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艳
(平舆县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 河南 平舆 463400)
驻马店是河南省重点优质小杂果生产基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市场对梨果的需求,梨果已成为人们日常主要食用水果之一。驻马店的梨树栽培面积已由80 年代的1.5 万hm2,发展到目前的8.6万hm2,多数果农均采取粗放管理,造成病虫害发生严重,特别是梨实蜂为害梨树面积大,造成多数梨园的花蕾和幼果受害,致使落花、落果,严重影响了果农种植梨树的积极性和经济收入。为此,驻马店市林业技术推广站亲临现场指导,于2019~2020 年对梨实蜂进行了观察记载和防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1 成虫。体长约5 mm,翅展11~12 mm,体黑色,足大部(腿节端部以下)黄色。翅淡黄白色,透明。触角9 节,基部1~2 节黑褐色,其余3~9 节雌虫为褐色,雄虫为黄色。雌虫具有锯状产卵器。
1.2 卵。长椭圆形,将孵化时为暗灰白色,长0.8~1.0 mm。产于花萼基部组织中,并分泌黑褐色黏液将卵覆盖住。
1.3 幼虫及蛹。幼虫体长约9mm,淡黄白色,头部橙黄色,胸足3 对,腹足8 对(第2~8 节及第10 节各1 对)。蛹为裸蛹,白色,以后渐变为黑褐色。化蛹于茧中。
此虫在驻马店九县一区均有发生,从2019~2022年的防控来看,该虫已基本上被消灭掉。由于梨树物侯期的关系,不同品种受害程度不同,在调查中发现,一般早花的品种受害最重,京白梨、鸭梨次之,白梨系列受害最重。此虫以幼虫蛀食花蕾和幼果,造成严重落花、落果,严重影响亩产量和经济效益。
梨实蜂1 年发生1 代,有极少数发生2 代。以老熟幼虫结茧在土壤中越冬,在土壤中越冬的深度为15cm左右,尤以2~10 cm 最多。在树冠下土壤中均有,但以距树干半径100 cm 范围内最多,100 cm 以外虫数极少。越冬幼虫在梨树芽萌动时,大部分已经化蛹(一部分幼虫在当年不化蛹),蛹期22 d 左右。成虫羽化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成虫发生期比较集中。从开始羽化到结束前后仅10 d 左右,但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年份羽化的日期不同。成虫的羽化期与物侯有密切的关系,据观察,在驻马店一般是在杏树开花(盛花初期)时成虫开始羽化,梨盛花初期是成虫羽化盛期,梨树落花前成虫羽化基本结束。成虫的活动多在上午10:00~下午3:00,在早晨和晚上及阴天气温低时常静止于花中或花萼下。成虫有一定的假死性,在早晨和晚上温度低时假死性会更明显,利用这种习性,可以在早晨摇树振落成虫消灭掉。在梨树开花前羽化的成虫,大多集中在附近的杏、李、樱桃等早开花的果树上栖息与取食,但此时不产卵。待梨花开放时,大量转移到梨树上进行产卵,虫口密度骤然上升。梨树开花后羽化的成虫则直接飞到梨树上产卵。成虫羽化后第2 d 即开始产卵。凡是开花早的梨品种,开花期正赶上成虫发生的盛期,受害则重,晚花的品种受害则轻。成虫产卵在花萼组织内,一般1朵花内仅产卵1 粒,但也有产2~3 粒的,卵产毕分泌黑褐色黏液覆盖其上,花萼上有一黑点,极易辨识。成虫产卵期较短,一般为7~8 d。当梨树上开始发现成虫后,1~2 d 内就会被大量的产上卵,卵期5~7 d,到4 月下旬开始孵化。幼虫孵化后先沿萼片基部串食,被害处变黑,很容易被发现。幼虫稍大时即蛀入幼果中为害,偶有刚孵化的幼虫直接钻入果内为害。被害幼果将要脱落时,又转果为害其它新果。1只幼虫一生可为害2~4 个幼果,遇到春季多雨年份,由于幼果中水分过高,常促使幼虫转移为害较多的果实,受害较重。幼虫期20 d 左右,从4 月下旬为害至5 月中旬。幼虫老熟后由果中脱出,落地入土做茧进入休眠,故落果中无虫。
4.1 土壤处理。在成虫羽化前(驻马店为盛花初期),用50%辛硫磷乳油200 倍液,或37%虫杀宝乳油200倍液,喷洒树下土壤,喷洒药剂后,组织人员浅锄表土,使药剂翻入土内,杀虫效果良好。
4.2 捕杀成虫。利用成虫的假死性特点,在梨树开花前,在邻近的杏、李、桃、樱桃开花早的果树上,发现成虫时,可在清晨摇树振落成虫。梨树开花时,梨实蜂成虫转移到梨树上产卵,于清晨摇梨树振落成虫,彻底捕杀,减少成虫产卵基数。
4.3 摘除花萼及捡拾落果。在幼虫入果前及时摘除受害的花萼,达到把幼虫消灭在受害的花萼内。当幼虫在幼果内为害后,造成较小梨果落果,此时,要及时捡拾落地梨果,并带出园外集中处理,彻底消灭落果内的幼虫。
4.4 药剂防治。在梨树开花初期,或成虫发生期,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4 000 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 倍液,37%虫杀宝乳油1 500 倍液,进行全园喷洒,以树叶喷湿不滴水为宜,打药要做到不漏树、不漏枝、均匀喷雾,以完全控制梨实蜂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