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志兰(江苏: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幼儿园)
所谓幼小衔接,主要指的是幼儿在进入小学前幼儿、家长以及幼儿园和学校所参与的一项活动过程,此项活动是幼儿的重要转折点,体现的是幼儿对于一个产生变化的环境的重新适应过程。怎样把幼小衔接工作做到实处,确保幼儿入学后能够尽快适应小学校园的学习和生活,成为当下家长、幼儿园和学校共同关注的问题。为此,要正确认知幼小衔接问题,能够本着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引导幼儿,使其认识到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存在的差异性问题,最终实现幼小衔接的有效过渡,科学助力幼儿成长和发展。
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注重幼小衔接事关幼儿今后步入小学能否得到积极有效的发展,因此积极有效地衔接有助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科学教育要采取有效的衔接方式,在衔接中要注重探究性,并不是越深越好,而是要在衔接的基础上能够促进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例如,对幼儿园大班的晨间自主活动进行观察可知,大班幼儿所表现出的自主活动能力如幼儿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以及他们所具备的时间观念等,这些都是科学衔接的重要内容。当然,在衔接过程中,幼儿教师应积极注重与小学建立亲密的联系和互动,认真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规律和生活规律等,而后与幼儿们积极互动。他们会针对幼小衔接问题提问:“老师,一年级有几门课程呢?”“老师,小学有没有户外游戏活动时间啊?”“上课的时候如果我想上厕所该怎么办?”这些问题,足以见得幼儿对于小学学习和生活的好奇心。针对他们的问题,教师一个个地回答,让幼儿们了解。对这些问题,教师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实施。例如对大班幼儿上课时间做调整,对于有的幼儿上厕所的现象也加以规定,引导他们尽量在课间去厕所,如果课堂上实在想去厕所,可以举手示意。教师的科学有效引导,能够有效地实现衔接的顺畅性。
幼小衔接作为整个教育环节中的第一个关键性环节,能否衔接得当将直接影响幼儿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因此,这一问题历来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幼小衔接体现了幼儿进入小学前家长、幼儿园、学校、幼儿参与的过程,无论对幼儿园教育还是对小学教育而言,它们之间其实是一个整体的系统,不仅有连续性,还有阶段性。连续性要求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相互衔接,幼儿园教育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小学教育,做好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有效衔接,幼儿才能够更快地适应新环境,在新环境中有效成长和发展。
虽然幼小衔接一直被人们所关注,针对幼小衔接也采取了相关措施,但是其中仍旧存在很多的问题,影响幼小衔接的正常进行,不利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在幼小衔接工作方面,片面性是比较明显的表现。片面性主要表现在教师和家长在培养幼儿方面比较注重提高其知识水平,而对于他们能力的培养漠不关心。很多教师和家长在幼儿园学前教育阶段较为关注幼儿认识了多少字,会多少口算题,而对于其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以及学习能力等的培养比较忽视。
基于当下对于幼小衔接的关注度,很多幼儿园将这项工作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积极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幼小衔接,不管在教学内容、方法还是作息规律等方面都积极向小学学习生活靠拢,但小学与幼儿园之间却没有多少连接点,即使有衔接也是微乎其微。这就导致在幼小衔接工作方面仅仅是幼儿园一方在做工作,另一方却未展开有效的连接,形成了衔接工作的单向性。而当下的衔接实践也证明,必须进行双向的准备才能够有效解决幼小衔接问题。
在幼小衔接方面,一些幼儿园的工作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形式上,看似在实施幼小衔接,例如每天布置一些作业,逐渐延长活动时间等,但一些其他工作例如提高幼儿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幼儿学习的自制力等则得不到重视,影响了幼小衔接工作的实效性。
对当下幼小衔接工作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应当积极正视,有针对性地分析和研究,通过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对策实现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中,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而主要任务不只是能够传授知识,而且还能够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让其拥有健康的体格。为此,幼儿园在致力于幼小衔接工作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本着为下一代负责的目标,在实施幼儿教育时严格按照幼儿园教育教学规律组织教学,不搞揠苗助长式教学。
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是单方面就能够完成的,而需要双向的力量,即幼儿园和小学的共同参与,为此,要积极建立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沟通机制。幼儿园教师可以尝试参加小学教师的各种教学活动,尤其是涉及幼小衔接的研讨会,要及时参加并研究,能够与小学教师形成互动,在互动中交流,扩大双向的交流空间。二者在交流中互相了解、配合和补充,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做好幼小衔接,必须注重教材之间的连续性和系统性,这对于培养幼儿的学习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假如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内容存在重复,则容易让幼儿对所学习内容产生厌倦,出现上课不集中注意力等问题,导致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难度。而一旦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内容存在着脱节现象,则又容易导致幼儿对所学知识不理解、理解困难等问题,会导致幼儿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厌倦感,缺乏学习自信心,造成教学效果低下。这就要求我们应当充分考虑幼儿的身心年龄特征,在学习活动中给予幼儿更多的自由空间,在能够将学习节奏适当调慢的同时,缓慢过渡学习内容,这样幼儿接受起来也会显得较为简单和容易。当幼儿刚刚步入小学校园的时候,教师应充分结合幼儿的身心年龄特征,创设符合幼儿特点的学习环境空间,防止幼儿出现各种不适应感和反差感。教师要努力减轻新生的压力,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缓慢的过渡,让新生先从熟悉环境开始,而后缓慢过渡到学习内容,这样也能够让新生更容易接受小学学习生活。
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存在着衔接关系,幼儿园科学活动与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也是紧密相连的。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观察力、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等,而小学科学课程则更加注重学生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因此,在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引导和培养中,要注重与小学科学课程的衔接,使幼儿能够在小学阶段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和方法。在幼儿园阶段,可以通过观察昆虫、植物等的生命现象,引导幼儿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和生长发育过程。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则可以深入学习生命科学知识,如细胞结构、遗传规律、生态平衡等。实验科学现象也是实践活动所必不可少的,通过实验,能够实现科学活动的既定目标。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如水油不相容、烧杯中的彩虹等,引导幼儿了解科学现象和实验方法。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则可以通过更加复杂的实验,如化学反应、物理现象等,让学生深入学习科学知识和实验方法。当然,在幼儿园活动中,也可以通过观察天空、水流等,引导幼儿了解地球环境和基本气象现象。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学生则可以更加深入地学习地球科学知识,如地理环境、气候变化等。
可以说,幼儿园科学活动与小学科学课程的衔接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通过适宜的科学活动和合理的教学设计,可以为幼儿打下坚实的科学基础,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知识的方法,迎接未来的挑战。
要确保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完成,教师必须注重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缓慢过渡,这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十分有利。总体来说,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幼儿感受小学环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园教师可以安排时间带领幼儿参观小学校园,在参观过程中,幼儿可一边感受小学校园环境,一边倾听教师讲述校园生活。在讲述过程中,教师对小学校园环境娓娓道来,并给幼儿们讲述小学校园的精彩活动,让幼儿对小学校园有更多的认知和了解,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当然,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在课堂上模仿小学生上课等主题区域活动,在寓教于乐的活动空间中,幼儿可对小学生活有更多的认知,进一步提升对小学学习生活的好感和期待。
2.让幼儿养成好习惯
首先,要培养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让幼儿能够按时起床和上学,做好离园前的各种准备工作如收拾水杯和小书包等。其次,要引导幼儿强化体育锻炼,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独立性,对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要尽量让幼儿独立完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减少对家长和教师的依赖,这样才能够确保幼儿做事不拖拉。同时,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要引导幼儿注意听讲、认真学习,做事要一心一意,让其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和善于举手回答问题的习惯等。
3.锻炼幼儿的意志力
锻炼幼儿的意志力非常重要。在幼儿园大班教学期间,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积极锻炼,形成自我意志力,不能因为遇到困难而产生退缩的想法,更不能轻易放弃,等等。尤其在课堂上,教师应当引导幼儿遵守课堂纪律,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幼儿能够养成良好的意志力。
4.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幼儿教育教学工作并不是只依靠幼儿园单方面就能取得实效,还需家长的有力配合,因为家庭教育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空间。幼儿园应当看到家园合作的必要性,能够积极正视家长的教育问题,积极做好家长工作。家长工作主要包括端正家长的思想意识,帮助家长认识到幼小衔接的重要性,掌握更多的教育孩子的方法,等等。
当下,一些家长往往在孩子入学准备上存在各种不正确的认识,例如有的家长急于求成,认为孩子在升入小学之前就应当学会读和写,能够做一些数学题;甚至还有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高,而忽略了对于孩子入学前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如何做好入学作息时间的调整。部分家长对于幼儿园组织的各种游戏活动存在质疑,认为孩子马上就要升入小学,不应该设置游戏活动,而应当提前让他们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还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成长发展特点不了解,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偏差,不注重积极引导和帮助,这就容易挫败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要做好家园共育工作,有效帮助家长改变思想观念,家长的思想意识有所扭转,自然而然就能够积极配合教师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工作,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激发幼儿的入学兴趣,二是调整幼儿的作息时间。
综上所述,幼小衔接是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无论从幼儿园层面还是家长层面,都必须端正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具体分析,在各种行之有效的对策推动下实现幼小衔接工作的科学性,共同助力幼儿的成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