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思路

2023-08-02 10:56:10王暖影
今日财富 2023年20期
关键词:公立医院科室资产

王暖影

固定资产是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固定资产管理对医院现代化管理制度构建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分析了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在指出目前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少资产运行效益分析、固定资产利用率低、岗位责任不清晰、资产科室协作差、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后,给出了推动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融合的解决方案,完善资产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建设,明确岗位职责,强化资产管理队伍建设,加快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改进医院资产管理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国家大力投资卫生事业建设,医院固定资产日益增加,管理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固定资产作为医院开展医疗活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为了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率,必须不断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做好资产管理工作有利于控制财务风险,是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资产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果,实现发展与效益的双丰收,提升医院的综合竞争力;做好资产管理工作有利于找出影响固定资产利用效果的原因,改善资产状况,使医院的资产配置达到最优效果。

二、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管理越来越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也逐步规范,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购置设备没有进行可研分析。公立医院在开展资产预算编制工作的阶段,各部门(科室)提出的需求,归口资产管理部门直接如数编制在预算方案里面,没有分析单位的发展需求和资产的使用效益,导致资产使用率低或设备闲置,造成资产浪费。

(二)资产已经投入使用的,归口管理部门没有对其进行评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管理部门也不清楚。

(三)部分科室(部门)只重视购置,管理权责不清,不重视日常管理,未建立固定资产实物登记账或台账,资产领用及保管记录不完备;对于资产的维护保养缺乏主动性;使用设备时没有进行操作培训,使设备容易损坏造成维修频率高,维修成本高,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四)会计核算滞后,财务会计信息反馈不及时。如设备已投入使用,但未做好验收工作,未能及时结算,盘点时会造成账外资产;固定资产调入、捐赠、处置等增减变动时,未及时做账务处理。

(五)资产存放杂乱无章、有时科室也弄不清资产的去向,资产数量种类繁多时,盘点工作量大。

三、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上不夠重视预算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

医院对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的意识较为淡薄,对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的融合认知不深入,重视程度有待提升。资产管理部门将重心放在购入资产,扩大规模层面,不了解单位现存的资产优化配置情况,实际创造的效益等。

(二)缺乏资产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医院在开展资产预算编制工作的阶段,需要了解各部门的任务与基本职能,分析科室的发展需求,资产使用效益等情况,从而依据实际编制合理的发展计划。但是,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使用效益很少做到详细的数据分析,并形成一份资产购置的可行性报告;资产购进后,没有跟进资产实际产生的效益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缺乏良好的资产绩效管理理念,没有构建相应的资产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导致资产出现闲置与浪费的情况。

(三)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足,资产管理员“管家”意识薄弱

医院的资产管理制度都明确了各类资产的归口管理部门,并明确了各资产管理部门、各科室部门资产管理员的职责。但资产购买、调拨、报废没有做好台账登记,盘点工作流于形式,没有认真盘实资产,或发现资产的盘盈盘亏不追查原因,不能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四)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存在脱节

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欠缺沟通,在资产发生增减变动时未及时进行对账,导致不能准确、真实反映资产的实际情况。常见的现象是:设备已经在使用,但资产管理部门没有组织相关科室对设备进行验收;资产管理部门已组织相关科室验收且验收合格,按合同条款约定,已达到支付合同款项的条件,但资产管理部门没有及时履行合同支付款项;财务部门由于没有接收到关于设备的结算材料,未及时入账,盘点时就造成账外资产;科室在申请资产调拨时,申请提交到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未及时将调拨的申请单递交到财务部门进行账面处理,也会造成科室的资产盘点数与账面数不相符。

(五)资产管理人力不足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价值大,数量种类繁多。就如笔者所在医院目前固定资产数量大约10000余件,要使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能够真正落实到位,会耗用不少的人力成本。对于一些运营较困难的公立医院,都是将人力尽量投入到医疗业务发展中去,临床科室的资产管理员一般由科室的护士长担任, 护士长更多的精力是配合医生做好医疗服务工作,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她们对资产管理工作不能做到精细化,制度的执行力度也就不足。

四、改进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思路

(一)推动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融合理念,在编制预算时进行可行性论证。

医院在实际的运营发展阶段,实现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互相融合,充分了解申购科室业务情况和实际发展需求,并且提高科室人员尤其是领导对预算管理工作、资产管理工作的认知。在编制设备购置预算时,要进行严谨的可行性分析。首先要了解科室现有同类设备的情况,包括数量和使用情况,购进设备所需要的配套技术医院是否具备,设备的技术优势和发展前景;其次,再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进行购进设备的可行性论证:

1.经济效益分析

(1)收入分析

①本设备诊治项目可否收费

②收费标准

③使用年限和使用频率

(2)成本分析

①设备购置成本的折旧费用

② 设备使用所需要的消耗性材料、试剂费用

③ 损耗性部件的更换、补充费用

④设备维护、维修费用

⑤设备运行所需要水、电、气的消耗费用,房屋、占地费用及机房装修费用

⑥其他不可预见的成本支出

2.社会效益分析

引进的医疗设备是否能满足社会人群对该病种的诊疗需求(检治人次、实现标本数等指标)。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能否为医院创造良好口碑,获取患者的信任,为患者创造更好的医疗环境(患者满意度指标)。

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结果为医院决策依据,可更有效地评价购置医疗设备的可行性,保证医院实现发展与社会效益共赢,避免造成社会卫生资源的浪费,损害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二)建立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在资产管理的环节中,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对制度、资产评价标准的运用情况进行科学性评价,以此逐步形成科学化的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明确各个层级科室的管理职责,将评价结果与责任人的绩效挂钩,提高各科室对资产管理工作的参与感和责任感,调动资产使用部门的资产管理工作积极性。

(三)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加强资产管理队伍建设

1.建立健全三账一卡制度

医院资产实行三账一卡管理,即财务部门负责总账和一级明细帐,二级明细帐分别由总务部门、设备部门、信息部门三大职能部门归口管理,使用部门负责台账(实物)管理,做到层层负责物物有人管。各使用部门要设专职管理员负责实物管理,并要对归口管理的职能科室负责。

2.资产管理部门职责

(1)负责清查、登记、统计报告及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固定资产采购合同、验收(竣工)报告、日常维修记录等资料档案的管理;

(2)负责办理资产的调拨、转让、报损、报废等报批手续,在报批时提供固定资产卡片等单据;

(3)负责资产的合理配置、参与采购、验收入库、设备操作培训、维修保养和基建竣工验收等日常管理工作。

(4)负责拟开办购置项目的论证、履行资产投入的申报手续,并对投入经营的资产实施进行监督管理。

3.使用部门的职责

科室财产要指定专人管理,负责本科室固定资产的维修保养、登记账卡、定期盘点(至少每年一次),做到账(卡)实相符,配合资产管理部门做好有关资产管理的工作。

4.设立追究责任制度

在资产管理工作中,未按其职责要求,资产管理不善,造成严重流失和损失浪费的要追究责任部门的责任,除追究责任外,还要视情况按损失额赔偿。

5.加强资产管理队伍建设

医院资产管理队伍要与医院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开展相互促进,并且管理队伍同时具备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医院的发展离不开固定资产的投入,更离不开意识形态的建设。提高管理队伍的业务能力,需要建立常规的培训制度,组织召开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会议;提升业务能力及技术水平,增加与外单位之间的交流学习机会,学习先进的资产管理经验,结合本单位的實际进行应用,提升资产管理队伍的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

(四)实行资产共享共用的运营模式

建立固定资产公物仓管理,推进资产共享共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管理办法》(财政部100号令)中要求相关部门要建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整合、共享、共用机制,组织开展调剂,通过建立“公物仓”在购置资产时优先考虑从公物仓调剂解决,可以有效提高资产的使用率,杜绝浪费。例如:产科的心电监护仪,一般使用率比较低,可以放进“公物仓”共享共用,呼吸科、心血管科可以调剂使用,降低设备购置的资金占用。

资产共享的运营模式不但可以在院内实行,也可以在区域医疗机构之间建立大型医疗设备共享共用机制,既可以使患者用上先进的医疗设备提高诊断准确性,也可以使医院降低设备的使用成本,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据临床数据统计,我国CT配置率为3.45台/百万人,MRI配置率为0.85台/百万人,这远远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标准,设备利用率不到50%。虽然引进大型设备是医院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设备的闲置率过高,医院会承担高昂的日常维护保养费用,增加医院的运营成本,直接降低大型设备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所以,类似大型设备使用率比较低,可以加强区域合作,共享共用设备,将设备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可见,公立医院大型医疗设备区域共享共用值得探讨且具有重大意义。

(五)加快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

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若只靠人工管理,不但人力成本高,且容易出现纰漏,监管不到位。要做到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需借助信息化平台将医院资产、部门管理和使用人员紧紧联系起来,并对资产管理工作中的所有环节进行优化,实现标准化、科学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强化资产控制”“加强信息化支撑作用”的要求,说明医院通过信息化手段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1.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的内部控制管理。医院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是从申请开始,到计划、采购、验收、使用、维保、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资产管理信息化是以网络平台为依托,围绕资产购置预算、资产购置、资产使用、资产处置、资产收益、资产清查、资产报告等各项业务过程,实现各类资产的增减变动、报表统计等业务管理工作,可以全面掌握资产存量、结构、分布及变动等情况,做到以账管物,账、卡、物三位一体。

2.形成业财融合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实现盘活固定资产、优化资源配置、节约人力资源、提升数据质量、降低内控风险等改进目标,同时,改变固定资产会计的工作模式,为数字化转型做好充分准备。

(1)对资产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及效能分析。实现与HIS系统、PACE、LIS对接,数据自动采集;科室效益分析,按科室对设备进行效益分析,对比利润率、收入和支出的同比及环比增长;对全院同类型设备进行效益分析;大型单机设备效益分析,按时间段统计设备的总收入、总支出。通过多维度分析,为医院的发展和决策提供精准数据。

(2)实时监测,科学分析。实时监测开机时间,提取数据进行大型设备效能分析;实时监测设备使用情况,建立设备使用评价体系,为设备购置的事前决策和事后监管提供有效参考数据。

(3)减少人力成本,转变工作模式。在办公室就能通过物联网系统监测到资产的实时定位情况,实现一键盘点,转变固定资产会计的工作模式,减少盘点人力成本。

(4)盘活固定资产,优化资源配置。杜绝盘亏、避免闲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通过应用实时监测和资产丢失系统自动报警功能,杜绝了盘亏;搭建医疗设备共享共用平台,通过应用设备利用率管理功能,将低效设备纳入设备共享库,供设备归管科室进行资源调配。

结语:

固定资产管理对医院的生存和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医院通过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立资产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在全面预算管理、成本核算管理等制度中优化有关固定资产预算、成本的相应规定,通过制度保障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形成了一整套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体系;借助固定资产信息化平台将管理体系紧密联结,使各类管理制度能够真正落实,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猜你喜欢
公立医院科室资产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爱紧张的猫大夫
孩子(2019年5期)2019-05-20 02:52:44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商周刊(2018年19期)2018-10-26 03:31:24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 08:45:04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能源(2017年7期)2018-01-19 05:05:02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14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22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46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9:30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中国卫生(2014年10期)2014-11-12 13:10:24