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桥幼儿园 季璇
绘本属于儿童文学中非常重要的形式,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书籍。绘本往往内容生动,图文并茂,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为幼儿带来愉悦感。近年来,随着教学方式的不断更新,绘本作为早期读物,受到了更多教师与幼儿的喜爱。在学前教育中,需要教师对于绘本阅读策略进行探索,结合幼儿的学习需求,开展合适的绘本阅读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通过绘本阅读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兴趣。在学前教育中,怎样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与阅读能力,使幼儿对于阅读活动充满兴趣,发自内心的喜欢阅读,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在引导幼儿融入幼儿园的新环境时,教师可借助绘本来帮助幼儿放松心情,借助充满趣味性的绘本故事来缓解幼儿对于陌生环境产生的焦虑情绪,使幼儿感到愉悦,专心阅读。当幼儿完成了绘本阅读后,教师可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促进幼儿间的交流,使幼儿园的氛围变得更加轻松,给幼儿留下美好的印象,在今后的阅读中保持兴趣。
借助绘本内容,能够提高幼儿自主阅读的专注力。绘本阅读的开展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在充满趣味性的绘本故事中,不仅能够突出幼儿的主体性,还能够全面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与阅读能力。通过绘本阅读教学,幼儿对于绘本读物中可爱的人物形象,以及通俗易懂的内容产生兴趣,能够拉近幼儿与读物间的关系,打消幼儿的疑虑,帮助幼儿更加专注地投入到自主阅读中,阅读能力自然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教师为幼儿提供种类丰富的绘本,是提高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基础。选择绘本时,一是遵循生活性原则。在绘本阅读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能够让幼儿产生兴趣,也更具意义[1]。二是遵循丰富性原则。教师应当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绘本,由此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使幼儿充分结合自己的喜好来挑选,实现自主阅读。可为小班的幼儿提供内容简单且有趣的绘本,如《我的连衣裙》《好饿的毛毛虫》等;大班的幼儿可选择《蚯蚓日记》《科迪的金翅膀》等故事内容更加丰富的绘本。三是遵循综合性原则。绘本阅读教学的开展不应局限于园内,还可在家庭中开展,需要教师与家长互相配合,充分了解幼儿在家庭中以及在园内的表现,在信息充分的前提下,合理设计绘本阅读活动,帮助幼儿积累阅读经验。
每年快要放寒假时,教师可结合幼儿的生活来开展绘本阅读教学。首先需要确定教学主题,保证绘本数量充足,让幼儿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其次,教师可与家长沟通好在家中也开展绘本阅读活动,让幼儿从思想上重视绘本阅读。教师可为幼儿推荐《狐狸的钱袋》《美丽的新年》等绘本,帮助幼儿了解过年的习俗;推荐《饺子和汤圆》《高高兴兴过大年》等绘本,帮助幼儿了解丰富多样的美食;推荐《春节的故事》《小年的故事》等绘本,让幼儿了解“年”的来历。经过长期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应当巧妙运用多样化的方式来导入绘本,可为幼儿展示出绘本的封面,或者为幼儿创设有趣的情境,还可以抛出一个有趣的话题,让幼儿对绘本产生向往。
绘本的封面经过作者的精心设计,往往会体现出直观的信息,如绘本的主题内容、故事的主人公或者绘本的作者等。在开始教学前,教师可先导入封面,带领幼儿认真观察。如以绘本《1只小猪和100只狼》为主题进行教学时,教师可先抛出一个话题:“今天我们将要读一个非常有趣的绘本故事。首先请大家认真观察一下绘本的封面,说一说发现了什么?”随后为幼儿展示封面(见图1),幼儿在观察的过程中积极发言,有的幼儿发现了数字1和100;有的幼儿发现故事中的主人公是1只猪1只狼;还有的幼儿发现狼躲在树后,想要吃掉小猪。幼儿纷纷分享自己发现的信息,观察了一段时间后,教师可抛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如:“假如1只小猪被100只狼围攻,最后会被狼吃掉吗?如果它没有被吃掉,它应该怎么逃走呢?”通过这样的提问引导幼儿学会耐心读图,从封面中先找到相关信息,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使幼儿在后续的学习中始终保持主动。
图1 绘本《1只小猪和100只狼》封面
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鲜活的故事情境,通过对话等方式来唤醒幼儿内心的情感,使幼儿对绘本故事产生兴趣,顺势带领幼儿开展深入阅读。多数绘本的题目往往就是非常有趣的话题,教师可结合话题来创设情境[2]。
如在阅读绘本《小凯的家不一样了》时,教师可在导入环节直接将绘本展示出来:“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不一样的绘本故事,它的内容与家庭生活有关。今天故事的名字是‘小凯的家不一样了’,听到这个名字,你有没有什么疑问?”幼儿听到问题后,纷纷举手发言,此时教师顺势对幼儿进行启发:“大家都很好奇对不对,那就让我们一同去小凯家看一看吧,他的家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围绕绘本的主题,教师鼓励幼儿主动发问,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还能够激发幼儿的主动性,为幼儿深入阅读绘本故事做铺垫。
情感教育是学前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幼儿在接触现实世界时,会产生很多情绪,随着幼儿的成长与发展,逐步变为稳定的性格[3]。幼儿的情感发展对于幼儿今后的身心健康有很大影响,对幼儿个性的形成发挥了关键作用。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幼儿的情感教育,提升幼儿的社会化水平。教师可借助游戏、讲故事等活动引导幼儿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对周围的人与事进行正确的判断。绘本故事往往都经过了作者的巧妙构思,人物形象鲜活有趣,深深地吸引着幼儿。在读绘本的过程中,幼儿能够获得前所未有的体验,情感也会更加丰富[4]。
《团圆》是一本非常温馨的绘本,封面上的三口之家非常甜蜜温馨,通过封面就能感受到亲子之情(见图2)。绘本的文字精练,充满童趣,讲述了“爸爸”与“我们”团聚的场面,充满了亲子间的眷恋。团聚与别离是很多家庭的常态,很多幼儿都会觉得非常熟悉,在阅读绘本时,教师可引导幼儿代入故事角色,幼儿觉得绘本中的“我”就是自己。读完绘本后,幼儿会被绘本中的亲情感染,深刻地体会到爸爸和妈妈的不易,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图2 绘本《团圆》的封面
在开展绘本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幼儿对画面的内容进行观察,感受画面传递出的情感,了解画面的语言。绘本具有图文并茂且色彩丰富的特点,能够借助想象与表达的形式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在阅读绘本期间,教师可对幼儿的学习活动进行定位,激发幼儿的阅读热情,使每位幼儿都能够将自己沉浸到绘本故事中,从而快乐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
在阅读绘本《打瞌睡的房子》时,教师可借助创客平台为幼儿设计趣味情境,在屋内设计小床,床上贴上文字:“打瞌睡的房子”。随后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假如在这样的房子中学习与生活,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幼儿给出的答案也各不相同,有的幼儿回答:“不想睁开眼睛,也不想说话”;有的幼儿答道:“吃饭都不香了”;还有的幼儿说:“对未来失去希望了”……接下来教师可引导幼儿展开联想,同时可稍作提示,帮助幼儿打开思路:假如是一只小跳蚤跳进房子里,那么房子里的人会打瞌睡吗?幼儿联想到跳蚤会令人不安,都主动投入到了创编故事的活动中,为这个故事编写了自己的结局。
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幼儿能够置身于特定的氛围中,学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意志,也能够通过赏析将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充分表达出来。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带领幼儿走进绘本,使幼儿学会享受阅读,充分发挥绘本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