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红阳,施 颖
(钟祥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湖北钟祥 431900)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们生活的基础组成部分。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尤其在食品加工和安全检验检测过程中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安全检验是监督食品加工和生产的安全防线,是夹在食品生产和市场之间的安全门槛,因此食品安全检验尤为重要,是直接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社会问题[1-2]。本文对现阶段食品安全检验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食品安全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希望为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检验工作质量提供参考。
健全的检验标准和检验流程是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必备条件,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但是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相关制度尚不完善,存在工作方式单一、检验标准不健全等诸多问题,无法为食品质量和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3]。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缺少完善的检验检测标准和流程规定,工作人员在实际检测工作中并未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导致食品安全检测效率低下。此外,目前食品检测工作缺少较为严格的监管制度,检测人员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存在操作不规范、工作疏忽的情况,严重影响了食品安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数据处理和判断是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检测人员依据检测仪器所得出的数据来判断食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而如何处理检测所得数据直接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然而现阶段部分检验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容易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失误和疏忽等情况。并且很多检测人员在工作中缺乏创新和思考的精神,机械式地完成常规的检验,缺少对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和探索,面对新仪器设备得出的结果容易出现数据处理偏差问题[4-5]。此外,相关企业在检测人员管理方面,未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导致检测人员专业性不足;在机制制度建立方面,未建立健全人员管理与激励机制,对检测人员工作监督力度不足,缺少科学的激励办法来鼓励检测人员实现自我提升,这也是导致检测人员专业水平得不到提升的原因。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整个流程往往需要多个部门进行联合分工,上下配合、共同完成。然而在实际检测工作开展过程中,许多相关部门并未实现信息流畅互通和共享,导致多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影响整个检验检测工作的完成。①在既定的检验检测过程中,每个部门只专注于完成自己的工作,没有形成与其他部门之间互相配合和监督的合作机制,多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较少,甚至可能会出现重复检测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食品安全检测的工作效率[6]。②现有检测体系对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存在不明确和不清晰的问题,在工作过程中缺少完整的工作规划和职责分工,一旦出现工作问题,也无法实现快速追责和改正[7-8]。
检验检测仪器是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的重要设备,是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重要因素。而随着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检验检测仪器逐渐走向高效集约化,对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这种高精度的食品检验仪器往往造价昂贵,且维护成本较高,需要定期进行专门的维护保养,以保证食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但是在现阶段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开展过程中,仪器设备管理问题始终没有得到重视,并未制定详尽的仪器操作规程和保养机制。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人员在仪器操作过程中也没有按照科学和正确的操作规程执行,容易出现因使用不当或缺少维护导致数据误差等问题。
健全的工作制度和体系是实现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保障,为了解决现阶段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完善检验检测工作体系,以科学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制度推动检测工作的顺利完成。相关部门还应该充分把握当前食品及安全监管行业的特点和问题,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和食品市场需求的食品检验标准,依据实际对既有检验标准进行修正和调整,确保食品安全检验标准符合发展需要。此外,相关部门应该对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流程和体系进行深入分析,以高效和科学为目标,建立完善的检验检测体系和监督机制,约束检验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的行为和操作,以严格的流程规范和制度监督确保食品安全检测质量。
检测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质量,为了提升食品安全检测行业水平和可靠性,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加强对检验检测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和考核,定期组织培训学习,使一线检测人员掌握最新检测标准和技术,尽量避免工作过程中出现操作不到位的问题。②建立检验人员轮岗机制,通过定期的岗位轮换,使检验人员系统把握整个检验流程,了解各个检验环节的技术操作,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人员的专业能力,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人才队伍建设。另一方面,轮岗机制还有助于加强检验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食品安全检验人员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实现检验人员的整体能力提升。③建立完善的检测人员考核制度,以严格的奖惩措施提升检测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检测人员进行专业技术考核,从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两个方面出发,综合考察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并加大对不合格检测人员的惩罚力度,降低人为主观因素对安全检测结果的影响。
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是确保检验工作顺利完成的重要基础,针对现阶段存在的信息共享问题,应该积极建立完善的食品检测信息交流机制,并配套检测信息数据库,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提升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上级主管部门应该加强检测相关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建立上下贯通的工作机制,形成完整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链条,促进不同部门和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建立食品安全检验链条上下游和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加强不同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为检验机构建立技术交流渠道,使检验人员在经验交流的过程中共同实现能力提升。在工作中还应该明确划分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职责,简化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手续和流程,避免出现多部门重复工作的问题,减少检验资源的浪费,提升食品安全检测效率和质量。此外,上级主管部门可以定期组织开展检验协调会议,组织相关监管部门和各检测机构共同针对食品安全检验工作的协调问题展开讨论,在会议上明确现有工作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有效改进措施。还应该制定完善的责任认定和追责机制,加强对各部门工作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解决措施,保障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①标准品试剂和仪器是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过程中的重要技术基础,标准品试剂和仪器的应用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检验结果。因此,为了提升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质量,应该加强对实际检测过程的监督,做好日常仪器维护和保养,确保检验仪器所得数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定期由专人对检测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制定详细的检测仪器操作规程和保养规程,建立设备档案资料和使用台账,定期核查仪器使用记录;定期对检验仪器进行校准和计量检定,做好检验试剂存放和管理工作,确保检验所用试剂合格有效,避免因试剂或仪器问题而导致检测失误。②对检验人员的检测工作进行监控监督,确保检验人员以专业和规范的操作方法完成安全检测工作,加强对检验人员操作细节的把控,要求检验人员严格按照科学的检验流程完成每一次检验工作,避免因人为因素影响检测结果。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过程中的操作细节直接影响最终的检验结果,在加强检验过程监督的基础上,应该建立明确的操作细节流程规范,严格把控检验人员在食品检验流程中的操作细节问题。采样工作是食品安全检验的第一步,检验人员通常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食品采样,在此基础上采样人员还应该选取食物具有代表性的采样部位获取样品,并保证样品数量满足检测需求。在采样过程中检验人员应该做好消毒清洁工作,避免样品在采样过程中受到二次污染,影响检验结果。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实验室的环境因素也对检验结果有一定影响,为了降低外部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干扰,应该保持检验环境温度符合相关要求,在恒温条件下完成检验操作,并根据检验食品的类型确定最佳温度。此外,还应该对实验室湿度进行合理控制,避免过湿的检验环境导致食品内部性质和结构发生变化。较高的环境湿度也会影响检验设备的准确性,导致设备出现零部件生锈的问题,从而影响食品检验结果。在检验操作环节中,应该明确不同种类食品的检验方法和仪器选择,规范检测人员在不同类型食品检验时的仪器操作、试剂选择和检测手法。检验人员需要综合考虑检验环节中的细节问题,根据检验环境条件和食品的种类特点选择恰当的检验方法。并且检验人员还需要根据食品情况进行不同检验试剂和仪器的分类选择,充分利用现代先进食品检验仪器的技术优势进行检验分析,加强不同仪器设备之间的配合,保证以科学合理的检验操作完成食品安全检验检测。
食品是人体日常营养和能量的来源,不合格食品会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并对食品安全监督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仍然存在制度体系不完善、人员专业性不高等问题,因此应该积极建立科学的安全检测体系和监督机制,加强检测人员培训,建立检验检测信息共享和交流平台,加强多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明确各环节责任和分工,加强检测过程监督,以确保食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