会解放的深义。生态审美化的解放必然带来对自然的解放,人在实践过程中以审美化的形式对待自然,最终使得人的审美精神得到充分升华。这样审美精神升华的人,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都是自由的,以审美精神善待自然,自觉地发现自然之美、人性之美,自主地体验和谐之美、韵律之美。

二、培塑公众生态审美观的时代价值

生态审美观蕴含丰富的育人价值,培塑公众生态审美观不仅是提升公众生态审美境界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必由之路。培塑公众生态审美观的时代价值突出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普遍提升公众生态审美境界

当前,我国在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基础上,迈入了生态文明新时代。然而,工业文明“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不仅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更是导致全球范围内公民产生生态精神危机的罪魁祸首。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培塑公众生态审美观就是将公民精神世界中原本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转化为人与自然平等共处、和谐共生的先进理念。人类为了短期利益破坏自然的行为是难以持续的,破坏达到一定程度必将遭受自然的报复。人类只有与大自然交织交融、相互依存、和谐共生才能永续发展。人与自然精神融合的过程之美是永恒的,“因为在这一过程中,人超越了单纯的物质生存境地,获得了高级的精神自由与快乐。与自然和谐的人类生存理想,将引导人们顽强地追求天、地 、人的合一,走向诗意生存”[8]。培塑公众生态审美观,就是使公众从最初的为了物质利益而无止境地利用自然、征服自然,转变为敬畏自然、呵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达到诗意生存、美美与共的美好境界。

培塑公众生态审美观,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公众的生态审美境界,而且能够帮助公众站在大自然的角度思考问题,最终养成生态人格、成为生态公民。生态审美境界促成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平等交流,这种平等交流使得人们将自然界视为赋予自身生命、德行的重要场所,以及实现生命最高价值的唯一家园。提升公众生态审美境界,有利于使公众深刻认识到自然不仅是为人类提供物质利益的对象,更是一个在精神上与人类相互依存、相依相生、互惠互利的统一整体。这种审美境界超越了工具理性的狭隘理念,促使人与自然互惠互利、和谐共处,在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境界中感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自由与幸福。

(二)有效提升社会生态审美水位

审美活动凝结的社会文化价值外化后也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人构造环境,同样环境也构造人。”[6]545社会生态审美水位指的是人们对于环境生态美的认知、欣赏能力和探索精神,是人们在理解、体验和欣赏自然环境美和生态系统美等方面具有的水平。面对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人们需要不断提高自然环境重视度,逐步提升社会生态审美水位。政府与社会要通过各种方式,如科学普及、文化交流等提高公众的生态文明素养,推动社会整体生态文明建设。

审美价值不单对个体产生影响,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审美水位、精神面貌的侧面体现。然而,在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冲击下,人们将外观视为美的存在,最终导致审美逐渐异化。这种审美带来的仅仅是感官刺激,缺乏相应的审美水位。而且,总会有人自私地以合乎自身审美的方式对自然加以改造,这虽一定程度上符合部分人的审美需求,但却使得很多动植物的栖息地被摧毁,原本美丽的自然风光因为人类破坏而荒芜或者变得丑陋。培塑公众生态审美观正是要解决审美的这种浅层化、肤浅化问题,使公众了解自然审美深层意涵,反思自身审美行为,树立马克思主义生态审美观,进而有效提升生态审美水位,以合乎自然规律的方式改造自然。而社会生态审美水位的提升,必然也会引起人们审美文化立场的改变,促使人们用心赏美、护美、造美,形成生态审美责任意识。

此外,社会生态审美水位得到有效提升,还可促进奉献精神、公益精神的生成,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公众不仅是美丽环境的享受者,更是美丽环境的建设者与促进者。公众应不断提升生态审美水位,将建设美好家园视为自身的应然使命,以一种紧迫感、责任感维护美丽社会、建设美丽中国。

(三)助推美丽中国建设目标顺利实现

习近平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9]建设美丽中国是党中央以一种责任感、使命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面对一系列生态问题严峻挑战作出的深入分析与解答。新时代,为更好地维护生态平衡、推动环保事业发展,最终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政府与社会需要不断提升公众生态审美水位,统一社会与公众审美理念。培塑公众生态审美观正是对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积极响应。公众对美丽中国的认识程度、参与水平是美丽中国建设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因素,只有人人参与才能形成人人都是美丽环境建设者、人人都是美丽环境享有者的美好局面。

生态审美观随着社会发展不断与时俱进,是先进思想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一方面,培塑公众生态审美观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必由之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必须以科学的思想引领,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环境需要。另一方面,在培塑公众生态审美观的过程中要加深对美丽中国的情感联系,增进对建设美丽中国的自豪感、尊严感、荣誉感、归属感。美丽中国不仅强调传统意义上的家园美、居住环境美,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持续发展,其目标是构建天人合一、诗意栖居、美美与共的人文环境。

三、培塑公众生态审美观的现实进路

美丽中国建设是一项关乎民生的重大历史工程,需要全体公众协同参与建设、共同奋斗。因此,探寻培塑公众生态审美观的现实进路,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一)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生态审美观

培塑公众生态审美观若想取得实效,关键在于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生态审美观。马克思指出:“忧心忡忡的、贫穷的人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经营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独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因此一方面为了使人的感觉成为人的,另一方面为了构造同人的本质和自然界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方面来说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都是必要的。”[6]192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生态审美观,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审美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注重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同时,马克思主义生态审美观还强调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重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

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中,树立马克思主义生态审美观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思想引领:一要强化马克思主义生态审美观教育,使公众懂得生态审美观对于保护自然、促进社会和谐以及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要引导公众遵从美的规律来构造美,积极维护大自然合规律的存在,尊重规律、顺从规律,在尊重自然规律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美丽中国,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三是要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融入马克思主义生态审美观。城市规划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人居环境的和谐共济,注重实现城市与自然的有机结合,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最后要对公众加强马克思主义生态审美观念引导。多渠道开展环保知识普及、低碳生活宣传活动,引导群众养成崇尚自然、珍视生命、关注环保和绿色发展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二)健全生态审美观培塑的长效机制

培塑公众生态审美观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社会全员参与构成合力,构建多元一体生态审美观培塑的长效机制,增强生态审美观培塑的实效性。健全生态审美观培塑的长效机制,可以提高制度保障,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发挥党组织对培塑生态审美观的示范引领作用。作为具有鲜明政治取向的生态审美观培塑活动,必然要求矢志不渝地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高校、企业、社区以及各地方基层党组织必须履行培塑生态审美观的主体责任,将其作为常态化工作严抓严管、狠抓落实,推动生态审美观培塑活动入脑入心。其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生态审美观培塑活动。新时代,我国对公众生态审美观培塑提出了更高要求,生态审美观培塑主体部门要引导公众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树立正确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理念,成为担当美丽中国建设的生态新人。再次,加大生态审美教育力度。生态审美观培塑主体部门要加强绿色理念和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引导公众养成环保习惯和生态意识,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还要广泛开展环保宣传和文化创意活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生态审美水平,为生态文明发展夯实社会基础。最后,设立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奖励机制。生态审美观培塑主体部门要建立奖励机制,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的精神和物质激励。

(三)以审美实践建构生态审美共同体

建构生态审美共同体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条新途径。生态审美共同体是指具有共同审美实践和审美经验的群体,其通过感受和认知生态环境,分享和传递美的体验与价值观念,共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本质上讲,培塑公众生态审美观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建构生态审美共同体的过程。从审美实践角度来说,生态审美共同体也可以说是审美实践共同体。以审美实践建构生态审美共同体,要求生态审美观培塑主体部门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旁观者主动参与美丽中国建设,引导他们在发现自然美和人性美、体验和谐美和生命美的过程中达成审美精神升华。一方面,将自然融入审美实践共同体。大自然是公众开展审美实践的源泉,在开展培塑公众生态审美观的活动中,充满活力和构造力的大自然能够极大地引发公众参与审美实践的兴趣。要积极引导公众对大自然产生敬畏之情,达成一种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的美好境界,在审美实践中寻觅自然的内在价值。另一方面,打造培塑生态审美观的志愿服务团队融入审美实践共同体。志愿服务团队可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审美实践活动,帮助公众树立爱美、护美、造美的生态审美理念,在参与审美实践过程中增强对审美的感知力、构造力,培塑公众马克思主义生态审美观。此外,还可以在公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开展“体验-感悟”式的生态审美活动,在公众体验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反思自身行为是否符合自然规律,诱发公众怜悯自然、感恩自然,从而使生态审美观真正入公众之心。

(四)营造“以文化人”生态审美氛围

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0]培塑公众良好的生态审美观离不开包容、开放、和谐的生态文化环境。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是培塑公众生态审美观的基础和条件,为公众形成正确生态审美价值观提供助力。鉴于此,要从社会文化传导、学校文化渗透、家庭文化浸润3个方面着力营造“以文化人”生态审美氛围。首先,社会文化传导要以美丽中国建设为抓手,在全社会弘扬马克思主义生态审美观,使之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并逐步成为社会公众的共同价值追求。社会在塑造良好生态审美氛围的同时,要以积极正面的舆论引导公众,打造崇真向善尽美的文化“生态圈”。其次,学校文化渗透要在立德树人过程中彰显自身价值,以培塑具备生态审美观的时代新人为价值诉求。学校应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生态审美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中,将生态审美文化渗透到学校方方面面,引领学生传承生态审美文化,弘扬生态审美精神。最后,家庭文化浸润要以构建良好的家教家风为内在精神,把家庭文化作为培塑孩子生态审美观的基础文化。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以劳育人”“以美化人”,引导孩子自觉参与美丽中国建设,并在美丽中国建设实践中发现自然美、体验自然美,使自身灵魂得到渲染,审美精神得以升华。

猜你喜欢
审美观公众美丽
论唐代琴论中的主“静”审美观——以《昭文不鼓琴赋》《无弦琴赋》《琴诀》为例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额日德木特古斯以《春》为题诗的审美观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浅论美术基础课程在广告学专业构成中的必要性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