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莉
2017年11月,教育部等十一个部门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对校园欺凌的定义进行明确界定: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群体之间,由一方(个人或群体)对另一方个体以肢体、言语和网络等手段进行侮辱欺负和人身攻击,从而给另一方造成精神和身体损害、财产损失等事件。[1]根据法治网舆情监测中心发布的《校园暴力事件致死占比达16.7% 四成有初中生参与》研究报告显示,校园欺凌事件有75.0%发生在中学生之间,中学成为校园欺凌的主要发生地。
近年来,随着校园欺凌事件在网络空间的不断披露,相关话题均呈现出较高的关注度,但同时期反映校园欺凌题材的国产电影数量与现实中校园欺凌事件之多存在一定脱节,其中具有代表性且讨论度、关注度较高的莫过于《悲伤逆流成河》和《少年的你》两部影片。两者相比而言,《少年的你》更为写实,唤醒了不少成年人在上学时曾遭受校园欺凌的回忆。《悲伤逆流成河》以悲剧结尾,整部影片的基调是绝望的,具有一定消极意义,而《少年的你》让人们看到正义和希望,看到校园欺凌背后的挣扎、反抗与自我救赎,更能唤起观众的共鸣。因此,本文将以《少年的你》为案例进行分析,看其是如何对校园欺凌事件进行叙事的。
倒叙手法还原事件,铺垫与情节步步深入。所谓倒叙,是指将文章或影片的某个重要片段或者情节放在开头,打破传统的事情“起因—经过—高潮—结果”的叙事结构,制造悬念,为情节发展作铺垫。在电影《少年的你》中,曾国祥导演巧妙运用倒叙手法还原事件,将观众一步一步带回校园欺凌的始发地,走进影片,走近陈念。影片以陈念在学校教书为开端,开场镜头聚焦于黑板上的‘This used to be our playground,this was our playground,this is our playground.’。从时态变化来看,是从过去到现在、悲观到乐观的发展变化,暗示着陈念的人生轨迹,为陈念在高中时期遭受校园欺凌埋下伏笔。另外,影片以陈念和小北的微笑特写镜头结束暖色调氛围的叙事,随即镜头切换到处于高考冲刺阶段的辉宏高考复读中心,以蓝青色呈现阴郁氛围,将观众逐步带进校园欺凌的发源地,以特写镜头落点于校园欺凌事件的受害者陈念身上。暖色调转为冷色调,充满希望的笑容转为压抑沉闷的备考,不仅给观众带来了视觉冲击,还使情节充满悬念感,让人疑虑在此处究竟发生了何事。
插叙手法补充细节,悬念与内容层层递进。由于表达情感或补充重要细节的需要,在保持全文中心不改变的情况下,通过暂时中断叙述,插入一个或者几个与中心事件有关的情节进行细节补充,能够丰富事件的发展情节和主人公形象,也能制造悬念调动观众的观看兴趣。导演在影片叙事中有意打破平铺直叙的情节叙述,将不同人物的命运与经历进行交叉处理。在展现陈念所在班级择优排座的同时交织小北所处的嘈杂的麻将馆的场景,两个本不会有任何交集的人物在此刻被联系在一起,好学生与社会混混的形象形成强烈对比;在陈念高考时,试卷袋启封的下一秒展现的是挖掘机的镜头,一个是充满希望的能够改变人生命运的重要时刻,另一个是杀人藏尸的犯罪现场,这既埋下伏笔,也带有些许讽刺意味;顶罪行为暴露后,导演通过穿针引线般的剪切点,将审讯室的对话与两人的回忆相勾连,将悬念营造成一幅拼图,让观众在零星碎片化信息中去拼凑真相,注意力始终集中在主要人物身上,关于谁是凶手的疑问也跟随着导演的镜头寻找到答案。
全景凝视下的行为规范。电影《少年的你》聚焦于校园欺凌的现实,用残酷的现实去反映社会问题,用全景凝视的“异托邦”打破充满美好幻想的校园“乌托邦”,在全景凝视下每一个人都是被规训者,不再是拥有自由的个体。“异托邦”是福柯在知识/ 权力图景下相对于“乌托邦”而提出来的概念,“是一种被规划或被想象的、需要被规训的、映射出我们当下空间的镜像意义的社会空间及其代表的思维方式”。[2]在电影《少年的你》中“异托邦”主要体现在全景凝视下的行为规范,当第一个校园欺凌受害者胡小蝶跳楼自杀事件发生后,其他同学站在环形教学楼上对其进行层层凝视,“看客”形成的人墙和周围的建筑形成一个围猎场,被凝视的猎物既是胡小蝶也是另一个即将被欺凌的对象陈念,两人都成为被规训的个体。密密麻麻的铁网包围着的学校像一个密不透风的监狱,每一名学生都是被规训的对象。校园内外无处不在的手机屏幕和公共摄像头使得一切空间都可见,每个人都处于他人的凝视、围观与监控之下。
特写镜头下的视觉冲击。喜剧大师卓别林曾说过,喜剧用全景,悲剧用特写。电影《少年的你》中特写镜头非常多,随着演员和摄像机的镜头拉近,人物与观众的距离也在拉近。在呈现校园欺凌受害者陈念所处的环境时,导演将其置于封闭的教室中,以特写镜头突出陈念清晰的主体形象,对作为背景的其他同学进行模糊处理,在这一环境中,陈念显得格格不入,这也与陈念所言的“在这里不需要朋友”相呼应。在遭受欺凌时,陈念被魏莱等人撕毁课本、剃头发、拍摄裸露视频时的特写加晃动镜头牵动着屏幕外每一个人的神经,让观众感受到身为旁观者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力感。影片用手机特写记录下这一暴行,它们放大了演员的动作和表情,更是直接触动观众的内心。
校园欺凌的步步紧逼与弱小个体的挣扎反抗。现实中的校园欺凌大多数发生于中学校园,由于多种复杂原因的交织,导致校园欺凌成为多数人青春的痛点。在电影《少年的你》中,校园欺凌的施暴者魏莱以欺凌他人为乐,在间接性迫害胡小蝶跳楼自杀后又将陈念视为下一个欺凌对象,在学校、街道、小巷等处对其进行多次欺凌行为。作为被欺凌对象的陈念并未选择在沉默中灭亡,她的反抗是渐进式的。在遭遇凳子被恶意泼红墨水时,陈念以无声的反抗方式引起班主任对此事的注意;面对同学团体孤立以及魏莱等人不断用球殴打自己的暴力行为,陈念也直接用暴力方式进行回击,但她始终是劣势一方。随着矛盾的逐渐恶化,欺凌行为从最初的言语侮辱升级到肢体暴力和网络语言暴力,施暴群体愈发变态,对陈念实施剃头发、拍摄裸露视频等一系列人身攻击,暴力行为不断升级。陈念也从最初的反抗逐渐变得懦弱,逐渐失声,体现出校园欺凌中弱势一方的被动地位。
挣扎中的自我救赎。马斯洛说:“知识给我们带来明确的决断、行动和抉择的能力,使我们知道该做什么。”[3]视高考为唯一出路的陈念,将学习视为摆脱困境实现理想的途径,想要走出去的理想支撑她没有选择以死亡来寻求解脱,而是以精神胜利法的方式进行自我救赎。同时,小北的陪伴和保护为陈念赶走生活里的阴霾,“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成为两人彼此守护的约定,两个弱小个体在相互救赎,照亮彼此的生命。在失手杀死魏莱小北为陈念顶替杀人罪行的行为被揭穿后,影片中唯一具有正义感的郑易警官,以循循善诱的方式对陈念进行心灵救赎,让她以自首的方式实现自我解脱。在影片的最后,陈念从阴影中走了出来,既完成了自身的梦想也成为了他人的保护伞,小北也从黑暗处走到了阳光下,两人都实现了自我救赎。
旁观者的冷漠:冷眼旁观是校园欺凌的一把利刃。在校园欺凌事件中,旁观者大多是施暴者和被欺凌者的同学,他们以看客的身份自居,对受害者的冷眼旁观和言语嘲讽行为让他们无形站队于施暴者行列,将被欺凌者进一步推向深渊。“她们一直都在欺负我,你们为什么不做些什么?”这是胡小蝶对陈念的质问,也是对现实中绝大多数看客的质问。胡小蝶自杀后,周围的同学以看戏心态进行围观,用冰冷的摄像头记录着血淋淋的现实。在陈念遭受魏莱等人的言语侮辱、暴力殴打、人身伤害等欺凌时,旁观者效应让欺凌行为愈加变本加厉,善良的缺失使以看客自居的旁观者也通过网络暴力对受害者施以无情的嘲笑。他们的不作为和冷嘲热讽,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校园欺凌施暴者的共犯。
自我防护意识缺位: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淡薄是校园欺凌的助推器。校园欺凌中被欺凌对象大多是比较瘦小的学生,亦或是看起来就比较容易被欺负的学生。这类学生在遭受校园欺凌后大多数会选择逃避和隐瞒,加之对有关校园欺凌相关法律法规和惩罚机制的意识缺失,无法正确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因此,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缺乏反而成为了校园欺凌频发的助推器。在影片中,无论是胡小蝶还是陈念都没有及时寻找家长、老师亦或是警察的帮助,没有及时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她们的忍气吞声成为校园欺凌施暴者们愈加猖狂的催化剂,一个沦为校园欺凌的牺牲品,一个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争端,以暴还暴,从校园欺凌的受害者变为了杀人犯,导致另一个悲剧的发生。
家庭的缺位: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父母角色的缺位。“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未成年人的第一所启蒙学校。家庭是对未成年人道德品质进行培养的主要园地,一个未成年人的意志、情操、理想和信念,主要是在家庭中培养的。”[4]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导以及言行举止对未成年人的观念、理想、情操、意志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校园欺凌连续不断且持续升级的过程中,父母的作用在影片中被减弱到最低,在父亲缺位以及母亲不负责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陈念,沉默寡言和内向孤僻成为了她的性格标签;从小缺失父母宠爱的小北,被迫逃离原生家庭沦为社会混混;父亲的常年冷暴力加之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错位,导致魏莱心理逐渐扭曲;酗酒的父亲常年以暴力规训着出身于单亲家庭的罗婷,间接促使其形成用暴力解决事情的叛逆性格。
学校的缺位:学校管理不善和惩戒功能的丧失。近年来,校园欺凌时有发生,其屡禁不止除了家庭的缺位以外有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学校没有及时制止和惩戒功能的丧失,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后的责任主体不明确,也使得许多校园欺凌事件不了了之。在影片开头,胡小蝶自杀事件发生后,“这真要追究起来,谁脸上也不好看”,魏莱母亲一句话道出校方不作为的实质原因。在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大环境下,教师总以一种好学生不会做坏事的思维思考问题,“好学生”三个字理所当然地成为校园欺凌的始作俑者魏莱的保护伞,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校只重成绩而忽视德育教育的严重问题。同时,在处理校园欺凌事件时学校仅是批评教育,间接性给了施暴者再次进行校园欺凌的机会,这反映出校方在处理此类事件时的治标不治本,学校的惩戒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是缺失的。
社会的缺位:正义的迟到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直至目前,我国对于校园欺凌的法律法规仍处于不完善的阶段,对于校园欺凌的法律规制散于《宪法》《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刑法》《民法》等,但并没有出台专门针对校园欺凌的法律法规,目前的法律法规只能处理校园欺凌的局部性问题。在此类事件中,法律的约束和惩戒作用被削弱,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也给了校园欺凌者钻法律漏洞的机会。在电影《少年的你》中,警察总是在校园欺凌造成严重后果后才出现,并且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并未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就像老警官说的那样:“校园欺凌的案子较为复杂,虽然警察介入,但如果找不到直接证据就无法进入司法程序,会因为取证难而不了了之,最后还是得交给教育部门处理。因此,校园欺凌的处理结果经常不如人所愿。”这反映出在校园欺凌事件中警方也可能无能为力的现实,这也是间接导致校园欺凌屡禁不止的另一重要原因。
电影《少年的你》将校园欺凌这道口子直接撕开,将校园欺凌施暴者的暴行展现得淋漓尽致,也将被欺凌者的被欺凌过程血淋淋地直接摆在人们的眼前,在观看剧中人物故事的同时也引起大众深思,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校园欺凌,甚至屡禁不止;是否自身也在曾经的某一刻扮演了旁观者的角色;是否自身在曾经的某一刻也无形成为了施暴者。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电影《少年的你》不仅将校园欺凌的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并且也直接或间接地表达出校园欺凌产生甚至频发的原因,对校园欺凌的治理这条道路依旧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