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学专业建设重构研究与实践

2023-08-03 14:45杨健何育欣宋桂芹兰海涛杜冰汤建才张波罗杰伟
高教学刊 2023年21期
关键词:面临问题课程资源

杨健 何育欣 宋桂芹 兰海涛 杜冰 汤建才 张波 罗杰伟

摘  要:法医学是一门应用医学、生物学及其他自然学科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并解决法律实践中相关医学问题的医学科学。该文分析当前川北医学院法医学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法医学专业建设重构措施,如多学科交叉重构、精品课程资源重构、警校共建协同育人重构等措施,从而促进学生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实现法医学专业人才的高素质培养和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法医學;课程资源;警校共建;面临问题;重构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21-0066-04

Abstract: Forensic medicine is the medical science applied medicine, biology and other natural science theory and technology to research and solve the legal practice of medical problem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hortcomings i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forensic medicine specialty in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forensic medicine specialty, such as the reconstruction of multi-subjects, the reconstruction of excellent curriculum resources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cooperation of the police academy in educating people, so as to promote students to apply what they have learned and to use what they have learned, realize the high-quality training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forensic medicine professionals.

Keywords: forensic science; curriculum resources; Co-operationof police and school; problem in existence; reconstruction measure

目前,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已经由传统通用型人才逐渐向高水平应用型人才转变,更加注重人才在综合知识、精湛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培养。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法医学所具有的重要意义逐渐凸显,在国际上,法医学人才培养密切关系着学科及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其培养模式已经相对成熟,能够满足国家法医人才的培养需求,而我国现行的法医学五年制本科教育独具特色,法医学教育体系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1-3]。但随着社会与科技的新发展、科研的新动态、用人单位的新要求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新疑惑等,对法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及教学方法的创新也一直成为学界关心的问题。近年来,国家对“双一流”大学及学科建设的大力发展,不仅创造了法医学发展的有利硬软件环境,而且指明了人才培养与教育改革方向。学校应立足法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规律,结合法医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高度重视法医学人才培养的战略定位,积极促进法医学专业人才教育,推动高等医学院校转型发展和特色发展,提升医学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高质量服务国家经济社会教育发展需求[4-5]。

一  川北医学院法医学专业发展现状

川北医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法医学专业始于2002年,旨在培养适应我国法治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和法医学专业知识,良好的法律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公安机关、检察院、司法鉴定机构、司法行政机关、医疗机构和商业保险公司等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基层从事法医学检验鉴定、司法鉴定、医疗纠纷处理、保险理赔、医疗卫生行政管理和法律实务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法医学专业人才。设有法医病理、法医物证、法医毒物分析三个教研室。承担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法医毒物分析和法医法学等十余门专业课程,开展了面向临床医学专业的法医学课程和面向外国留学生的Forensic Medicine课程。法医学专业拥有较好的教学和实验条件,包括气质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DNA测序仪和ABI9500实时定量分析仪等价值1 000余万元的实验仪器设备,满足专业培养所需。目前共建有专业实习基地23个,包括四川成都、重庆合川、海南万宁等21个地市级公安局和2个司法鉴定所(四川求实司法鉴定所、四川基因格司法鉴定所),并聘请基地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工作经验丰富的一线法医作为兼职教师进行实习带教工作,有效保障了实习和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2017年川北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经获批成立,为法医学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教学实践实训平台。我校法医学专业经过20多年发展,已成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目前已毕业16届本科学生近600余人,约一半充实到川渝两地的公安、检察法医队伍,为川渝两地的基层法医队伍建设贡献了积极力量。毕业学子在岗位上努力拼搏、踏实肯干,取得了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涌现出了 “四川省最美人民警察”“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中共二十大代表王艳等一批优秀校友。

二  北川医学院法医学专业面临问题

法医学作为医学与法学的交叉学科,随着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不断推进与学术研究的不断发展,正在发挥着越来越为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医学教育从中国实际出发,努力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法治建设的需要,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法医学教育体系。然而,与美、英、法等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大多数院校仍沿用传统的以学科为导向设置的法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学习时间短,毕业生實践经验少、技术能力不足,以至于毕业后不能很好地满足法医司法实践的需要[6-7]。据调查,我校本专业学生经过五年制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拥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具备熟练的基本技能,能在政法机关、司法鉴定机构等单位从事法医学鉴定及相关工作。但法医学本科教育模式存在课程设置滞后、创新能力不足、学科交叉缺乏和实践技术能力培养不足等诸多问题,已经难以适应如今高素质实践型法医人才培养岗位需要。

(一)  课程体系与专业培养目标吻合度不好

目前法医学专业部分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计划与专业培养目标不完全相符,信息技术和专业课程融合力度不够,课堂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最新的科学前沿研究未能呈现给学生。面对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培养目标不符等问题,如医学类课程教学内容与临床医学一致而专业主干课程的法医病理学与法医临床学等学时数相对较少、学生缺乏互动思考和实践操作、理论知识理解不透彻及实践操作不熟悉等,急需探索如何优化课程体系,使专业培养体系更加符合社会对法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8]。

(二)  教学资源建设难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但目前的课程存在资源不足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问题,信息技术深度融入专业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及重科研轻教学、课程资源建设有限不足以支撑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问题。课堂教学存在以教师讲、学生学单向的知识传递为主的被动局面、师生课堂交流互动较少、难以真正教学相长的问题。传统学业评价存在“期末考试成绩一锤定音”、学生死记硬背、学习过程及其结果评价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专业教师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与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师课堂教学素养和信息技术水平需要提升,高水平教学团队还没有完全形成。此外,还存在法医学专业实验室经费投入不足,仪器设备更新换代迟缓,学生实验室条件简单,警校共建滞后等问题,这些因素严重影响法医学专业的高质量发展。

(三)  警校共建培养学生岗位胜任力度不够

法医学专业学生在系统学习医学类、法医学及法学等基本理论的同时,必须受到医学及法医学的基本技能训练,掌握法医学的基本技术和案例分析的思维方式,才能具有法医学检案鉴定的基本能力。我校法医学专业的发展,受师资队伍、地域、经费和场所等限制,单靠学校和医院不能完全满足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需要警方的协助,补充专业师资队伍、资源、场所,甚至经费,助力我校法医学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培养。警校双方的合作共建,既可借助我校的法学专业资源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又可通过真实案例带给我校师生实践思考,促进警校协同发展。

三  法医学专业建设重构措施

法医学是研究和解决司法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的一门学科,它为司法机关提供了相关的侦查线索和证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医学专业建设日益完善,培养模式也随之有所改变。同时,法医学的社会需求面临从人员缺口变为人才缺口的新形势,未来法医学专业的学生将向专业化、创新化的高素质人才发展。坚持和完善以法医学本科教育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融合学校法医学专业知识、基层警察实战经验与地方司法鉴定机构先进技术资源,与一线实战部门建立起长期而密切的交流合作关系,进一步共享先进科研成果、培养优秀岗位人才保障、辅助疑难案件攻坚,建立学校-公安-企业联合办学特色专业建设模式,有利于促进基层中实践与理论的紧密结合,有利于继续加强警校结合,携手共进,实现共同发展[9]。

(一)  多学科交叉重构

法医学是建立在其他学科基础上的一门综合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为医学类课程,几乎涵盖了临床医学专业的全部内容,专业课程主要有法医临床学、法医精神病学、法医法学、法医病理学、法医毒物分析、刑事科学技术及相关实验课程。随着我国“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需要,多学科协同育人势在必行,可依据法医学专业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法医学课程整合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实践类课程、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和拓展创新类课程7个教学模块,突出法医学专业特点[10]。各模块注重课程教学内容更新,注重教学方法改进,注重学生“三基”训练,注重学生专业面拓宽,强化学生早科研、早临床、早实践,强化法医与临床渗透,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技能、综合应用和科学研究培养,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人际交流和社会适应性,促进法医学专业育人质量整体水平提升。同时将法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生物技术和药学等专业优势资源整合,整合现有的实验实训基地资源,集聚专业、课程、师资、科研、实训与基地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形成网络交叉型知识架构体系,有助于本专业学生能在政法机关、司法鉴定机构等单位从事法医学鉴定及相关工作,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对法医人才的需求。

(二)  课程资源精准重构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提出的,更是学校争创“双一流”建设和“硕士点”申报的重要举措。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教育创新,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载体。例如教学计划精准安排、教学进度表精细分解、教案讲稿和课件精心制作、题库和案例库重新构建及创新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更新融入等教学资料建设。利用超星平台、学银幕课平台、智慧树平台和学校课程中心平台完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包括教学大纲、微课、病例讨论,相关疾病的简介、相关科研的最新进展等,网上答疑、网上作业、检索、公告信息和相关资源、相关学科链接。另外学院针对一批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探索,挖掘其中尊重生命意识、追求科学知识、医学奉献精神和病人疾病关怀的医德思政元素,使专业课程在思政教育中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将课程蕴涵的医德精神升华为学生的内在素质,塑造医学生医者仁心的素养和德能兼修的能力。比如在人体解剖学课堂开展“大体良师”致敬教育,在生理学课堂引入科学精神教育,在寄生虫学课堂引入民族自信教育,在生物化学课堂贯穿创新奉献教育,在机能实验学课堂开展动物伦理、动物美学教育等。精品课程资源重构改变了学生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建立了教师主导,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的新型“教-学”互动模式。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多元化教学方法改革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如翻转课堂、蓝墨云班课、对分易课题、虚拟仿真教学、微课和慕课等。同时全面改革“期末一张卷”传统考核办法,开展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改革。

(三)  警校共建协同育人重构

法医学是一门实践应用学科,旨在培养面向基层,具有扎实医学与法医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良好的人文素养、法律意识、职业道德,能在政法机关、司法鉴定机构等单位从事法医学鉴定及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法医学人才[11]。我国的法医学形成科学学科体系的时间相对较短,在当今严峻的转型阶段,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是必然趋势。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是提高法医学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实践性、创造性思维的关键[12]。通过及早安排法医专业1—3年级学生在司法鉴定中心进行法医病理、法医临床见习,尽早熟悉法医临床司法鉴定的流程思路,让学生了解法医病理鉴定的流程,熟悉法医病理制片的过程,着力提升法医学专业学生岗位胜任力。法医学专业实习是法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中之重,对培养信念坚定、品德高尚、知识渊博和高质量高技能的法学专业技术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校采取积极与实习基地保持联系和沟通,定期开展专业实习巡点,适时召开实习工作会等方式了解基层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司法鉴定机构对法医岗位的胜任力的需求和建议,通过反馈的建议,及时进行教学计划修订、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使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与法医实践内容相匹配,提升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积极探索“警-校”合作模式,构建法医特色的科创与竞赛体系,充分开放共享,科教融合,以多学科全过程考察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探索法医学的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公安机关的场地、条件和师资,推行“警-校”合作育人机制,拓展专业发展空间,解决制约我校法医学专业发展的场所、经费、仪器设备等限制因素,提升学生培养质量。邀请相关一线警务人员进入学生课堂采用案例报告、学术讲座、经验交流等方式,积极进行专业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进一步落实党的育人政策;及时对校内法医专业教师进行课程建设和思政课程建设培训,结合一线专家实战经验,将思政育人和专业知识实现有机融合。通过搭建的“警-校”合作平台,及早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实践安排,如低年级学生利用假期到公安机关进行专业见习,以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爱好,巩固专业思想。通过到公安局进行临案实习,进一步提升学生岗位胜任能力。

四  法医学专业建设重构成效

法医学是研究并解决与法律有关的人身损害、 死亡、身份鉴识等问题,为刑事侦查提供线索,为审判提供证据的医学学科。通过以法医学生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对专业培养计划、课程设置、专业课程内容进行系统综合改革,建立学科方向完整、开放共享的课程新体系,以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学生法医学鉴定及相关工作的实验能力。搭建“警-校”合作的科创与竞赛平台,大力借助公安单位的场地、科研设备、实践资源和师资力量作為有效补充,充分解决法医学专业建设中的限制因素,从而提升刑事科学技术人才力量储备,提升科研服务警务实战能力水平,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同时与公安单位人才培养,法医人员培训,科研合作、学科建设、疑难案件的鉴定等方面形成全面合作,有效反哺教学质量的建设。通过国家、学校和自主设立的五大项目促进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在竞赛平台方面,每年举办“法医学本科技能竞赛”和“法庭辩论模拟赛”;组建法医学大学生创新俱乐部,建设“五大项目+两大竞赛+一个俱乐部”构成的实践平台,分层次培养学生科研创新创业能力,为科研成果转化及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优质平台。目前我校法医学专业已成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我校法医系2009级校友王艳获得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2022年当选为中共二十大代表,我校法医学专业学生参加2023年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大赛获得银奖2项,参加2022年第八届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铜奖2项。今后我校将继续对高校的理论知识、一线警察实践经验与民营司法鉴定机构的先进技术进行结合,完善我校法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全方位保障学生在五年培养期中的持续性、完整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确保学生能在政法机关、司法鉴定机构等单位从事法医学鉴定及相关工作,努力构建符合当前法医学专业发展和人才成长目标培养体系,加强培养符合法医学本科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专业人才,为新时期培养卓越法医学人才提供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 严江伟,孙俊红,尉志文,等.法医学“5+3/X”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2,30(4):433-436.

[2] 冯春琼,邱平明,朱波峰.法医学本科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体会[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0,34(3):392-395.

[3] 张自伟,洪亮.法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法医毒物分析”课程为例[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3):154-157.

[4] 党珍,刘增甲,李长征,等.高等医学院校法医学专业群的构建与实践[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26(5):736-738.

[5] 涂文建,黄庆万,叶明园,等.关于法医学公安实习基地建设的探讨[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28(2):265-268.

[6] 李淑瑾,马春玲,丛斌.基于OBE理念构建一流法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法医学杂志,2021,36(6):638-642.

[7] 肖世维,董晓爱,梁伟波.基于双导师制的法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改革路径探索[J].医学教育管理,2022,8(6):622-624.

[8] 侯一平,云利兵,诸虹,等.我国法医学人才培养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9,21(2):84-88.

[9] 王小广,杨昱晗,赵虎.我国法医学专业法学教育现状分析与教学改革建议[J].中国大学教学,2021(3):73-78.

[10] 李明杰,林李顺,杨菊,等.校-警-企联合培养法医学专业人才的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22,8(2):89-91.

[11] 张明阳,安钰梅,程颖.新形势下法医学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22(47):29-33.

[12] 欧雪玲.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法医物证学课程教学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21(50):125-128.

猜你喜欢
面临问题课程资源
探究高效实用措施 提高节水灌溉效率
漳州市对台经贸合作面临的问题
营改增的新形式下施工企业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
多元评价,焕发劳技课程的魅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油气开发专业定员工作分析及建议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