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思想融入“大思政课”育人的三维审思

2023-08-03 05:41聂迎娉伍醒
现代教育科学 2023年4期
关键词:大思政课资源整合

聂迎娉 伍醒

[摘 要]“大思政课”背景下,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升课程育人效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汇聚多方合力。合和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程育人,是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和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的一种课程行动,也是推进课程体系化建设的有效路径。它在融入理念上要求树立“全程思政课”的育人理念,拓宽思政课程场域;打造“全员思政教师”的育人模式,拓新课程育人格局;构筑“全要素驱动”育人体系,拓展思政课程资源。在融入路径上要求在课程实践中遵循课程建设的基本规律,从场域、主体和资源等方面寻求课堂融合、队伍聚合和资源整合,扩展课程育人边界,强化全员育人保障,切实提升课程育人实效。

[关键词] 合和思想;“大思政课”;课堂融合;队伍聚合;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3)04-0075-07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3.04.012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要善用“大思政课”以来,“大思政课”育人受到广泛关注。2022年,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其核心在于汇聚育人合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和合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它的核心是事物间的冲突与融合,以及在“冲突、融合过程中各元素、要素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生命、新事物的总和”[1。将和合思想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既是“教化育人的指导思想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哲学归依”[2,又在方法论层面为探索汇聚思政课程育人合力提供了崭新视角。

一、和合思想融入“大思政课”育人的时代价值

全国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后,在“八个相统一”的指引下,我们既要改革创新思政课,以增强其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还要解决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程相互配合、其他教职员工和思政课教师相辅相成等问题,进一步凸显思政课在实现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中的作用。面对这些难题与挑战,用和合思维去化解矛盾,融合冲突,开展“大思政课”育人探索,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有益尝试,能够推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一)是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的中国方案

当今社会是一个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国外各种社会思潮竞相发声,国内各种价值取向粉墨登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犬儒主义、泛娱乐主义等观念各领风骚。这种文化间的碰撞交融、共生共存,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若任由西方文化渗透,扭曲价值扩张,会导致我国主流社会文化被消解和侵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被弱化和动摇。这种多元文化格局下,我们既不能回避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间的冲突,又不能助长“唯西方论”的论调,而应在文化互动和对话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这种应对方式内在地蕴含着和合的思想。

和合是我国的一种哲学思想,贯穿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作为一个完整的词语,它最早出现在《国语·郑语》中,《管子》《墨子》《太平经》等许多典籍均有论及,儒、道、佛、墨、法等各家也均有阐释,最初意指“协调各种关系、各种规范和治理国家的方式”3,逐渐发展为事物之间的冲突、融合以及融突过程中新事物的生成。因此,和合思想并不否认文化差异和冲突,而是在承认斗争和对立的基础上,通过化解冲突实现不同要素的统一,和合为新事物、新生命。一方面,我们要客观地承认对立,看到西方普世价值、封建皇权至上、历史虚无主义等文化观念对我国主流文化价值的冲击和挑战。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在融突中寻求实现和合的可能,在承认文化差异,化解文化冲突中寻求价值整合和文化认同的有效路径。更为关键的是,在融合的过程中要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去芜存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4。这对于实现价值整合和凝聚社会共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中国方案。

(二)是“两个大局”维度下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的课程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谈到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意义时强调,“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5。“两个大局”既有全球视野,又有历史纵深,从时空两个维度明确了思政课教学的背景。从时间维度来看,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从空间维度上看,国际局势复杂多变,世界经济重心、政治格局、全球化进程等都在发生重大变化,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更是使世界变局加速演进。“两个大局”相互交织,建构了青少年成长的时代语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

和合是在“存异”基础上的“求同”,既包含冲突与矛盾的化解过程,又包含融突之后新事物生成的结果,其本质上是一种“关系”的重构[6。因此,和合思想下的“大思政课”育人,关注了课程建设中三对关系的统一。一是历史与当下的统一。“五四运动”以来,在不同历史阶段,学校先后承担了培养新青年、共产主义新人、四有新人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任。尽管不同时期的育人目标有所区别,但思政课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始终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引领青年。二是东方和西方的统一。由于政治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东西方国家在教育和文化理念上存在着巨大差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经历了从全面學苏到自主探索的转型,在探索的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既要立足国情又要批判借鉴,融合西方文化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相适应的内容,探求价值共识。三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曾有过教师主体、学生客体、教师学生双主体等争论,但这种主客二分观念影响下的关系论过分强调主体的能动性,忽视客体的主动性。教学由“教”和“学”构成,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7,二者可以在教学实践中相互影响,在教学互动中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在回归教育真实情境和学生真实世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三)是“大思政课”理念下推进课程体系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的要求,与他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以及他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的协同育人理念一脉相承,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大思政课”的核心是“融”,本质上是要在思政课程中融入现实、融入实践、融入时代。融入现实是指在课程中拓宽社会视野,关注社会热点,将生动的社会现实转化为有效的教学素材,用现实的力量打动人;融入实践是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打通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让学生在鲜活的课程实践中学以致用,用实践的力量引导人;融入时代是指立足时代主线把握时代脉搏,让教学内容紧跟时代步伐,教学案例传递时代关切,用时代的力量激励人。

和合思想在承认事物多元多样的同时,认为异质要素的有机融合和协同才能促成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具体到思政课领域,这种系统思维内在地蕴含着在新发展阶段有机整合各课程要素的要求,推动课程的改革创新。和合思想下的“大思政课”育人,是指面对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的新变化,面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场域的新拓展,面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新要求,秉承课程服务育人的基本逻辑,生成一种整体、动态的思政课程体系。“整体”强调的是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大思政课”要放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政课的系列论述中理解,既要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又要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构建课程协同育人格局。“动态”強调的是课程体系的生成性。“大思政课”要放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中理解。这要求思政课要坚持“八个相统一”,整体规划课程目标,不断创新课程体系,将红色元素融入课程中来,让思政基因渗透到学生中去;同时还要求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联动,以思政课程为载体,将“课堂空间由学校扩展到社会全域,充分利用社会空间,借助社会资源完成思政课承载的育人使命”[8

二、和合思想融入“大思政课”育人的基本思路

思政课是一门大课,这个“大”突出体现在它的大使命、大格局、大体系。和合思想融入“大思政课”育人,可以遵循问题意识、难题破解、课程建设的基本逻辑与思路,化解课程建设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突出课程要素统整重组后的整体育人功能,提升课程育人实效。

(一)树立“全程思政课”育人理念,拓宽思政课程场域

思政课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大使命,应紧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求,以守正创新增强对学生的引领力。习近平总书记谈到思政课教学时,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9“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10。这凸显了传统思政课教学中的两个问题,一是理论性鲜明而实践性不足,二是重视思政小课堂而忽视社会大课堂。

和合思想融入“大思政课”,就是要破解育人方法局限于理论教学、育人场域受限于传统课堂的难题,将课堂由“小”向“大”延展。传统的思政课主要存在于学校场域和课堂空间,理论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室是开展课堂教学的物理空间和重要场所,有明确的育人目标和价值意蕴。但以知识讲授和价值灌输为导向,局限于传统教室和固定上课时段的同质课堂,很难满足学生个性学习、深度学习的要求,不利于思政课教育内容贴近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容易造成课程内容与学生体验的疏离,失去课程对学生的引领。

思政课堂空间由“小”向“大”延展,有深厚的政策和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思政课建设也非常注重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1994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教育计划”[11。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进一步要求“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12。通过将实践教学纳入课程编制,明确学时学分,给予经费保障等方式,促使实践教学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思政课程还具有鲜明的社会性,课堂的延展是“一种将课程设置与课程建设向社会敞开、扩容的思政课形态”[13,核心在于将课程置于社会历史与时代坐标中,实现体系结构化教材知识和生动鲜活的社会现实之间的互动关联。西方学者将思政课视为政治社会化的一种有效途径,“强调个人通过政治认知和政治参与,从自然人转化为政治人的发展”14。这要求构建“全程思政课”的育人理念,将思政课堂场域从教室和学校拓宽到社会,遵循课程教学的基本逻辑,在社会大课堂中讲授思政课、创新思政课。

(二)打造“全员思政师”育人模式,拓新课程育人格局

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应发挥课程载体在立德树人中的引导作用,构建思政育人大格局,协同育人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近年来,无论是课程思政的全面推进,还是专业思政、学科思政、生活德育等问题的热议,都反映了思政元素存在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然而,思政课却曾一度陷入“孤岛”,这种困境既体现在思政课与专业课的“两张皮”现象上,又体现在思政课和日常思政工作不能有效契合的问题上。

和合思想融入“大思政课”,就是要破解育人队伍局限于思政教师的困境,将专业教师、辅导员等校内力量,地方党政干部、社科专家、先进模范等社会力量纳入育人队伍。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中坚力量,其信仰、学识、理论功底和社会阅历等因素直接关系着思政课教学质量。传统思政课教学将育人主体局限于专职教师,但“单兵作战”和“限时供应”的专职教师,无法有效帮助学生面对随时发生的思想疑虑和价值困惑,容易造成知识与价值的分离,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随时在场,从而减弱学生学习热情。

高校思政课育人主体由专职教师单一主体转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具有客观必要性和现实紧迫性。2017年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年期间,教育部组织专家赴全国各地开展听课调研,发现各高校普遍存在思政课教师人少课多、班级规模较大的问题。这既不利于课堂教学组织,又容易弱化教学效果,还会影响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为了加强师资建设,《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等政策相继出台,致力于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提出要动员各方力量支持、配合思政课教师开展教学科研,组织学生社会实践等工作,并从配备与选聘、培养与培訓、保障与管理等多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在多方努力下,2021年全国登记在库的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超过12.7万人,与2016年相比增加6万人,其中兼职教师人数约3.6万人,夯实了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中多元主体的加入,可以发挥不同主体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云端教学等教学活动中的优势,用真实的故事、鲜活的案例、生动的实践增强课程教学的吸引力。这要求构建“全员思政师”的育人格局,根据教学需要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但动态发展的专兼职教师育人队伍,共同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职责。

(三)构筑“全要素驱动”育人体系,拓展思政课程资源

思政课遵循铸魂育人的价值导向,重在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应紧扣时代脉搏让课程内容入耳入脑入心,增强学生的获得感与认同感。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5,这里的“事”“时”“势”点明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学面临的诸多挑战,如突发的社会热点问题、复杂的网络舆论环境等。因此,思政课教学需要处理好教材文本的“不变”和教学内容的“变”二者之间的关系。

和合思想融入“大思政课”,就是要破解育人内容局限于“不变”教材文本的桎梏,构筑由不断更新的话题、案例、故事、基地等教学资源全要素驱动的资源体系。思政课使用全国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在文本呈现方式上注重宏大叙事,在价值取向上注重观点的政治性和理论性,在结构脉络上注重内容的严谨性和系统性。与此同时,抽象的教材文本也存在阐释现实的时效性和本土叙事的生动性有待加强等问题,容易疏离学生个体成长的价值需求和情感共鸣,从而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政课程资源建设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在贯通国际与国内、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中根植社会生活沃土,在回应学生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和时事热点中逐渐丰富,有助于将宏大叙事的教材体系转化为学生可感可知可体验的教学体系。恩格斯在谈到话语转换问题时曾提出:“这样一种首先是纯学术性的著作怎样才能用于直接的宣传呢?在形式和内容上需要做些什么修改呢?”[16面对这两个问题,思政课可以通过构筑具体鲜活、开放立体的教学资源体系作出回应。首先,资源体系建设要契合时代主题,用具体案例回应抽象文本。尽管思政课教材在不断修订,但受制于教材文本的权威性和出版的周期性,教材内容仍抽象且相对滞后。这要求把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环境、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转化为教学资源,才能让思政课常讲常新。又如,结合建党百年主题,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通过访人物、建基地等方式将党史学习教育资源融入课程教学。其次,课程资源建设要回应社会热点,用小故事讲清大道理。通过问题研讨、案例编写等方式,实现课程内容与社会热点的有效对接,将有育人功能的社会问题转化为课程资源。又如,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过讲好疫情防控的中国故事,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显著、最根本、最突出的制度优势。全要素驱动,是指充分融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要素,发挥全要素的整体功能构筑课程资源体系,实现全方位育人。

三、和合思想融入“大思政课”育人的实践路径

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后,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思政课改革进入新阶段。围绕把思政课贯穿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一体化建设、课程协同育人等热点不断呈现,推动思政课不断突破,从立德树人的“独奏曲”演变为“合奏曲”。将和合思想融入“大思政课”,核心在“融”,基本逻辑是以和合促育人。这要求在课程实践中遵循课程建设的基本规律,从场域、主体和资源等多方面,扩展课程育人边界,强化全员育人保障,切实提升课程育人实效。

(一)课堂融合,扩展课程育人边界

课堂融合是指突破传统思政课教学过度依赖教室空间的局限,让课堂教学的时空场域延伸到学生学习、生活和实践的各个领域,这是思政课走近学生的时代需求。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支撑,理念手段先进、方式方法多样、组织管理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这为扩展课程育人边界提供了指导。

首先,要融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简言之,第一课堂是指根据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开展的有组织、有计划的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是指“在教学计划之外,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健康的课外活动”[17。如果说第一课堂是学生接受系统化思政教育的主渠道,第二课堂就是开展日常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二者虽各有侧重,但都是高校育人体系的重要依托。第一第二课堂的融合,既要用第一课堂的课堂教学引领和辐射第二课堂的课外活动,让思政课走进学生社团、学生活动、学生项目和学生竞赛,又要让第二课堂的活动设计主动对接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按兴趣形成学习共同体,教师分众引领。其次,要融合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次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18如果说理论课堂侧重知识教育,致力于帮助学生集中系统地学习知识与本领,实践课堂则侧重实践教育,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和身体力行中明辨是非。理论实践课堂的融合,就是要架起知与行的桥梁,打通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壁垒,引导学生在丰富的社会生活和鲜活的个人体验中知行合一,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认识,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因为“只有在实践中,理解才能真正得到实现”[19。最后,还要融合线上课堂和线下课堂。线上线下课堂的概念是伴随着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技术运用于课程教学而发展起来的。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当代大学生,其思想政治素养是在现实社会和虚拟网络的多维交互中逐渐形成的。思政课必须秉承“学生在哪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跟进到哪里”20的理念,让课堂走进网络,使线上课堂成为传统线下课堂的延伸和拓展。线上线下课堂的融合,不是简单地把线下课堂搬上网络,而是要在建立在线课程的同时,做好线上线下教学内容体系的有机衔接,不是仅仅通过网络课程、微信公众号等载体抓取和推广思政文化产品,而是要“深刻体认新的传播介质对内容形态的重塑”[21,在使课程内容可视可听可看的基础上,用混合式教学实现虚实互动。

(二)队伍聚合,强化全员育人保障

队伍聚合是指由思政课专职教师“单兵作战”转变为多元主体“组团攻坚”,这包含量和质两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保证数量充足,既要根据学生数扩充传统的专职教师队伍,又要有选择地将辅导员、专业教师、地方党政干部等社会力量吸纳到兼职教师队伍中来,还要促进两支队伍的深度融合,汇聚育人合力。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保证素质优良,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要”为基本标准,通过集中研讨、集中培训、集中备课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

列寧曾说:“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而且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22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3只有一支高水平的思政课专兼职教师队伍,才能共同担负起课程育人的职责。实现专兼职教师队伍的有效聚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第一,队伍建设要保持师资的相对稳定与动态开放。相对稳定是针对师资规模和队伍结构而言的。数量充足的教师是正常开展思政课教学的基本前提,合理的队伍结构是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推动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力。动态开放是针对师资的准入准出而言的。根据准入有据、退出有序的原则,在保持教师队伍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将能够发挥政治引领、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的校内外成员,将具有示范效应和育人效应的道德模范人物和先进典型人物纳入兼职教师队伍,并及时解聘和调整师德缺失、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第二,师资聚合要实现专兼职教师的各司其职与同频共振。首先,专职教师应在思政课教学中发挥主导和引领作用,在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的同时,主动走出教材文本和物理教室,关注学生困惑,了解世情、国情和社情,将鲜活案例和生动实践融入课程中来。其次,兼职教师应发挥在课程教学中的能动和机动作用,结合自身特色挖掘育人元素,主动走进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遵循教学的基本逻辑和规律讲好鲜活的时代故事,让抽象的理论和一般的原理有现实支撑。无论是讲理论、讲道理、讲故事,还是师生研讨、专题调研、主题实践等,都是让专兼职教师发挥主动性,以实现育人目标的同频共振。第三,队伍聚合需要健全教师培训和考核评价等管理机制。完善的管理机制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导教师稳步成长,汇聚队伍育人合力的重要保障。例如,培训机制致力于通过组织教师参加理论学习、集体备课、社会调研等教研活动,帮助教师了解课程信息,交流教学心得,促进教学常研常新;评价机制应将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和教学研究等的考核评价作为教师准入准出的重要参考,并通过分类、分级评价督促教师主动、热心地参与教学教研工作;激励机制致力于通过物质激励、情感激励、晋升激励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工作热情,让教师敢于、勇于、乐于投入课程育人。

(三)资源整合,提升课堂育人实效

资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资源整合是指围绕教学内容一体化建设丰富的课程资源体系,为课程育人提供现实支撑。近年来,思政课程资源建设颇有成效,已逐步呈现出丰富多样、开放共享、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趋势。但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还面临如何在信息爆炸中有效识别思政元素、如何在信息碎片中高效提取育人资源、如何在信息媒介中精准投放教学资源等问题,这对资源整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资源整合需要一体开发,实现全范围覆盖。目前全国本科高校主要开设六门思政必修课,分别为《思想道德与法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形势与政策》,虽然课程教材各不相同,课程内容各有侧重,但教学资源并非不能相互贯通使用。例如,在精准扶贫的案例中,既可以突出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又可以通过古今中外的真实数据对比,展示中国脱贫攻坚取得的全面胜利,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对照教材内容系统整理现有资源,查漏补缺、优先攻克薄弱环节,实现资源的全范围覆盖。其次,资源整合需要多维联动,实现多样化呈现。思政课资源整合应秉承全员参与的原则,以资源共建共享实现校内外多方主体的有机联动。例如,思政课教师之间可以共建话题资源,将源自网络热点和社会生活中具有理论张力的话题融入理论教学,实现课程与社会热点的有机联动;也可以通过与校内其他主体共建案例资源,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认知规律开发和选择案例,实现课程与学生学习生活的有机联动;还可以通过与校外政府、公益主体等主题共建基地资源,将具有思政元素的博物馆、纪念馆、革命遗址等场所纳入课程实践环节,加强课程与地方文化的有机联动。只有多方协同整合种类多样的教学资源,才能呈现课程丰富的育人内涵。最后,资源整合需要不断丰富,实现动态化发展。课程资源的开发不可能做到一劳永逸。随着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课堂教学也应开发更多的思政文化产品资源,在帮助学生提升事实层面认知水平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并满足青年学生在精神成长和意义世界提升方面的需求。课程资源的整合也不能墨守成规。随着微博、微信、微视频等传播载体的“微”化,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呈现碎片化特征。资源的整合就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增加微课件、微互动、微实践、微考核、微平台等资源的供给,以实现课程育人的精准“滴灌”。

和合思想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特别是在“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面临更加复杂的教育环境和更加艰难的育人职责,课堂融合、队伍聚合和资源整合,是化解课堂教学矛盾与冲突、汇聚育人合力的有益尝试。但推动和合思想的课程融入是一项具有挑战的系统工程,还面临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实践课堂的教学规范化建设、线上资源应用中的情感关怀等已知和未知问题。课程育人没有终点,只有不断挖掘各教学要素的育人内涵,激发教学主体的育人潜能,汇聚一切合力,才能不断推动课程创新发展,推动和合育人从应然走向实然。

參考文献:

[1]张立文.中华和合人文精神的现代价值[J].社会科学研究,1997(05):48-54.

[2][6]李红恩.和合思想下的学校课程建设[J].教育研究,2018(11):50-55.

[3]冯来兴.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与构建和谐世界[J].江汉论坛,2006(05):43-45.

[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3.

[5][10][23]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4-16.

[7]陈晓云,朱新卓.师生关系:从主客体之争到以学生为中心[J].现代大学教育,2015(03):36-41.

[8][13]叶方兴.大思政课: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延展[J].思想理论教育,2021(10):66-71.

[9]人民日报记者.“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01).

[11]教育部社科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54.

[1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1804/t20180424_334099.html,2018-04.

[14]聂迎娉.美国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标准研究[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54.

[15]吴晶,胡浩.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16]〔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94.

[17]朱九思,蔡克勇,姚启和.高等学校管理[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3:308.

[18]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6-297.

[19]徐益亮.意蕴、难题、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的诠释审思[J].思想教育研究,2021(08):57-63.

[20]曾令辉,石丽琴.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三制”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1):117-122.

[21]凌小萍,张荣军,严艳芬.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0):46-49.

[22]〔苏〕列宁.列宁全集(第45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49.

(责任编辑:王岚)

Three-Dimensional Reflection on Integrating Harmony Thought into “Enlarg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NIE Yingping,WU Xing

(Zhejiang University Ningb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ingbo,Zhejiang 315100,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nlarg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promoting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and improving its educational effect is a complex systematic project,which requires the joint efforts of many parties.Integrating the thought of harmony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is a curriculum action to strengthen 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under the multicultural background,and it is also an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the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of courses.In terms of integration concept,it requires establishing the concept th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exist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students school life,and enlarging the fiel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Creating an education model tha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can be everyone around the students,and expanding the education pattern; Constructing an education system of “all-factor-driven”,and expanding curriculum resources in all directions.On the path of integration,it is required to follow the basic laws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seek classroom integration,team aggregation and resource integr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field,subject and resources,broaden the boundaries of curriculum education,strengthen the guarantee of all employees' education,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urriculum education.

Key words:  harmony thought; “Enlarg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classroom integration; team aggregation; resource integration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资源整合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党史学习中“大思政课”的价值旨向与实践进路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大思政课”的内在逻辑、基本遵循与实践进路
正确把握善用“大思政课”的精神实质
“大思政课”的理论要义与实践导向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智慧高速资源整合方式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