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体育人文价值体系构建及教学实施

2023-08-05 08:07张小龙黄炜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19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人文价值

张小龙 黄炜

(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 山西晋中 030619)

体育人文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活动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其价值不仅在于调节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水平,更对成员个体的价值观塑造和人文素养水平有着重大影响。根据文献检索结果,体育人文伴随着人类体育运动和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经历了同质化、异化等阶段,在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影响下,健全的体育人文价值体系对体育运动的多元化发展和体育文化的包容化、融合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当下全球化趋势下,探索体育文化多样性发展和特色化的价值体系构建既可尊重人们对体育的多元需求,又能满足人们自由选择的权利,实现不同民族及国家间不同主体的体育文化多元共存需要是当务之急。该文针对我国高校当前在体育人文教育和体育人文价值体系构建及多学科融合教学实施现状与现存的主要问题,进行多元文化因素与多元教育需求下的高校体育人文价值体系构建原则、内容与教学实施策略的系统探索[1]。期待能为我国当前体育人文教育成效和体育人文教育策略带来一定的有益借鉴。

1 我国高校体育人文价值体系构建现状及现存主要问题

1.1 注重体育文化活动创设,但活动内容缺乏深入性和持续性,缺乏较强的文化感召力

随着阳光体育、校园篮球、校园足球等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和深入发展,当前高校已加强了对校园体育运动和校园体育活动开展的支持力度,使得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呈现蓬勃态势。特别是近年来全国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已经在耐力、速度等指标上获得较大改善,能够较好地实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教育目的。根据文献检索结果,当前我国高校从项目结构上已经构建出现代体育和民族休闲体育共同发展的协调模式,从开展形式上已经形成课内外—线上、线下一体化体育教学形式。但就体育人文价值体系构建结果和体育人文教育发展结果来看,我国高校体育人文教育仍存在以下三大主要问题:第一,注重物质体育活动支持和形式发展,未加强体育教育对个体生理、心理、精神需求的关照;第二,注重课内外开展活动组织形式和开展内容的探索,忽视对学生个体自主科学健身知识和自主科学训练方法的即时指导;第三,过于关注三大球等主要体育运动项目的深化发展,在广度上难以对小众运动项目进行兼顾发展,不易形成多样化项目集群及较强的体育人文感召力[2]。

1.2 对学生群体的健康人格和个性化发展关照能力不足,缺乏体育人文渗透化发展策略

体育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强化个人意志,构建积极的人生态度,还可以提高大学生受挫力以及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甚至在良好的校园人文教育氛围下,增强快乐运动体验,促使学生自主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但当前的体育人文教育在开展内容、教学原则和教育实施多个层面仍存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在开展形式上,仍以学校课堂体育和三大球、小球运动等主流运动项目为主,使得活动缺乏渗透力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亲和力,无法充分尊重学生的课余体育学习兴趣、个人尊严、价值观念和独立个性的发展需要。第二,尚未明确体育人文教育的出发点与切入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现有的教学体系仍以单项技能知识掌握为主,缺乏体系化的体育历史文化知识的融入与渗透,无法确保大众性体育活动成为培养学生长期运动锻炼习惯的主要途径。第三,在考核评价机制上,仍以体能测试及专项运动、专业技术考核为主,缺乏全方位评估学生身体素质的综合性教育评价机制。

1.3 体育的社会价值尚未涉及,影响体育人文教育影响的多层面拓展延伸

当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通信科技高速发展的条件下,多种意识形态、大众文化、生活方式和思想价值取向等政治、文化、经济要素已经随着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的开展,全面渗透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体育软实力的较量要求人们必须在开放融合中保持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政治警觉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体育文化独有的独立性、稳定性,才能促进体育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才能保障人民生活的健康幸福。因此,在发展高校体育人文,构建体育人文价值体系时,必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要素充分认识体育人文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根据文献检索和专家访谈结果,当前我国高校的体育人文教育尚未涉及体育的社会价值。无法从共时性上实现体育人文教育的多元化价值,从历时性上强调体育人文的精神传承与发展。因此,应重视体育的社会价值构建,拓展体育人文教育的多层面影响力,使之内化为个体和群体不可或缺的精神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生活各个方面,实现人们对体育、社会对体育的不同需要[3]。

2 我国高校体育人文价值体系构建的原则、主要内容探索

2.1 我国高校体育人文价值体系构建原则探索

根据文献检索结果,当前世界主流国家的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呈现出了以下三大方面的发展动态:第一,在整体价值取向上高度契合当前的冒险、挑战和竞争等社会价值需要,激发学生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第二,在道德取向上强调自由平等的体育精神,强调在体育竞技活动中体育人文的体验感、获得感和渗透力;第三,尊重体育文化的地域独特性和多样性,强调在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文化本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强调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扩大素质教育的发展力度,是当前能够满足我国教育公平性要求和落实“五育并举”的重要举措,更是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五育并举”和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下,探索我国高校体育人文价值体系的构建原则尤为必要,应坚持“五育并举”的核心素养均衡发展原则,落实立德树人教学任务。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将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原则作为施教核心,构建体育人文价值体系的融合化、成长化、动态化教育原则。在体育文化发展进程中,体育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纠正和防止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由于物质欲念的高度崇尚而出现的人性与认知的扭曲与异化,实现社会对过度物化价值的自我扬弃,从而引导个体关注体育人文的起源、特征、生存、发展等宏大主题,全面认识体育的本质,使体育朝着更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因此,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进行体育人文价值体系的融合化、成长化、动态化构建[4]。

第二,关注体育人文的社会价值与体育教学之间的互动关系与需求。当前我国正处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多元化激烈碰撞与不断融合的发展过程中,体育的社会价值更为凸显,特别是体育的政治教育价值、经济教育价值和社会教育价值更能促进全人类和平、幸福和安康。体育人文教育和情感、价值观教育也有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应坚持关注体育人文的社会价值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均衡发展,让学生群体在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下具备理性的认知能力,完成对意识形态、大众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的正确认知,做到及时调整、扩充内涵,实现生理、心理、精神等多方面综合素养的提升。

2.2 我国高校体育人文价值体系内容构建探索

体育的文化价值和人文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个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助于形成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为中心的责任感、道德感,以及高尚的人格。而体育技术教育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感悟能力和技战术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协同意识、比赛作风等,有助于落实人文素质教育,充分挖掘学生个体的情感教育潜能,提高综合竞争力。因此,应探索体系化的高校体育人文价值体系内容,落实体育人文教育目的,促进大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笔者认为,基于时代发展要求和人才成长需要的高校特色体育人文价值体系内容的构建应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加强。

第一,以人本思想和“五育并举”的教育目标为体育人文价值体系的核心,构建体育人文融合发展合力和渗透化发展策略,形成竞技体育精神和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价值体系。首先,充分剖析当前世界主流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的发展趋向以及国内大学体育的人文价值功效,凸显大学体育中人文教育价值。在当前的体育人文教育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群体的健康人格和个性化发展的关照。因此,在日常体育课程施教过程中应坚持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的体育人文渗透化发展策略,积极创设内容一体化、形式多元化的课程开展机制,强化落实个人体育锻炼意识和有序的体育竞争意志,构建积极的人生态度,以提升个体的受挫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5]。其次,创设良好的校园人文教育氛围,注重探索学生快乐运动体验感的提升策略,促使学生自主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最后,拓展社会俱乐部、体育组织等支持力量,为学生个体的体育运动体验和体育运动能力发展拓展成长空间,创造和实现体育价值,加强学生个体的体育价值观的建设,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挖掘、创造、实现体育价值。

第二,构建师生共管、共同参与的高校体育人文价值创设机制,提升价值认同感。根据文献检索结果,当前我国高校在体育文化活动创设过程中,缺乏深入性和持续性和文化感召力。针对该教育现实,在探索高校体育人文价值体系构建内容时,必须要探索富有我国高校特色的体育人文价值体系的建设机制。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探索。首先,以师生共同认同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为主要体系,关照学生群体的健康人格和个性化发展,加强体育人文渗透化发展策略探索。通过学生群体的深入参与,进行共建探索,以此提升学生的体验感和参与感,最终触及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形态,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力。其次,坚持校本体育人文教育资源的拓展,坚持体育人文教育体系的广泛传承性和高渗透性[6]。通过多级文创活动的创设,可以激发学校范围内持续的体育文化活力,保持学校浓厚的体育人文发展氛围,让高校师生始终置身于这种精神文化的氛围之中,受到浓厚而持续的精神文化熏陶,产生文化学习和文化创设的内驱力。

第三,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等广泛参与的多主体、多级组织机制。根据当前我国高校体育人文价值体系构建探索的相关文献、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当前我国高校虽然已就学校体育组织机制进行了探索和完善,积极推进了学校的各项体育工作,建立并健全了学校的基本体育组织机构,但就辐射能力和渗透力来看,当前我国高校的组织机制仍以教师和学校为绝对教育主体和教学实施主体,囿于体育教师和体育教育管理者的时间和精力,其教育影响力主要局限于课堂教学和学校。在寒暑假及校外,体育人文教育影响延伸力不足,难以对学生产生持续化的影响。因此,在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高校体育人文价值体系内容时,必须要从组织机制上进行延伸性探索[7]。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首先,成立以学校为管理主体,以学校各级体育社团为依托的家庭—学校—社会三级体育运动管理委员会,大力拓展大学生群体的课内外体育自主活动的半径和体育文化氛围,使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体育竞技运动技能和体育文化素养得到长时间、高强度的锻炼。高校可以通过举办运动会、体育文化节和多样化形式的小型体育竞赛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为学生创造全方位的体育活动网络。其次,探索建设各级运动小组以及大学校园体育活动平台,提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组织、参与和领导能力,使学生群体的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其他多元文化要素有机融合,形成适应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独特文化形态,完成体育文化的教育性、娱乐性和价值导向性,实现体育人文价值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

第四,构建层级化发展体系,实现体育人文教育的合理定位,拓展体育人文价值成长力。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下,当前高校普遍认识到了体育教育的人文教育价值,并主动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硬件支持。但从体育人文价值体系构建深度和延展度上看,并没有构建出与之相适应的可行性模式[8]。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探索。首先,培养校园体育文化精神,实现合理定位。相较于欧美的竞技体育文化精神和崇尚自由、机会均等的体育人文价值观,我国的体育人文教育和价值体系建设具有特性,应坚持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发展,实现合理的文化定位。其次,探索多种途径,积极构建符合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富有时代特色的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不断提高大学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3 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期和教育制度改革快速发展期,多元文化因素的广泛渗透,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群体的道德感,更对大学生群体构建正确的价值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在体育课程施教过程中,要重视体育人文的教育价值,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实施和人文价值体系构建探索,提升体育人文价值教育与体育素质教育的融合深度,提升教学实施策略成效。体育人文教育价值不仅在于探索其构建内容和教育实施原则,更在于将体育人文深植于高校体育课程中,使之成为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成为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重要介质,成为贯彻以人为本和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推手。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人文价值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人文绍兴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
1995—2010年间俄罗斯规范价值体系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