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韦光
(同济大学体育学院 上海 200092)
当前,面对新时代、新矛盾、新征程,我国群众手球迈入快速发展阶段。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群众手球的工作面临深层次革新机遇和挑战。我国手球运动起步较晚,至今仅有“甲子”光阴的发展,面对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群众手球需要以服务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引领、创新驱动、提升服务的原则,把握时代特点。回顾群众手球发展历程,科学描绘我国群众手球发展的现实困境和发展路径,显然,这将是承前启后的历史必然,又是继往开来的未来之需。
手球是一种用手持球,运用移动、传球、接球、运球、射门、封抢断球等技术,以及各种攻防战术进行对抗的集体运动项目。它兼具足球和橄榄球的运动规律,以追逐和争夺为主要特点,因对抗性较弱,技巧性较强,形成了独特的运动风格。手球运动起源于欧洲,1936 年,第11 届奥运会上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后因战争中断,于1972 年再次成为比赛项目。20 世纪50 年代,手球运动传入中国,广州的解放军体育学院率先将手球运动列入教学计划,开始组织手球比赛和训练,随后北京体育大学等体育院校开始开展手球运动。1979年9月,中国手球协会在河北保定市成立,并加入国际手球联合会,总部设在北京,3 年后获得新德里亚运会的男子手球冠军。
群众手球运动属于群众体育的一部分,是指除竞技体育以外且包括学校体育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利用业余时间,将手球运动作为锻炼手段,以提高身体健康、改善日常生活方式为主要目的,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不断提升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实践活动[1]。目前,群众手球运动在国内只是冷门运动,除了学校和体育俱乐部推广手球运动外,乡镇和社区手球运动呈现缺失的状态,但随着全面健身、体育强国战略的持续推进,群众手球运动将获得迅猛发展,成为国内网红体育运动。
1959 年,第1 届全运会上,手球成为正式竞赛项目;1982年,中国男子手球队获得亚运会冠军;1984年,女子手球队首次参加洛杉矶奥运会并获得铜牌;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女子手球队首次获得该项目的亚运会金牌,取得中国女子手球队在该项赛事上的辉煌历史[2]。但近年来,手球赛事较为罕见,导致普通群众对手球运动缺乏基础认知,难以参加手球活动,因此群众基础十分薄弱,手球发展速度缓慢。虽然中国女子手球队曾在第23 届奥运会中获得第3 名、中国男子手球队曾在第9届亚运会中获得第1名的优异成绩,但是近年来竞技手球在比赛过程中持续处于疲软状态,已连续3 届未获得奥运会入场资格[1]。竞技手球运动发展的失利,给群众性手球运动产生了错误的引导。当前,群众手球的发展以学校及俱乐部为主,手球运动参与者主要集中于退役运动员及学生,导致手球运动项目参与人群单一,而且也存在着区域发展失衡、场地设施匮乏、赛事欠缺、资金匮乏、人才短缺等系列问题。基于恶性循环局势的形成和演变,手球运动在我国的社会影响力逐渐衰退,逐步消失在全民健身运动中。
步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决胜阶段,中国手球致力于改变疲软的发展现状。2019 年,中国手球男子超级联赛应运而生,这是继中超、CBA、排超之后的又一次革新,成为中国四大职业联赛。随着手超联赛的推进,全国各赛队不断创建,从最初的小范围到大面积的成立,并且各赛队获得了社会力量的支持,职业比赛获得优异成绩。2021 年,中国手球协会发布手球运动场地设施和手球团体标准,打破行业发展的困境,中国手球协会提出以标准作为引领,规范企业生产,推动手球产业升级,促进手球产业的结构性改革。诚然手球是一项冷门运动,但学校手球运动的开展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如30 年的不懈奋斗,中国大学生手球锦标赛规模逐渐扩大,组织日益成熟;现阶段,参赛院校已涉及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5 个地区的9 个省级行政区,参赛院校及代表队数量逐渐增多,呈现稳步上升趋势[2]。综上,不难发现,群众手球历经举国体制的辉煌,到全面健身时期的低谷,直至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群众手球运动一路走来步履艰难,当前,其发展仍存在较大的困境。只有探究其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相应对策,才能高质量发展群众性手球运动。
群众体育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不同年龄的个体参与群众手球活动存在差异性,其中不仅涉及区域间的资源差异,还包括不同群体对手球运动基础认知差异。如东部发达地区资源较西部欠发达资源丰富,且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浑厚促使群众手球的开展较为丰富多彩,而西部地区因地理位置和经济水平较为落后,群众手球项目的推广和普及存在缺陷。如我国华北、东北、华东地区群众手球开展覆盖省市较多,中南地区仅两个省市开展,而西南与西北地区处于待发展状态,存在着严重的区域间发展失衡问题[3]。不仅如此,群众手球普及程度主要落实在学校教育和手球俱乐部,相较于其他体育项目,全民健身计划并未促使乡村和社区开展手球运动。因此,加快乡村城镇和社区等地域手球运动的发展,对手球运动的普及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群众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并未满足群众健身的需求,“健身去哪里”的问题依旧是全民健身计划推进的障碍。作为冷门的手球项目,其基础设施建设尤为缺乏,除发达地区具有体育俱乐部的场地、学校具有手球场地之外,社区和公共健身服务站点均缺乏体育场地设施,基础场地缺乏依旧是困扰手球发展的重要问题。如社会层面的手球场地主要是改变篮球场、足球场、体育公园等其他项目的场地,手球场地的使用多是在不影响其他项目的前提下进行,而学校体育场地或赛事场馆中,不能全面向社会开放,继而使原本仅有的赛事场馆闲置、学校场馆利用率低,造成了场地资源浪费的现象,而且也因为场地和基础设施的缺失,严重阻碍了群众手球的发展,基础设施的低下,导致了群众性手球项目依旧是冷门项目,在国内难以推广和普及。
手球运动一直是奥运会、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球类运动之一[4]。手球运动在国内尚未迎来发展的春天,其主要原因归结于多元供给力量的缺乏。换言之,参与赛事建设的社会力量薄弱,导致发展资金匮乏。如我国群众手球活动资金多用于赛事开展及俱乐部活动的开销,而赛事资金的来源主要以协会拨款为主,缺乏企业及个人赞助;俱乐部活动资金则依靠手球参与者的个人消费及部分企业单位。但因赛事资金投入渠道的狭窄,这种“输血式”赛事产业发展路径,并未从源头上解决“缺血”的问题。若赛事资金富裕,将利于打造更优质、更丰富的手球比赛,吸引更多手球明星球员,培养更多的手球人才,从而增加手球竞技观赏性,更好地吸引大众观赏或从事手球运动,促进手球行业市场的壮大,以此形成一种良性的产业循环[5]。因此,群众手球赛事若要迅猛发展,需要解决“造血”的问题,实现多主体供给,推进赛事高质量发展。
据文献记载,我国群众手球参与人数较少,运动技术参差不齐,急需更多手球社会指导员给予运动技能的指导,使零基础、运动技术较差的参与者尽快享受到手球带来的健身效果与乐趣。另外,教师水平能力欠缺也需要不断提升。如上海市青少年女子手球教师缺乏丰富的执教经验、训练理念和系统的再教育培训[6]。同时,国内大多数省队教练员都是由手球专业运动员退役后转型的。现在的很多教练员在队伍的管理和训练理念上,都是按部就班地套用旧的方法,缺乏创新、研究。因此,国家体育总局要逐步开展手球项目的教练员和裁判员的培训,通过对社会指导员的系统培训,提升社会指导员的教学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群众性手球运动。不仅如此,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战场,需要培养优秀的手球运动员和教练员参与群众手球运动的指导和教学。
我国冷门集体球类项目普遍存在着社会认知度低、基础人口少的情况[3]。随着全民健身计划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持续推进,群众性体育赛事迎来发展的春天。当前,群众体育政策逐步完善,群众手球的发展需要依托政策制度的保障来激活参与度,提升群众手球的人口总量。显然,人口总量是群众性项目的发展关键,缺乏参与者,纵有资金和政策的扶持,也难以推动该项目的推广。因此,群众手球需要跟进群众体育政策便利,借用政策的优势,推进手球事业的发展。首先,健康中国的提出为体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体育的本质功能是为了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而手球运动作为速度、耐力和智力结合的项目,其不仅能促进国民的体质健康,作为团队项目,对国民的协同合作能力培养还具有重要的促进价值。而体育的价值绝不止步于促进身体健康,其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均具有重要的作用。手球运动的开展不仅能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而且对其社会交往和人际沟通能力也具有重要的价值。所以,促进群众手球项目的推广和普及,提升群众参与度,能满足国民多样化的健身需求。因此,需要依托政策制度,激发群众参与手球活动,提升群众手球的人口增量,满足群众手球发展的基础性建设。
国家对体育赛事审批权的放开,使赛事发展呈现欣欣向荣之态,但赛事组织和治理问题依旧阻碍着群众体育的高质量发展。虽然群众手球赛起步较晚,但是体育赛事通病其难以逃避。如群众手球赛事开展主要是政府主导、协会组织、俱乐部参与等模式,缺乏市场的调节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指导,基于此,分析群众体育赛事开展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革新,具有显著的意义和价值。社会力量参与群众手球产业发展,是解决群众赛事问题的重要举措。因此,引进社会资金,让政府参与指导协会,放权给市场和社会体育组织,发挥内在驱动力,让其自主操作。资本的引进,必然涉及利益收入的问题,所以利益相关者均有权参与体育赛事的组织和治理。基于此,政府只需要监管体育协会的工作成效,而发展过程完全放任社会力量去主导,形成多主体供给模式,告别传统形式下政府完全供给的模式,即激活手球赛事的市场,减缓政府财政支出,告别传统输血式的发展方式,使其自主造血,将对赛事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政府只需要关注手球运动多业态发展路径,使手球运动和卫生、文旅、政治等多方面有效融合,建设具有内驱力的手球赛事产业。
体教融合的提出,为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契机。当前,体育赛事承办权落到体育协会,国家对体育赛事进行监督和指导,体育社团成为参与职业赛事的重要成员。群众手球运动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借助体教融的春风,依托教育行业对群众手球的培训和指导,充分挖掘学校资源,实现群众性手球事业的基础建设。如手球运动的开展过程中,学校应成为主力军,不仅在高校开展手球项目,中小学也都应该开展该项目,并组建手球队参与相应的赛事。如2022 年7 月,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下发《关于提升学校体育课后服务水平 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通知》,支持22 项体育项目进校园,有5 项重点推介校园开展的集体球类项目,其中就包括了手球项目(其他4 项是足球、篮球、排球和橄榄球)。因此,开设有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范类学校应积极进行手球运动的教学和宣传,使手球运动能够很好地传播和发展。同时,学校体育部门应该积极培养手球运动员和教练员,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加速手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提升,不仅要求其技术水平的提升,而且素质教育也要提升,便于为教学指导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信息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推手。如抖音、小火山及系列体育类APP的推进,加速了体育类赛事的宣传和推广。基于此,群众手球需要借助人工智能,加速手球运动的宣传和推广。当前,因电视转播和网络宣传工作的缺失,手球成为了冷门项目,严重阻碍了该项目的发展,为了吸引更多的参与者投入手球事业的发展上,协会应该加大手球赛事的宣传,加大推广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介,发布赛事信息和内容,借助网络传播的速度,提升国民对手球的认识和参与,促进其更好地接触手球运动。首先,赛事组织者或者协会应该进行手球运动的教学和科普,依托抖音、小火山、小红书等APP,推动手球运动的教学,从而宣传和推广手球运动。其次,学校和社团也可以依托人工智能提升运动员训练水平,如采用高清摄像仪器和VR 等设备,多方位和全方面地解读运动员的技战术,从而更好地指挥比赛和训练。最后,国家充分应用新闻媒介宣传手球运动,促进手球产业的发展,手球运动成为职业赛事运动项目之一,其必然带动资金的流动,通过塑造手球运动,提升其知名度,打造品牌赛事,不仅能促进产业发展,还能加速该运动的普及和推广。
手球作为后起之秀,逐步在国内推广和传播,当前主要是学校和手球俱乐部及体育社团在开展和推广手球运动,相比较而言,其在乡镇和社区的发展势头较弱。为了全民健身计划的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群众手球运动,当前需要解决群众手球发展的短板问题,加大赛事的宣传和推广,使更多的国民参与手球运动之中,夯实全民健身运动,促进体育强国的建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