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水稻田间水分管理技术

2023-08-04 11:31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5期
关键词:需水拔节期分蘖

陈 吉

(北镇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辽宁 北镇 121300)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人们往往对其育苗、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更为重视,而对田间水分管理技术重视不足,认为只要田间有水就可以了,其实这是十分错误的观念。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水分管理非常关键,因为水分不仅影响着温湿度,还关乎耕层土壤内氧气含量状况、土壤微生物活动、肥料分解转化等一系列影响水稻健康生长的因素,按照水稻需水规律,科学进行田间水分管理是确保水稻优质高产的关键,同时还可做到节水栽培,实现生态农业健康发展。

1 水稻田间需水规律

1.1 水稻需水的构成。水稻田间需水通常有生理需水和生态需水2 个方面。所谓水稻生理需水就是指为保障水稻植株正常生长、维持其生理平衡所必需的水分;所谓水稻生态需水是指为给水稻生长创造良好适宜的生态环境所需要的水分,包括调节空气、调控温湿度、调节养料等生态平衡所需要的水分。

1.2 影响水稻需水的因素。水稻需水量受稻株生长发育时期、土壤状况以及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需依据实际情况科学进行水分管理。叶面蒸腾量、穴间蒸发量和稻田渗漏量是影响水稻田间水分管理的关键因素。首先,叶面蒸腾量的大小因水稻生育期的不同而产生变化,随着绿色叶面积的增大,叶面蒸腾量也随之增大,高峰期以后随叶面积的减少而降低呈一单峰曲线;其次,穴间蒸发量受植株荫蔽状况影响,植株小、荫蔽少时蒸发量就大,反之,在水稻分蘖盛期,植株大、荫蔽面积大时蒸发量就小;三是渗漏量,渗漏量与水田土质关系紧密,黏重土壤渗漏量小,砂质土壤渗漏量则大。

2 不同生育时期水分管理技术

2.1 缓苗返青期。在缓苗返青期稻株秧苗小、叶面蒸发量小,此时只需保持一定水层,保持田间土壤湿润就能够满足水稻的生理需水。为秧苗创造一个温湿度较为稳定的环境,有利于早发新根,加速返青。建议实行浅水间歇灌溉,水层2~3 cm 即可,插秧期灌溉3~4 cm,返青期则保持水层0.5~1 cm 灌溉。

2.2 分蘖盛期至拔节期。分蘖盛期至拔节生育期是水稻水分管理最重要的时期,晒田是这段时期水稻水分管理的关键。分蘖旺长阶段适当晒田,在第10 叶露尖时开始晒田,当群体总茎数达到所需穗数80%左右时排水晾田,将封行控制在孕穗期。在水稻分蘖末期适时晒田,晒田时机和程度是技术要点。首先依据发蘖情况,遵循“苗够晒田”的原则进行晒田;其次是依据禾苗长势决定晒田时间和程度,当出现禾苗徒长趋势时要早晒、重晒,反之如果禾苗生长慢、叶色较淡就要迟晒、轻晒;最后要依据土壤状况决定晒田时机和程度,对于土质烂、泥脚深的田要早晒、重晒,对于低洼田、冷浸田要早排轻晒;由于盐碱地晒田后容易加重渗漏,所以对于盐碱地要采用“深水淹蘖”的办法抑制后期分蘖,深度以10 cm 左右为宜,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不超过10 d。在分蘖盛期至拔节期这段时期水田灌溉应采用浅、干、湿间歇灌溉方法。

2.3 拔节期至抽穗期。拔节期至抽穗期是水稻植株生长最需水分的阶段,生理需水旺盛,需要满足水稻植株营养生长、根系生长、土壤通气等多方面的用水需求,通常这一时期选择浅湿交替的灌溉方式,灌水2~3 cm,落干后再灌水2~3 cm,周而复返,以满足水稻根系生长和代谢活力的需水要求,促进大穗形成。

2.4 抽穗开花期至收获期。进入抽穗开花期,为提高根系活力和增加植株光合功能,提升结实率和粒重,采取浅湿间歇灌溉办法,保持土壤湿润无水层为最佳。待到进入水稻收获季节,不宜过早断水,通常选择在收获前10 d 左右撤水,低洼区稻田撤水可适当提前。

3 结语

水分管理是水稻栽培种植中的关键环节,在水稻生长过程中起着调节空气、温度、湿度、养料,抑制杂草,保持生态平衡等重要作用,是保证水稻优质高产不可忽略的因素,只有依据水稻生长发育各时期的需水特点,结合水稻长势和土壤状况,选择合理的灌溉方式,才能做到对水稻田间水分的科学管理,实现水稻栽培种植的丰产丰收,实现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需水拔节期分蘖
2021年山西省小麦返青拔节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提高冬小麦有效分蘖的技术措施研究
新立城水库生态需水及调度研究
建平县生态需水保障程度研究
拔节期弱光胁迫对扬麦15麦秸营养成分和体外发酵的影响
水稻旱育秧、温室两段育秧在分蘖与成穗上的差异
河套灌区试用无人机获取作物需水信息
北运河河流生态需水分段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