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嘉音
资金管理是国企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资金是各项活动开展的重要“血液”,尤其对企业来讲现金流的管控尤为重要。在“现金为王”的时代,保障现金流的稳定相较于利润更为重要。所以,国企想获取较佳的效益,应选取可行性较高的方法和策略,强化资金管理工作,实现资金利用最大化。
本文探究在新时期背景下国企财务资金管理的相应方法和策略,研究资金管理对国企内部业务和经济活动起到的促进作用,着重分析了国企在实施资金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提出可行性较高的解决方法,遵循安全性、科学性的基本原则,持续改善和优化国企资金的管理方法。
一、新时期加强国企财务资金管理的意义
(一)增强国企核心竞争力
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出国企经营管理的水平高低,资金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需选用合理的方式方法,并通过有效的管理制度确保其高效规范运行。国企对资金管理的有效性、科学性要求较高,所以,只有强化资金管理,方能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强化财务风险应对能力,最大限度发挥资金利用率,才能有效提升国企综合竞争力,推动国企可持续发展。
(二)降低国企财务风险
国企显著提高自身价值的过程,可将其简易呈现为现金-资产-现金,其中任何环节产生问题,都可能增加国企的财务风险。所以,强化资金管理通过合理、科学的配置和使用资源,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可避免或减少在各项业务实施时出现资金短缺问题,以降低国企财务风险。
(三)提高国企内部管理水平
国企内部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国企的生存和发展。其中,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环节,更是各项业务活动实施的基础,资金管理水平的提升将有助于提升国企管理水平,有助于各项任务的有序实施。
二、新时期国企财务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一)资金管理平台模块不完善,弱化资金预算管控
目前,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国企尚未对资金管理平台进行持续性完善和升级,导致其功能缺少全面性、综合性和适应性,资金管理仍存在分散化、无序化的问题,信息数据传输存在滞后性。伴随企业成员的逐步增多,当下国企资金管理平台的模块缺少适用性,难以达到精细化管控的基本要求,在原有资金实际管理平台中,预算监管系统对成员自身账户的实际控制方式较为单一,资金结算平台并未与预算系统进行动态化比对,仅在确保企业内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完成支付工作,并未落实更精细的预算项目管理。部分国企内部全年度资金预算整体额度缺少精准的预算及应用计划方案,从而使国企资金管控缺少全面性的参考,无法为国企预算提供完整、精准的数据信息。
(二)成员单位资产负债結构不合理,缺少资金借贷监督
资产负债率是总负债与总资产的比值,该指标客观反映了债权人所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也将其称之为举债经营比率,针对各成员单位,资产负债率处于40%-60%左右相对较佳。资产负债率可呈现企业的经营投资实际能力,也是债权者在发放贷款时考虑贷款安全程度的关键指标。据调研统计,2022年1-6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要效益指标保持增长,6月末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64.5%,上升0.2%,中央企业67.2%,上升0.3%,地方国有企业63.1%,上升0.2%。
形成国企集团企业成员资产负债结构缺乏合理性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资金融通方式手段单一、内部管理粗放松散等。此外,缺少资金借贷监督也是当下子公司常见的现象,如:某子企业属于机械夕阳产业,初期通过负债完成投资布局和资产收购,近年来其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经营持续性亏损,导致积累较多的债务。随着企业诉讼案件的增多和资金受限,逐步向集团企业或绕过集团向其他成员单位借款,除该企业自身需承担较重的利息成本外,对其他企业的生产经营也产生影响。所以,企业未构建完善、高效化的资金借贷监督机制,就无法对整个资金借贷全过程做好控制,就会导致资金借贷处于无序化管理状态。
(三)资金管理财务指标分析不到位,忽视现金流的应用
国企资金实际管理人员,主要将工作重点放置于资金结算、投融资等环节,对财务指标、现金流指标分析有所忽视。从合并财务报告分析,股权投资账上难以隐藏无法收回的投资本金,且含有不合理资本化相关利息成本支出。因国企集团内部子企业现金实际应用状况不尽相同,针对资金余额规模较高的企业和有息负债水平较高的企业,汇总合并便会产生高存高贷等问题,所以,对此类数据需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现在部分国企管理人员能够正确认识内部现金流的关键作用,但仅强调现金盈余保障倍数等指标,并未对先进流动性等相关指标进行评价,从而导致资金管理水平无法提升。
(四)业财一体化体系缺位,资金管理缺乏精准性
国企内部业财一体化体系不够完善,呈现出适用性不强、规范化不足及安全性有待提升等特点。最为关键的是各部门并未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并未选取先进的技术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导致国企内部各系统无法融合和集成,难以及时实现内部资源和信息共享,资金管理缺少完整、可靠性数据基础,影响资金管理的精准性及可靠性。此外,在业财一体化体系建设过程中,难以按照国企内部各项业务和经济活动实施的要求,不断完善该体系,使得该体系缺少适用性,无法为资金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资金管理有效性难以凸显。
(五)资金管理缺乏集中化,无法实现统一调度和应用
部分国企内部并未高效化实现资金集中化管控,整个管理模式呈现松散化,管理效率和质量有待提升,并未结合国企当下及未来发展状况构建管控模式;针对部分闲置资金无法实现集中化、统一化调度控制,促使部分资金长期处于闲置、分散的状态,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在此状况下,导致国企在投资过程中无法精准把握机遇,无法开展科学、合理的投资,降低了资金的实际应用效率,从不同程度干扰了资金高效化配置。对国企而言,选取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但针对集中“度”的把控缺少合理性,使内部机构工作开展效率、质量均有待提升,并且影响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新时代加强国企财务资金管理的策略探析
(一)完善资金管理平台模块,强化预算系统集成
为确保资金管理获取较佳的成效,应积极跟随时代发展的主流趋势,选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完善的资金管理平台模块,实现结算、预算动态化、精准性管理,始终将年度资金预算下达、年度资金预算分解等工作内容纳入预算管理中,为资金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撑。应结合国企自身实际状况,实现全年总额控制,成员企业付款应与资金预算做好联动,企业应上报相应的资金预算,每月结余的资金应及时纳入下一个月进行使用,实现预算和资金双重化把控。此外,应高度重视各类资金相关报表的收集,将现金流量表、成本预算表等报表收集后汇总传输至管理平台上,对国企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等应做好科学、合理的划分,精准分析各子企业自身变现能力、盈利能力等,以便客观、合理评估不同成员现金流预算执行的情况。
(二)注重企业资产负债结构,严控单位资金借贷
针对集团型国企而言,管理者需结合实际发展状况,根据本企业及其子企业上报的财务报表数据,充分加强对投资计划、融资渠道等的动态化管控,实现全周期监控,全方位掌握本企业及其子企业内部资产、负债和融资状况,建立专业的小组,定期开展项目实际考察工作,进一步保证各项决策的投资回报率得到实现。针对各类投资项目资金实际筹集方式进行精细化、可靠化论证,有效明晰各企业借贷金额、还款计划及其能力等,严禁产生不良融资的行为。企业应针对借贷业务内各类风险做好综合性评估和分析,并将其汇总形成完善的报告,为后续制定与之相吻合的策略提供支持。
(三)执行财务风险指标分析,强化现金流量管控
资金管理水平高低主要取决于国企内部财务风险指标的制定和分析,从各指标中判定活动实施面临的风险,及时将各类风险遏制在萌芽阶段,实现防患于未然。国企应积极执行财务风险指标监测体系指标分析,按照国企发展实际状况开展定性分析,明确国企内部管控的重点指标。针对各类指标的分析不应局限于指标的增减变化,停留于会计报表的数字比对,应始终以各类数据为核心基准点,按照国企实际发展状况,基于信息系统层面显著提高数据分析水平。针对现金流量流动性指标、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指標等展开精细化分析,从整体统筹层面做好规划和分析,精准掌握最佳的现金持有量,科学、合理评估内部资金实际波动范围和额度,确保资金处于良性循环中,提高现金的使用效率。
(四)创设业财一体化体系,精准实施资金管理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为满足市场发展趋势,需积极构建业财一体化体系,不断实现业财深层次融合,将业务、财务和资金管控实现集中化、统一化,归于统一的“一套账”。为达成该目标,需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其一,国企内部各部门需积极做好协调和沟通,正确梳理各项业务实施流程,最大限度确保部门间达成共识,为精准性达成资金管控提供支撑;其二,将结算中心系统与财务核算系统信息集成,利用资金结算平台接口与ERP接口完成高效化衔接,显著提升资金管理效率;其三,将国企内部各类业务报账、预算、资金计划等充分融入整个ERP信息平台内,进一步实现内部数据信息共享,为资金管控提供更具时效性的管理依据;其四,对国企OA、ERP移动终端进行集成,需完成各类信息自动化查询,并对各类程序做好精准审核,强化对各类业务报表和图形的分析。
(五)构建资金池管理,实现资金集中化高效管理
针对国企实际发展状况,为最大限度提高资金管理水平,需构建完善的结算中心,通过资金池实际管控方式将国企内部资金做好收集和汇总,进一步对资金做好科学、合理的把控,实现资金配置最大化,获取较佳的应用成效。结算中心要增设融资、财务中心,不同中心自身承担的工作职责和作用不一。针对融资中心而言,需始终结合财务中心传输的相关信息和数据,做好合理、科学分类和调配资金,从本质层面规避资金管理粗放化、分散化,促使资金更高效化地应用。财务中心主要职责和作用是完成国企内部基础账务处理,且可以最大限度凸显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价值,以财务管理软件为核心平台,完整、精准收集和共享财务数据信息,深层次分析此类数据价值,全方位落实和贯彻。针对专项资金管理,主要将工作程序、监管机制为核心切入点,不断梳理和规范资金的管理程序,并借助监管机制的优势,对各类资金应用状况进行把控,严格查处混用现象,确保专项资金执行应用的有效性。此外,针对国企内部实际发展状况,对闲置资金需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有效开展科学投资和理财,显著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结语:
资金管理始终作为国企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其管理成效直接决定整个国企生存及发展,因此应对其加以重视。目前,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企内部资金管理仍存在部分问题,资金使用低效,内部资金活动实施不够规范化等,影响实际收入的均衡性。所以有必要结合实际状况,制定可行性较高、与时俱进的方法和策略,不断提高资金管理水平,以推动国企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