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静 晏枫
(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 陕西 汉中 723000)
随着汉中市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步伐持续加快,乡村治理模式不断发展,乡村建设面貌焕然一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科学技术人才、退役士兵等积极投身农村创业,成为新型农民群体,直接带动了全市农民综合素质的整体攀升。但是,也要清醒的看到,由于汉中市地处内陆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水平远低于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在乡村振兴推进过程中,农民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经营模式不能够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匹配。而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需要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农民队伍,因此,需要加强对农民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提升农民的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
1.1 农民主动持续学习动力不足。从汉中市农村发展状况来看,由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留守在农村从事农业的大多是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的中老年群体,虽然他们有足够的农业种植经验,但对农业新技术、新模式的知识储备不够,最重要的是,这部分农民群体自身对于学习的意识不够强烈,甚至持反对态度。从全市农村地区来看,农民种植作物,基本上都是为了解决温饱和生计问题,对农业专业化的发展没有深入的了解,对于农业生产的长远规划思考的不多,常常是跟风搞产业,效果不甚理想。并且,在市、县两级农广校和一些农业培训机构中的教育模式中,针对农民素质提升设置的课程较少,更多的是以提升操作技能、推广技术应用为目的的课程,加之日常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吸引的大部分培训对象都是大中专毕业生和复退军人等一些新型农民群体,对于原本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吸引力不够强,农民对于进入学校学习农业知识的兴趣也不高。
1.2 多元协同培育机制不畅。从汉中市当前农民的培训机制来看,受政策因素影响,一些培训机构对于农民的培训通常采用一把抓的形式,管理模式不够严谨,专业设置不够精准,培训效果不够理想。从培训的专业内容来讲,对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不够,培训内容比较陈旧,创新性和吸引力不足。在协同合作方面,没有建立起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及新型经营主体共同参与的资源共享平台,农民对于知识、信息等方面的资源获取比较困难,农业生产经营的效益增长比较缓慢。
1.3 培训资源配置不到位
1.3.1 专业设置与实际需求对接不准。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农民培育的专业设置与岗位需求对接不准。学校的教学课程不仅要从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也要注重对农民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培养。在汉中市一些农民培训机构中,对于专业性课程的设置没有充分考虑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由于每个县区的农业发展情况不一,农业生产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部分培训部门没有结合县域农业发展实际设置课程,导致农民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与农业发展需求不匹配。同时,培养高素质农民,不应该只针对农民进行农业知识的培训,还要注重农民社交礼仪、企业文化以及基础写作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升。
1.3.2 实际操作训练的条件不够完善。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时,不仅需要理论基础,更需要具体的操作实践。在部分培训机构中,对于农民的授课,在教学设计、课程设置中存在着片面认为农民的生产技术经验已经足够丰富的认识偏差,导致过于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授,对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训较少。但是,新技术的运用和新品种的推广恰恰要求大量的实践操作。同时,由于培训对象年龄层次和知识结构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大部分培训对象对枯燥无味的理论持厌烦态度。还有部分培训机构,实践教学的内容、时间、地点等都相对固定,教学形式比较传统,对一些农民关心的典型技术难题教授的不够深入细致,不能完全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
1.3.3 教学组织和管理形式单一。由于大部分农民忙于日常事务,学习时间不确定,对于培训机构来讲,组织培训难度很大。在教学管理上,农民参加培训的时间不足,学习兴趣不浓,自觉性不高,培训机构又不能像普通学校一样对参训农民提出硬性要求,管理难度很大。农民欢迎的“一对一”指导服务又受到时间、地点等方面的制约,普遍开展的可能性不高。在当前教学模式管理下,如何将培训主体、培训对象统一起来,如何引导参训农民正确处理农学矛盾,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1.3.4 政策和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不大。在政策和资金投入方面,大多是执行国家和省政策和项目资金,市级配套资金支持力度不够,结合汉中农业实际开展的特色培训项目不多,部分培训机构的特色农业培训基地受资金限制,迟迟未提上日程。同时受一些政策因素影响,部分县区农民培训补助金被整合使用,导致培训资金不能及时下达,培训工作开展迟滞。
针对高素质农民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市县农业主管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探索形成主管部门、培训机构、龙头企业、农民“四级联动”的培训机制,市县两级农广校和培训机构可以探索推广“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的培训模式,不断提升高素质农民培育成效。
2.1 聚焦需求导向,实现培育“精准化”。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业产业新技术运用日益加快,高素质农民培育迫切需要向高层次发展。首先,培训机构可以围绕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和培训对象实际情况精心组织需求调研,重点针对农民综合素质提升需求、产业发展需求、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需求设计调研方向和内容,采取网络问卷调研、深入县区走访调研、现场问卷调研、座谈咨询等方式进行广泛深入调研,摸清第一手资料,为全面开展培育工作打牢基础。其次,根据调研结果,精准招收学员。把学习要求强烈、发展意愿强烈的农民群众确定为培训对象,收录到培训对象库中。在此基础上,紧盯农民参训空白村组,将空白村组农民列为优先培育对象,实现农民培训全域覆盖。再次,精准设置专业和课程。充分结合县域农业发展现状和培训对象自身产业,合理设置专业班级,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科学制定各专业班级的教学计划,围绕农民素能提升的现实需求,认真开展培训工作,做到“农民缺什么,培训就补什么”。
2.2 突出产业主线,实现培育“重点化”。在高素质农民培育中,培训机构要立足实际,聚焦主管部门确定的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围绕全市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针对县区农业产业发展的特点、生产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进行培训,做到产业发展和培训工作一体推进。一方面,要围绕产业主线做好结合文章,坚持理论教学和现场教学相互贯通,技术指导和实训操作相互连接。紧盯重要农时和关键节点,结合实际组织送教下乡等教学活动,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面对面答疑解惑,手把手操作实践,拓宽学员视野,提高农民学习现代农业知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和龙头企业、示范园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生产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起培育联结模式,大力培训推广产业发展新技术、新模式,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产业发展平台,和参训农民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让农民群众更多的在产业平台上受益,推进形成以农民为主体的合作机制,不断深化培训效果,让参训农民得到实惠。再一方面,培训机构可以与有关部门合作,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优势,将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紧密联系,突出特色产业发展,组织一些专业的农学专家或农业技术人员进入田间地头,对农民经营的产业进行现场指导,利用科学技术有效的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2.3 坚持分层实施,实现培育“科学化”。政府主管部门应该根据农民自身的特点以及职业习惯制定合理的培训目标任务,市、县两级农广校和培训机构应当加强对农民综合素质的培养,坚持分层分类实施,提高培育“科学化”水平。首先,县级农广校和一些小型培训机构可以以提升农民对国家现行政策、法规的熟知程度和对新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为培训目的,具体培训内容可以依据当地主导产业而定,教学方式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课程为辅。市级农广校和市级培训基地要坚持因材施教、精准发力的原则,可以组织农业带头人先进行培训,带动其他农民进行学习,进而提高全体农民的综合素质。以培育有一定产业基础的生产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为主,适当增加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也可以结合电商、直播带货等互联网经营模式,探索开设提高管理效益、优化销售渠道的新课程。其次,可以探索建立联合培养模式。在工作过程中,可以依托政府资源,联合建立一批实训基地或培训基地。农广校等培训机构主要对农民进行理论知识的培养,并且定期进行考核,确保学员理论知识学习扎实。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实训基地要发挥主导作用,聘请技术骨干、乡土专家、农技员进行实践指导,将课堂中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有效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还可以与高等院校合作,定期组织参训农民到高等院校进行短时间的脱产学习,利用高等院校的科研优势和本地产业实践优势形成资源互补,提高农民培训的效果。
2.4 做到全程培育,实现培育“规范化”。在实际的农民培训工作中,可以制定一个规范的流程,将培育管理、教育培训、跟踪指导各个阶段的目标任务逐项明确,不断提高培育工作规范化水平。
2.4.1 在农民培训的课程设置以及学时的安排上进行合理的规划。在课程设置方面,由于农民的知识储备较差,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差,加之学习能力和时间有限,应该根据农民自身特点进行合理化安排,为农民量身定制专业的素质提升课程。同时,每个课程的设置还可以结合每个县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化,设置公共平台交流课程,开展专业基础模块的特色课程,夯实农民的专业基础知识。
2.4.2 在日常管理上,配齐每个教学班的班主任和管理人员,在学习期间全程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在教学实践上,可以探索“三课一诊”教学模式,“三课”即理论课、实训课、线上课,“一诊”即对学员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诊断和技术指导,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理论实践贯通的方式促进参训农民技术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2.4.3 完善教学方式。由于一些农民的时间较为紧张,不能按时到课,培训机构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结合实际搭建教学载体,开展线上教学,可以将教师所授课程进行整理录屏,让农民在空闲时可以观看,并且可以对课程中的某些问题进行留言,与同学、老师、专家们进行讨论,及时答疑解惑,促进形成现代化的远程教育模式。
2.4.4 加强考试考核。全部学习结束后,要严格按照主管部门制定的考核标准对参训农民进行考核,检验学习效果并客观公正评价。在考核中,应该充分考虑农民实际情况,可以侧重实践技能的考核,而对专业理论的考核可以适当放宽。考核要争取做到理论+实操+面试的方式,鞭策农民重视日常学习,提升参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4.5 加强跟踪服务指导。整个培训过程完成后,培训机构应该组成由班主任、技术专家、乡土专家为主体的跟踪服务队,经常性为参训农民提供指导,提升农民的生产技能、管理水平、营销能力和综合素养,及时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难题。也可以将技术指导扩大到参训农民所在的村组,让他们能够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带动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
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多渠道增加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政策和项目资金的投入力度,以市县农广校为主,打造一批“有教学场地、有实践场所、有试验条件”、“作用发挥好”的“三有一好”农民培训基地,不断健全完善农民培训体系。
3.1 要严格实行教育培训准入制度。加强对现有培训机构的监管,组织开展培训机构考核认定,多渠道增加符合当地产业发展的“田间学校”“农民学校”等培训基地,建立起以农广校为主,其他培训基地、培训机构协同发力的“一主多元”教育培训体系。
3.2 要开发精品校本课程。可以围绕主导产业,组织建立专家学者团队,结合实际编撰地方教材,遴选产业示范基地,开发结合实际、通俗易懂、指导性强、农民欢迎的精品课程。同时,大力宣传在培训中涌现出的有想法、有拼劲、产业发展好的农民群体,聘请他们为乡土专家,经常邀请他们与参训农民讨论交流,用生动案例带动参训农民积极向上。
3.3 培训机构要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培训机构应该不断加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可以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适当将部分年轻教师送出去培训培养,聘请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和专家学者给教师授课“充电”,提升培训机构师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