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长治地区的森林变迁研究

2023-08-03 11:58:02王凯
西部学刊 2023年14期
关键词:明清长治太行山

摘要:长治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区东南部,先秦时期森林茂密,进入明清时期,逐渐失去昔日草木茂盛景象。以长治地区地方志等历史文献为依据,通过历史文献考证法和图表法,尝试复原清代该地区的森林概况及其变化过程。相关资料表明,清代长治地区森林日益减少,生态环境也愈加恶化。清朝前期森林植被还比较丰富,清中叶经过康雍乾时期人口大规模增长,一些地区的森林已然消失,到了晚清,森林覆盖状况更是糟糕,仅有山区森林得以保存。充分表明,人口的增长是清代长治地区森林变迁的原动力。

关键词:明清;长治;森林;太行山

中图分类号:K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3)14-0124-04

A Study of Forest Change in Changzhi Area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Wang Kai

(School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ublic Management,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zhou  215009)

Abstract: Changzhi area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astern Loess Plateau area, which had dense forests in the Pre-Qin period, but gradually lost this scenery of lush growth of trees and grass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such as local chronicles from Changzhi area, we attempt to rebuild the forest profile and its changing process in the Qing dynasty by using historical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and the graphical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the forests there were decreasing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as deteriorating in the Qing dynasty.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the forest vegetation was still relatively rich, but by the middle of the Qing dynasty, after the large-scale population growth during the reigns of Emperor Kangxi, Yongzheng and Qianlong, the forests in some areas had already disappeared, and by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forest coverage was even worse that only the forests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remained. This shows that population growth was the main driving force of forest change in Changzhi Area throughout the Qing dynasty.

Keywords: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hangzhi; forest; Taihang Mountain

长治市属于山西高原东南部、太行山南段,其土壤植被类型为褐土地带——半湿润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主要建群植物为多种栎树,太行山以东种类较多,太行山以西则以辽东栎为主。”[1]长治地区由长治盆地、太行山南段和太岳山南段组成,位于太行山段的区县有长治縣、壶关县、平顺县、襄垣县和黎城县。位于太岳山段的区县有屯留县、武乡县、沁县、长子县和沁源县。长治盆地内则是潞州区和潞城市。本文尝试依据长治地区的地方志文献和历史文献探究清代该地区的森林概况及其变化过程。

一、清代以前长治地区的森林概况

明代以前,太行山系的森林资源十分充足,且大多是巨木良材,长治地区亦是如此。战国时期,赵国都城邯郸,邺城北城的兴建就取材于太行山南段,《荀子·王制篇》论及:“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2]古代的思想家已经意识到要保护森林资源,合理开采林木了,太行山南段的森林是十分茂盛的。东汉末年曹操在其诗《北上太行苦寒行》中写道,“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3]从诗中可以看出,太行山南段的树木众多,野生动物横行,人类很少在此居住,说明此地还未开发,拥有大量原始森林。《三国志》中记载,曹操在统一北方之后意欲大建邺城,让议郎、西部都督从事梁习“又使于上党取大材供邺宫室”[4],西晋左思在其《三都赋》中用“山林幽映,川泽迴缭”来描写邺城其周围的环境,反映了邺城西面太行山上高山密林的环境[5]。

历史上,发源于太行山的河流曾多次发生大洪水,将山中的巨木良材冲击下来。东晋十六国时期,滹沱河发生大洪水,冲下大量巨松大材,“大雨霖,中山、常山尤甚。滹沱泛滥,冲陷山谷。巨松僵拔,浮于滹沱。东至渤海,原隰之间,皆如山积。”[6]2736“遣从事中郎任汪帅工匠五千采木以供之。”[6]2737“勒将营邺都……时大雨霖,中山西北暴水,漂流巨木百余万根,集于堂阳。”[6]2743堂阳在今河北省新河县西北,其西面不远处就是长治市,这些宫宇楼阁的建筑用材也多是从太行南段采取的,故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太行山南段的森林还是相当繁茂。北宋时期的沈括在其著作《梦溪笔谈》中写道:“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山,江南,松山发半皆童矣。”[7]这说明在北宋末年太行山南段的浅山区的松林已经遭到大肆破坏了。到了明代,太行山南段的森林植被破坏得更加严重,《大明一统志》记载,位于襄垣县的桃林山“旧多桃木”[8],说明直至清代已经没有什么桃树了。

综观清代以前的太行山南段森林概况,总体来说是巨木良材甚多,直到宋代浅山区的森林才遭到破坏,山区里大部分森林都还保存得较完好,深山區更是虎豹横行,豺狼夹道。

二、清代长治地区的森林变迁状况

长治地区以地形地貌为划分尺度,可以划分为太行山区和太岳山区,本文将依据所查找到的相关史料,分别对这两个山区的森林状况依次探讨。

(一)太行山段森林分布变迁

明清时期,长治地区分布在太行山段的区县由南向北分别是长治县(今上党区)、壶关县、平顺县、襄垣县和黎城县。

长治县,位于长治地区的最南端,地处潞安府州治之南。清代前期,位于城东北十三里处的百谷山,又名柏谷山,“多柏孤峰独立,逶迤深邃”[9]13,但到了乾隆年间对于百谷山的记载只是“孤峰特立,逶迤深邃”[10]424,已经没有昔日多柏的状况。位于城南二十五里处的五龙山,在清初“应有古松万余株,望之如黑云压境”[9]13,到了乾隆时期“环山胥茂松,冬夏苍翠”[10]424,“山多松柏,森茂干霄,为一郡之胜。”[11]6因《嘉庆重修一统志》的山川内容为乾隆八年前志内容,故将山川内容归于乾隆年间。

由此可见,五龙山的植被覆盖状况较好,没有受到大规模的砍伐破坏。在长治县城南六十里处的雄山,清初“叠嶂层峦,巉岩起伏”[9]13,乾隆年间雄山“松柏苍翠,如列屏状,盛夏无暑气”[10]425。乾隆年间,位于城西南七十里的神山“昔童山也,今六七年间,松林秀发,约数百余株,并非人力所致”[10]425。位于城南二十里处的天台山,“四周平坦,日出无人影”[10]426,四周平坦没有高大的山峰或是建筑物阻挡而看不到人影,那么这就侧面反映了天台山上的植被郁郁葱葱了。乾隆时期的九龙山“松林茂密,时有名流游览,称胜境”[10]426。综观长治县的森林覆盖状况,总的来说虽然有所减少,但是还是保持得较为不错的。

壶关县,位于长治市西南部,西与长治县相接。根据笔者所查找的资料看来,壶关县的植被覆盖状况已经相当堪忧,仅有一条记载。清朝初年,位于县东三里许的葱蔚山“松柏青葱”[9]14,而到了道光年间,壶关县诸山并无森林记载[12]。

平顺县,位于长治市潞州区东部,壶关县的东北部。清朝初年,位于旧县县治的青羊山,“多柏,望如青羊”[9]14,到了乾隆年间,位于潞城县东北六十里的青羊山应与此山为同一山“多柏”[11]9。另外位于潞城县东南六十里处的彩凤山“上多松桧桃李”[11]9。

襄垣县,位于长治地区中部,潞州区北部,与平顺县隔潞城相望。清朝初年,在县北十五里处的韩王山“孤松耸拔,俨然独立”[13]14,到了乾隆年间,韩王山依旧“高峰挺秀,孤松孑立,森然可仰”[13]14。清初,在县城东三十二里的黄岩山,“山谷深邃,人迹罕至”[13]14。在县西十里处的桃林山“旧因桃木丛茂故名”[13]14。在县西北三十里处的松林山又名松石林山,“高峰特秀,松林茂盛”[13]15,到了乾隆时期依旧“峰高松茂”[9]403。位于县东北五十里处的仙堂山,“山势蔚然深秀,芳草环绕”[9]403。乾隆年间,位于县城东南二十里的百谷山,“其山百草丛生”[9]403,县西北三十里的小虎山“秋冬之交,枫叶满山,尤为盛景”[9]403。清初到清代中叶,襄垣县的森林状况还是较为不错的,只是在县西十里的桃林山“旧多桃木,丛茂成林”[9]403,而清代其桃木覆盖已经大大减少了。

黎城县,位于长治市东北部,襄垣县东部以及平顺县北部。清朝初年,位于县西北九十里处的桃花山,“山半多桃,故名”[9]14。到了乾隆年间,桃花山依然“多桃树”[11]11。康熙年间,位于县西二十里处的岚山“山广多松,苍松森秀”[14]。光绪年间,并未找到任何关于黎城县山区林木的记载,从清初到清末,黎城县境内的森林覆盖率有所降低。

根据上述材料,将有清一代长治地区太行山段森林分布状况进行统计,列表如下:

(二)太岳山段森林分布变迁

明清时期长治地区分布在太岳山段的区县由南向北依次是:长子县、屯留县、沁源县、沁县和武乡县。

长子县,位于长治市潞州区西南部,长治县今上党区西部。长子县开发历史悠久,相传是尧封其长子丹朱于此,距今至少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历朝历代都有人类大规模开发,故森林覆盖较差。只有距县东南三十里的慈林山在清初,“多林木,有梵宇”[9]13,到了光绪年间,慈林山“翠绿峭拔,上建佛寺,古迹甚多”[15]210。

屯留县,位于长治市潞州区西部长子县北端。清朝初年,位于县南十三里处的凤凰山“上有林木,建琳宫”[9]13。在县城西八十里处的田石山“松柏葱蔚,蔽日干霄”[9]15,光绪时期,田石山“松林茂密,绵亘十余里,邑侯屠直立石禁民樵採伐取”[16]346,从清初到晚清光绪二百年间左右,虽然田石山被记载依旧松林茂密,但是却没有之前蔽日干霄的盛况了,所以才禁止百姓无节制的砍伐。在县城东北三十五里处的良材山“旧产良材”[16]347,清末已经是植被稀疏了;在县西六十里的南屏山,光绪年间“其山松林耸秀”[16]347。由此可见,终清一代,屯留县地区的森林状况日益堪忧,植被稀疏。

沁县,乃明清时期沁州的州治,位于长治地区西北部,屯留县北端。清朝初年,位于城西三十五里处的伏牛山,“山势巍峨,上有古松数百章,皆千年物”[17]35,乾隆年间伏牛山“上有古松数百章,兼丛松郁茂,峰崖涧谷,所在成林,望之苍翠可爱”[17]35。从清朝初年到清中期,可知伏牛山几乎没什么大的变化,植被覆盖较完好。乾隆年间,在州南四十里处的万安山“山势森秀逦迆”[17]35,在伏牛山之北的覆甑山“高峰耸翠,四周石壁如甑”[17]36。光绪年间,九龙山“危峰耸峙,碧树参天”[18]352,此处所记载的九龙山应与《长治县志》所记载的九龙山为同一处山脉。沁州本部沁县,据笔者所掌握之资料来看,历史上对其森林破坏已经非常严重,多处山区均无森林记载。

沁源县,位于长治地区最西端,沁县西部,地处太岳山的山脉深处。沁源县地处大山之中,交通不便,森林分布在全县的山岭中,人口也相对较少,所以历史上對于沁源县的开发程度较轻,植被覆盖完好,森林覆盖率高。清朝初年,位于县西北六十里处的灵空山“岩洞幽深,林木葱蔚”[15]35,雍正年间灵空山依旧“岩洞幽邃,林木葱蔚”[19],康雍时期灵空山森林葱郁,但到了清中叶乾隆年间和晚清光绪年间却并不提及灵空山上的森林植被,应是遭到人为开发破坏消失大半。位于县东北五十里处的青果山,在清朝前期“松柏苍翠如画”[15]36,乾隆年间青果山依旧“松柏苍翠如画”[17]38。位于县城西北五十里处的上观山在清初“山开屏障,林木丛生”[15]36,到了乾隆年间,上观山还是“林木茂盛”[18]4,说明在清前期到清中叶,上观山几乎没什么变化。乾隆时期,位于县一百三十里的碾台山,“与霍太山相连,怪石巉岩,耸秀堪画。”[17]38雍正年间,位于县北八十里的青石山“有一古寺,周围松柏无数”[18]21,到了乾隆年间,青石山“周围松柏无数,迥绝尘嚣,极幽之境也”[17]38。位于县北八十里的土岭,在雍正年间“上多林木”[19],乾隆时期依然“上多林木”[17]38。据上述材料记载,沁源县山区的森林保存应该是极为完好的,虽说灵空山可能遭到破坏,但大部分山区的森林记载依然很多,相较于长治地区的其他区县来说,应该是冠绝全长治之首了。

武乡县,位于长治地区最北端,沁县东北部,北与晋中相接。清朝前期,位于县城东百里的龙门山的水“味清冽,远近皆取汲焉,虎豹亦饮于此,村妇提瓮每与虎争”[15]36,此处虽未直接提及龙门山的植被覆盖状况,但虎豹均是生存在山高林密之地,说明此时龙门山的森林茂密,但在乾隆时期未对龙门山有动物或植被记载,龙门山的森林植被到清中期或已经遭到破坏。位于县城西北一百二十里处的阴迪山,在清初“峰峦高耸,道途险隘,虽盛夏行旅,不苦炎热”[15]36,乾隆年间,阴迪山“流水潺潺,绕出其下,虽盛夏径行,不苦炎热”[20],在盛夏烈日当空的情况下还不觉得炎热,这就侧面反映了阴迪山的森林郁郁葱葱,林木遮挡了阳光。在县西南三里的时山“峰峦屏列,草木丛茂”[17]40。直至清朝中叶,严格意义上来说武乡县山区的森林仅剩阴迪山和时山了,晚清时期武乡县基本已经没有什么森林可言了,《武乡新志》记载武乡已经成为“山童童而莫供樵苏,水发发而难资灌溉”[21]既无灌木也无野草的山穷水尽之地了。

根据上文所述,将有清一代的长治地区太岳山段森林分布状况进行统计,列表如下:

综上所述,综观有清一代的整个长治地区的森林状况,总的来说是森林日益减少,生态环境也愈加恶化。清朝前期的森林记载还较多,清中叶经过了康雍乾时期的人口大爆炸,有些山地的森林已然没有记载,到了晚清,森林覆盖状况更是糟糕。但有些山区的森林还保存得相当完好,如长治县的五龙山和雄山,以及沁源县的青石山、青果山、上观山、灵空山和土岭等。

三、结论

通过研究,清代位于太行山段和太岳山段的森林已经遭到破坏,不过破坏的程度有所不同:长治地区位于太行山和太岳山的县区各有五个,历史文献中记载太行山段的森林要多于太岳山段,且树种也较太岳山段多,太岳山的树种就很单一;太行山段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县区为长治县,太岳山段森林覆盖最好的县区则是沁源县,时至今日,沁源县仍旧是山西省植被覆盖率最高的县级单位;那些开发历史悠久,地处交通干道的县区森林破坏严重,如长子县、武乡县、平顺县、沁县等。

关于森林变迁的驱动因素,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但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还是人为的破坏,人类为什么要破坏森林?初衷当然是为了生存下去,人口少当然不需要破坏森林,甚至不需要农业牧业的生产,只需要采集渔猎即可生存。当人口越来越多,必须通过生产来满足对食物的需求,必须毁林开荒,所以笔者将人口的增长归为森林变迁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任美锷.中国自然地理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72.

[2]荀況.荀子二十卷:卷五[M].杨倞,注.抱经堂丛书本:184.

[3]曹操.魏武帝五卷:卷一[M].七十二家集本:24.

[4]陈寿.三国志:卷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59:469.

[5]文选·魏都赋[M].李善,注.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77:589.

[6]房玄龄.晋书:卷一百五[M].北京:中华书局,1974.

[7]沈括.梦溪笔谈26卷:卷二十四杂志一[M].学津讨原本:431.

[8]李贤.大明一统志:卷二十一[M].明弘治十八年刻本:1424.

[9]蒋廷锡,等.古今图书集成:卷三百三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成都:巴蜀书社,1986.

[10]吴九龄,蔡履豫.乾隆长治县志[M].乾隆二十八年刻本.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

[11]潘锡恩等纂.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一百四十二[M].四部丛刊续编史部.

[12]茹金.道光壶关县志[M].道光十四年刻本.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21.

[13]李廷芳.乾隆重修襄垣县志[M].乾隆四十七年刻本.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

[14]程大夏.康熙黎城县志[M].清康熙二十一年刻本.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234.

[15]蒋廷锡,等.古今图书集成:卷三百五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成都:巴蜀书社,1986.

[16]刘钟麟,何金声.光绪屯留县志[M].光绪十一年刻本.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

[17]叶世宽,姚学瑛.乾隆沁州志[M].乾隆三十六年刻本.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8]吴承恩.光绪沁州复续志[M].光绪六年刻本.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9]王挺抡.雍正沁源县志[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6:21.

[20]白鹤.乾隆武乡县志[M].民国十八年铅印本.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40.

[21]张扬祚.民国武乡新志[M].民国十八年铅印本.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136.作者简介:王凯(1997—),男,汉族,山西阳泉人,单位为苏州科技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

(责任编辑:张震)

猜你喜欢
明清长治太行山
山西长治:“三级联动”保“三秋”生产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1-11-26 01:23:56
《太行山写生》
当当鼓
戏剧之家(2020年17期)2020-06-22 12:01:24
长治学院外语系
长治至临汾高速公路开通
太行山(外二首)
天津诗人(2017年2期)2017-11-29 01:24:14
丁村民居砖雕艺术研究
明清江南教育情况研究
科教导刊(2016年20期)2016-12-27 17:26:31
简述明清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智富时代(2016年12期)2016-12-01 16:55:58
明清商业与帝制体系关系论纲
古代文明(2016年4期)2016-11-14 23: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